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錯位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屁股歪了?!談骨盆歪斜與矯正@ 張軒彬的脊骨神經醫學園地 ...

岡士得矯正技術),一評估下來往往可能會發現明顯的骨盆錯位。

一般最常見到骨盆歪斜的個案包括產後骨盆不正、車禍、撞擊、跌倒、姿勢不良…等等造成。

張軒彬的脊骨神經醫學園地-Chiropractic跳到主文"脊骨神經醫學Chiropractic"在歐美透過科學實證,是一門有系統的脊椎矯正醫學。

歡迎來部落格參觀指教。

免開刀、免吃藥的自然調理保健法。

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公告版位本部落格提供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痠痛、脊骨保健、脊骨神經醫學相關衛教。

本網站提供的訊息僅供教育與醫療資訊推廣,不可以取代醫師、治療師、護理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或治療建議。

如須尋求專業醫療診斷、建議或治療,請向醫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諮詢。

文章歡迎引用分享,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有找不到的衛教資訊嗎?請多善用部落格左側的文章分類與搜尋功能!更多衛教資訊請按"讚"加入"倍康脊背諮詢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Dec02Wed200916:30屁股歪了?!談骨盆歪斜與矯正骨盆是一個相當有趣又複雜的結構。

每一個人在還是胎兒的時候都待過母親的骨盆腔,因此說骨盆是孕育生命之所一點也不為過。

就因為骨盆獨特的解剖構造與位置:上呈脊椎,下接下肢,正好居於樞紐位置足以影響整個脊椎功能的緣故,許多脊骨神經醫師(DoctorofChiropractic)對於骨盆都相當的重視。

Sacro-occipitalTechnique(SOT,薦椎枕骨矯正術),LoganBasicTechnique(羅亙根基矯正術)這兩項脊骨矯正技術特別著重在骨盆的平衡與矯正。

那骨盆歪斜該如何判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從外觀上來判斷。

檢查骨盆是否有一高一低?(下圖左高右低)有無一前一後?平躺(or趴著)時有無長短腳?趴著時屁股有無一高一低...等等都是最簡單的檢查方式。

其他較為專業的以X光攝影分析、觸診、動作檢查…都能用來判斷骨盆歪斜的情況。

    日前有朋友拿著被骨科醫師說正常的X光片來詢問我的看法。

事實上正好突顯出西醫(MedicalDoctor,MD)與脊醫(DoctorofChiropractic,DC)在訓練上不同的地方。

脊醫(DC)養成訓練上除了必須經過基本醫學影像攝影判讀的過程來判斷骨折、各式良性/惡性骨瘤、先天性異常、感染、關節炎…等等西醫(MD)也必須經過的訓練之外。

對於脊椎骨相對位置與錯位的判別更是經過一番訓練。

一般西醫(MD)說的正常泛指沒有骨折、脫臼、感染、腫瘤…等等病灶(Pathology)。

若是X片中沒有病灶,基本上可能就屬於軟組織(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等等)受傷。

所以用西醫(MD)角度來看片子算是“正常”,而脊醫(DC)卻是會仔細評估各關節面的角度與錯位加以分析作為矯治的參考(GonsteadTech.岡士得矯正技術),一評估下來往往可能會發現明顯的骨盆錯位。

