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 族 裔 運動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運動打破隔膜了解彼此文化

「香港社會好像活在平行時空中,華人及少數族裔很少互相接觸,我希望建立一個平台,讓雙方有更多機會接觸,我們想 ...贊助我們目錄熱門標籤熱門標籤主頁社運政經社區國際保育動物媒體生活文藝體育登入獨媒報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初選大搜捕財政預算案立法會區議會法庭社區新聞計劃使用者名稱或電子郵件位址*Youmayloginwitheitheryourassignedusernameoryoure-mailaddress.密碼*Thepasswordfieldiscasesensitive.索取新密碼加入我們首頁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簡稱:社聯)是一個擁有超過480個非政府社會福利服務機構會員的聯會組織,其會員為本港市民提供超過九成的社會福利服務。

網誌生活運動打破隔膜了解彼此文化週四2019-10-17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如何打破不同種族的隔膜,增進華裔及南亞裔人士彼此之間的了解?其實運動是不錯的選擇。

因此,香港中文大學的人類學講師鄧偉文成立社會企業「香港卡巴迪聯盟」,透過在學校及社區推廣南亞裔盛行的亞運體育項目「卡巴迪Kabaddi」,增加在香港的華裔與非華裔人士彼此之間的跨文化了解,促進社會共融。

「香港社會好像活在平行時空中,華人及少數族裔很少互相接觸,我希望建立一個平台,讓雙方有更多機會接觸,我們想到體育活動是很好的媒介,因為當中不需要太多的語言(溝通),只需要跟從同一個規則,就可以很享受活動。

」香港卡巴迪聯盟創辦人鄧偉文說。

助華裔及南亞裔學生共融玫瑰崗中學教師蔡秉殷指,從前老師們前不太了解南亞裔學生,在管教上存在一些難題,但本著有教無類的精神,他責任教好南亞裔學生,第一步就是先了解他們,所以他、學校社工及社企合作舉辦卡巴廸的體育訓練班,一來是讓他們玩熟悉的運動,二來是讓老師及華裔學生可以藉此了解他們。

再者,在比賽過程中,華裔及南亞裔的學生一起參與,大家學習到忍耐,以團隊優先,最後學生的成功感及滿足感是更大。

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他們的操行及待人接物都有正面改變,沒有以前般衝動,減少與同學之間的衝突和磨擦。

以運動促進社會共融香港卡巴迪聯盟除了推廣運動之外,亦會鼓勵華裔參與者增加對少數族裔的認識,例如:社企帶領他們參觀的少數族裔的社區及宗教場所,認識少數族裔朋友,增加華裔參與者的跨文化認知。

蔡老師亦表示,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增加,差異便會減少,老師們不要擔心華裔學生及非華裔學生的差異,而將分開他們,相反老師們要製造更多機會,讓他們一起相處,藉着彼此了解認識,他們之間的差異就可以互相取長補短,令環境更加共融。

分享此文章:複製網頁鏈結已複製卡巴迪南亞裔社會企業廣告小額贊助獨立媒體小小地$100.00HKD俾多點$300.00HKD再多點$500.00HKD全力撐$1,000.00HKD作者的其他文章更多60歲照顧者:租樂齡科技產品回家用投資少、回報多、服務好週四2021-05-13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抱抱照顧者週四2021-05-06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教照顧者及長者煮照護食版的紫薯芋圓蕃薯糖水週四2021-04-29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教照顧者及長者煮照護食版的鳳爪排骨飯週四2021-04-22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長者跌倒立即通報中學生實踐樂齡科技週五2021-04-16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學生設計智能分藥器實踐樂齡科技週四2021-04-08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樂齡科技融入生活週四2021-04-01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樂齡科技租返屋企@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週四2021-03-25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樂齡科技如何入屋?週五2021-03-26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長者、照顧者找到居家安老新點子週五2021-03-19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廣告獨媒影像報導相關文章九十後的回憶Special:林保全教曉我的三件事週五2015-01-02韋健外勞事工中心敦促香港社會與移民家務工一同對抗新病毒(chineseandenglish)週一2020-02-10草根行動媒體當連鎖書店是大陸,獨立書店就是島嶼週五2015-03-13中大諗密密針煙包加嚇人警告,有用咩?週四2016-07-07黃世澤信任、溝通、體諒–與家傭相處之道週四2019-10-24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党不黑」與通假週五2015-02-27陳凱文《雛妓》-從邊緣看香港週一2015-01-12廖思銘廣告



