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迪Kabaddi | 卡巴迪起源

中國香港卡巴迪總會Hong Kong China Kabaddi Association. ​. 起源發展. 卡巴迪(Kabaddi)是廣泛流行於南亞的一種傳統民間運動,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四千年 ...  卡巴迪Kabaddi  中國香港卡巴迪總會HongKongChinaKabaddiAssociation​起源發展 卡巴迪(Kabaddi)是廣泛流行於南亞的一種傳統民間運動,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古印度,是一項個人防禦及進攻的遊戲玩意。

二十世紀初期,卡巴迪的競技規則在印度逐漸標準化,並曾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作為示範運動,於1990年卡巴迪正式成為亞洲運動會比賽項目之一。

有不少國家及地區推廣及發展,國際、亞洲及東亞卡巴迪總會等跨地域統領組織,經已分別在2004、1978及2020年相繼成立。

卡巴迪是一種新興且適合東方人的運動,被喻為專業版的「麻鷹捉雞仔」,是一項講求接觸與捕捉(Touch&Catch)的運動。

​香港卡巴迪歷史 中國香港卡巴迪總會在2016年註冊成立,一直致力在香港推動卡巴迪運動的發展,並於2018年獲准加入「國際卡巴迪總會,IKF」及「亞洲卡巴迪總會,AKF」,成為在香港唯一核准的正式會員,乃擔任其於此地區規範及管轄所有形式卡巴迪運動的官方機構,及後在2020年以創始成員身分籌組「東亞卡巴迪總會,EAKF」。

 早於2018年經已成立香港首支卡巴迪代表隊,遠赴海外參加國家級國際比賽,是香港運動員首次亮相於世界並贏得了讚賞。

直至2019年中,香港卡巴迪總會組成了各形式卡巴迪(標準、沙灘、室內)的首支香港男、女子代表隊,這六支港隊踏足過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多個賽事舞台,亦曾派出人員擔任國際大型比賽的裁判職務。

基於受到合適場地的限制,以及與國際重要賽事的接軌,香港暫時押後推動圓環卡巴迪的形式。

 香港卡巴迪總會全面擁有為國際大型賽事(例如:世界盃、東亞運錦標賽)和綜合運動會(包括:亞洲運動會)籌組香港代表隊,並推薦運動員和技術人員參加的絕對權力。

 項目形式 現時卡巴迪大致上可分為四大形式,包括:標準卡巴迪(StandardKabaddi)沙灘卡巴迪(BeachKabaddi)室內卡巴迪(IndoorKabaddi)圓環卡巴迪(CircleKabaddi)​場地介紹 不同形式的卡巴迪場地大小及要求均有不同。

就標準卡巴迪(StandardKabaddi)而言,場地尺寸小於一個籃球場並與羽毛球場相近。

在一般國際或公開組賽事,標準卡巴迪的比賽場地,男子組為長13米及寬10米的長方形,女子組則為長12米及寬8米,中線將場地分為兩對等部分的半場,雙方場地各繪有兩條與底線平行的攻擊線與得分線,而兩條邊線內的一米地方是擴大區。

​器材 該項運動不需要任何輔助體育器材,只需在場地上舖設地墊以減低風險,讓參加者更安全地進行比賽。

 比賽規則​標準卡巴迪(StandardKabaddi)是國際上最主流的比賽形式,每場賽事是由兩隊對壘,雙方最多各有十二名隊員,包括七名正選及五名替補隊員,而運動員的體重上限為男子85公斤及女子75公斤,便可以開始比賽。

全場比賽分上下半場,男子組各有二十分鐘而女子則為十五分鐘,中場休息五分鐘,最終得分多者獲勝。

 在比賽進行時,雙方輪流負責攻守。

攻方每次派出一名進攻手進入守方半場,目的是在三十秒的攻擊時間內,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觸碰守方隊員並成功返回自己半場。

進攻手從踏進對方半場一刻起,必須連續不間斷地高喊「卡巴迪」,維持口號直至進攻完結為止,並在進攻時限終結前返回攻方半場。

防守隊的責任是避免被對方觸碰,並制止攻手返回自己場區,但不得過分暴力以拉扯進玫者衣服、頭髮及頸項或以上的部分。

 ​比賽時間 比賽分上下半場,男子與少年組(20歲以下)每場時限為20分鐘,中場有5分鐘休息與換場的時間。

女子丶少女丶青少年少女子組上下半場各15分鐘,休息與換場時間和男子組相同規定。

 得分​當攻擊者墫越過守方得分線時,即得1分攻擊者在越過得分線後被防守方擒抱住,且在30秒內無法順利掙脫到己方場地時,則判定防守方可獲得1分,同時攻守交換(此時該名攻擊失敗的攻擊者須暫時離開比賽場地,至替補區等候復活之機會)。

當防守方有6人以上在比賽場地,對於進攻者而言得分線即起作用,亦即只要攻擊者用身體寬任何部位觸摸到得分線,則可獲得分數,但仍須在觸摸後立即越過中線回到己方。

當攻擊者在通過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