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藏在關節裡!一次告訴你尾椎痛、脊椎炎如何緩解 | 尾 椎骨 盆 運動

可見大腿與臀部的肌肉格外重要。

與大腿、臀部力量相關的結構是骨盆與髖關節。

近來骨盆調整、骨盆操等養生運動盛行,可見骨盆對健康的影響。

最新消息Live/新冠肺炎今增4例本土、2例境外陳時中下午說明閱讀全文0向志超(體態健康諮詢中心主任治療師)2017年12月26日上午10:00【早安健康/向志超(體態健康諮詢中心主任治療師)】骨盆與髖關節人體肌肉有70%集中在下半身,常言道:「老化從下半身開始。

」可見大腿與臀部的肌肉格外重要。

與大腿、臀部力量相關的結構是骨盆與髖關節。

近來骨盆調整、骨盆操等養生運動盛行,可見骨盆對健康的影響。

中老年人常見的閃到腰、膝蓋痛,其實都跟髖關節有關,髖部骨折更是銀髮族的致命傷,只要一不小心跌倒,極可能導致髖部骨折。

據統計自民國99年起至104年,每年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者成長率達17%,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因此及早知道正確的骨盆與髖關節保養方式,不僅保護下半身,也保障下半生。

認識骨盆與髖關節骨盆由薦椎、尾骨、坐骨和左右兩塊髖骨及其韌帶連結而成,包含了薦髂關節與髖關節。

當我們站立時,骨盆會稍微向前傾斜,女性的傾斜角度比男性稍大,女性骨盆也比較短而寬闊,以利於分娩。

髖關節位在大腿骨與骨盆交界處,屬於人體活動角度最大的杵臼關節,負責站立、步行、上下樓,以及許多日常活動。

髖關節不穩定也容易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因為關節部位每走一步路就摩擦一次,最終發生病變。

如有這種情況,只要調整走路姿勢,讓髖關節回到正確的位置就可改善。

髖關節也會有類似五十肩的狀態,因關節囊攣縮,使髖關節的活動角度受限。

常見的骨盆與髖關節疼痛骨盆痛許多懷孕末期或剛生產過的女性會有骨盆痛的問題,因為懷孕後期身體分泌鬆弛素,本意是使全身韌帶鬆弛,以利生產。

但韌帶鬆弛的結果,無法固定關節,也會造成骨盆不穩定,故懷孕末期或生產後的女性容易感到骨盆疼痛。

不過,如果沒在骨盆找到確切的痛點,也有可能是其他部位的不適所帶來的反射疼痛。

雖然女性骨盆構造與男性不同,生產前後會發生變化,容易有骨盆問題,但主因還是保護骨盆的肌力不足。

所以想要避免骨盆疼痛,平常應鍛鍊相關肌肉的力量。

髖關節疼痛還可能是哪些原因?下一頁告訴您骨盆歪斜習慣蹺腳而坐,或是喜歡把重心壓在單腳,長期站立的人,容易出現骨盆歪斜。

另外,從髖關節連到薦椎底下的梨狀肌,如果太過緊繃,會促使薦椎前傾,影響骨盆,連帶導致臀大肌無力,造成骨盆不穩定。

骨盆歪斜不穩定因為肌肉無力,所以經常移位。

如果要穩定骨盆,必須訓練周邊肌肉群,使之能夠有力支撐、保護。

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40歲的男性,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

通常發病會從薦椎腸骨開始,病徵是早晨起來約有30分鐘左右的「晨僵」,關節出現僵硬感,活動度差,之後逐漸恢復正常,此外眼睛伴隨出現虹彩炎現象。

只要早期發現,僵直性脊椎炎幾乎都可以穩定控制病情。

目前透過抽血檢查即可驗出是否罹病,因此如果有上述病徵,建議趕緊驗血,在關節沒有遭到破壞之前,透過藥物控制,定期回診追蹤,均都能夠保持較好的狀態。

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是腰椎第四、五節,薦椎第一、二節,四條神經所合成的神經,由腰部一直伸延至腳部。

腰椎椎間盤突出、腰薦椎長骨刺、臀部梨狀肌損傷等等,均可能壓迫到這四條神經根而引起坐骨神經痛。

其症狀為刺痛,或像放電般一陣一陣地痛,且多為單側性。

另外有一種假性坐骨神經痛,醫學名稱為「梨狀肌症候群」。

它不是腰椎神經根被壓到發炎,而是肌肉問題導致。

多數罹患梨狀肌症候群的病患,主要是因為長期坐姿不良、或不在正確姿勢下過度運動,導致梨狀肌拉扯緊繃,壓住坐骨神經,或是肌肉和神經因發炎而沾黏在一起,一拉扯就會感覺疼痛。

無論是坐骨神經痛或是梨狀肌症候群,處理方式都很類似,先按摩,把肌肉按鬆,將推開沾黏,再加強肌力、調整姿勢就可恢復。

另外,扁平足患者也容易因過度拉扯臀部肌肉造成發炎,成為梨狀肌症候群。

要想解決疼痛問題,必須把腿部和足部肌肉也練起來,才能根本解決疼痛。

尾椎、腿部都可能造成髖關節疼痛!下一頁醫師解說給您聽尾椎痛尾椎痛有多種可能,例如跌倒時傷到尾椎,甚至有人在坐車時,因為道路過於顛簸,傷及尾椎,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