2. 平時如陌路,抗爭變手足?反思南亞裔港人處境

有一次跟一位少數族裔同學R談起社會運動。

R土生土長,操流利廣東話。

她說,如果不問世事、不談社會時事的本地華裔是一隻「港豬」,那麼 ...2020/05/20,社會PhotoCredit:AP/達志影像Pitty先生一隻在拉丁美洲浪遊了兩年的哲學狗,失業中,筆名為墨妹前度所取。

人生格言是「不做無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有一次跟一位少數族裔同學R談起社會運動。

R土生土長,操流利廣東話。

她說,如果不問世事、不談社會時事的本地華裔是一隻「港豬」,那麼去年反修例運動爆發之前,她道道地地就是一隻「南亞豬」,飲食男女吃喝玩樂,世間事與我何干。

但是,隨後談到她何以參與上年的反修例運動,如何界定自我身分之際,她又會毫不猶豫答道:「我是一個X裔香港人。

」身分認知上的微妙落差叫人疑惑:何以「港」與「南亞」有時截然有異,有時卻奇妙地結合?二零一九的反修例運動,毫無疑問已成為香港人的集體記憶。

若謂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乃一整代「中國人」的傷痕,那反修例運動,便是這一代「香港人」不可磨滅之痛。

這代人未在八九年的時空親睹六四政權血腥鎮壓運動的影像,卻在這近一年來歷盡極權詭辭、催淚彈與橡膠子彈的洗禮。

對「香港人」而言,這次運動更有一大意義演進:它不須先憑依於一個以血緣界定的身分、同意中港兩地的人「血濃於水」,方可參與。

相反,「只要你有嗰份心,你都係香港人」——強調「連結」作為運動價值,乃這場運動最可圈可點之處。

我們不斷見到諸如「connect」、「和勇不分」、「同路人」、「缺一不可」、「齊上齊落」、「不讓XXX成為condom」等口號,這意味著,反修例運動本質上就隱含一種連結他者的暗線在焉;所謂「香港人」,亦非一個封閉排他的概念。

這場民主運動的緣起,並不必然基於「我有一個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感」,可以僅始於一種非政治的危機感:「嘩,條例過左嘅話,我有可能會無啦啦比人捉左上去中國喎。

」然而,不可否認,隨著反修例運動演變出五大訴求,持續發酵,對「身分」問題的討論復又熊熊燃起,慢慢亦有更多居於這片土地上的人擁抱「香港人」身分。

「少數族裔作為香港人」的星星之火擁抱「香港人」身分,不獨是華裔的專利。

這場香港民主運動中,本地少數族裔的身影處處:派水、參與遊行、張貼文宣,甚至有人因此被捕。

去年十月,有少數族裔在重慶大廈門口向遊行人士派發枝裝水,以示支持,他們再三高呼:「我們是香港人」,獲一眾路過的遊行人士如雷響應。

長久以來的認知冰層似乎終於融解,到此大家才順理成章地接受「少數族裔也是香港人」此一陳述。

PhotoCredit:AP/達志影像不過,怎樣護持這點初生的星星之火,讓「少數族裔作為香港人」此一事實延綿下去,而非一刻呈現,旋即復隱,乃真正當思考的問題。

要在觀念上坐實這點,華裔應趁此反思自身如何看待「本地少數族裔」;反之,少數族裔亦須對本地議題持續投入、關注,或最少與本地議題有溝通之可能。

「復隱」即「回歸於看不見」的狀態。

在港的「南亞人」並非橫空出世。

少數族裔在香港的歷史已有百年之久,現在許多少數族裔都是已在港定居了三、四代人。

就算如此,「南亞手足」長久以來一直被置於「他者」的視角看待,甚至我們總看不見他們的存在,明明活在同一片土地,卻恰如處在平行時空。

當少數族裔申訴受到各種歧視、因教育制度而無法學好中文時,總有人出來隨便指斥是人種身分本質的問題;有少數族裔犯罪時,則隨即貼上「南亞幫」、「蝻亞人」標籤,一棒打死;新聞如無報道,他們更跡近隱形。

