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肌袖撕裂傷,到底要不要開刀 | 旋轉肌撕裂傷症狀
結果發現,每一組大部分病人都有肌腱病變或撕裂傷。
也就是說有無肌腱撕裂傷並無法預測病人的症狀。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的一 ...繁簡繁/簡登入成為作者籃球棒球健康生活網球足球賽車跑步戶外更多運動專題圖輯作者群PODCAST運動市集宅家抗疫排球羽球NFL格鬥/摔角自行車鐵人三項高爾夫桌球田徑開箱/收藏綜合運動運彩請繼續往下閱讀收藏留言「旋轉肌袖(rotatorcuff)」是肩關節周圍的一群肌腱,包含肩胛下肌、脊上肌、脊下肌、小圓肌。
這群肌腱像是衣服的袖子一樣包圍肩關節,因此有此稱呼。
肩關節是一個活動度很大的關節,而旋轉肌袖是肩關節能維持穩定的主要原因。
旋轉肌袖的受傷在運動員中相當常見,發生原因可以是直接撞擊、跌倒時伸出手去支撐、慢性過度使用或是隨著年紀增長逐漸累積的小傷害等。
當旋轉肌袖發生撕裂傷,運動員會面臨到底是否要開刀的選擇。
這邊整理幾篇你應該知道的研究結果。
旋轉肌袖斷裂和疼痛不一定有關係!? 第一篇是2014年來自澳洲的研究[1],兩位影像科醫師將受試者分為三組,每組十位,分別為:目前有肩膀疼痛、過去有肩膀疼痛以及完全沒有肩膀疼痛過這三組,而後送去做MRI檢查。
結果發現,每一組大部分病人都有肌腱病變或撕裂傷。
也就是說有無肌腱撕裂傷並無法預測病人的症狀。
日本的一項研究[2]也發現有症狀的旋轉肌袖撕裂傷大約佔35%,有65%是沒有症狀的。
另外,2014年的AJSM的一篇大型回顧性研究[3]也發現,有些病人在開刀修補後的影像追蹤看起來肌腱有修復,他們的臨床症狀的確有改善;但有些病人肌腱看起來沒有修復,他們的臨床症狀一樣有改善。
這些研究的結果看似有點弔詭,但仔細思考後其實可以了解,那就是旋轉肌袖斷裂和疼痛沒有直接的對應關係。
那到底是甚麼造成病人的疼痛呢?有篇研究指出和發炎程度的高低有關[4]。
另外,就是要去思考,也許你的肩膀還有其他除了旋轉肌袖撕裂傷以外,還有其他尚未診斷出來的兇手。
開刀修補和沒有開刀相比,並沒有比較好!? 這個結論可能外科醫師不喜歡看到。
這邊列舉三篇研究。
第一篇是2010年由美國政府單位AHRQ所做的一篇大型系統性回顧[5],該研究回顧了總共137篇研究,其中有5篇比較了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的療效(非手術治療包含4篇的物理治療以及1篇的震波治療)。
結果發現沒有足夠證據支持手術治療比起非手術治療能帶給病患更多好處。
第二篇是2017年的一篇統合分析(證據力強的大數據分析)[6],該篇研究共納入三篇隨機分配研究,共包含252位病患,結果發現在手術後一年,不管是疼痛分數(visualanaloguescale)或是執行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Constantscore),開刀和沒開刀的病人沒有臨床上顯著的差異。
第三篇是2018年的一篇隨機分配研究[7],63位旋轉肌袖全層斷裂且慢性疼痛三個月以上的病人,沒有開刀修補,只做運動和吃消炎藥等保守治療,結果五年後,有大約75%的病人使用保守治療反應良好,剩下約25%的病人在保守治療失敗後最後接受了手術修補。
手術組和保守治療組於五年後的生活品質評估相當。
以上研究並非完全否定手術修補對病人的幫助。
手術修補的確可改善症狀和功能(尤其運動員大多是年輕因創傷而斷裂的族群,手術成功率和滿意度很高)[8],只是保守治療也可帶來差不多的改善。
假使已試過保守治療但依然疼痛,這時當然就是旋轉肌袖修補手術介入之時。
開刀修補後,肌腱真的就「修復」了嗎? 一篇大型隨機分配研究的資料[9],有256位接受旋轉肌袖修補手術的病人,一年後用核磁共振追蹤,結果發現肌腱真的「修復」的只佔56%。
當初裂傷愈大的,修復的機會愈低。
另外年齡是最重要的指標,隨著年齡增長,肌腱因手術而修復的機會隨之下降。
另外,開刀修補還會遇到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重新裂傷(re-tear)」。
有一篇大型回顧性文章[10],納入18篇研究,共954名慢性嚴重裂傷的病患(平均年齡63歲),於接受旋轉肌袖手術修補約3-4年後追蹤,結果重新裂傷的比率居然高達79%。
所以開刀似乎並不是一勞永逸的那般美好。
除了開刀修補後肌腱未必真的修復之外,就算修復了也有未來重新又裂傷的可能。
