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腿終於是自己的!」 從秦良丰事件談高位脊髓損傷 | 脊椎受傷復健
部分患者在脊髓損傷後,為使脫位的脊椎能夠被復位或保持脊椎穩定度,可藉由手術處理。
無論患者接受手術或只需非手術性的保守治療,在復健的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專欄醫生這樣說「我的腿終於是自己的!」 從秦良丰事件談高位脊髓損傷收藏圖片來源/示意圖/shutterstock瀏覽數26,3852019/05/01·作者/張正強·出處/Webonly放大字體「張醫師,我終於能夠感受到我的腿是自己的,而且能夠任意控制他們了!」在下肢注射了肉毒桿菌素之後的1個月,陸軍航特部上兵秦良丰開心地在復健部的治療區走道上,向我展示他接受全面性的復健治療後的顯著成果。
那是2018年10月中旬,雖然當時只能倚靠輪椅行動,但良丰已準備展開下一個復健目標──站立訓練。
2018年5月,因跳傘時發生意外,秦良丰從1350英尺高空直墜落地重傷,造成高位頸椎第2~4節急性脊髓損傷,合併身體其它多處骨折,神經功能嚴重受損,四肢幾近全癱,需要呼吸器維持生命狀況。
2018年6月25日,從臺中童綜合醫院轉至台北三軍總醫院,接受近9個月的治療與復健。
在三總治療期間,除了藥物治療外,亦加入了高壓氧艙的治療,並配合呼吸訓練及高強度復健。
但因為受傷部位為中心型頸脊髓損傷,因此上肢神經功能障礙重於下肢。
隨著神經缺損的狀況逐漸恢復,秦良丰出現了頸部脊髓患者最擔心的痙攣性肌張力過高,以及無法自主控制的局部腿部運動。
但藉由神經肌肉電刺激導引,精準的找出目標肌肉與最佳注射位置,在不同肌肉群注射了肉毒桿菌素,並配合夜間使用足踝關節支架,有效減緩了他左下肢的痙攣性肌張力過高的問題,讓復健訓練過程更順利,進而能展開站立及行走的訓練。
把握脊髓損傷後復健黃金期 恢復殘留肢體功能脊髓神經座落於身體的背側,被穩固保護於脊椎骨所形成的管腔中,由腦部往下沿伸至上腰部,其功能就像電話線般,能協助腦部與周圍神經做雙向溝通。
因此,脊髓一旦受損後,往往造成病人重大的功能損傷。
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通常是外傷引起,其中最常見是車禍,其它如槍傷、刀傷、高處墜落及運動傷害等。
超過一半以上的損傷發生在頸椎,其次分別是胸椎、腰椎、以及薦椎部位。
而「高位」脊髓損傷,也就是發生於頸椎,及胸椎第4節以上的部位,臨床症狀的表現依損傷部位高低及損傷嚴重度,輕則頸部疼痛,重則四肢癱瘓、痙攣、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呼吸衰竭,甚至立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部分患者在脊髓損傷後,為使脫位的脊椎能夠被復位或保持脊椎穩定度,可藉由手術處理。
無論患者接受手術或只需非手術性的保守治療,在復健的黃金時期皆需藉由復健治療或可選擇性的加入其他輔助治療,如高壓氧、靜脈雷射及針灸,以加速恢復殘留的肢體功能,改善各項心理與生理功能障礙、或後續的疼痛及感覺異常等問題,提高自我的生活能力和未來就業及社交能力。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解決高位脊髓損傷後痙攣 可預防、改善後遺症與併發症「高位」脊髓損傷後,因為大腦與周邊反射之間的聯結訊息中斷,中樞神經不再能主動阻止反射發生,時常會出現痙攣,往往影響脊髓損傷後長期的慢性照護,例如肢體活動力減少、週邊疼痛、壓瘡、膀胱功能缺損、異位性骨化等後遺症。
也因為缺乏活動量,容易造成其它併發症,例如骨質疏鬆、骨骼關節變形、肌肉萎縮、肢體水腫及靜脈栓塞、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以及新陳代謝症候群。
「高位」脊髓損傷後,對於患者身體各項功能的維持尤為重要,適當處理「高位」脊髓損傷後造成的痙攣,可有效改善及預防以上諸多後遺症與併發症。
處理的方式,一般可先嘗試復健物理治療,先從適當擺位、避免內生性或外因性的有害刺激、緩和的牽拉運動等初步治療,另外可使用抗痙攣副木、施予局部冷療、運動促進訓練等。
此外,可考慮口服藥物,如較常用的Baclofen,或椎管內注射藥物,最終才考慮以外科手術方式處理。
亦可採用較新的治療方式,利用肉毒桿菌毒素(BotulinumToxin)局部注射在尿道外括約肌、膀胱肌肉內、以及四肢骨骼肌,可有效減緩各區域痙攣的現象,提高生活品質。
