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扭傷後只做冰敷? 急性處理9原則外,預防後遺症還需3大 ... | 腳踝扭傷 後遺症
Skiptocontent許多人都有過運動或下樓梯踩空腳踝扭傷的經驗,扭傷是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很多人冰敷後,用彈性繃帶或是套式護踝包起來,就當做有處理了,過很久沒恢復才到門診處理。
要注意!腳踝扭傷若沒有好好處理,很容易造成後遺症,經常性扭傷、關節疼痛、關節不穩定…的比例可高達30%。
TableofContents腳踝結構:骨頭、關節與腳踝韌帶造成腳踝扭傷的原因腳踝扭傷的類型腳踝扭傷有什麼症狀?腳踝扭傷需要照X光嗎?腳踝扭傷該如何處理?3大功能治療,有助避免踝扭傷後遺症腳踝扭傷多久會好?恢復狀況與常見踝扭傷後遺症如何預防扭傷復發?心得常見問題參考資料友善分享腳踝結構:骨頭、關節與腳踝韌帶介紹腳踝扭傷前,首先要認識一下腳踝的結構。
骨頭與關節腳踝的結構我們由內向外講起,大家常說的踝關節是由脛骨(tibia)、腓骨(fibula)及距骨(talus)所組成,也叫做距骨小腿關節(talocruraljoint);脛骨與腓骨組成遠端脛腓關節或稱脛腓聯合(distaltibiofibularjoint,tibiofibularsyndesmosis);距骨下端與腳跟的跟骨間則形成距下關節(subtalarjoint)。
ImagecourtesyofCompleteAnatomy.Thanksto@3D4Medical韌帶骨頭間以韌帶相連,腳踝內外側都有韌帶包覆,以維持關節穩定。
脛骨與腓骨之間有韌帶結構相連接:腳踝內側是比較粗厚的三角韌帶:腳踝外側則是較細長的三條外側副韌帶,為前距腓韌帶、後距腓韌帶及跟腓韌帶。
ImagecourtesyofCompleteAnatomy.Thanksto@3D4Medical好啦,出場介紹完畢,可以開始來說腳踝扭傷了!因為外側韌帶相比於內側韌帶沒那麼強壯,所以當腳掌向下而踝內翻時,超過正常角度時,就容易傷到踝外側韌帶,造成韌帶的拉扯斷裂。
造成腳踝扭傷的原因扭傷是由於關節活動超過正常角度,作為穩定用的韌帶被過度拉扯。
在腳踝處大多數是由於足內翻造成,少數則是足外翻所引起。
造成腳踝扭傷除了運氣不好以外,有以下可能原因:運動前沒有熱身跳躍後落地姿勢不正確在不平整地面上行走穿著不合腳的鞋子以前的扭傷未接受適當治療,造成再度扭傷。
腳踝扭傷的類型足內翻:踝外側副韌帶受傷,最常見足外翻:三角韌帶受傷高位踝扭傷:骨間韌帶受傷至於下圖下方的Grade1~3的3種分類因缺乏文獻支持,很難判斷,也很少影響治療,請勿糾結,自行忽略吧!受傷機制與可能受損韌帶腳踝扭傷有什麼症狀?扭傷當時會聽到啪一聲,或有撕裂疼痛感之後發生腳踝部位的紅腫疼痛或是瘀血走路或活動腳踝時更加重,因此患者走路會一拐一拐的腳踝扭傷需要照X光嗎?醫師會詢問受傷的經過,並檢查受傷處,確認受傷的嚴重度。
有經驗的醫師問診與檢查可排除多數骨折,因此一般輕度扭傷未必需要照X光。
在嚴重情況,瘀血腫脹疼痛嚴重、或無法走路,就需要照X光判斷有無骨折。
如果扭傷後已經不能站不能走、腫脹嚴重或是腳踝周邊骨頭一碰就痛,那…別再滑文章了,趕緊看醫生去吧。
腳踝扭傷該如何處理?急性腳踝扭傷處理,從ICE、RICE、PRICE、POLICE到PEACE這個問題滿多爭議的!我們先由較大範圍的急性軟組織損傷(包含肌肉、肌腱、韌帶…)開始講起,當然腳踝扭傷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塊。
最早被提出的是ICE原則(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
1978年Dr.GabeMirkin在“SportsMedicineBook” 提出RICE原則(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
這原則廣為流傳,時至今日仍有許多網路文章在流傳,但其實他本人早在2015年就已在個人網站自我打臉提出修正,認為過長的冰敷與休息,反而不利於軟組織修復。
2011年BleakleyCM等人於ACPSM軟組織損傷處理準則出提出PRICE原則(Protection保護、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這也流傳很廣。
但也是他本人隨即在2012年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JSM修正並提出了POLICE原則(Protection保護、OptimalLoading適當負荷、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認為長期不活動會影響組織恢復,建議應該早期且漸進式的給予負荷、負重。
