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訓練】還在本末倒置嗎? 你缺的是有氧能力(上) | 公路車 有氧訓練

展開首頁文章運科訓練【綜合訓練】還在本末倒置嗎?你缺的是有氧能力(上)【綜合訓練】還在本末倒置嗎?你缺的是有氧能力(上)InteractionFitness發表於2016/02/1829,973次點閱0人收藏0人給讚給讚收藏分享分享至FacebookLINE原文標題:RecoveryV.S.Regeneration(上)開始接觸跑步訓練之後,也開始認識許多新的生理名詞,也更了解自己的身體,其中,有氧/無氧閾值便是時不時會聽到的詞彙,然而這到底是甚麼意思?總是有聽沒有懂?那不妨來一起看看這篇由InteractionFitness所撰寫相關文章吧!Regeneration這個字眼,近年來被接受的程度越來越高。

連保守的德國人,慢慢地也有更多教練與運動員接受這些從美國傳過去的詞彙,譬如說德國場地車短距離選手RobertFroestemann的個人臉書上面就po過"Regeneration&Mobility=alsoimportant"這句英文,照片搭配他的巨腿在滾按摩球。

這邊的regeneration是指主動、積極恢復的意味,有別於單純的休息。

但是延續上一篇的詭論風格,今天我們要講的regeneration不是這個意思。

[回顧:exercisev.s.training]若從比較「古典」的字義來說,recovery是指運動或訓練/比賽結束之後,身體的恢復(以及超補償))過程;而regeneration則是指「運動中的恢復再生」。

這又是另外一個乍聽之下平平無奇的概念,近年來受到許多知名教練的鼓吹之下,「我們要預防高強度運動下的衰竭,所以要做高強度無氧耐力訓練」之類說法,甚至所謂的耐乳酸這個字眼,大概都已經深植人心。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這種直觀說法,能否代表事情的全貌?我們先來看基礎耐力的組成:運動強度(瓦特數)-血液乳酸濃度上圖是一個血乳酸曲線的範例。

這份資料是我自己的檢測數據;以前,你可能在相關的文章或教科書上看過「示意圖」,而今天大概是你第一次見到根據實際量測數據所畫的曲線。

橫軸是騎乘自行車的「功率」,每一個固定的功率輸出要騎三分鐘,結束後擠耳垂採血一滴,分析血液中的乳酸鹽以及血糖濃度。

你可以把功率想像成是汽車的馬力,或者電動馬達的耗電率會更貼近;打個比方一般家用14吋電風扇的馬達通常需要50瓦特(Watts)的輸出,近年來很紅的Dyson吸塵器則是要350瓦特。

要繪製出完整的乳酸曲線,整個測試流程大約需耗時二十分鐘,強度每一階是漸增上去的,每個關卡都會比上一關更加艱困。

測驗是持續負荷到受測者無法持續承受為止,而這裡「負荷」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以訓練應用來講,我們目前最常幫客戶做的模式其實還是跑步。

因為跑步畢竟仍是大部分競技運動的移動技術。

強度設定,就是以跑步機的固定速度,或是以操場每圈跑完規定在多少秒。

 採耳垂血的技術相對簡易,每個動作約10~25秒基礎耐力檢測的形式,我們目前的客戶其實還是以跑步為大宗精準的檢測數字,如果不知道怎麼判讀,那圖表畫出來也只能拿來嚇人用。

但如果我們把縱軸上兩個重要的血乳酸濃度:2mmol/L和4mmol/L,向右畫兩條水平橫切線,就會在與乳酸曲線的交點對應到兩個關鍵的功率值,低的為有氧閾值,高的為無氧閾值。

運動強度在若能維持有氧閾值以下,就是為所謂的有氧運動;在無氧閾值以上,就是所謂無氧運動。

要注意的是,依照這個理論(Maderetal.1976)做判定,有氧區間和無氧區間當中還有一個灰色區域,是有氧和無氧能量供應的混和區間。

而這兩個閾值、三個區間,在訓練應用上就有極大的價值。

有氧-無氧閾值判定依照血乳酸值在這裡我們可以看見,作者我的有氧閾值大約145W左右,你若租一台U-bike騎時速20公里左右繞河濱公園,差不多就是這個強度;對大部分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這大概比輕鬆逛逛還稍微累一點,但還不至於很喘。

至於無氧閾值,則大約210W左右,這若同樣騎U-bike大概要以時速15公里上民權大橋,或是用時速10爬仰德大道-平菁街路口前的那段坡。

對於有運動習慣、體能還不錯但不習慣騎腳踏車的人來講,這強度可能持續騎個三到五分鐘就要停路邊休息了。

什麼是無氧閾值?這是一個運動強度,超過此強度以上,身體的能量來源以無氧醣酵解為大宗,能量供應速度快但效率差。

以上為無字天書,以往不曾稍微接觸過這些概念的人,看了會懂才有鬼。

應該說:無氧閾值的高低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