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車研究院 | 公路車 耐力訓練

因此不管你是喜歡衝刺的平路型,還是專注於爬坡的登山型選手,有氧能力在公路車比賽中,或多或少都影響著比賽的勝負,而且比賽時間越長越明顯。

文章影音賽事教室產品專題產業旅遊相簿賽事教室產品專題產業旅遊活動行事曆行動版TWCNJP首頁賽事台灣國際熱門活動鐵人賽事教室健身新手入門知識維修保養訓練鐵人三項飲食產品人身部品成車新品發表消費情報評測心得零配件專題FixedGear人物特寫徵文作品集智能產品熱門話題登山車車隊介紹運動美女產業企業專訪台北展展會資訊業界快訊產業趨勢車店介紹旅遊台灣景點慢騎.慢活日本旅遊林道河濱車道海外環島攻略特輯首頁>文章>教室>練車研究院-冬季訓練基礎培養之耐力篇教室練車研究院-冬季訓練基礎培養之耐力篇自行車的基礎有氧耐力的養成發布時間:Dec21,201412:00作者:Benny訓練冬訓最重要的階段基礎培養 經過了甜蜜的休息階段,也經過了測量狀態的調整期,接下來就是整個冬訓的重點:基礎培養期了。

 經過了休息與調整期,即將要開始冬季的訓練計畫  這段時間的練習將會左右著明年賽季的表現,因為只有在非賽季時可以進行一個週期長且完整的訓練計畫,是個培養與加強基礎能力的好時機,這在比賽頻繁的夏天做不到的。

冬訓做的基礎培養就像儲蓄一樣,存得越多,比賽時能拿出來用得就越多。

 基礎培養會著重在兩個部份:耐力與肌力。

 我們先從耐力開始講起。

 自行車公路賽幾乎都是長途耐力賽,一場比賽上百公里,動輒3、5個小時才騎的完,就算拿公路繞圈賽來講,少說也要繞個40分鐘以上才會有冠軍產生。

跟幾分鐘內決定勝負的場地車計時賽相較,算是相當耗時耗能的運動了。

 這種長時間長距離的比賽,基礎耐力相當重要。

一個平時只騎30公里的騎士,跟一個習慣騎150公里的騎士,兩個人一起參加百K挑戰賽,誰會騎的比較輕鬆比較快完賽,我想答案顯而易見。

 自行車公路賽多半距離長,時間也長  因此不管你是喜歡衝刺的平路型,還是專注於爬坡的登山型選手,有氧能力在公路車比賽中,或多或少都影響著比賽的勝負,而且比賽時間越長越明顯。

長途耐力既然那麼重要,那麼好好的加強看來是必要的,但要怎麼強化有氧耐力呢? 傳統的訓練方式:長距離騎乘 增強耐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常常騎車,而且時間要越騎越長。

因此許多教練都會建議選手在冬天進行低強度長時間的長距離騎乘(LSD,LongSlowDistance)。

騎乘時間基本上要6個小時以上。

 冬訓重頭戲:長途有氧耐力養成  但我想許多人大概是沒辦法,也不願意投入那麼長時間的時間來騎車。

的確,以投資的眼光來看長距離騎乘這件事確實是很沒效率,花的時間很多,但是進步的卻是很少。

 如果你真的乖乖的去做那6小時的LSD,而且整個冬天都這樣練,我敢說明年春天你在比賽時一定會被痛宰,完全跟不上對手的強度。

 好吧,那麼在冬訓的末期加入強度訓練吧,你可能會覺得有一點點的進步,但是也許很少,甚至完全無感。

此時你肯定在懷疑長距離騎乘的功用了。

怎麼練那麼久的耐力騎乘,只要對手一攻擊,表情就開始痛苦起來,練有氧真的有用嗎?  長距離騎乘這個項目,在根本上並不是要立刻改善選手的比賽實力,相對的,它是對身體整體的素質作改造,讓心肺功能可以做一個基礎性的強化。

 短而頻繁的高強度訓練可以讓心肌增厚,讓心臟可以跳得更快,把血液加速流向全身。

長而緩慢的低強度長距離訓練則是讓心室容積增加,在每一次心跳裡輸出更多的血液。

 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嗎?比如說都輸出一樣容積的血液,一個選手的心跳是180,另一個只有150,你覺得誰在2小時的爬坡賽誰能撐的比較久?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明明體重差不多,有人爬起山來那麼快,呼吸節奏還是那麼好;有的人則是呼吸越來越急促,但速度卻越來越慢。

 有氧能力對爬坡賽勝負有決定性的影響  但長距離騎乘這個訓練還是有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時間太長,不管是練習的時間還是進步的時間。

一次騎6、7個小時不是業餘車手天天可以做的事,但是這種長距離的練習又很強調持續性,只有在假日才偶一為之的騎個長距離,效果當然沒那麼好。

 再來,人體的素質要改變也非一朝一夕,而心肌增強的速度也比心室容積增加還要快,所以我們可以在練車1,2年後,就能習慣心跳170以上的感覺,但我們的靜止心跳卻一直無法壓低到60以下。

 所以乾脆不要練習長距離騎乘算了?如果目前的實力感到滿意的車友,應該是可以不用那麼刻意的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