12標籤旋轉肌群肩膀運動傷害增生治療PRP洪辰
也就是說有無肌腱撕裂傷並無法預測病人的症狀。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的一 ...繁簡繁/簡登入成為作者籃球棒球健康生活網球足球賽車跑步戶外更多運動專題圖輯作者群PODCAST運動市集宅家抗疫排球羽球NFL格鬥/摔角自行車鐵人三項高爾夫桌球田徑開箱/收藏綜合運動運彩請繼續往下閱讀收藏留言「旋轉肌袖(rotatorcuff)」是肩關節周圍的一群肌腱,包含肩胛下肌、脊上肌、脊下肌、小圓肌。
這群肌腱像是衣服的袖子一樣包圍肩關節,因此有此稱呼。
肩關節是一個活動度很大的關節,而旋轉肌袖是肩關節能維持穩定的主要原因。
旋轉肌袖的受傷在運動員中相當常見,發生原因可以是直接撞擊、跌倒時伸出手去支撐、慢性過度使用或是隨著年紀增長逐漸累積的小傷害等。
當旋轉肌袖發生撕裂傷,運動員會面臨到底是否要開刀的選擇。
這邊整理幾篇你應該知道的研究結果。
旋轉肌袖斷裂和疼痛不一定有關係!? 第一篇是2014年來自澳洲的研究[1],兩位影像科醫師將受試者分為三組,每組十位,分別為:目前有肩膀疼痛、過去有肩膀疼痛以及完全沒有肩膀疼痛過這三組,而後送去做MRI檢查。
結果發現,每一組大部分病人都有肌腱病變或撕裂傷。
也就是說有無肌腱撕裂傷並無法預測病人的症狀。
日本的一項研究[2]也發現有症狀的旋轉肌袖撕裂傷大約佔35%,有65%是沒有症狀的。
另外,2014年的AJSM的一篇大型回顧性研究[3]也發現,有些病人在開刀修補後的影像追蹤看起來肌腱有修復,他們的臨床症狀的確有改善;但有些病人肌腱看起來沒有修復,他們的臨床症狀一樣有改善。
這些研究的結果看似有點弔詭,但仔細思考後其實可以了解,那就是旋轉肌袖斷裂和疼痛沒有直接的對應關係。
那到底是甚麼造成病人的疼痛呢?有篇研究指出和發炎程度的高低有關[4]。
另外,就是要去思考,也許你的肩膀還有其他除了旋轉肌袖撕裂傷以外,還有其他尚未診斷出來的兇手。
開刀修補和沒有開刀相比,並沒有比較好!? 這個結論可能外科醫師不喜歡看到。
這邊列舉三篇研究。
第一篇是2010年由美國政府單位AHRQ所做的一篇大型系統性回顧[5],該研究回顧了總共137篇研究,其中有5篇比較了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的療效(非手術治療包含4篇的物理治療以及1篇的震波治療)。
結果發現沒有足夠證據支持手術治療比起非手術治療能帶給病患更多好處。
第二篇是2017年的一篇統合分析(證據力強的大數據分析)[6],該篇研究共納入三篇隨機分配研究,共包含252位病患,結果發現在手術後一年,不管是疼痛分數(visualanaloguescale)或是執行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Constantscore),開刀和沒開刀的病人沒有臨床上顯著的差異。
第三篇是2018年的一篇隨機分配研究[7],63位旋轉肌袖全層斷裂且慢性疼痛三個月以上的病人,沒有開刀修補,只做運動和吃消炎藥等保守治療,結果五年後,有大約75%的病人使用保守治療反應良好,剩下約25%的病人在保守治療失敗後最後接受了手術修補。
手術組和保守治療組於五年後的生活品質評估相當。
以上研究並非完全否定手術修補對病人的幫助。
手術修補的確可改善症狀和功能(尤其運動員大多是年輕因創傷而斷裂的族群,手術成功率和滿意度很高)[8],只是保守治療也可帶來差不多的改善。
假使已試過保守治療但依然疼痛,這時當然就是旋轉肌袖修補手術介入之時。
開刀修補後,肌腱真的就「修復」了嗎? 一篇大型隨機分配研究的資料[9],有256位接受旋轉肌袖修補手術的病人,一年後用核磁共振追蹤,結果發現肌腱真的「修復」的只佔56%。
當初裂傷愈大的,修復的機會愈低。
另外年齡是最重要的指標,隨著年齡增長,肌腱因手術而修復的機會隨之下降。
另外,開刀修補還會遇到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重新裂傷(re-tear)」。
有一篇大型回顧性文章[10],納入18篇研究,共954名慢性嚴重裂傷的病患(平均年齡63歲),於接受旋轉肌袖手術修補約3-4年後追蹤,結果重新裂傷的比率居然高達79%。
所以開刀似乎並不是一勞永逸的那般美好。
除了開刀修補後肌腱未必真的修復之外,就算修復了也有未來重新又裂傷的可能。
12標籤旋轉肌群肩膀運動傷害增生治療PRP洪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