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鎖骨骨折 | 鎖骨骨折

診斷主要靠身體理學檢查與鎖骨部位的X光片檢查。

鎖骨骨折時患側的手臂揮動時會痛 ...門診時刻表網路掛號醫療團隊就醫指南資料申請交通資訊首頁衛教園地小兒科新生兒鎖骨骨折   新生兒鎖骨骨折何謂新生兒鎖骨骨折?♥新生兒鎖骨骨折是所有生產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骨折,平均約一百位新生兒即會有二至三個有鎖骨骨折,唯大部分未被察覺。

新生兒鎖骨骨折絕大部分是發生在自然產嬰兒,但是剖腹產也有可能。

♥ 鎖骨是位於胸骨和肩胛之間的S型骨頭。

由於此骨的解剖位置特殊,在生產的過程中因受產道及恥骨聯合的壓擠而產生骨折的情形。

♥ 臨床上,新生兒若為下列幾項較易發生新生兒鎖骨骨折:妊娠週數大於40週巨嬰肩難產器械生產嬰兒兩肩太寬母親骨盆太小急產 ♥ 通常這種骨折並不需特別處理4~6週會自然癒合。

在照顧鎖骨骨折的寶寶時,應以手支托寶寶之頭頸及背臀部,方可將寶寶抱起。

勿拉扯手臂,避免牽扯患處,如此可使鎖骨容易癒合。

 症狀及診斷方法一般新生兒鎖骨骨折症狀,可能很輕微或甚至無症狀。

臨床上,骨折的嬰兒也不見得會哭得比其他嬰兒厲害,臨床表現可以是局部壓痛、也可以是母親餵哺母乳時,固定某一側特別容易躁動不安。

肢體活動也可能正常。

觸診時,骨折斷裂處可以感覺骨頭不規則平滑,摸起來像是海綿狀突起物或局部有「ㄅㄛ、ㄅㄛ感」或摩擦音,但大部分的情形則是因骨折部位變形輕微、血腫不明顯而未被察覺。

因為疼痛的關係,嬰兒可能不活動患側手臂,驚嚇反射(Mororeflex)消失,一般較少合併神經肌肉損傷。

假如骨折一側上肢軟綿綿,還是應該檢查是否有臂神經叢或合併肩關節的損傷。

診斷主要靠身體理學檢查與鎖骨部位的X光片檢查。

鎖骨骨折時患側的手臂揮動時會痛,相對於健側的手臂活動量會較少。

醫護人員在懷疑寶寶有鎖骨骨折的可能時,會幫寶寶安排照胸部X光,看鎖骨的外觀作為診斷。

少數情形骨折點如果重疊完美,X光片可能也看不出來,需要後續在照顧中利用觸摸檢查及再度的X光檢查才可確認。

然而根據研究發現,新生兒鎖骨骨折表現出局部壓痛的只佔5%,有些初期症狀不明顯,在嬰兒室期間並沒有發現,症狀大多在出生後三天才會發現,因此常在出院前的理學檢查才發現有鎖骨骨折的問題,約兩三個星期後才能摸到鎖骨處有一團突出硬塊,因此國內每年仍約有140名新生兒發生新生兒鎖骨骨折是在後期才診斷的,甚至有許多嬰兒是在出院後因其他疾病需要作胸部X光檢查才偶然發現已癒合的病灶。

  治療方法一般而言並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多數的病嬰在骨折斷端穩定接合後就會開始自主的活動患臂,這過程通常需要1~2週。

當骨折斷端癒合時,可於局部觸摸到輕微凸起,稱為『骨痂』,是正常的癒合過程,在數個月後會自行消失。

在骨折癒合前不需特別的固定,平常照護上只要避免拉扯患側即可,或是穿衣服時可利用安全別針把患側的手臂稍微固定在前胸,減少患側的負擔和寶寶不舒服的感覺。

  併發症單純的鎖骨骨折通常不會有併發症。

由於嬰兒癒合能力很強,在長大後,由X光片上甚至有些人都看不出曾發生過鎖骨骨折。

  預後新生兒發生鎖骨骨折,不像成人鎖骨骨折來得複雜。

通常不需治療會完全癒合,由於癒合度幾乎百分之百,並不需要頻繁或密集的照X光片來確定是否癒合,以減少不必要的X光暴露。

  日常照顧注意事項為減少骨折造成的疼痛,可利用其他衣物支撐患臂重量,或將患側衣袖別於胸前,以避免骨折斷端位移減少嬰兒的不舒服。

保持舒適的姿勢,抱嬰兒時要支托上下背部,避免由手臂處抱起嬰兒。

抱寶寶時需保持病側手臂彎曲,靠於胸前,以減輕骨折造成的疼痛。

採臥向健側或平躺姿勢仰臥,勿壓迫到患肢及勿側向患側。

照顧及抱起要支持患側,尤其是抱寶寶時要支持其頸部及下背部而不是由手臂或腋下抱起。

新生兒穿衣服時應從患側手臂穿起,脫衣服時則從健側手臂脫起,掌握「先穿後脫」原則。

沐浴時應由寶寶背後自腋下握住健側手臂,勿握住患側手臂。

切記勿讓嬰兒趴睡。

新生兒出生四週後請至門診由醫師檢查並照肩部X光檢查癒合情形。

       本衛教資訊經小兒科醫師檢視聲明:所有衛教資訊內容僅供參考使用,無法提供任何醫療行為和取代醫師當面診斷,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請您盡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醫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