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側皺壁」是膝關節退化不開刀的最後「膝」望? | 膝蓋 皺褶

因此當病患剛開始膝蓋疼痛影響日常生活時,通常會先到小診所接受初步的治療, ... 若從膝關節側面來看,內側皺壁是一片滑膜結構於內側邊緣形成的一片皺褶(如 ...膝望工程線上諮詢「內側皺壁」是膝關節退化不開刀的最後「膝」望?膝關節老化,關節疼痛無法行走,這是許多人步入老年後常需面對的問題,因為年紀大了關節用久了,關節內的軟骨磨損是必然的。

過去由於大部分骨科醫師都會告訴病人:等用到不能用了,再開刀把關節整個換掉。

因此當病患剛開始膝蓋疼痛影響日常生活時,通常會先到小診所接受初步的治療,時間日久關節退化更嚴重,保守治療效果不顯著時,病患就會轉至大醫院就醫,評估是否需進行關節鏡手術或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治療。

通常關節內軟骨若磨損殆盡,已達退化分期的第四期(最後一期)的階段,開刀換人工關節就成為治療的唯一選擇。

由於骨科醫師對於關節退化的著眼點,都圍繞在關節內的「半月軟骨磨損」,認為老化不可能逆轉,只能拖到不能用再手術將關節整個換新,像這樣醫界長久以來的觀念是正確的嗎?近年來有持不同觀點的骨科醫師提出新的治療觀念:以內側皺壁為治療目標的「關節鏡軟骨再生手術」,可讓多數嚴重膝關節退化的病患,術後獲得令人滿意的改善。

這種看法雖然醫界主流仍對此仍抱持懷疑的態度,但此一治療方法提出後,仍令廣大關節痛病患趨之若鶩,該醫師門診也在「全台最難掛號醫師榜」上名列前茅。

然而,此一新提出的「關節鏡軟骨再生手術」,真的能全面性的治療各種程度膝關節退化的問題嗎?「內側皺壁」又真的是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嗎?號稱造成膝關節退化的元兇~「內側皺壁」是什麼?內側皺壁此一毫不起眼的結構,過去在醫界看待「它」,就好像是「盲腸」一樣的角色。

近幾年因某醫院的大力宣傳,「內側皺壁」又跟PRP一樣,成了家喻戶曉的名詞。

到底內側皺壁是什麼?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

▲內側皺壁的解剖位置。

從體表來看,內側皺壁的位置,位於髖骨內下方與股骨及脛骨交界處。

▲藍色即為內側皺壁的解剖位置。

從體表來看,內側皺壁位於髕骨內側下方,約當大腿骨與小腿骨交接處,內側半月軟骨的前方。

(如圖1、2),若從膝關節側面來看,內側皺壁是一片滑膜結構於內側邊緣形成的一片皺褶(如圖3)。

當膝關節伸直時,內側皺壁呈鬆弛狀態,不會磨擦股骨內踝。

當膝關節彎曲呈45度以上時,內側皺壁即會與股骨內踝接觸磨擦。

▲當膝關節彎曲30─45度時,內側皺壁即會磨擦股骨內踝表面造成發炎。

其實在人體膝關節四週像是這樣的膜狀皺壁構造,不是只有內側皺壁一處。

從下圖⑤ 可清楚看出除了內側皺壁外,還有外側皺壁(Lateralplica),髕骨下側皺壁(infrapatellarplica)及髕骨上皺壁(Suprapatellarplica)。

這些包圍在髕骨四週的皺壁,都屬於廣義人體筋膜的一部分,它主要的功用是:當膝關節彎曲時關節面與半月軟骨分開並分離向上的過程中,這些關節內髕骨週圍的皺壁形成暫時的潤滑、緩衝、穩定、保護的作用。

這四個皺壁與膝關節軟骨表面接處磨擦最大的就是內側皺壁!但這不代表只有內側皺壁會出問題,其他膝關節周圍各部位的皺壁,還是可能因老化變粗糙而造成疼痛。

內側皺壁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殘留在膝關節滑膜腔中的一層皺折,每當膝關節彎曲時,內側皺壁與膝關節股骨內髁會互相摩擦。

由於老化、先天遺傳基因及後天使用狀態等因素,內側皺壁逐漸失去原有的彈性出現纖維化的病變,此時內側皺壁就由原本有潤滑緩衝作用的一片薄膜,漸漸變成表面有許多細小顆粒有如一片粗糙的砂紙。

此一變質的內側皺壁,在日常的每一次關節活動中,都會對關節軟骨表面進行「破壞式」的摩擦,日積月累誘發了發炎細胞的聚集,因此知名的骨科醫師提出新的觀點:「內側皺壁是膝關節退化的元兇」,「內側皺壁是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

他認為膝關節表面受到磨擦後,內側皺壁中的發炎細胞會誘發細胞激素與軟骨降解激素產生,破壞膝關節中介於股骨及脛骨之間的軟骨而造成疼痛,進而影響膝關節的正常活動。

持該理論的醫師認為:只要把這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最後一塊拼圖(內側皺壁)拼上,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就可以達到一個完美的境界。

▲內側皺壁在MRI下的成像,可見在股骨內踝前方有一白色纖維化或鈣化的膜狀組織。

▲在內視鏡底下可見發炎的內側皺壁,呈現發炎微血管增生、充血腫脹、表面粗糙化的現象 內側皺壁內視鏡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