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症候群 | 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症候群. 文/骨科譚傳明主任提供. l 從解剖構造來看,梨狀肌位於臀部,起點在第 2、3、4 薦椎前面,終點在股骨大轉子後側,將坐骨大孔分成梨狀肌上孔與梨 ...梨狀肌症候群 文/骨科譚傳明主任提供l       從解剖構造來看,梨狀肌位於臀部,起點在第2、3、4薦椎前面,終點在股骨大轉子後側,將坐骨大孔分成梨狀肌上孔與梨狀肌下孔,當坐骨神經從臀部出來,向下進入腿部時,恰好是從梨狀肌的下方穿出來。

從功能來看,梨狀肌負責髖關節外旋及外展動作,當我們作起身、走路、爬樓梯的動作,皆須靠梨狀肌收縮來完成。

l       梨狀肌症候群容易發生的族群有學生、上班族、司機、裝潢師傅、建築工,女性是男性的6倍。

發生的原因有運動傷害、外傷、姿勢不良(如翹二郎腿、女性疊腿坐),或工作須長時蹲坐、久坐硬椅、長久站等,皆可能造成梨狀肌受傷、發炎、水腫、肥厚、纖維化,攣缩的梨状肌構成坐骨神經經骨盆腔出口處狭窄,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造成臀部疼痛,甚至放射傳導到下肢。

l       常見臨床症狀是單側臀部很深的位置,有痙攣性或壓迫性疼痛或麻的感覺,從臀部一直延伸到腳底,覺得腳沒有力氣,嚴重時走路像跛腳,蹲坐疼痛,站不起來,側躺在床上翻向另一側或由床上的臥姿準備站起來時會痛。

l       梨狀肌症候群須與腰椎椎間盤突出症作鑑別診斷,前者臀部痛遠大於腰痛,較不會牽連至小腿,也不會伴隨有皮膚感覺麻木及肌肉萎縮等現象,病人仰臥做抬腿檢查,往往沒有明顯異常。

l       治療梨狀肌症候群的方法有休息,給予消炎及肌肉鬆弛劑,必要時可以局部注射類固醇,復健治療包括冰敷、短波、超音波、電療、按摩及梨狀肌牽拉伸展運動,可縮短梨狀肌發炎修補的時間。

若保守治療仍無法緩解疼痛,可考慮以手術方法,切開放鬆梨狀肌。

l       為了避免梨狀肌症候群的發生,平日不要坐太矮或太硬的椅子,坐辦公桌的上班族,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走走,不要長時間蹲在地上工作,不要翹二郎腿、疊腿坐。

※醫療保健內容僅為參考之用,無法取代實際的醫療行為,如有任何疑問請洽詢相關科別之醫師,或有疾病應立即就醫。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