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性踝足關節炎之過去,現在與未來 | 踝關節骨折

而之所以傷後性關節炎多,乃因過去在踝關節傷害,不論是足踝骨折、踝韌帶甚而距骨傷害在治療上常掉以輕心,很多是被忽略,也有很多在第一時間接受傳統民俗 ...變形性踝足關節炎之過去,現在與未來骨科部教授暨署立屏東醫院院長  鄭裕民(102年8月)自然界所有的靈長類均是手腳並用的,只有人類例外,與其說從樹上下來後再也不需要腳幫忙抓枝幹,倒不如說讓手空出來可以運用工具,所以手演化愈靈巧,而人類也頂天立地直立行走,這其中不能抹滅腳的任重道遠,讓人類一路朝著目標遷徙演化。

所以腳的功能也許不如手的靈巧,但必備的三點功能:著地踩平、承受重量、穩定無痛,看似謙卑的要求卻是不可或缺的。

在足踝骨科的門診,鮮少是因外觀的問題求診,畢竟足部通常是最不受目光注意之處。

患者大部分是因為疼痛而來。

而疼痛的原因不外關節不穩、變形、關節炎等因素,其實這幾個因素有時是互為因果的,例如關節不穩定會造成關節內承受壓力不平均,以致關節軟骨磨損,這就是關節炎變化,且磨損會導致變形,越變形就越不穩定越磨損,如此惡性循環最後就造成疼痛變形的關節炎,導致行走的困難,而足踝的手術目的就在於矯正關節變形,經由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讓磨損關節面不再產生疼痛,而達到腳踏實地,無痛承重的需求。

造成足踝變形性關節炎的原因很多,有先天性的、後天罹病引起的或受傷後造成的,亦或類風濕性或退化性關節炎均有可能,唯隨著時光過去,這些原因如有所變化,追尋歷史的軌跡,倒也耐人尋味的。

以踝關節而言,在過去20年還是以傷後性關節炎居多,其次才是退化性關節炎和類風濕等。

而之所以傷後性關節炎多,乃因過去在踝關節傷害,不論是足踝骨折、踝韌帶甚而距骨傷害在治療上常掉以輕心,很多是被忽略,也有很多在第一時間接受傳統民俗療法。

但隨著對關節骨折精準復位重要性的了解,骨科醫師會要求更積極的治療,觀念技術都會進步,結果也更好,而患者及社會大眾也更能接受,所以因傷後性踝關節炎而須要挽救手術(收尾)的也就逐年減少。

但退化性關節炎乃是由於自然生命的過程,所以並不見得減少,倒是另外類風濕關節炎由於近年內科治療的發展,如一些免疫抑制的生物製劑研發,似乎能予控制而減少手術的必要性。

至於在80年代常見的結核性關節炎,今日幾乎已難再見,而現今遇到的感染性關節炎卻如抗藥性菌(MRSA,ORSA)在糖尿病的神經性關節炎發生,更加難治。

踝關節炎的手術療法,還是以關節固定融合術為主。

一般來說如果關節能融合在適當的姿勢,而周邊關節又狀況良好,就能產生代償性的活動,則整體足踝功能還是可以維持,走路幾乎看不出來踝關節是已經固定不能動了(圖1)。

但畢竟踝關節是下肢三大關節之一,髖膝人工關節都是為了維持關節的天職活動度,踝關節亦理應盡可能保留其活動的能力。

在過去25年高醫骨科一直秉持這個理念,使用各種手術方法,包括在早期行外側韌帶加強重建以降低內側關節的磨損,行局部骨刺切除關節整形,在中期行下脛骨矯正切骨術(圖2),以改變關節內的壓力分佈,使磨損的部位有恢復的機會,以及在晚期除踝關節融合術外,亦可選擇全人工踝關節置換(圖3),以維持踝關節活動,避免對周邊關節增加負荷。

用盡心思挽救踝關節功能,但關鍵在於各個階段適用方法不同,須嚴選個案,追蹤過去的案例發表在期刊,這樣做總括的優及良的結果可達85.7%,若再加上普通的10.3%,其實不理想的結果不到5%,成績尚佳,就怕患者來得太晚,關節炎已進行至無所選擇的階段,就只有最後的關節融合固定了。

順帶一提的是距骨下跟骨上的距下關節炎一直是以跟骨骨折癒合不良引起的為大宗,由於近年對跟骨骨折(通常因高處墜落足跟著地而發生)的強調,也促成骨折處理在態度上及方法技術上的改變,希望未來這距跟骨之間的傷害性距下關節炎亦能隨著時間而減少。

至於足部的變形,不外乎垂足(馬蹄足),足內翻杵形足(蠏筒腳),足外翻扁平足(圖4)等等。

垂足可因腓神經麻痺或後跟腱臠縮所引起,常在內翻足合併發生,過去在小兒麻痺足(圖5)及先天性的杵形足(圖6)常遺留這種變形後遺症。

垂足的處理常須做肌腱延長術或合併肌腱轉移術治療,倒也不是很困難,但內翻足若固定變形,則須採足後三關節融合術方才夠力,因為經由足後三關節相對位置的調整,才能隨心所欲把足形擺在所須要的態勢(圖7)。

但隨著小兒麻痺防治的成功,四、五年級生後已鮮見,現今台灣已完全防治,而這些不幸的四、五年級生均已進入中老年,該開的願開的手術,應該都已做了,若還有遺存的內翻足大概也都認命了,至於先天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