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揮鞭症候群@ 哈哈酒的部落格:: 痞客邦:: | 揮鞭症候群中醫

西醫診斷頸部揮鞭症候群,. 至今努力的復健中,. 前些日子至我門診就診,. 其實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患者,. 秉持著中醫無招的方式針灸治療,. 不套招也沒有 ...哈哈酒的部落格跳到主文歡迎光臨哈哈酒在痞客邦的小天地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Aug17Fri201812:09頸部揮鞭症候群頸部揮鞭症候群 47歲一個頸部僵硬的患者, 因為一月的時候機車車禍後鎖骨斷裂,有的西醫建議鎖骨接回去, 有的建議不用接,患者最後決定接回去,至今已經八月中了, 患者仍感到頸部僵硬活動不利, 無法工作養家,生無可戀, 西醫診斷頸部揮鞭症候群, 至今努力的復健中, 前些日子至我門診就診, 其實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患者, 秉持著中醫無招的方式針灸治療, 不套招也沒有什麼特效穴, 更沒有辦法像同學或老師一樣, 病人來就咻咻咻地針灸完, 效果如有神助, 只能手腳背腹慢慢摸, 哪邊有結哪邊有瘀, 用針慢慢地把身體的點連成線, 有直有橫有歪斜, 病人的頸部稍稍地可以活動, 心中慶幸,幸好有幫上這病人。

  在針灸使用上,我參考黃帝內經配穴治療, 大腸手陽明之脈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 絡肺,下膈,屬大腸。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 還出挾口。

  柱骨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大椎,另一種是鎖骨, 跟最近流行的上交叉症候群都有相關,這是我首選經絡, 以手三里為主。

  小腸手太陽之脈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 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肩胛相關肌群與小腸經有關,手和頸部也以肩胛骨為連結點,小腸經沿線處理, 才能把頸和手連結起來。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 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 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脇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脇,下合髀厭中   足少陽之筋上出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循耳後,上額角,交巔上,下走頷, 上結於頄。

 是動病中頸維筋緊,及側面舒展以膽經循行有關,額角,骨盆, 腿部的處理對患者的幫助不小,另外患者因車禍關係, 瞬間身體的扭力也可利用膽經處理。

  手太陽之筋手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上循臂內廉, 結於肘內銳骨之後,彈之應小指之上,入結於腋下。

其支者,後走腋後廉, 上繞肩胛,循頸,出走太陽之前,結於耳後完骨。

 其支者,入耳中。

直者,出耳上,下結於頷,上屬目外眥。

其病小指支肘內銳骨後廉痛,循臂陰,入腋下,腋下痛,腋後廉痛,繞肩胛,引頸而痛,應耳中鳴痛引頷,目瞑,良久乃得視,頸筋急則為筋瘻頸腫。

手少陽之筋上肩,走頸 手陽明之筋其支者,繞肩胛,挾脊。

直者,從肩髃上頸。

 其支者,上頰,結於頄。

直者,上出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

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肩不舉,頸不可左右視。

 上肢陽筋都與頸部有關,但處理上以患者動作為主, 觀察是陽面綁住了,還是陰面綁住了。

     最後附上揮鞭症候群介紹https://blausen.com/zh-cn/video/%E6%8F%AE%E9%9E%AD%E7%97%87%E5%80%99%E7%BE%A4/ 及一篇頸部揮鞭症候群的介紹 作者:黃弘君脊骨神經醫學博士急性頸部揮鞭症狀群通常是在遭逢車禍意外時,因為頸部突然受到前後強力拉址後所造成的損傷。

在強大外力的撞擊之下,頭部重量拉扯的力道加速,造成頸部受到強力拉扯,如鞭子般的抽動,進而造成頸部組織損傷。

急性頸部揮鞭症候群症狀:症狀通常不會立即出現,而在受傷後1~天內出現。

◎ 患者無法像平時一樣自然轉動頭部◎ 感覺頸部疼痛、痠麻與僵硬◎ 僵硬的症狀有時會從前頸部開始,接著再慢慢往後方擴散。

部分患者的症狀會擴散至手臂。

◎ 疼痛會從枕部(後腦勺)開始出現頭痛症狀。

疼痛部位會慢慢擴散至顳部、頭頂甚至是眼睛後方。

當這樣的頭痛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會惡化成為偏頭痛。

有頭痛症狀的頸部揮鞭症候群患者,其腦波圖可能與腦震盪患者類似。

◎ 頸部神經檢查,神經傳導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