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 山 型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瑜伽山式站姿,小腿內側無法併攏的原因在這裡

另外還要啟動大腿前側肌肉力量上提到髖部,使髖關節前側伸展,小腿略向前推,大腿略向後推,調整大腿和小腿之間垂直。

那麼下面這張圖片觀察,腿型是不是 ...首頁運動大聯盟瑜伽山式站姿,小腿內側無法併攏的原因在這裡運動大聯盟  2021年09月23日瑜伽山式站姿是最基礎的體式,掌握好山式站姿,能更好地把握其它體式的細節。

但是如果這個體式沒掌握好,不僅會感覺小腿酸脹,小腿還容易變粗哦!山式站姿中,最常見也很讓人頭痛的問題是:你能很輕鬆地把大腿和腳踝向中間併攏,但是小腿卻很難併攏。

另外站立一會兒後,還會感覺小腿肚子酸脹、膝關節痠痛。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了呢?我們從側腳踝、膝關節的情況觀察山式站姿的腿部現象,幫大家分析錯誤的站姿。

一、踝關節通過觀察阿基裡斯腱瞭解腳踝關節是否正位。

在自然站姿下,沿著腳跟後面的跟腱畫一直線,這條線被稱為「阿基裡斯腱」,正常足弓這條直線應垂直地面。

但是在足外翻的情況下,距骨向腳跟內側偏移,阿基裡斯腱線向內側凹,左右兩側直線像一個「八」字。

足外翻(扁平足)容易導致脛骨內旋。

足外翻是腳底內側足弓塌陷,於是身體的重心容易集中在足底內側,雙腿為了維持身體重心平衡,脛骨底端相對腳跟內旋,外側腳踝位置會降低。

走路時腳底和地面的衝擊力很容易發生於腳底內側,作用於小腿外側腓骨頭處。

為了穩定站姿,大腿容易向內收,和腿外側的肌肉對抗。

當腿內側肌肉過於緊致,力量大於腿外側肌肉力量,膝關節內側會緊扣,大腿內側容易貼近,導致髖內旋。

二、膝關節在膝關節下側,脛骨前側有一塊凸起的骨頭,叫做「脛骨粗隆」。

通過脛骨粗隆觀察脛骨旋轉情況。

屈膝的時候,很容易用手摸到這塊凸起的脛骨粗隆,而這個凸起的骨頭也是股直肌止點的肌肉附著點位置,股直肌收縮時能幫助伸直膝關節。

想像脛骨粗隆就像一盞燈,在膝關節位置正確的站姿情況下,當燈光點亮,燈光照向正前方位置。

另外順著髕骨中間和脛骨粗隆畫一條線,你會發現這條線是垂直的。

而脛骨旋轉表示脛骨和股骨之間在膝關節的轉動,以及脛骨與距骨之間在踝關節的移動。

而不正常現象有脛骨內旋和脛骨外旋。

脛骨內旋是什麼情況呢?同樣想像脛骨粗隆是一盞燈,這束燈光會照向斜內側,並照到地面上。

從下圖中明顯看出脛骨相對於膝關節處於內旋,且右側脛骨內旋更嚴重。

膝關節後側膕窩能判斷脛骨和股骨旋轉情況。

從下圖中發現,膝關節後側膕窩的內側股骨髁向後移,外側股骨髁向前移,意味著股骨出現了內旋。

從下圖中看到髕骨中間和脛骨粗隆之間的連線沒有處於垂直位,脛骨粗隆相對於髕骨向外側偏移。

而且右側腿的傾斜程度會更嚴重。

而在下面這張圖片上,能明顯地看到由於足外翻(扁平足)造成脛骨內旋,小腿外側肌肉長期受到踝關節和地面之間的衝擊力而變粗。

同時大腿內側較勁,和腿外側對抗,並把作用力傳到髖關節外側,髖外側肌肉變寬。

而髖關節也因為受到膝關節的扭轉力,而向內旋轉,大腿變粗,臀部鬆弛無力下垂。

在這種情況下,很輕鬆地站立,大腿和小腿之間都無法併攏。

但是進入山式站姿,當你跟隨口令有意識地把雙腿向內併攏時,你又發現,大腿內側併攏很容易,可是小腿內側卻有很大的縫隙。

在你試圖把小腿也向中間併攏時,發現,腳踝內側又緊緊地擠壓,甚至還有疼痛。

大腿和腳踝內側之所以能併攏,是因為髖關節內旋,內收肌過緊,大腿很容易併攏。

但是由於足外翻的影響,脛骨下端移到足跟內側出現了傾斜和旋轉,小腿順著這股旋轉和扭曲的力量外展,腓骨頭側向外移。

