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膝蓋內夾就是錯的嗎?(上) | 深 蹲 髖外 展

對伸展-收縮循環(Stretch-Shortening Cycle)熟悉的話,便會理解人體的深蹲這麼設計是很厲害的。

因為下蹲時髖屈曲、髖外展、髖外轉,把髖伸直肌肉、髖內收 ...深蹲膝蓋內夾就是錯的嗎?(上)培毅教練動作無論你是健力選手、肌力體能教練、私人教練,還是有在訓練的物理治療師,相信都十分熟悉深蹲膝蓋內夾的修正提示語「膝蓋外推」或「想像腳是一根螺絲,把腳旋進去地面」等等。

如果對這些提示語很熟悉,那你應該十分害怕深蹲發生膝蓋內夾。

但是,如果我說,深蹲膝蓋內夾,是為了運動表現,比賽得冠軍呢? 目錄Contents常見的深蹲膝蓋內夾修正方法可是,舉重選手的深蹲怎麼常常在膝蓋內夾?深蹲之前,回歸走路的步態。

有沒有發現什麼相似的生物力學特徵?為什麼還要教膝蓋外推?讓我拿掉地心引力。

我們都沒有教錯,只是可以教得更好。

常見的深蹲膝蓋內夾修正方法在網路上,關於深蹲膝蓋內夾的修正方法不外乎三大方向:處理足部,確保沒有扁平足,擁有正常的足弓。

髖外轉的力量不足,利用彈力帶(MiniBands)套在膝蓋上,配合「膝蓋外推」或「想像腳是一根螺絲,把腳旋進去地面」,啟動臀中肌。

髖內收的肌肉太緊。

利用伸展放鬆,增加柔軟度。

以上都是常見的深蹲指導方法,為了避免深蹲膝蓋過度內夾,造成前十字韌帶受傷。

這些修正方法,幾乎是各界專業人士都認同的。

 可是,舉重選手的深蹲怎麼常常在膝蓋內夾?我們從影片1分53秒開始看看頂尖舉重選手呂小軍的深蹲動作,在1分58秒之後,站起來的瞬間,膝蓋確確實實往身體中線移動許多,像是邊站起來邊讓膝蓋畫了一個圓圈一般。

難道舉重選手,就不怕前十字韌帶受傷嗎?這裡並不是要說選手這麼練會受傷,相對地,我們正是要來解釋選手為什麼會這樣做。

呂小軍的深蹲,意味著絕佳的下肢生物力學、絕佳的深蹲動作模式和絕佳的力量發揮運動表現。

 深蹲之前,回歸走路的步態。

對走路不太熟悉的話,別擔心,我們直接整理簡單的重點:人體必須要學會承重吸收力量,才有辦法推進發揮力量,這是走路的第一個重點。

步態週期分為站立期和擺盪期。

站立期和擺盪期都分成早期、中期、末期。

站立期的根本,可以說是承重吸收力量和準備推進發揮力量。

換句話說,早期站立期主要負責承重吸收力量;末期站立期主要負責推進發揮力量;中期站立期就不用多說,屬於早期和末期站立期之間的過渡期。

雖然深蹲和行走不是同一種動作模式,在這裡,我們只是要從兩種不同的動作模式,找出相似的生物力學特徵。

如此以來,便能理解深蹲為什麼這麼容易發生膝蓋內夾,為什麼不是容易發生膝蓋外推。

在步態這件事,跟喜歡三個一起賣的布丁一樣,髖關節也常常同時出現三種動作:擺盪期的大部分時間,髖關節常合併發生髖屈曲、髖外展、髖外轉。

站立期的大部分時間,髖關節常合併發生髖伸直、髖內收、髖內轉。

第一盒喜歡三個一起賣的布丁,是髖屈曲、髖外展、髖外轉,代表著準備承重吸收力量。

另一盒喜歡三個一起賣的布丁,是髖伸直、髖內收、髖內轉,代表著準備推進發揮力量。

 有沒有發現什麼相似的生物力學特徵?沒錯,雖然深蹲和行走不是同一種動作模式,但兩者都有承重吸收力量和推進發揮力量。

深蹲下蹲到最低位置,意味著承重吸收力量;深蹲往上到完全站直,意味著推進發揮力量。

也就是說,自然的深蹲動作模式:下蹲時、離心階段,自然會發生髖屈曲、髖外展、髖外轉。

站起時、向心階段,自然會發生髖伸直、髖內收、髖內轉。

對伸展-收縮循環(Stretch-ShorteningCycle)熟悉的話,便會理解人體的深蹲這麼設計是很厲害的。

因為下蹲時髖屈曲、髖外展、髖外轉,把髖伸直肌肉、髖內收肌肉、髖內轉肌肉的肌肉長度拉長,將會有助於緊接而來的深蹲向心階段,肌肉就能透過伸展-收縮循環,得到更大的力量。

 為什麼還要教膝蓋外推?不對啊教練,這樣說的話,為什麼這麼多教練都要教膝蓋外推,難道大家都教錯了嗎?這時候,要想想「動作策略」。

有經驗的教練都知道,骨盆前傾不一定要馬上修正,也不一定會腰痛。

如果你很驚訝的話,十分建議您閱讀文章:「骨盆前傾真的會導致腰痛嗎?」往往我們可以看到一位經過長期紮實訓練的女性訓練者擁有翹臀,也有骨盆前傾問題,卻完全沒有任何運動傷害。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