而這次剛好同一陣線,少數族裔又突然搖身一變為「南亞手足」——那些「南亞手足」,恰恰便是長久被主流社會定義為「不願」融入、自絕於天下的一群。

平心而論,喚出「南亞手足」一詞之前,我們有沒有了解過這班「手足」?難道僅因立場一致,便足以令他們突變為赴湯蹈火的「手足」?下一次這班「南亞手足」爭取應有的權利的時候,又有沒有人會挺身而出;還是在一場社會運動中「看見」他們與自己分享共同立場,撐過自己便就此滿足——最後又復歸於那種看不見、不想知的狀態?這無疑是一種香港當下亟待改變的「伸手主義」:只要看見本地少數族裔參與我的事,不妨拿出來大書特書;不過講起「你自家」的事時,便留待貴客自理了。

民主精神要深耕細作,少數族群卻乏人問津貼近時代脈絡地思考如何「避免少數族裔從我



3. 【少數族裔】南亞青年想要的就是板球場香港也提供不了 ...

對於大部分「華裔」香港人來說,板球是一項甚為陌生的運動,但對在港的南亞裔青年來說,那卻是他們極為喜愛的運動。

在2016年,香港有 ...港聞娛樂生活觀點國際經濟體育女生科技玩物熱話社區好食玩飛中國藝文格物影像更多服務登入港聞社會新聞突發01偵查政情香港經濟天氣娛樂即時娛樂電影眾樂迷生活健康教煮親子寵物職場好生活網購攻略觀點社論01觀點周報國際即時國際環球趣聞國際分析世界專題經濟財經快訊宏觀解讀地產樓市專題人訪體育即時體育跑步Jumper武備志女生知性女生穿搭筆記談情說性美容手帳科技玩物實用教學數碼生活遊戲動漫熱話熱爆話題開罐研數所社區社區專題18區新聞隱形香港社區伙伴好食玩飛食玩買旅遊中國即時中國大國小事藝文中國中國觀察台灣新聞藝文格物一物形而藝文哲學第二身扭耳仔影像紀實動感影像熱話攝影界訂閱《香港01》周報01線報關於我們01招聘廣告查詢01App常見問題聯絡我們私隱聲明條款及細則香港01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21登入/註冊首頁港聞娛樂生活觀點國際經濟體育女生科技玩物熱話社區好食玩飛中國藝文格物影像訂閱《香港01》周報01線報關於我們01招聘廣告查詢01App常見問題聯絡我們私隱聲明條款及細則香港01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21【少數族裔】南亞青年想要的就是板球場 香港也提供不了?01觀點撰文:評論編輯室2018-07-2617:59最後更新日期:2021-03-2415:58對於大部分「華裔」香港人來說,板球是一項甚為陌生的運動,但對在港的南亞裔青年來說,那卻是他們極為喜愛的運動。

在2016年,香港有約85,000名南亞裔人士,相較於十年前的50,000人,增長率達七成。

可以預見,在港的南亞裔青年只會愈來愈多,香港對板球場的需求也會愈來愈高。

可惜的是,板球愛好者仍然面對「打球難」的問題。

「禁止擊球活動」很多成年人經常抱怨,現在的年輕一代只會留在家中,低頭對着手提電話和平板電腦,不願下樓;但與此同時,相信曾經和在港南亞裔青年接觸過的人都會同意,這些青年和「華裔」青年的一個不同之處,就是相較於電子器材,板球更能吸引他們,連群結黨打板球,是他們十分喜歡的活動。

不過,要在香港打一場板球,卻是十分困難。

撇除只招待會員的私人會所,以及收費的真草或人造草地板球場,全港只有九個室外免費足球場或籃球場,可供團體租借,充當臨時的「簡易板球」(tapeball)場。

如此看來,就算不論全港數之不盡的免費室外足球場和籃球場,在香港,要免費玩排球、手球,甚至門球,也比板球容易得多。

最諷刺的是,即使是香港板球隊成員,也要為覓地而苦惱。

【不准玩板球?】區議員爭多用途運動場 減社區衝突不易找到合適的球場,不代表沒有人打板球。

在現實中,板球愛好者會和三五知己,「偷偷地」在足球場或籃球場打板球,每當被管理員驅趕,便要離去,然後伺機再來,仿如打遊擊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客觀結果就是板球愛好者和其他球場使用者齟齬頻生;而由於在街場玩板球的大多是南亞裔青年,這就容易加深大眾對少數族裔的誤解,覺得他們愛生事、不守規,卻沒想到這在某程度上是社區規劃未能與時並進所造成的問題。

