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舉站距全面解析(相撲硬舉不是作弊!) | 相撲硬舉 肌 群

因為我們在此討論的「難度」是在比較最大肌力的表現,就像是汽車的爬坡性能。

當我們只做1 RM(1 rep max,一下最大重量)時,耗時不會超過10 秒,肌肉中的能量存量 ...GetstartedOpeninappVincentC.SigninGetstarted291FollowersAboutGetstartedOpeninapp硬舉站距全面解析(相撲硬舉不是作弊!)VincentC.Aug27,2020·13minread硬舉站距要多寬其實是一門學問,並不是站越寬就越簡單。

本文統整了數篇研究,從物理學、生理學、解剖學、與現實經驗切入,深入淺出講解硬舉的站距。

(圖文語音版:上集、下集)簡介也真奇怪,只是單純地在硬舉時,把雙腳從雙手內移到雙手外,怎麼這個硬舉的地位就好像降低了許多?現在「相撲硬舉是作弊」這句話不只時常出現在健身梗圖中、也不只出現在鍵盤酸民的留言中,甚至快成為健身房的俗諺了。

其實,硬舉時站距要站多寬多外旋、要傳統(雙腳在雙手內)抑或相撲(雙腳在雙腳外),都是有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每個人都有適合每個人的站姿,並不是傳統就一定比相撲困難,所以「相撲硬舉是作弊」絕對是錯誤的講法。

本文就來解釋,為何相撲硬舉並沒有比傳統硬舉簡單、決定硬舉站距的各種因素、及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站距。

重點PREVIEW最大肌力的限制因素是stickingpoint,不是行程長短。

行程長短跟能量消耗有關,但1RM的時間很短,所以能量系統不會是個限制。

所以相撲硬舉行程較短不等於相撲硬舉比較容易。

雖然從側面來看,傳統硬舉的髖關節比較遠,所以髖伸要克服的力矩更大。

但人體是3D立體的,不能只從一個角度看。

從立體的思維分析的話,相撲硬舉需克服的髖力矩其實跟傳統硬舉一樣大。

髖關節的結構(如骨盆形狀、股骨角度、關節窩角度等)會決定關節的活動範圍,也因此會影響不同硬舉站距的舒適度。

髖部肌肉的長度與角度會影響不同站姿的發力效率與能力。

當肌肉處於最有效率的角度與收縮能力最強的長度時,往往就是最有力的站距。

身材比例與不同肌肉的發達程度雖然可能會影響最優勢的站距,但影響力很小,還是髖部結構最重要。

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硬舉站姿,需要親身嘗試才行。

行程較短,並不等於比較簡單你硬舉失敗不是因為行程長短,而是因為無法撐過stickingpoint。

很明顯的,相撲硬舉的行程(rangeofmotion,ROM)比傳統硬舉短。

因此,常有人說:「相撲硬舉行程較短,所以比傳統硬舉簡單。

」我甚至還在YouTube上看到有留言說:「只要懂物理的人都知道,行程越短代表做功越小,所以相撲硬舉比較容易。

」看來他的物理課還沒學到轉動力學。

不過這個「行程短就比較簡單」也並非無據之談。

首先,我們確實常常可以觀察到,用短行程能比完整行程舉更大的重量,如半蹲能比全蹲重。

其次,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較長的行程確實等於較大的做功(做功=力x位移),所以對身體來講確實需要消耗較多能量。

那為何我還會說行程較短不等於比較簡單呢?先請大家想像一下,假設我們要比較兩台車的爬坡性能,能爬得越陡則代表性能越好。

在油箱皆裝滿的情況下,兩台車都能跑600公里,因此這段上坡再長也不會使油量耗盡。

此時,限制車子爬坡性能的是它們的動力,而非油量。

換個角度來講,這段上坡的「難度」只與「多陡」有關,與「多長」無關。

硬舉也是同樣的道理。

因為我們在此討論的「難度」是在比較最大肌力的表現,就像是汽車的爬坡性能。

當我們只做1RM(1repmax,一下最大重量)時,耗時不會超過10秒,肌肉中的能量存量絕對足夠,所以就算較長行程會耗費較多能量,能量系統也不會因此限制表現,就如同測試爬坡性能時,油量不會是限制一樣。

那到底什麼才會限制最大肌力表現呢?答案是「stickingpoint(黏滯點)」。

大家可以觀察自己在硬舉時,為何會舉不起來。

通常是在舉起的過程中,像是撞到一堵牆一樣突然減速,這個地方就是你的stickingpoint。

如果撐過了stickingpoint,那後面的行程就幾乎一定能夠完成。

換句話說,你硬舉失敗不是因為行程長短,而是因為無法撐過stickingpoint(有些人的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