一般最常見到骨盆歪斜的個案包括產後骨盆不正、車禍、撞擊、跌倒、姿勢不良…等等造成。

骨盆歪斜的典型症狀包括腰部、髖臀部、腿、膝部疼痛。

列舉三個自在美國取得脊醫執照以來曾經處理過骨盆歪斜相當明顯的個案。

都是骨盆部位曾經遭受撞擊。

個案A是超過十年以上的陳年車禍舊傷、另一個案B是急性摔傷(兩天內)的個案。

兩者的X光片都依照美國脊醫X攝影方式採站姿攝影評估。

藉此同時評估骨盆在重力(gravity)影響下的反應。

也可以泯除躺歪斜攝影而造成影像不正的情況。

最簡單的評估要點包括骨盆高低邊?中線是否穿越恥骨聯合?左右兩邊是否對稱?我簡單的幾條線一畫,相信連外行人也可以看出明顯的骨盆歪斜的情況。

個案A屬陳舊性傷害在調理約兩個月後明顯降低腰臀腿部的不舒服。

而個案B屬急性傷害,個案B在調理近三週後骨盆疼痛由原先的持續疼痛降低為完全不痛。

之後的骨盆X光攝影重新評估也顯示骨盆旋轉的問題大幅改善。

個案A:右骨盆明顯較低中線未穿過恥骨聯合       個案B:左圖調理前骨盆嚴重歪斜左右極不對稱 右圖調理後骨盆歪斜改善骨盆圈呈現對稱心型圓弧   理想骨盆相對位置:兩邊骨盆、股骨頭對稱等高、中線穿過腰椎薦椎與恥骨聯合、骨盆環呈現對稱心形     嚴重不對稱案例,伴隨腰椎向



2. 骨盆錯位調整@ 吳岳物理治療所:: 痞客邦::

(1)姿勢不良: (A)翹二郎腿-骨盆變形、錯位、歪斜,可能壓迫坐骨神經,若習慣單翹一邊情況會更糟; (B)穿高跟鞋-腰椎受壓過大,容易有下背痛題。

吳岳物理治療所跳到主文本店採預約制!來電預約沒人回應時,請耐心再次撥打或用LINE預約,感謝!預約/諮詢專線:0919-883-473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Apr08Wed201512:01骨盆錯位調整    (1)姿勢不良: (A)翹二郎腿-骨盆變形、錯位、歪斜,可能壓迫坐骨神經,若習慣單翹一邊情況會更糟; (B)穿高跟鞋-腰椎受壓過大,容易有下背痛題。

 (2)懷孕: 孕期3、4個月後,卵巢會分泌「弛緩素」,使關節與韌帶變得比較鬆弛,讓產道變得寬鬆些,以利寶寶能順利生產。

但相對上,關節也容易鬆脫、變形,準媽媽比孕前更容易發生拉傷或扭傷的情況,所以動作上要特別小心慎。

 (3)外傷: 特別是不小心滑倒跌坐在地上,很容易傷及尾骨、坐骨,若不妥善處理,容易長期伴隨疼痛狀況,如坐骨神經痛。

   【骨盆錯位方向】 1.二郎腿、高跟鞋-導致骨盆側面向前傾、向後傾 2.二郎腿-導致骨盆向上滑或向下滑動 【引發的健康問題】 也許妳會想,骨盆變形問題真的有這麼大條嗎?是的,骨盆做為上下半身的連結,一出問題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產生連鎖效應。

關於骨盆問題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可分為以下三方面來看。

 1.如上所述,初期以下背痛為主,之後疼痛會向上蔓延、擴大,造成肩頸肩膀肩胛骨很酸又痛疼、頭痛。

在臨床上曾發現,部分病人骨盆變形時並無下背痛問題,但在醫師層層抽絲剝繭下,赫然發現,原來是因骨盆變形引發肩頸疼痛問題。

 2.器官功能可能受影響。

目前在醫學上還為有直接證據,但在學理上有可能發生的有生育、腸胃、婦科等問題,因為在臨床治療上,有病患長年的便秘卻因調整骨盆問題而不藥而癒。

 3.骨盆是脊椎的地基,當地基歪斜,為維持人體直立平衡,脊椎會出現「代償性傾斜」,說白點就是會有脊椎側彎的危險,若是傾斜程度是在20o以內(屬於輕度),可靠復健矯正。

 【處理原則】 當妳察覺骨盆出狀況時,就該到復健科報到,由專業的醫師或復健師為妳「整」健康,醫療品質有保障!因為坊間有不少傳統推拿等民俗療法,素質良莠不齊,若運氣差點,碰上才三個月就出師的師傅,不僅不能幫妳找回健康,甚至可能衍生更多的問題。

 生小孩真的會撐大骨盆嗎? A:骨盆大小也跟著青春期成長,女生約14、15歲定型,男生則略微稍後約16、17歲定型,但是女生在懷孕時期,骨盆會因應生產而發生變化。

 產前骨盆變大是自然現象,但產後不再分泌「弛緩素」荷爾蒙,關節和韌帶鬆弛的問題不在,產婦應該利用坐月子期間,多做些骨盆相關運動,強化肌肉與骼,骨盆大小可恢復產前狀態,但若放任不理,骨盆還真的會變大,身材自然就走樣囉。