所以山式站姿時,如果脛骨和腳踝沒有調整到位的話,小腿很難向中間併攏。

還有一種現象也會引起小腿內側無法併攏,那就是膝關節超伸,也叫「膝反屈」。

(三)膝超伸膝超伸站立也是山式站姿當中很常見的現象。

正常的膝關節位置會有垂直線從腳踝外側稍前方的位置向上等分脛骨。

但是在膝超伸的狀態下,從側面觀察,大部分的小腿會落在這條線的後方,而沒有等分脛骨。

膝超伸是因為大腿前側股直肌過度收緊,把髕骨向上提拉,並壓迫向膝關節,同時小腿肚子會刻意地向後伸。

而長期這樣站立,會造成膝關節前側壓迫性疼痛。

同時身體為了維持平衡,骨盆也會隨著膝關節的位置失衡,而出現移位。


2. 山式(Tada-asana)

【山】字源於梵文的Tada. 做山式(Tada-asana)時,全身重量要平均分佈在腳掌上,身軀要如山的「穩定、靜止、高聳」. 山式小故事: 喜馬拉雅山的女兒名叫 ...Skiptocontent【山】字源於梵文的Tada做山式(Tada-asana)時,全身重量要平均分佈在腳掌上,身軀要如山的「穩定、靜止、高聳」山式小故事:喜馬拉雅山的女兒名叫帕兒瓦緹是希瓦的妻子,有天希瓦正專注冥想時,天生淘氣的帕兒瓦緹想捉弄正在沉思的丈夫,便慢慢走到希瓦身後,伸出雙手摀住他的眼睛。

沒想到,人間突然陷入一片黑暗,然而希瓦不動如山,眉心出現第三隻眼,從中射出光芒驅走黑暗。

希望額上的第三隻眼能射出毀面一切的神火。

帕兒瓦緹萬萬沒想到,她的小小惡作劇,卻讓自己父親遭殃,因為在希瓦腳下的喜瑪拉雅山離強光太近了,以致草木都被燒個精光。

她難過極了,她跪倒在希瓦腳邊,求他饒恕。

於是希瓦再度運用神力使得喜馬拉雅山回春。

喜馬拉雅山自古以來是瑜伽練習者的聖地,許多瑜伽大師都受到喜馬拉雅山啟發,而得到大智慧。

故事裡的希瓦,就算被捉弄,也是不動如山,瑜伽裡的【山式】由此而來。

站立時,腳掌便是你的「根」;另一方面,抬頭挺胸,脊柱伸直。

這樣,全身便有上下兩個相反力量在作用。

山式做得好,便已是一種全身性運動。

除了修正體態,更能引人進入內在靜止,紛擾一點一滴消退。

山式雖說是靜止,卻是蓄勢待發。

練習山式,你的覺知力會越來越敏銳;這樣一來,你自然就會知道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

隨著覺知力提升,你將遠離強勢、憤怒、不安全感、憂慮。

山式要領:Step1:兩腳併攏,大腳趾、腳掌內側、腳跟、腳踝、膝蓋皆靠攏,大腿前側肌肉上提,全身重量分配於兩腳上,腳趾頭各自伸展放鬆。

Step2:腳掌前後平衡踩向地面。

雙腿平衡對稱,垂直於地面。

Step3:下腹部內縮,胸部展開,脊柱伸直,和頭部成一直線。

Step4:手掌心朝內,手臂及手指往下伸展,下巴內含。

兩眼直視前方。

保持均勻深長的呼吸。

Vee女迷必看,3個瑜珈動作緩解經痛戰士式一(Virabhadra-asanaI)分類學員心得常見練習問答瑜伽小故事瑜伽迷日誌瑜珈哲學瑜珈體位法介紹自我練習參考影片近期文章第七脈輪-頂輪(無標題)第五脈輪-喉輪第四脈輪-心輪第三脈輪:太陽神經叢近期留言2021年9月一二三四五六日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3月  關於我們瑜伽迷YOGAmiii課程介紹創辦內心話師資介紹服務項目團體課程私人課程教室租借企業包場&外派訂課方式瑜珈FAQ新手入門進階練習者購物趣瑜珈墊滾筒/按摩球瑜珈輔具瑜珈鋪巾部落格我要應徵登入登入使用者名稱或電子郵件 *密碼 *保持登入登入忘記您的密碼?註冊電子郵件 *我們會將密碼傳送至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註冊



