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桿跳高:撐竿跳高(pole vault),田徑運動項目一種。運動員 ... | 撐竿跳比賽

比賽規則撐桿跳高撐竿跳高(polevault),田徑運動項目一種。

運動員藉助竿子支撐和彈力,以懸垂、擺體和舉腿、引體等竿上動作使身體越過一定高度。

撐竿跳高是一項技術複雜的田徑運動項目。

基本信息中文名稱:撐桿跳高起源:愛爾蘭設備:撐竿、跳高架、橫竿國際組織: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IAAF)主要賽事:奧運會田徑比賽、世界田徑錦標賽著名運動員:伊辛巴耶娃、布勃卡外文名:polevault動作:懸垂、擺體和舉腿、引體概述撐桿跳高撐竿跳高是田徑運動技術最複雜項目之一。

運動員持竿助跑起跳後,藉助撐竿的支撐,在撐竿上連續完成十多個複雜的動作,然後越過橫桿。

練習撐竿跳高是增強體質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對提高速度,彈跳力,靈巧和協調性等素質,對培養勇敢頑強、機敏果斷等意志品質,都有積極的意義。

撐竿跳高運動,深受體育愛好者的喜愛,每次比賽,往往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觀眾。

歷史撐竿跳高的歷史長久,早於古代,人類就利用長矛、木棍等長形物以撐過河流等障礙物。

據記載,在554年的愛爾蘭就有撐越過河的遊戲,至今猶在舉行。

撐竿跳高原為體操項目,18世紀作為鍛鍊身體的手段,流行於德國學校,後來漸漸廣泛。

德國人F.布斯歇於1789年創造1.83米的成績,這是目前世界上有據可查的最早成績。

作為田徑運動項目首先在英國開展,1843年4月17日英國職業選手羅珀(JohnRoper)在彭里斯越過2.44米。

1866年,英格蘭的惠勒跳過3.05米的高度。

19世紀末撐竿跳高開始流行於歐洲國家。

男子撐桿跳自1896年的第1屆奧運會即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2000年女子撐桿跳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發展撐桿跳高根據撐竿的變化,撐竿跳高運動的發展可分為4個階段:①木製竿階段早年歐洲的撐竿都是木製的,竿子下端裝以三股鐵叉。

運動員把木竿插在地上,沿竿迅速向上爬,當竿子將要傾倒時,便越過橫桿,故稱“爬竿跳高”。

爬竿跳高到1890年被禁止。

1896年第1屆奧運會的撐竿跳高比賽,由美國運動員W.霍伊特用木竿躍過3.30米,獲得冠軍。

②竹竿階段1905年歐洲人從中國和日本引進竹子,並於1909年用於撐竿跳高中。

從此,正式定名為“撐竿跳高”。

由於竹竿輕且有彈性,促使技術不斷改進。

1912年,美國的M.賴特以4.02米首破4米.大關。

1924年,國際田聯正式同意使用木質穴斗和沙坑。

由於助跑速度加快,握竿高度提高,使運動成績也不斷提高。

1942年,美國的C.沃梅達以4.77米的成績創造了竹竿最高紀錄。

③金屬竿階段由於竹竿易斷,金屬竿逐漸代替了竹竿。

雖1930年就已有鋼竿,但並未普及。

1952年出現了鋁合金竿。

由於金屬竿質地結實,運動員敢於提高握竿點,助跑速度加快,並加大了擺體幅度。

1957年美國運動員B.古托夫斯基以4.78米打破了世界紀錄。

1960年美國運動員D.布雷格又以4.80米創造了金屬竿的最高紀錄。

④玻璃纖維竿階段早在1948年已有人採用玻璃纖維竿,但因動作掌握不好,運動成績不理想。

到60年代初,玻璃纖維竿又在美國問世。

1961年美國運動員G.戴維斯以4.83米創造玻璃纖維竿第一個紀錄。

1962年,國際田聯正式批准使用玻璃纖維竿,運動成績不斷提高。

美國運動員B.斯頓伯格和J.彭內爾先後躍過5.13米和5.20米。

比賽規則撐桿跳高與絕大多數運動項目一樣,撐桿跳高也源於生活。

古希臘人用的標槍不僅是一件武器,也是用來撐越泥潭、沼澤等障礙的工具。

公元554年,在愛爾蘭就有撐躍過河的遊戲。

而最早的撐桿跳高比賽,是在歐洲中世紀的節日慶典活動和騎士比武賽場上進行的。

19世紀撐桿跳高已被列為一項專門的體育運動。

1904年的奧運會上,日本選手佐間佐富士試跳時,將手中的撐桿插入黃沙內,用爬上竿頭的方式輕鬆飛過橫桿,這一舉動讓全場觀眾和裁判瞠目相覷,不知所措。

後來,撐桿跳高的規則規定:運動員在比賽時必須將撐桿插在插斗內起跳,在起跳離地後,握在下方的手不得移至上方的手以上,而上方的手也不得再向上移動,更不允許交替使用雙手抓握撐桿。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