去到場內,小孩環視四周,暫時沒有保安。

急不及待投球,笑容立刻出現。

這不是說當局立即便要做到「區區有板球場」,但是日後在規劃新區或者翻新舊區的康樂用地時,必須有此考慮,評估該區對板球場的「可能需求」。

一個正規的板球場,也不過是20米長、3米闊,比五人足球場還要細,所以那絕不能以「土地不足」為由,忽視板球愛好者的合理需求。

事實上,門球在同香港同樣是一項冷門運動,但香港的門球場卻比板球場來得多(按康文署網頁,全港有37個戶外免費門球場),恐怕這不易解釋。

用康樂場地來「安頓」青年,給予他們「發洩精力」的地方,聽起來是一種很老舊的青年政策,但如果是有用的招數,老舊又如何?與其讓喜歡打板球的青年無所事事,或者要他們與足球場或籃球場用家爭場、口角,倒不如正正式式地給予他們適宜玩樂與練習的地方。

01深度01觀點少數族裔南亞裔板球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Chrome、MozillaFirefox、MicrosoftEdge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繼續瀏覽



4. 朱敏健:「停止仇恨亞裔運動」帶來的反思

Black Lives Matter風潮餘波未平,又隨即掀起Stop Asian Hate運動。

... 從歐美訴諸暴力的種族仇恨風潮以至本港少數族裔所面對的被定型及歧視 ...  搜索網站欄目:要聞政治財經大灣區房屋土地教育親子科技軍事文化健康生活職場中國國際博客影片專題熱門話題:TheChinaCurrent醫言有信時事短打大灣區攻略港好事香港事‧情數讀香港爸媽生活學堂地區事名家訪談政策‧正察朱敏健:「停止仇恨亞裔運動」帶來的反思2021-04-12朱敏健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AAABlackLivesMatter風潮餘波未平,又隨即掀起StopAsianHate運動。

針對種族的問題沒完沒了,這完全展示了人類的劣根性——喜歡尋找差異、製造分化,對此我深感失望。

仇恨亞裔看似是歐美地區的問題,但想深一層,這問題的本質其實就是針對少數族裔、宗教少數群體、原住民的惡意定型和歧視,到處皆見,遍及全球,只是在歐美地區更加突顯出其暴力野蠻的性質而已。

相比於歐美,我們應當慶幸HateCrime在香港極少發生,然而,由於部份人士仍然對少數族裔有誤解、定型、及歧視的心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仍可察覺種族歧視的確存在。

自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少數族裔在港面對的困境,更是有增無減。

從歐美訴諸暴力的種族仇恨風潮以至本港少數族裔所面對的被定型及歧視問題,我總結了一些觀察。

首先,很多人愛在出錯時諉過於人。

社會需要尋找代罪羔羊,少數族裔及宗教少數群體往往首當其衝。

這些事件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香港在疫情肆虐期間,同樣發生多宗針對本港人口某些群體的種族定型和歧視事件。