 動一動,骨盆好健康 難道美麗和健康是不能兼顧的嗎?當然不是,只要把握好幾項原則,並搭配運動,依然可以穿高跟鞋,踩出亮麗的風采。

文章標籤貼紮徒手物理治療脊柱amct國家級預約診斷治療骨盆下背痛復健疼痛錯位韌帶產前脊椎吳岳正骨整復全站熱搜創作者介紹吳岳物理治療所吳岳物理治療所吳岳物理治療所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E-mail轉寄全站分類:醫療保健個人分類:脊椎專區上一篇:頸因性疼痛下一篇:齒顎關節矯正▲top留言列表發表留言熱門文章所有文章治療項目(3)脊椎專區(27)四肢關節(11)運動專區(3)AMCT脊椎矯正(1)簡介(5)物理治療所介紹(2)簡介(5)保險申請(1)遊記(1)親子遊(1)未分類文章(2)最新文章參觀人氣本日人氣:累積人氣:月曆«六月2021»日一二三四五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回到頁首回到主文免費註冊客服中心痞客邦首頁©2003-2021PIXNET關閉視窗PIXNETFacebookYahoo!GoogleMSN{{guestName}}(登出)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

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請輸入暱稱(最多顯示6個中文字元)請輸入標題(最多顯示9個中文字元)請輸入內容(最多140個中文字元)請輸入左方認證碼:看不懂,換張圖請輸入驗證碼送出留言



3. 車禍跌倒莫輕忽-小心薦髂關節錯位

Zoe (化名) 是三十歲的上班族女性,下背與骨盆周圍疼痛的病史長達兩年,膝蓋也不斷痠痛,還會痠麻至小腿部位。

這些年來不斷經過復健,牽引 ...English網站導覽首頁何謂脊骨神經醫學脊骨神經醫學脊骨神經醫學保健脊骨神經醫學教育研究報告關於協會入會申請聯絡我們最新消息協會公告健康快遞活動花絮常見脊骨疾病腰背痠痛肩頸痠痛肌肉筋膜炎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脊椎側彎骨刺退化性關節炎落枕運動傷害車禍受傷四肢痠麻頭痛五十肩肌腱炎腕隧道症候群駝背骨盆不正產前、產後腰痠背痛顳顎關節疼痛扁平足足底筋膜炎其他疾病常見問題相關連結尋找脊醫台灣北美洲南美洲澳洲亞洲歐洲非洲內頁_header車禍跌倒莫輕忽-小心薦髂關節錯位文章分類:骨盆不正1/16/2020Zoe(化名)是三十歲的上班族女性,下背與骨盆周圍疼痛的病史長達兩年,膝蓋也不斷痠痛,還會痠麻至小腿部位。

這些年來不斷經過復健,牽引,針灸,推拿,整骨…似乎都沒有很顯著的改善,疼痛從未停止(constantpain),已經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跟本無法仰躺甚至會痛醒。

疼痛指數是滿表的10分。

做過許多檢查得到各種不同說法,如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尾骨骨折…等等。

在保守性治療相繼失效後,醫師建議以侵入性治療,但是看過這麼多醫師卻把自己搞胡塗,不知道要怎麼處理,有醫師建議椎間盤手術,有建議脊椎固定手術,還有建議把尾骨切除…。

Zoe之後轉至脊骨神經科(Chiropractic)尋求協助,發現個案在十餘年前曾有一次車禍的病史,但當時未有明顯傷害也未就醫,X光片中也的確發現有尾椎骨曾經骨折的證據,此外還有明顯骨盆與腰椎歪斜的情況,足見當時撞擊力道之大。

評估之後給予適當的脊骨矯治(Chiropracticadjustment)、肌內效貼紮(Kinesiologytaping)、肌肉主動放鬆技術(ActiveReleaseTechnique)。

在矯正骨盆之後,疼痛當下立即減輕七成,膝蓋跟小腿也變輕鬆了。

案例討論:1.車禍或撞擊之後沒立即症狀就代表沒問題嗎?A:錯!根據統計有一部分人雖然沒有立即的症狀,但是可能在身體已經造成傷害,只是初期未以"疼痛"的情況來表現。

