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十虎——王隱林|香港01|武備志 | 西藏 武術
經過「我佛山人」等廣派武俠小說家的渲染,廣東武術界流傳著一個「廣東十虎」 ... 俠家拳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但基本 ...港聞娛樂生活觀點國際經濟體育女生科技玩物熱話社區好食玩飛中國藝文格物影像更多服務登入港聞社會新聞突發01偵查政情香港經濟天氣娛樂即時娛樂電影眾樂迷生活健康教煮親子寵物職場好生活網購攻略觀點社論01觀點周報國際即時國際環球趣聞國際分析世界專題經濟財經快訊宏觀解讀地產樓市專題人訪體育即時體育跑步Jumper武備志女生知性女生穿搭筆記談情說性美容手帳科技玩物實用教學數碼生活遊戲動漫熱話熱爆話題開罐研數所社區社區專題18區新聞隱形香港社區伙伴好食玩飛食玩買旅遊中國即時中國大國小事藝文中國中國觀察台灣新聞藝文格物一物形而藝文哲學第二身扭耳仔影像紀實動感影像熱話攝影界訂閱《香港01》周報01線報關於我們01招聘廣告查詢01App常見問題聯絡我們私隱聲明條款及細則香港01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21登入/註冊首頁港聞娛樂生活觀點國際經濟體育女生科技玩物熱話社區好食玩飛中國藝文格物影像訂閱《香港01》周報01線報關於我們01招聘廣告查詢01App常見問題聯絡我們私隱聲明條款及細則香港01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21廣東十虎——王隱林武備志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2017-10-2718:26最後更新日期:2017-10-2718:26經過「我佛山人」等廣派武俠小說家的渲染,廣東武術界流傳著一個「廣東十虎」的傳說,意指十位才德兼備的廣東武術宗師。
這個名單有著不同的版本,但有幾位的身分卻是幾乎肯定,其中一個便是今天【武備志】要介紹的俠家拳宗師——王隱林。
王隱林,又名王飛龍,生卒年不詳,廣東俠家拳創始人。
俠家拳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但基本都是承傳自西藏一帶的武術。
據聞在明代中葉,西藏僧人阿達陀尊者將猿鶴相鬥的動作融入到佛門心法,創出了一門跟漢族武術大相徑庭的拳法。
這套拳法一直在西藏流傳,及至清末,昇龍長老(又名李胡子)因為參與反清活動而被朝廷通輯,只得挾技南下廣東。
他在當地收了數位得意門生,王隱林便是其中之一。
由於昇龍龍長老所傳的拳法有很多鶴形動作,故最初被人稱作「鶴陽拳」,即「惠陽白鶴拳」,有可能王隱林師徒曾在惠州一帶活動。
當時王隱林表表面以鏢師為業,實則他亦是從事革命工作。
他利用走鏢的機會穿州過省,串連同道中人。
喜歡行俠仗義的性格,讓王隱林一脈的西藏拳法,被冠以「俠家」之名。
王隱林也就成為了俠家拳的創派祖師。
王隱林所傳的俠家拳共有四個拳套,分別是十二支橋、小羅漢、大羅漢和虎鶴相鬥。
其中十二支橋為俠家拳的基本功,主要鍛煉肌肉的鬆緊開合。
而小羅漢和大羅漢則是打法,招勢有鞭捶等技,無論招式名稱和動作都跟其他廣東南拳類似,也許是王隱林來到廣東後,採當地眾長再作修改:(俠家拳的十二支橋,有很多伸筋發勁的動作)王隱林作風相對低調,沒有太多跟人交手的記錄,但他在武術界中卻甚具聲望。
廣州鄧龍本是洪拳大家,因為非常欣賞俠家拳法而讓兒鄧錦濤子拜入俠家門下,成為了王隱林的徒孫。
王隱林的實力亦使他足與廣東其名家,如周泰(廣東湛江人,以綿掌聞名)、黃麒英(黃飛鴻之父,洪拳名家,詳見《香港奇俠:黃飛鴻》一文)等看齊,估計「廣東十虎」的說法便是由此而來。