輔具的應用對於脊髓損傷病友也相當重要。
為了重建脊髓損傷病友下肢活動能力,
無論患者接受手術或只需非手術性的保守治療,在復健的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專欄醫生這樣說「我的腿終於是自己的!」 從秦良丰事件談高位脊髓損傷收藏圖片來源/示意圖/shutterstock瀏覽數26,3852019/05/01·作者/張正強·出處/Webonly放大字體「張醫師,我終於能夠感受到我的腿是自己的,而且能夠任意控制他們了!」在下肢注射了肉毒桿菌素之後的1個月,陸軍航特部上兵秦良丰開心地在復健部的治療區走道上,向我展示他接受全面性的復健治療後的顯著成果。
那是2018年10月中旬,雖然當時只能倚靠輪椅行動,但良丰已準備展開下一個復健目標──站立訓練。
2018年5月,因跳傘時發生意外,秦良丰從1350英尺高空直墜落地重傷,造成高位頸椎第2~4節急性脊髓損傷,合併身體其它多處骨折,神經功能嚴重受損,四肢幾近全癱,需要呼吸器維持生命狀況。
2018年6月25日,從臺中童綜合醫院轉至台北三軍總醫院,接受近9個月的治療與復健。
在三總治療期間,除了藥物治療外,亦加入了高壓氧艙的治療,並配合呼吸訓練及高強度復健。
但因為受傷部位為中心型頸脊髓損傷,因此上肢神經功能障礙重於下肢。
隨著神經缺損的狀況逐漸恢復,秦良丰出現了頸部脊髓患者最擔心的痙攣性肌張力過高,以及無法自主控制的局部腿部運動。
但藉由神經肌肉電刺激導引,精準的找出目標肌肉與最佳注射位置,在不同肌肉群注射了肉毒桿菌素,並配合夜間使用足踝關節支架,有效減緩了他左下肢的痙攣性肌張力過高的問題,讓復健訓練過程更順利,進而能展開站立及行走的訓練。
把握脊髓損傷後復健黃金期 恢復殘留肢體功能脊髓神經座落於身體的背側,被穩固保護於脊椎骨所形成的管腔中,由腦部往下沿伸至上腰部,其功能就像電話線般,能協助腦部與周圍神經做雙向溝通。
因此,脊髓一旦受損後,往往造成病人重大的功能損傷。
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通常是外傷引起,其中最常見是車禍,其它如槍傷、刀傷、高處墜落及運動傷害等。
超過一半以上的損傷發生在頸椎,其次分別是胸椎、腰椎、以及薦椎部位。
而「高位」脊髓損傷,也就是發生於頸椎,及胸椎第4節以上的部位,臨床症狀的表現依損傷部位高低及損傷嚴重度,輕則頸部疼痛,重則四肢癱瘓、痙攣、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呼吸衰竭,甚至立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部分患者在脊髓損傷後,為使脫位的脊椎能夠被復位或保持脊椎穩定度,可藉由手術處理。
無論患者接受手術或只需非手術性的保守治療,在復健的黃金時期皆需藉由復健治療或可選擇性的加入其他輔助治療,如高壓氧、靜脈雷射及針灸,以加速恢復殘留的肢體功能,改善各項心理與生理功能障礙、或後續的疼痛及感覺異常等問題,提高自我的生活能力和未來就業及社交能力。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解決高位脊髓損傷後痙攣 可預防、改善後遺症與併發症「高位」脊髓損傷後,因為大腦與周邊反射之間的聯結訊息中斷,中樞神經不再能主動阻止反射發生,時常會出現痙攣,往往影響脊髓損傷後長期的慢性照護,例如肢體活動力減少、週邊疼痛、壓瘡、膀胱功能缺損、異位性骨化等後遺症。
也因為缺乏活動量,容易造成其它併發症,例如骨質疏鬆、骨骼關節變形、肌肉萎縮、肢體水腫及靜脈栓塞、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以及新陳代謝症候群。
「高位」脊髓損傷後,對於患者身體各項功能的維持尤為重要,適當處理「高位」脊髓損傷後造成的痙攣,可有效改善及預防以上諸多後遺症與併發症。
處理的方式,一般可先嘗試復健物理治療,先從適當擺位、避免內生性或外因性的有害刺激、緩和的牽拉運動等初步治療,另外可使用抗痙攣副木、施予局部冷療、運動促進訓練等。
此外,可考慮口服藥物,如較常用的Baclofen,或椎管內注射藥物,最終才考慮以外科手術方式處理。
亦可採用較新的治療方式,利用肉毒桿菌毒素(BotulinumToxin)局部注射在尿道外括約肌、膀胱肌肉內、以及四肢骨骼肌,可有效減緩各區域痙攣的現象,提高生活品質。
輔具的應用對於脊髓損傷病友也相當重要。
為了重建脊髓損傷病友下肢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