國術雜談.紮馬|馬步過低只會磨損膝蓋靜中求動才是紮馬關鍵 | 蹲馬步

如果大腿肌肉未能適應負重,便索性坐高少許,不要為了磨煉大腿肌力,而犠牲整個馬步的工整。

馬步要出功夫,並不一定蹲得愈低愈好。

最重要是 ...港聞娛樂生活觀點國際經濟體育女生科技玩物熱話社區好食玩飛中國藝文格物影像更多服務登入港聞社會新聞突發01偵查政情香港經濟天氣娛樂即時娛樂電影眾樂迷生活健康教煮親子寵物職場好生活網購攻略觀點社論01觀點周報國際即時國際環球趣聞國際分析世界專題經濟財經快訊宏觀解讀地產樓市專題人訪體育即時體育跑步Jumper武備志女生知性女生穿搭筆記談情說性美容手帳科技玩物實用教學數碼生活遊戲動漫熱話熱爆話題開罐研數所社區社區專題18區新聞隱形香港社區伙伴好食玩飛食玩買旅遊中國即時中國大國小事藝文中國中國觀察台灣新聞藝文格物一物形而藝文哲學第二身扭耳仔影像紀實動感影像熱話攝影界訂閱《香港01》周報01線報關於我們01招聘廣告查詢01App常見問題聯絡我們私隱聲明條款及細則香港01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21登入/註冊首頁港聞娛樂生活觀點國際經濟體育女生科技玩物熱話社區好食玩飛中國藝文格物影像訂閱《香港01》周報01線報關於我們01招聘廣告查詢01App常見問題聯絡我們私隱聲明條款及細則香港01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21國術雜談.紮馬|馬步過低只會磨損膝蓋 靜中求動才是紮馬關鍵武備志撰文:李開泰2020-12-2821:01最後更新日期:2021-03-1019:20傳統武術,尤其是中國武術,特別講求馬步的鍛煉。

幾乎每個流派的技術,都是由一個特定的馬步展開。

期後受影視作品渲染,許多人都以為必須蹲得愈低、愈久,才能鍛煉出馬步的功夫。

但其實過低的馬步,只會為習者帶來損害。

而馬步的意義也不在於長短,更重要是身體的力量能夠上下貫穿,讓日後的每招每式,都能發揮出應有的質量。

文章作者:貍奴【武備志】編輯團隊校對延伸閱讀國術雜談.內家拳|勉強放鬆只會更加緊張 鬆緊平衡才是生勁之道國術雜談.形意拳|崩拳要點並非直來直往 重心運用才是力量所在如何解釋「力由地起」?當問及馬步的具體功能時,「力由地起」這個攏統說法,至今依然是常見的答案。

廣義來講,它的基本原則固然沒錯,但如何深化演繹卻往往出現偏差。

若果簡單認為,只要馬步夠穩,出拳的力量自然會結實。

那顯然地是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馬步本身就不是一個穩定的結構。

不論是南方的四平馬、拑羊馬,還是內家拳的渾元樁、三體樁等,只要有人往缺少重心腳的方向用力一推,除非雙方事先套好招,否則即便是經驗再老到的師傅,都很容易被推離重心。

相較之下,一般的搏擊架甚至站立步,更容易在外力的推撞下保持平衡。

因為它們容許了移動的可能,習者可以透過調整身體,來維持重心。

而靜態的馬步,卻只能停留在同一個位置。

就算有轉馬的技巧,變動的方式也相當有限。

簡言之,以馬步來追求身架的穩定性,從來都是緣木求魚。

而馬步這種固定的鍛煉方式,亦不能直接過渡到互動的搏擊情況。

它的真正意涵,應當是跟套路相類似,主要在於提升習者的身體能力,好讓他們之後再透過相應的訓練,完成搏擊練習的轉化。

這個過程,筆者認為就是傳統武術常言的「靜中求動」。

高低適宜勿損膝蓋所謂「靜中求動」,是指在保持外形固定的同時,習者要明確感受到下肢的力量,能夠傳遞至上半身,如同金字塔般撐起整個人。

要做到這點,大腿固然是關鍵之一,但卻不能坐得過低及過久,將所有力量全盤往下沉。

事實上,膝關節及踝關節的生理設計,只能負責力量的傳遞。

不可過份受力之餘,亦不能多作扭動。

但許多傳統武術習者在坐馬或練習套路時,卻將膝蓋坐得太低,令膝尖超過腳尖,造成勞損。

某些人亦會將尾椎坐低於膝蓋,讓膝蓋承受過大壓力。

要真正做到力量上下貫穿,首先就要戒除上述的壞習慣,確保膝尖不過腳尖、尾椎不過膝蓋。

如果大腿肌肉未能適應負重,便索性坐高少許,不要為了磨煉大腿肌力,而犠牲整個馬步的工整。

馬步要出功夫,並不一定蹲得愈低愈好。

最重要是全身上下能夠連貫配合,做到真正的「腰馬合一」。

圖為洪拳宗師林世榮的拳照。

(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WMQDaV)全身配合上下貫穿當調校好雙腳的角度後,就要在其他部位逐一功夫。

當然,不同類型的馬步,標準自然不一。

每個流派和師傅的側重點亦各不相同。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