王隱林在廣州共收了七名弟子,包括王漢榮、王倫、蔡以公、蔡懿恭、潘鑑、王林開等。
上文提到的鄧錦濤,便是王倫的徒弟。
去到民國年間,俠家拳已經名揚四海,在珠三角一帶都廣有傳人。
其中蔡以公一流向海外發展,自稱為喇嘛派;王林開則傳給了吳肇鐘,後來在香港開創了「白鶴派」。
某些傳人為了區於少林白鶴,又改稱為「西藏白鶴派」。
(西藏白鶴派在香港也曾經盛極一時,著名武師陸智夫便是吳肇鐘的學生,當年與陳克夫、鄺本夫合稱為白鶴三夫) 主要參考資料:明周、中華國術總會。
2014年。
《香港武林》。
香港:明報周刊。
傳統武術武術介紹名家中國武術詠春黃飛鴻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Chrome、MozillaFirefox、MicrosoftEdge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繼續瀏覽
這個名單有著不同的版本,但有幾位的身分卻是幾乎肯定,其中一個便是今天【武備志】要介紹的俠家拳宗師——王隱林。
王隱林,又名王飛龍,生卒年不詳,廣東俠家拳創始人。
俠家拳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但基本都是承傳自西藏一帶的武術。
據聞在明代中葉,西藏僧人阿達陀尊者將猿鶴相鬥的動作融入到佛門心法,創出了一門跟漢族武術大相徑庭的拳法。
這套拳法一直在西藏流傳,及至清末,昇龍長老(又名李胡子)因為參與反清活動而被朝廷通輯,只得挾技南下廣東。
他在當地收了數位得意門生,王隱林便是其中之一。
由於昇龍龍長老所傳的拳法有很多鶴形動作,故最初被人稱作「鶴陽拳」,即「惠陽白鶴拳」,有可能王隱林師徒曾在惠州一帶活動。
當時王隱林表表面以鏢師為業,實則他亦是從事革命工作。
他利用走鏢的機會穿州過省,串連同道中人。
喜歡行俠仗義的性格,讓王隱林一脈的西藏拳法,被冠以「俠家」之名。
王隱林也就成為了俠家拳的創派祖師。
王隱林所傳的俠家拳共有四個拳套,分別是十二支橋、小羅漢、大羅漢和虎鶴相鬥。
其中十二支橋為俠家拳的基本功,主要鍛煉肌肉的鬆緊開合。
而小羅漢和大羅漢則是打法,招勢有鞭捶等技,無論招式名稱和動作都跟其他廣東南拳類似,也許是王隱林來到廣東後,採當地眾長再作修改:(俠家拳的十二支橋,有很多伸筋發勁的動作)王隱林作風相對低調,沒有太多跟人交手的記錄,但他在武術界中卻甚具聲望。
廣州鄧龍本是洪拳大家,因為非常欣賞俠家拳法而讓兒鄧錦濤子拜入俠家門下,成為了王隱林的徒孫。
王隱林的實力亦使他足與廣東其名家,如周泰(廣東湛江人,以綿掌聞名)、黃麒英(黃飛鴻之父,洪拳名家,詳見《香港奇俠:黃飛鴻》一文)等看齊,估計「廣東十虎」的說法便是由此而來。
王隱林在廣州共收了七名弟子,包括王漢榮、王倫、蔡以公、蔡懿恭、潘鑑、王林開等。
上文提到的鄧錦濤,便是王倫的徒弟。
去到民國年間,俠家拳已經名揚四海,在珠三角一帶都廣有傳人。
其中蔡以公一流向海外發展,自稱為喇嘛派;王林開則傳給了吳肇鐘,後來在香港開創了「白鶴派」。
某些傳人為了區於少林白鶴,又改稱為「西藏白鶴派」。
(西藏白鶴派在香港也曾經盛極一時,著名武師陸智夫便是吳肇鐘的學生,當年與陳克夫、鄺本夫合稱為白鶴三夫) 主要參考資料:明周、中華國術總會。
2014年。
《香港武林》。
香港:明報周刊。
傳統武術武術介紹名家中國武術詠春黃飛鴻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Chrome、MozillaFirefox、MicrosoftEdge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