第二,有人說種族歧視源自無知。

其實有時候資訊——或更準確地說不完整或錯誤資訊——也會導致種族歧視。

文字訊息的影響力驚人,正如在疫情初期,病毒以所謂發源地命名而引發的風波,便可見一斑。

在香港,一些對某特定群組或社群的文化認識不足而作出的公開評論足以使他們淪為眾矢之的,若再加上社交媒體散播錯誤和虛構信息,後果可以十分嚴重。

第三,種族歧視來自主流群體排除「異類」的傾向。

無稽的是,「異類」可以是純粹主觀地劃分,因個人的觀感、地點及時間而定。

你認為某人是「異類」,但根據另一人的觀感,你可能與那「異類」是「同類」。

在美國,東亞人和東南亞人常被誤以為是中國人而就針對,便是明顯例證。

在香港,有時人們亦對來自南亞或東南亞的少數族裔的國籍產生混淆,並由此衍生出毫無理據的種族定型及歧視行為。

任何成熟的社會,都理應有能力和智慧以承認、接納和包容差異。

可惜即使是經濟最先進的國家和地區,在這方面卻仍有很多不足之處,實在十分遺憾。

更甚的是,很多人不認為自己存有種族歧視。

他們基於自己沒有參與種族歧視活動,便會以非種族歧視者自居。

然而,他們沒有察覺自己對於某些種族抱有偏見,亦沒有意識到自己因這偏見而產生的行為、語言或行動,也可能帶有歧視成分。

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不歡迎某種族的人士參與活動、避免坐在看似少數族裔人士旁邊,拒絕把房屋出租予少數族裔群體,全部是種族偏見和歧視的行為。

為何我們只待種族歧視演化為暴力時才驚覺、才發聲呢?在日常生活中,假若我們看到少數族裔同事遭受輕度冒犯(micro-aggression)、服務人員缺乏文化敏感度,或某人僅因膚色外表與社會上大多數人不同而遭無禮對待,我們應同樣感到不滿才對。

只有「杜漸防微」,才可以杜絕種族歧視及其所可能衍生的暴力行為。

種族主義是棘手的議題,必須加以討論,才能改變現況。

 我們更應注重自我教育,開放自己學習他人文化。

我們這樣做,並非因為日後我們可能成為另一國家的少數,而是因為人類社會必須追求平等共融,才可以匯聚最大的力量,繼續創建未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少數族裔,平機會下一篇林文映:清快塘做社上一篇張卓立:「道可道,非常道」──香港的道教傳統延伸閱讀



5. 【一片丹心】反仇恨亞裔運動的背後

各亞裔族群紛紛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推出有力措施,保護亞裔在內的少數族裔不被種族仇恨份子傷害。

即時熱門政治財經社會國際科技生活放.新聞放.專題放.文創放.高論放.直評放.擂台放.情吃放.瘋玩放.TV關於放言版權聲明聯絡我們Copyright©2018,Allrightsreserved.放言科技傳媒版權所有SEARCH首頁/放.高論/一片丹心放.高論一片丹心【一片丹心】反仇恨亞裔運動的背後2021.04.0217:47pm文/王丹大中小列印各亞裔族群紛紛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推出有力措施,保護亞裔在內的少數族裔不被種族仇恨份子傷害。

 在亞特蘭大發生導致按摩院亞裔員工死傷的重大槍擊案後,美國各地掀起了反對仇恨亞裔的運動。

各亞裔族群紛紛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推出有力措施,保護亞裔在內的少數族裔不被種族仇恨份子傷害。

美國總統拜登和副總統賀錦麗也親自飛到亞特蘭大,表達當局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關切。

一時間,亞裔受到歧視的問題,成了美國的熱門話題。

 在美華人持保留態度 但是在生活在美國的華人圈中,對於這一波反對歧視和仇恨亞裔的運動,卻眾說紛紜,不少人持有保留態度。

這要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持有保留態度的人,基本上是共和黨的支持者。

在他們看來,亞裔被歧視的問題確實存在,而且有嚴重化的傾向,但是這個問題現在被政治化了。

 某些政治力量表面上看,是要譴責由於疫情傳播導致的亞裔被歧視的現象,但其矛頭,還是指向一再使用“中國病毒”這類詞彙的前總統川普,其目的,還是政治操作,打擊政敵,進一步清算川普,防止他東山再起。

對這些人來說,他們不希望防止種族歧視問題,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第二種持有保留態度的人,基本上是海外反共華人。

他們當然反對任何形式的種族歧視,但是對於這一波反歧視亞裔行動背後的來自中共的操縱行為非常反感和警惕。

他們的警惕並非空穴來風。

 上個月在舊金山舉行的一次亞裔反種族歧視的遊行,就有人在網上貼出了華人微信群中的動員令,其中有「接駐美中華總領館發出信息和通知」的內容,顯見這次遊行的組織者,有中共領事館的背景。

