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五十肩:小針刀放鬆筋膜,針灸、正骨改善沾黏復發 ... | 肩膀針灸

五十肩是由於肩膀關節處疼痛,手臂活動範圍大幅縮減,例如無法梳頭及拿高處物品、女性無法自行穿內衣、睡覺時翻身一壓到患處就被...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醫療其他疾病中醫治五十肩:小針刀放鬆筋膜,針灸、正骨改善沾黏復發收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瀏覽數38,2752020/08/15·作者/康健編輯部·出處/康健雜誌特刊第97期放大字體五十肩是由於肩膀關節處疼痛,手臂活動範圍大幅縮減,例如無法梳頭及拿高處物品、女性無法自行穿內衣、睡覺時翻身一壓到患處就被痛醒,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患者往往苦不堪言。

五十肩在全人口的盛行率為2~5%,好發於50歲左右的族群。

病症雖名為「五十肩」,但臨床上不少患者其實未滿50歲,甚至更年輕。

肩關節是全身活動度最大的關節,能360度立體轉動,然而過度使用、舊傷、老年退化,都有可能導致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發炎甚至沾黏。

「肩部韌帶受傷或組織膨脹,筋膜之間就會因磨擦而破損,筋膜修復癒合後肌肉組織黏在一起,活動時肌肉一拉扯就會痛,」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說明,患者愈是不敢動,沾黏也就會愈嚴重、肩部愈疼痛,變成惡性循環。

一般而言,西醫對五十肩的治療方式是藥物緩解、復建以及手術治療,將沾黏的組織拉開。

對於一些復健成效不彰或不願開刀的患者來說,中醫提供另種治療選項。

(推薦閱讀:五十肩如何治療和預防復發?)(圖片來源:shutterstock)1小針刀|切開沾黏,放鬆筋膜,快速止痛原理及方法:結合了針灸針和微型外科器械,能進入患處疏通、打開剝離沾黏的組織,放鬆攣縮的肌肉筋膜,可說是處理肩關節沾黏組織最快的方法之一。

璞真中醫診所院長許仁明解釋,小針刀的針體很小、很細,直徑從0.6~1.2毫米不等,因此扎針傷口很小。

首先,中醫師會先觸診找到肩關節沾黏的點,再視沾黏的位置讓患者趴、躺或坐著,中醫師再持針從經穴和病變部位刺入,以推、撥等手法切開沾黏處。

廣告小針刀治療每次大約3~5分鐘,治療後即可返家。

許仁明提醒,被小針刀撥開沾黏組織的感覺會很痠,可能會痠到沒力,且痠脹感可能留存數小時,他建議患者治療完後應休息一會兒再返家,最好不要自己騎車或開車。

注意事項:要採行小針刀療法必須嫻熟人體解剖學及經絡針灸,並非所有中醫師都能熟練操作。

若有發熱症狀,或處於嚴重內科疾病急性期、血友病、嚴重糖尿病、腫瘤、身體太虛弱的人,以及施術部位有皮膚感染、紅腫灼熱、肌肉壞死或深部膿腫者,應避免接受小針刀治療。

小針刀治療法後仍應注意肩部保健、避免過度勞累,以免關節再度沾黏疼痛。

2針灸|活血化瘀,搭配內服外敷藥效果更佳原理及方法:不同於小針刀有刀鋒,針灸用的針前端是圓的,刺入患部後不會切斷沾黏處,而是順著肌肉筋膜的走向讓針透過去,同樣可以分開沾黏的組織。

不能或不敢用小針刀的人可嘗試。

黃中瑀會用毫針刺入後會運用手法轉動、挑動,讓針順著肌肉透過去,慢慢分開沾黏的組織,針刺的深度約為3~5公分。

針灸處理完後,患者要做復健,並搭配內服中藥與外敷的藥布。

「五十肩因為組織沾黏,血液循環比較差,因此修復速度也比較慢,針灸完要貼藥膏幫助消炎止痛,」他舉例,以苦寒的黃連、黃柏、黃芩製成的「三黃膏」就是常搭配針灸療法的外敷藥膏。

廣告此外,沾黏在中醫看來是氣滯血瘀、痰瘀的表現,因此必須搭配內服藥,例如延胡索、紅花可活血化瘀,半夏則可化痰。

(推薦閱讀:針灸合併推拿 有效治療肩關節沾黏)注意事項:身體虛弱、怕痛、怕針灸、會暈針或是皮膚有傷口的人,就不適合採用針灸療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3傷科手法|撥筋正骨,骨架正了就能預防復發原理及方法:傷科醫師認為五十肩的發生主要是結構問題,只要把骨架調鬆了,痠痛就會減輕很多。

心齋中醫診所院長潘長傑會先檢查患者的手、腳以及背部,然後請他們趴著,從腳開始調。

潘長傑說,因為五十肩患者的骨架通常都非常僵硬,所以要先從手掌、足弓等身體末端開始調整,讓手腳放鬆、解開四肢的「鎖」,接著才有空間讓骨架恢復正位。

他認為,如果骨架是歪的,就算開過刀,時間久了還是會痠痛。

相較之下,利用傷科手法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