而以其他可能的症狀包括(關節、肌肉)僵硬、活動度異常(降低或過大),肌力下降(神經干擾),來表現,尤其是關節錯位之後可能改變原先正常有的脊椎力學關係,而造成不正常的關節(椎間盤)損耗。

等到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降臨時,症狀馬上會急轉直下。

在幼童狀況更為明顯,原因在於幼童骨骼與關節可塑性較大,可承受較大的壓力撞擊而不致產生"疼痛"症狀。

但可能已經將關節處於半脫位的狀況,之後隨著時間症狀才會明顯浮現。

2.壓倒駱駝的稻草是指甚麼?A:包括正常的退化、不良的姿勢與體態都會讓關節錯位的狀況加劇,在年輕個案身體修補機能尚算旺盛時,修補機能與耗損速度上尚可達到一個平衡而未有"疼痛"症狀。

一旦錯位時間越長,耗損狀況便越嚴重,身體修補機能跟不上損耗速度時身體狀況就會越來越差。

而開始出現"疼痛"的訊號。

3.那在車禍或跌倒後如何判斷有沒有關節錯位?我看過骨科醫師而且照過X光片都說正常沒問題?A:脊骨神經科醫師(DoctorofChiropractic,脊醫)在評估X光片上除了和西醫評估有無骨折、脫臼、感染、腫瘤之外,更評估脊椎相對位置(錯位)的問題。

因此,同一張X光片給骨科醫師看,判定是正常的,在脊醫師眼中起來未必是正常的。

脊醫除了以X光片來判讀錯位之外,更有許多理學檢查、神經學檢查與觸診輔助來判定錯位(subluxation)的部位。

4.關節錯位該如何處置?我沒有症狀也適合看脊醫嗎?A:脊骨神經科醫師世界衛生組織公認最具徒手矯治脊椎的專科醫師,也是矯正錯位關節的專家。

誠如上述,早在有"疼痛"症狀之前可能早已經有錯位問題而不自知。

因此在有脊醫制度的國家中,由脊醫給與定期檢查與矯正是確保身體機能的一項重要保健工作。

就如同每六個月由牙醫定檢牙齒是一樣的意思。

5.矯正錯位關節會痛嗎?A:矯治的手法有很多,脊醫會根據個案選擇適當的矯治手法,矯正手法屬輕、快手法,調整過程大多不致於產生疼痛。

調整錯位關節之後身體修補機制會提升,而損耗速度會開始趨緩。

身體自癒的狀況會立即改善。

該個案係屬骨盆錯位問題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大多數這類型的患者對於骨盆矯治有立即的改善。



4. 小心!久坐、活動量不足,造成骨盆歪斜

吳宛竹說,骨頭、肌肉、神經,宛如3個手牽手的好朋友,肌肉如收縮不良或無法放鬆,會拉動骨骼,易將骨骼拉到錯位;而不對的位置會引起關節 ...小心!久坐、活動量不足,造成骨盆歪斜撰文:陳婉箐日期:2018年08月24日分類:各式病症圖檔來源:今周刊特刊AAA想像骨盆像一間房子,如果格局方正,所有家具都可以就定位。

一旦房子歪了,身體就像地震般,器官被擠壓,各種不適症狀接連出現。

 從頭到腳都和骨盆相關 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吳宛竹表示,造成骨盆歪斜的原因很多,除姿勢不良、肌肉不平衡外,與現代人生活型態有很大關係。