3. 山式(Tadasana;Mountain Pose)

山式是指導學習者如山一般穩定站立,它涉及主要的肌肉群,可提升專注力,是所有姿勢的起始。

· 雙腳併攏站立,手臂下垂於軀幹兩側。

· 膝蓋靠緊,大腿後側 ...Skiptocontent介紹: 山式是指導學習者如山一般穩定站立,它涉及主要的肌肉群,可提升專注力,是所有姿勢的起始。

 動作雙腳併攏站立,手臂下垂於軀幹兩側。

膝蓋靠緊,大腿後側肌肉拉緊,縮臀、收腹、挺胸。

吸氣時,拉長你的身體,呼氣時,從頭部放鬆肩胛骨,擴張鎖骨和拉長脖子;耳朵、肩膀、臀部和腳踝都應該在一條直線上。

最初練習時,可堅靠牆壁來保持身體的直線自然呼吸。

 功效:校正姿勢。

讓脊椎有彈性。

亞洲瑜伽編輯亞洲第一瑜伽平台,不論你是否了解瑜伽,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健康、自信與愉悅的生活。

分類分類選取分類專訪  (31)   老師專訪  (31)影片1  (164)   初學  (52)   塑身  (36)   孕婦瑜伽  (21)      產前瑜伽  (13)      產後、親子瑜伽  (8)   放鬆壓力  (6)   身心靈  (19)   養身  (39)   體位法  (27)影片2  (60)   失眠  (10)   經痛  (5)   肩、頸、臂痠痛  (22)   腰、背痠痛  (12)   腿、臀不適  (14)教室  (1)未分類  (7)研習與教學  (12)精選  (3)練習  (165)   影片教學Videos  (36)話題  (411)   其他  (9)   名人  (16)   塑型  (18)   瑜伽是啥  (78)   療癒  (51)   見思錄  (115)      Corey  (11)      Hsin  (17)      Janis  (6)      Jordan  (25)      LemonLee  (5)      Michelle  (2)      Uma  (17)      Vicky  (3)      其他  (11)      王旭亞  (9)      蔡士傑  (7)   趨勢  (23)   選購裝備  (12)   飲食男女  (12)首頁  (5)體式  (109)   練功指南  (46)   體式論  (63)Searchfor:search亞洲瑜伽雙周報訂閱*必填電子信箱*姓氏名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rbk4629e



4. 透視體位法之母~山式

將所有的能量向內集中,就從山式做起,山式是最簡單的體位法,但一旦倒 ... 進步的空間就很大了,畢竟老師只是領薪水的,無法改變瑜伽館的商業型態.JudyYoga樂活瑜伽醫學跳至主要內容←台中Keymuscle招生8月15-17&閱讀心得好書共賞~艾揚格大師的瑜伽之樹,必讀→透視體位法之母~山式發佈日期:2008/08/25,作者:很多人練習瑜伽的目的是在征服體位法,但往往被體位法給征服,落入一種由自我所建構的宿命之中,呵~瑜伽老師也樂得以此招徠學生,但這樣的瑜伽練習形式最終將帶來苦果,長期缺乏覺知的苦練下會造成肌肉拉傷,或是關節磨損韌帶受傷等下場,這些後果會在一次不當強力的練習下,爆發!對瑜伽人來說,受傷絕非偶然,因為瑜伽是自我的練習,不若跆拳需與他人對打,因此會受傷多半是自我練習不當所造成,當然老師也要負一部分的責任,是否在課堂上不斷鼓勵學生挑戰極限,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而這個自己不是肉身上的自己,是充滿著野心與貪婪的自我,深埋在潛意識中的自我,充滿著各種原始的本能,這個我,才是瑜伽人所要征服的目標。

