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中醫治療 |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痊癒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最新消息部科簡介傳統醫學科介紹醫療團隊門診時間活動花絮衛教專區衛教資訊心血管疾病 呼吸系統疾病胃腸肝膽疾病新陳代謝疾病腫瘤疾病兒童疾病婦產科疾病皮膚科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腎臟系統疾病養生醫療中藥醫療觀點常見問答教育訓練學術活動訊息公開資訊論文發表中藥局領藥流程認識草藥藥膳食譜問題Q&A服務信箱交通指南常用連結分享中榮首頁單位首頁English選擇分院埔里分院嘉義分院灣橋分院臺中榮民總醫院×:::快捷選單網路掛號看診進度即時動態衛教專區服務諮詢交通指南健康檢查常見問答該看哪一科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中醫治療引用(13)2021/4/616:27:099441病入膏肓找中醫~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中醫治療 文:林政憲醫師 現代講究效率的忙碌生活中,不論是上班族的朋友或家庭主婦,在緊繃的壓力下,反覆長時間進行同樣的動作,如無法適當的紓解壓力,調節身心,很容易造成壓力症候群的發生,常見的肌筋膜疼痛症就是其中的一例。

面對這些腰酸背痛、頸部酸痛的狀況,大多數人上醫院做檢查卻不見得找得出原因,它到底什麼病呢?       醫學上把這些症狀統稱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臨床表現上可見身上有多處肌群會痠、痛、麻、抽、脹等不適感。

簡單的說是人體骨骼肌因為「過度使用」而產生肌肉疼痛的現象,以及各種相伴的臨床症狀。

但這個毛病不僅是肌肉本身的發炎反應,也包括因為附近組織的病變使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因為過度收縮導致肌纖維產生能量危機,最後讓肌肉變成一種繃緊的狀態,並且引發肌肉疼痛。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臨床特徵包括局部的肌肉疼痛、疼痛的肌肉裡頭有「繃緊肌束」與「引痛點」、按壓「引痛點」時則會引發肌肉特定的「轉移痛」,同時肌肉與關節的活動度會因疼痛而受限。

             根據健保局統計,關節軟組織疼痛為門診就診人次第三多的疾病種類,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及腸胃道疾病。

而其中肩頸酸痛的盛行率為55%,也就是超過一半的人口在一生當中曾有過肩頸酸痛的經驗,而且這個比率隨著現代人工作及生活型態越來越緊張有逐漸升高的趨勢。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肌筋膜疼痛俗稱肌痛,肌腱疼痛俗稱筋痛,屬於中醫「痹證」的範圍。

痹者,閉也,乃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之義;痹症是以肢體肌肉、筋骨、關節表現疼痛、酸楚、麻木、重著以及活動障礙為主要症狀的病症,臨床上具有漸進性與反覆發作的特點。

病位上歸隸於「經筋」,屬於十二經脈的筋肉系統。

「經筋」主要的作用是約束骨骼、調控關節的屈伸活動,以保持人體正常的活動機能,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包含了肌肉、肌腱、肌膜、韌帶、結締組織與部分的血管、神經、淋巴組織等等。

而此類疾病常見的體質狀態以氣血虛弱,陰陽虧虛的「勞損」狀態為主,部分體質以肝脾腎虧虛為多。

        病因病機多由勞損氣血虧虛,腠理疏豁,以致風寒失之邪乘虛襲入,壅塞經絡久而為痹。

病變初期主要起因於風寒濕邪侵入經筋,阻滯不通,不通則痛,病變遷延日久,又進一步造成痰瘀等病理產物。

中醫基本治則是祛風、散寒、除濕、清熱及舒經通絡、活血化瘀、益氣養血、補養肝腎等。

選用針灸療法、推拿按摩、藥物方劑、敷貼薰洗及導引伸展,甚者配合食療保健、藥酒等方法,來緩解疼痛、消退腫脹以及改善功能障礙。

針灸處置是根據病變部位及經筋的循行來選取穴位,主要目的在於疏通經絡氣血的閉阻,調和營衛,讓風寒濕三邪無所依附,而痹痛自然緩解。

  此外古代黃帝內經有「以痛為輸」的觀念,即唐代千金藥方之阿是穴、醫學綱目之天應穴,與現代醫學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中triggerpoints的概念相似。

適當的刺激阿是穴可以使其產生神經反射,讓肌肉產生有效率的收縮或放鬆,或直接破壞阿是穴的結構,抑制此部位肌肉神經接點的異常放電,達到緩解疼痛放鬆肌肉的效應。

方劑藥物的使用則以桂枝芍藥知母湯、黃耆桂枝五物湯或烏頭湯為主,由中醫師根據臨床表現隨證加減之。

根據久病多瘀、久病入絡的理論,對於晚期痹證的治療,採用適當的蟲類藥物如全蠍、蜈蚣、地鱉蟲等以活血通絡,也是重要的治療策略。

此外,患者體質是否有失調的傾向,如肝腎不足的地黃丸、疏肝解鬱的逍遙散也應隨證應用。

日常保健方面則應避免不良姿勢及反覆局部之施力,充足睡眠以避免肝腎陰質的虧損,適度進行如導引伸展等鍛鍊運動,都有助於預防肌筋膜疼痛症的發作。

 回上一頁展開


常見運動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