坐的時間太久、走路時間減少、活動量變少,是全世界共同的健康危機,也是導致骨盆歪斜的主因。

 人體是力學結構,環環相扣,吳宛竹以疊疊樂的積木比喻,一個積木歪掉,下個積木跟著歪,但聰明的大腦會下指令要其他部位來幫忙平衡,即所謂的「代償作用」。

因此,本來不該活動的部位被強迫活動,久了就容易受傷,或是骨骼架構、姿勢體態被拉偏,不在正確的位置上。

 「從頭到腳都和骨盆有關聯性,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

」吳宛竹指出,一旦骨盆歪斜,不只是腰痠背痛或是肌肉、神經性疼痛,就連藏在骨盆腔裡的消化、生殖與泌尿器官也會跟著拉警報。

 仔細聆聽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很可能是你的骨盆歪了。

愈快發現,就能愈早減輕惱人的病痛。

  ●腰痠背痛 骨盆傾斜時,腰部脊椎為了平衡,彎曲弧度會變大,增加脊椎的壓力,也使得後背及腰部肌肉緊繃。

吳宛竹說,骨頭、肌肉、神經,宛如3個手牽手的好朋友,肌肉如收縮不良或無法放鬆,會拉動骨骼,易將骨骼拉到錯位;而不對的位置會引起關節活動不良,例如原本可前彎、後彎,卡住之後便會引發神經刺激,產生疼痛感。

 ●駝背、翹臀、小腹凸出 上樑不正下樑歪。

走路很快的人,常見頭頸領著雙腳前進,如此易造成骨盆前傾,且頭頸過度前推、胸椎內縮,會形成駝背。

身體為避免跌倒,會習慣性推胸、折腰、夾臀來穩定骨盆,產生「翹臀」與「抬頭挺胸」的錯覺,其實骨盆已開始走鐘。

 而喜歡窩在沙發上的阿宅,則可能會讓骨盆後傾,由於腰椎前彎的角度變直,還會造成小腹凸出、臀部下垂。

有些人四肢纖細,卻挺著個大肚腩,該懷疑是否為骨盆不正。

 ●O型腿、X型腿、扁平足 「有時骨盆歪,兇手不見得是骨盆,骨盆反而是苦主。

」吳宛竹說,可能是膝蓋或腳踝出問題、失去平衡,才會使骨盆跟著歪。

腳會影響骨盆,當然骨盆也會影響腳,很難論定因果。

 鞋子對雙腳健康影響很大,有些鞋子為了設計好看,未曾兼顧功能,穿久了,腳開始痛、緊。

當腳無法靈活運用,膝蓋可能就會過度代償,並在奇怪位置上活動,形成O型腿、X型腿等不正常腿型,同時會牽連骨盆跟著歪。

 至於扁平足(即足弓塌陷),不論是先天或後天造成,都會往上影響到踝關節、小腿骨、膝蓋、大腿骨,骨盆也會跟著歪斜或扭轉。

 ●頭痛、頭暈 脖子很多肌肉延伸至骨盆,例如最大的背肌群就是從頸椎枕骨,一路通到髂骨上方,如果下方卡住,上方肌肉也會被牽連而無法好好活動,血液循環不佳,使肌筋膜緊繃,往上拉扯就可能產生「頸因性頭痛」。

 此外,脊髓液像水塔系統般,藉由呼吸不斷循環,若骨盆不正影響到某一節脊椎,或肌筋膜太緊,脊髓液運送系統就會被卡住,流動變慢或失衡,使得身體僵住,以致頭部產生悶、脹、暈的感覺。

 ●腸胃不適、脹氣、便秘 骨盆盛裝著消化、生殖與泌尿器官,如果房子格局方正,所有家具都就定位;一旦房子歪了,例如前後傾或扭轉,裡頭的器官會被擠壓。

若骨盆前傾會影響到腸胃,產生消化不良、易脹氣及排便不佳等狀況。

 ●頻尿、漏尿 骨盆後傾會壓到膀胱,容易頻尿或漏尿。

例如有小朋友摔倒傷到尾椎骨,外表看起來沒事,便不以為意,但回家卻常尿床,就是因為刺激到神經,干擾膀胱正常排尿功能。

 ●不孕、流產、胎位不正 吳宛竹說,女性先天上肌肉占體重三分之一,比男性的二分之一來得少,且骨骼較為脆弱,又需經過生理期、懷孕期與更年期3個階段,荷爾蒙會有所變化,因此維持骨盆穩定的難度較男性高。

 如果骨盆錯位,會影響到子宮、卵巢等生殖器官運作。

尾椎骨銜接骨盆底肌肉,與連接子宮的韌帶交錯,若骨盆不正,將造成子宮遭拉扯或扭轉,使精卵難以著床受孕;即便幸運懷孕,等到胎兒漸大時,若骨盆後傾,可能會改變子宮型態,等同寶寶住的房子歪了,恐導致後期流產或胎位不正,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