急性軟組織
要注意!腳踝扭傷若沒有好好處理,很容易造成後遺症,經常性扭傷、關節疼痛、關節不穩定…的比例可高達30%。
TableofContents腳踝結構:骨頭、關節與腳踝韌帶造成腳踝扭傷的原因腳踝扭傷的類型腳踝扭傷有什麼症狀?腳踝扭傷需要照X光嗎?腳踝扭傷該如何處理?3大功能治療,有助避免踝扭傷後遺症腳踝扭傷多久會好?恢復狀況與常見踝扭傷後遺症如何預防扭傷復發?心得常見問題參考資料友善分享腳踝結構:骨頭、關節與腳踝韌帶介紹腳踝扭傷前,首先要認識一下腳踝的結構。
骨頭與關節腳踝的結構我們由內向外講起,大家常說的踝關節是由脛骨(tibia)、腓骨(fibula)及距骨(talus)所組成,也叫做距骨小腿關節(talocruraljoint);脛骨與腓骨組成遠端脛腓關節或稱脛腓聯合(distaltibiofibularjoint,tibiofibularsyndesmosis);距骨下端與腳跟的跟骨間則形成距下關節(subtalarjoint)。
ImagecourtesyofCompleteAnatomy.Thanksto@3D4Medical韌帶骨頭間以韌帶相連,腳踝內外側都有韌帶包覆,以維持關節穩定。
脛骨與腓骨之間有韌帶結構相連接:腳踝內側是比較粗厚的三角韌帶:腳踝外側則是較細長的三條外側副韌帶,為前距腓韌帶、後距腓韌帶及跟腓韌帶。
ImagecourtesyofCompleteAnatomy.Thanksto@3D4Medical好啦,出場介紹完畢,可以開始來說腳踝扭傷了!因為外側韌帶相比於內側韌帶沒那麼強壯,所以當腳掌向下而踝內翻時,超過正常角度時,就容易傷到踝外側韌帶,造成韌帶的拉扯斷裂。
造成腳踝扭傷的原因扭傷是由於關節活動超過正常角度,作為穩定用的韌帶被過度拉扯。
在腳踝處大多數是由於足內翻造成,少數則是足外翻所引起。
造成腳踝扭傷除了運氣不好以外,有以下可能原因:運動前沒有熱身跳躍後落地姿勢不正確在不平整地面上行走穿著不合腳的鞋子以前的扭傷未接受適當治療,造成再度扭傷。
腳踝扭傷的類型足內翻:踝外側副韌帶受傷,最常見足外翻:三角韌帶受傷高位踝扭傷:骨間韌帶受傷至於下圖下方的Grade1~3的3種分類因缺乏文獻支持,很難判斷,也很少影響治療,請勿糾結,自行忽略吧!受傷機制與可能受損韌帶腳踝扭傷有什麼症狀?扭傷當時會聽到啪一聲,或有撕裂疼痛感之後發生腳踝部位的紅腫疼痛或是瘀血走路或活動腳踝時更加重,因此患者走路會一拐一拐的腳踝扭傷需要照X光嗎?醫師會詢問受傷的經過,並檢查受傷處,確認受傷的嚴重度。
有經驗的醫師問診與檢查可排除多數骨折,因此一般輕度扭傷未必需要照X光。
在嚴重情況,瘀血腫脹疼痛嚴重、或無法走路,就需要照X光判斷有無骨折。
如果扭傷後已經不能站不能走、腫脹嚴重或是腳踝周邊骨頭一碰就痛,那…別再滑文章了,趕緊看醫生去吧。
腳踝扭傷該如何處理?急性腳踝扭傷處理,從ICE、RICE、PRICE、POLICE到PEACE這個問題滿多爭議的!我們先由較大範圍的急性軟組織損傷(包含肌肉、肌腱、韌帶…)開始講起,當然腳踝扭傷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塊。
最早被提出的是ICE原則(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
1978年Dr.GabeMirkin在“SportsMedicineBook” 提出RICE原則(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
這原則廣為流傳,時至今日仍有許多網路文章在流傳,但其實他本人早在2015年就已在個人網站自我打臉提出修正,認為過長的冰敷與休息,反而不利於軟組織修復。
2011年BleakleyCM等人於ACPSM軟組織損傷處理準則出提出PRICE原則(Protection保護、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這也流傳很廣。
但也是他本人隨即在2012年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JSM修正並提出了POLICE原則(Protection保護、OptimalLoading適當負荷、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認為長期不活動會影響組織恢復,建議應該早期且漸進式的給予負荷、負重。
急性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