 在遊行過程中,當有參與的香港人和維吾爾人打出「中共才是真正的種族主義者」的標語後,立刻被遊行參與者推撞排擠,在警方的協調下,他們只能改到馬路對面示威。

 據當事人對媒體表示,他們過去參加其他亞裔,如菲律賓裔,越南裔等舉辦的類似活動時,展示同樣的標語,都受到歡迎而不是排擠。

可見這次華裔的活動中,親共勢力占據了主導地位。

 歧視亞裔是長期問題 在美國,亞裔受歧視是長期存在的歷史問題,這個問題最近受到更多的重視,當然與疫情有關。

「中國病毒」這樣的稱謂確實有可能引起其他族裔對於來自中國的移民的不滿,但把對於華裔的歧視都歸結到川普的發言上,顯然是把問題過於簡單化了,這從有一半亞裔血統的賀錦麗當上副總統後,亞裔被歧視和仇恨現象並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就看得出來。

 而中共駐美的各級機構和外圍組織利用種族歧視問題,轉移外界對於中共隱瞞疫情的譴責的焦點,也是不難想像的。

在這種情況下,使得亞裔被歧視的問題在今天的美國變得更加複雜化。

這也是部分華人對於這場新的平權運動保持一定距離的原因。

 華裔在今天的美國確實處境尷尬,因為疫情最早是從中國爆發,這是無法辯駁的事實。

而中共政府百般隱瞞疫情,不但不承擔責任,還到處發動「戰狼」外交攻勢,使得世界各國民眾,對於中國的好感度都大為下降,生活在這些國家的華裔自然就成為代罪羔羊。

 這對他們來說當然是不公平的。

事實上他們移民到西方,就是因為對於中國的社會和制度不滿意,希望追尋更美好的生活。

此時此刻,回頭看前任國務卿龐皮歐提出的“區分中國與中共”的主張,就更顯得彌足珍貴。

 的確,在美國的華裔要讓美國社會區別看待中共和華人,切割與中共的關係,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但也是重要的自我保護的手段。

如果住在美國,還要為中共辯護,對於消除亞裔歧視恐怕只能是適得其反。

亞裔反對仇恨亞裔反亞裔暴力延伸閱讀放.新聞政治視察台鐵災變中心 蔡英文指示:繼續搶救,也全力協助死傷者家屬2021.04.02放.新聞政治台鐵出軌釀重大傷亡 安倍晉三暖推文:只要我們能做的事,都不會吝於幫忙2021.04.02放.新聞政治清明連假台鐵出軌 林佳龍致歉:不會此時一走了之,但會承擔一切政治責任2021.04.02放.新聞



6. 少數族裔用板球運動拓展個人「板」圖

少數族裔用板球運動拓展個人「板」圖 ... 大多自小就開始打板球,技術上相對華人較有優勢,故此現時的香港男子板球隊中幾乎全是南亞裔臉孔。

Skiptocontent人物專訪所有分類板球Cricket球類運動BallSports弟弟ZafaranAli(左)和哥哥SkhawatAli兩人自小已經打板球。

【體路專訪】在香港這個國際多元化社會裡,聚居了很多不同種族的人士,只要他們條件符合,也能以香港代表隊的身分參加運動比賽,為香港爭取殊榮。

對於這些非華裔臉孔的香港運動員,港協暨奧委會轄下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KACEP)同樣為他們提供一系列支援,助他們計劃自己的出路,就如在香港出生,祖籍巴基斯坦的板球兄弟SkhawatAli和ZafaranAli一樣。

SkhawatAli現轉為兼職運動員,去年有代表香港到仁川出戰亞運,港隊取得第四名。

板球運動在香港不算普及,反而在巴基斯坦、英國、印度非常盛行,因此在香港參加板球運動的亦以南亞裔人士居多,當他們居港滿七年,取得「香港人身份」後就可以參加遴選加入香港板球代表隊,由於他們大多自小就開始打板球,技術上相對華人較有優勢,故此現時的香港男子板球隊中幾乎全是南亞裔臉孔。