將所有的能量向內集中,就從山式做起,山式是最簡單的體位法,但一旦倒過來,就成了瑜伽之王的頭立式。

山式一旦倒下來~呵!就變成攤屍式,有人嫌難聽,改成大休息式.同樣的姿勢,不同的倒法,身體的中軸和重力的關係也大不相同,想想看,哪一個體位法簡單,十之八九說是攤屍式,沒錯,因接觸面積大,肌肉骨骼系統不須用力,但以瑜伽的角度來說,尚不止於此,要做到攤屍式,必須是身鬆但心不昏沈,心要澄明,璦璦含光,這可不是昏睡可比擬.天與地,雲與泥,就在一線之隔。

對本人而言,談論倒立,真是太難了,就如同要教會一個體位法給來參加研習的學員,沒有從基本功的LEVE1先灌輸正確的瑜伽知識,就冒然從解剖學切入,那和體適能和皮拉提斯是沒有兩樣的,瑜伽最異於他人之處,不在於精準的口令,或是華麗的體位,而在於將所有的感官往內收攝,這種向內沈澱的功夫,才是真正的瑜伽。

以此來看坊間的教室,呵~~華麗有餘但內涵不足者,比比皆是。

明師難尋,但名師多如過江之鯽。

這篇應是寫倒立,但倒立的前提是先學會山式,山式的重要性在IYENGAR艾因卡體系中得到極大的重視,它是所有體位法之母,先前的拙作又提到,請自行查閱。

山式,和解剖學姿勢類似,就只差在手的方位,一個是掌心朝前,一個是掌心朝內。

就如同所有解剖方位都是以此為出發點,山式也是所有體位法之始。

山式,要站得好,首先,骨架要正,有以下重點:一:正面觀:脊椎要正,兩側要對稱,從五官、肩關節、腰線,髖關節、腳板等,都要水平對側,一旦有偏差,則表示有側彎的可能性。

二:側面觀:五大基本點要注意,如下:腳踝外踝前緣,膝關節中線前方,股骨大轉子,肩關節之肩峰,耳洞。

說白一點,就是由下而上,從外踝、膝、大轉子、肩、耳洞等五大點必須垂直於地板,一旦有偏差,則表示有胸椎駝背或是腰椎前凸的可能性。

二者都正確了,只表示骨架正了,但還構不上是Tadasana山式,此梵文名字在取山式之穩定不動的力量,不僅取其形更直指其內在強大的深根力量。

山式,該如何屹立不搖,重點骨架正確之後的肌肉收縮能力。

人體有六百多條肌肉,常用的有八十多對肌肉,沒錯!肌肉也會成雙成對,就像大腿有前側肌群(股四頭肌)和後側肌群(膕旁肌)一樣,當直立前彎UTTANASANA時,股四頭要「緩緩」收縮,提起膝蓋骨,穩定向下的力量後,再透過吐氣,將大腿後側的肌群「緩緩」伸展開來,看到緩緩二字嗎?緩,才不會強暴地拉傷肌纖維,緩,才不會驚動到肌腹中的肌梭,一旦長度超過肌梭的容忍性,肌肉就會馬上起收縮反應,此為有名的牽張反應Stretchreflex。

上過課的同學,應該都看過表演,用瑜伽磚輕叩臏骨韌帶,故意刺激已在伸展過度的股四頭肌後,小腿不由自主的前後擺動的模樣,呵~~這就是股四頭裡的肌梭在生氣後,直衝到脊髓神經告狀的模樣。

山式要站的正,「肌力」的平衡相當重要。

前側肌群和後側肌群的力量必須相平衡,內側和外側亦然,因此,瑜伽講求平衡,但是指肌力,肌肉的收縮能力而非關節的鬆弛度。

關節的穩定度是指關節面之間的作用面congruence的狀態,活動愈大,只要作用面接觸愈大,穩定度就會愈高,因此,想要避免「練瑜伽關節壞了了」的宿命,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一、關節面的形狀shape二、關節面的吸力suction三、支持結構如骨髂肌,韌帶和關節囊supportstructure關節面的形狀shape–關節的形狀能互相咬合最好,若不行,神也會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