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伯彥醫師新聞報導】17歲投手肘傷難投球移植軟骨找回球速 | 投手肘

接受「肋骨骨軟骨移植術」才重新站上投手丘。

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柯伯彥表示,.跳到主要內容區分類列表最新消息科部簡介簡介交通資訊次專科介紹脊椎外科運動醫學(含肩肘)關節重建(含腫瘤)創傷及腕關節小兒骨科(含足踝)成員介紹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兼任醫師住院醫師招募歡迎詞歷年培育之骨科醫師住院醫師待遇訓練計劃學術活動科內演講會議及活動相關訊息研究成果研究重點發展計畫教學設備國際化成果榮譽事蹟教學計畫衛教園地門診表聯絡我們相關資源首頁最新消息【柯伯彥醫師新聞報導】17歲投手肘傷難投球 移植軟骨找回球速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17歲的王同學,從國中就是一名活躍的青少棒投手,近一年來,投球時老覺得手肘外側痠痛,且速度大不如前,球速從時速140公里下降至不到120公里,透過復健訓練仍無法改善,檢查發現右手肘肱骨小頭軟骨已嚴重損傷,大多數醫師皆建議他放棄棒球運動,接受「肋骨骨軟骨移植術」才重新站上投手丘。

 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柯伯彥表示,因為損傷,該名少年的右側手肘肱骨小頭軟骨已從正常關節面分離開來,就像是牆面上的磁磚掉了下來。

 病因就是投手在高強度的投擲時,柯伯彥說,劇烈外翻的手肘讓外側關節呈現擠壓狀態,位於外側關節的肱骨小頭長期處於高壓力,其軟骨下方的骨髓組織因缺血而造成軟骨剝離,甚至掉到關節腔內;如果肘關節內側旁側韌帶鬆弛,更會大大增加肱骨小頭的壓力。

 柯伯彥說,經建議接受「肋骨骨軟骨移植術」,從少年身上取出2段、約3公分長的肋骨骨軟骨,移植到已受損的肱骨小頭,術後6個月即返回球場投球,且投球速度也回到之前的時速140公里。

 柯伯彥提醒,肘關節肱骨小頭分離性骨軟骨炎好發於青春期接受高強度訓練的運動員,尤其是棒球投手,症狀為投擲時外側手肘疼痛,並常合併右手肘無法完全伸直,以往治療僅止於移除已剝離的軟骨組織,病人術後大多無法重返球場,但肋骨骨軟骨移植手術在日本行之有年。

 柯伯彥指出,肋骨骨軟骨移植手術的最大挑戰,是要將肋骨骨軟骨雕出和原來肱骨小頭一模一樣的關節面,再將其移植到受損的關節面上,手術時間約需4小時。

  新聞連結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70622/2574255瀏覽數:分享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