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公園 | 台中公園歷史

臺中公園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臺中公園基本資料類型公共公園位置臺灣臺中市北區新興里座標24°08′38″N120°41′02″E/24.144°N120.684°E/24.144;120.684座標:24°08′38″N120°41′02″E/24.144°N120.684°E/24.144;120.684開放1903年 (1903)營運者臺中市政府建設局公園管理科狀態全年開放地圖臺中公園是臺灣臺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公園,興建於日治時代,佔地約32,889坪(包含日月湖約4,100坪),位於北區新興里[1][2]。

1999年4月17日,臺中市政府將湖心亭定為市定古蹟,並常在公園內舉辦活動。

目錄1歷史2園內文物2.1建物類2.1.1湖心亭2.1.2望月亭2.1.3更樓2.1.4放送頭2.1.5思恩堂2.1.6其他2.2紀念物、碑類2.2.1抗日勝利紀念碑2.2.2勝利碑2.2.3三角原點與其紀念碑2.2.4銅像紀念臺2.2.5孔子像2.2.6李益勝像2.2.7臺灣燈會吉羊康泰主燈2.3地理水文類2.3.1砲臺山2.3.2爪哇銀合歡樹2.4已拆除3相關詩作4周邊設施及景點5交通6參見7參考文獻8外部連結歷史[編輯]臺中公園週邊1944空照圖臺中公園週邊為臺中早期發展地區之一,當時公園內的大土丘(砲臺山)亦為臺中古名「大墩」的發源地,而日月湖也是綠川流經形成的天然水塘。

1900年臺灣總督府於臺中市實施市區改正計劃,除將臺中市區街道採棋盤式規劃,並規劃公園設施,最初公園原規劃在今臺中車站位址,後因鐵路經過而變更公園位址遷至新高町現址(車站預定地上的臺中物產陳列館亦拆遷至臺中公園內),當時除了由霧峰林家捐出名為「瑞軒」之私有花園為建地外,並結合臺中省城之北門樓、原大墩街東北端的砲臺山(東大墩孤丘)為建地,其建築經費全由當地官民捐獻。

1903年10月28日落成啟用,初名「中之島公園」[來源請求],公園初期尚無臺中地標-湖心亭。

1945年二戰後,更名為「臺中公園」[來源請求]。

1947年改名為「中山公園」,池亭也被更名為「中正亭」,第一橋改名為「中山橋」、第二橋改名為「中正橋」。

2000年4月,再度改稱「臺中公園」[3]。

園內文物[編輯]建物類[編輯]湖心亭[編輯]主條目:湖心亭(臺中市)位於臺中公園之日月湖內,不僅是市定古蹟,更是臺中市的精神象徵,也是臺中市政府的府徽意象來源。

日治時期有「雙閣亭」、「弘園閣」、「香閣」之稱,為雙併式尖頂涼亭,亭子水面下以混凝土柱支撐,平臺以上樑柱以木架為主結構。

外圍護欄以鑄鐵式欄杆。

主柱上亦設鑄鐵造燈架。

屋頂尖端以四脊圓弧交又為頂高設計之造型。

[4]望月亭[編輯]臺灣省城大北門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其他名稱明遠樓、觀月亭、望月亭登錄等級歷史建築登錄類別城郭建成年代 大清光緒15~18年(1889~1892年)詳細登錄資料1885年清朝將臺灣設為行省,首任巡撫劉銘傳計畫將省城由彰化縣署遷至大墩,作為臺灣省城,故於1889年派臺灣府臺灣縣知縣黃承乙負責建城以及吳鸞旂擔任財務總管,城垣分為八門、四樓,其中大北門立於今自由路臺中公園入口處附近,名為坎孚門,門上樓名為明遠樓,後因劉銘傳去職而中止建城而荒廢。

臺灣日治時期,臺中因實施「市區改正」計畫,開始拆除城垣城樓以及大量清朝時期官署建築,僅留下大北門上層的明遠樓。

1903年臺中公園落成,當時臺灣地方士紳請願留城門作為紀念,便於10月28日,將門樓移到公園內的砲臺山旁現址。

初名為「觀月亭」,1948年重新整修後改名「望月亭」。

亭中有「曲奏迎神」匾額(神是對墳場陰魂的敬稱),是臺灣知縣黃承乙於1891年所題,為臺中公園歷史最久的紀念物。

更樓[編輯]吳鸞旂公館的更樓1889年,臺中仕紳吳鸞旂建公館於新庄子(今東區大智路30號一帶),佔地千餘坪(後人稱為吳鸞旂公館),更樓原為吳鸞旂公館之正門門樓。

1922年吳鸞旂(大正11年)去世後,其長子吳東碧始從中國大陸返臺,並依遺囑在今太平冬瓜山興建吳家花園與墓園(今存吳鸞旂墓園)。

1935年吳東碧將吳氏公館賣給有生意往來的基隆顏家顏欽賢,顏再捐給日治時期的市府作農校用地後改作孔廟用地,但孔廟始終未動工[5]。

國府接管臺灣後,公館就被百餘違建戶佔住,後經臺中市議會審議將公館標售,1983年僅將更樓部份遷建於臺中公園內,公館則於1985年經法院判決強制拆除夷為空地。
<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