哥哥Skhawat在香港出生,之後曾隨家人舉家搬回巴基斯坦,Skhawat的童年是在當地度過,直到弟弟Zafaran出世,Ali一家決定來港定居。

ZafaranAli去年因傷決定退役。

板球和曲棍球運動在巴基斯坦是國民運動,幾乎每個男孩都會打板球,在電視上看板球比賽更是每個家庭的指定活動。

Skhawat和Zafaran慶幸在香港所讀的中學有板球隊,他們來到香港可以繼續打板球,並向板球路上發展,經過香港青年隊遴選,Ali兄弟分別在16歲及18歲時展開港隊生涯,多年來他們代表香港參加大小國際性賽事,Zafaran曾出戰廣州亞運,Skhawat剛在去年上陣仁川亞運,助港隊取得第四名。

兄弟兩人更於2008年協助港隊於亞洲板球理事會錦標賽決賽擊敗阿聯酋贏得冠軍。

然而,運動員經過多年的艱苦訓練,很多時面對傷患而逼不得已退下火線。

Zafaran去年因背傷決定退役,他說背傷一直情況反覆,久久未能復原,令他無奈選擇退役:「我當然想重回球場,但因為無法回復昔日狀態,所以才開始計劃退役,展開另一種生活。

」Zafaran在廠商會蔡章閣中學找到一份教職任教商科,隨後向HKACEP申請大學獎學金計劃兼讀商科課程。

「在一次HKACEP對運動員支援的講座,透過與HKACEP辦事處主管SamWONG的會面,知道自己的運動成績和年資符合申請獎學金的資格。

這筆獎學金大大減輕我的經濟負擔,使我不用再額外工作增加收入交學費,可以專心讀書。

」Zafaran剛修畢於英國布拉福大學商業管理學士的遙距課程。

而下月將滿30歲的Skhawat同樣有退役打算:「在香港不能一直以打板球為職業,始終要找一份長遠工作。

」Skhawat在計劃退役的轉型期間,先由全職轉為兼職運動員,同時他於一所中學任教學助理及板球教練,他與弟弟一樣也有向HKACEP申請獎學金支援,現修讀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與英國諾桑比亞大學合辦的運動管理課程的他,希望未來能繼續於學校任職與體育相關的工作。

板球在香港並非精英項目,較少受到外界注視,Zafaran坦言希望多在香港推廣:「其實板球規則跟棒球有些相近,但華人多接觸棒球,對板球不太認識,因此,在推廣上難度相對增加。

」Zafaran在任教的中學成立板球隊,當中也有華人學生參加,他並說如有機會很樂意到其他學校向學生推廣板球運動。

Ali兄弟即使退役後也會繼續做教練,希望在香港培育板球下一代,為自己及板球運動拓展版圖。

    PostViews:2,123分享至:FacebookEmailCopyLinkMorePostnavigation曾小強奪21公里遠足跑步賽冠軍安邦女籃銀牌負方賽鬥「升班馬」閩星你可能感興趣體路直播請輸入你的電郵獲取《體路》最新資訊Advertisement:Advertisement:跟著小編遊東奧SportsroadTVAdvertisement:Advertisement:Advertisement:編輯精選更多今日新聞劍擊Fencing單車Cycling搏擊運動CombatSports新聞焦點桌球BilliardSports武術Wushu水上運動WaterSports游泳Swimming球類運動Ba



7. 【運動人生】南亞運動卡巴迪推動族裔共融戰鬥版麻鷹捉雞仔 ...

他希望不再有人以膚色區分香港人,「在香港,南亞裔這個族群也來了很久,屬於香港一部份。

」 天水圍少數族裔卡巴 ...更新時間(HKT):2020.01.0502:20AAA麻鷹捉雞仔,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但你又是否知道,有一項運動玩法與它非常相似?起源於南亞的運動「卡巴迪」(Kabaddi),被稱為戰鬥版「麻鷹捉雞仔」。

天水圍社福機構希望透過這項運動,讓社區不同族裔的人士一同參與,推動共融。

親身接觸 促進文化交流第二個家 不分膚色界限去年九龍清真寺曾在示威中被水炮射中,不同種族的人士自發前往清理,更有人在清真寺外的路旁寫上:「HKerisnotdefinedbyrace(香港人不是以種族來區分)」。

安南很認同這句說話,「我在香港出生,這是我第二個家,在這裏住了17年,我覺得香港很適合我。

」他認為香港人很團結,「而且很好傾,真的!我大部份朋友都是本地人,有些事我和親戚或南亞裔朋友分享不到,都會和他們分享。

」他希望不再有人以膚色區分香港人,「在香港,南亞裔這個族群也來了很久,屬於香港一部份。

」天水圍少數族裔卡巴迪最Hit3小時前非常人●非常事丨黃曉明進入人生低谷期Baby不離不棄撐到底(白露眉)3小時前193自肥搵兩女KOL玩睡衣P同床親密互動2小時前深圳擬錄用4港籍公務員逾80人爭一職位月薪近$2萬3小時前安格斯肥牛登陸黃金泳灘康文署:已清理50公斤4小時前中澳角力|中國貿易制裁變「砸自己腳」?鐵砂價漲五成稀土反下跌1小時前美國也不敢面對的威脅-馮睎乾7小時前馮盈盈性感造型搶晒鏡女主角林夏薇淪陪襯:只係盡本份做好自己4小時前疫苗接種︱打足82日先破200萬劑港府誘公務員打針後科興突吃香5小時前全球疫情|新加坡准12至15歲群組接種輝瑞疫苗英國疫苗接種率最低地區如今大爆印度變種1小時前死者跌逾八成 50州疫情回落



8. SOCIAL S 體育係|「玩」條起跑線

向中四或以上的少數族裔青年提供體育訓練和職業機會,通過遊戲化運動來提高少數族裔青年的溝通技巧、團隊合作和信心。

少數族裔青年運動導師培訓計劃計劃夥伴贊助媒體報導SOCIALCHANGETHROUGHSPORT 運轉人生



9. 「停止仇恨亞裔運動」帶來的反思

Black Lives Matter 風潮餘波未平,又隨即掀起Stop Asian Hate 運動。

... 從歐美訴諸暴力的種族仇恨風潮以至本港少數族裔所面對的被定型及歧視 ...「停止仇恨亞裔運動」帶來的反思 / 朱敏健蔡展鵬據報涉光顧灣仔「VIETSPA」 現埸店舖招牌已拆卸 / 立場報道於北京會見張舉能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支持香港司法改革以保專業 / 立場報道走,還是留? / 羅冠聰傳國務院要求業界禁播推翻政權電影 田啟文憂工作人員不知悉劇本 誤墮灰色地帶 / 立場報道被指堵路抗議翠雅山房作隔離營 兩人判囚5及11週 應屆DSE考生被判入更生中心 / 立場報道香港電影界流傳「國務院」公開信 促合力禁止鼓吹暴力、推翻政權電影上映 / 立場報道【國安處長受查】O記:無牌按摩院涉賣淫拘6女 但蔡展鵬無違法無不道德行為 / 立場報道曼德拉司法抗辯,訴說的是希望和愛 / 黎恩灝被問「結束一黨專政」口號違法否 林鄭:視乎情況 《01》引消息:出席六四晚會議員將被DQ / 立場報道駐台經貿文辦突停運 港府:1823、1868熱線續處理查詢 1823職員:唔係我哋負責 / 立場報道國安要求區議員陳運通下午到警署 曾借場地予「光城者」開記招 警要求交CCTV / 立場報道區議員黃文萱:去留肝膽兩崑崙,但切忌散播失敗主義 / 轉載文章【候任主教見記者】談選委會改制 周守仁:教會沿用「被動配合」方式 尊重不同教友政治取態 / 立場報道香港駐台經貿文辦即日起暫停運作 政府:與台灣疫情無關 / 立場報道林鄭的Freudianslip / 戴穎姿【候任主教見記者】今年六四會否悼念 周守仁:不做不合法事 「唔係好清楚」拆十架原因 / 立場報道【凍黎智英資產】林鄭:要保障14億人民安全 更可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 立場報道【整治港台】《鏗鏘集》專題探討「完善選舉制度」審查不過關 訪問多名建制派仍不能播 編導辭職 港台否認抽起節目 / 立場報道陳皓桓:終有一日大家能明白我 / 朝雲【武漢肺炎】港府收緊台灣檢疫安排 5.15或之前抵港家居檢疫人士須送酒店隔離 / 立場報道【引入非本地醫生】政府2月曾稱辦「公眾諮詢」 惟暫只曾辦「交流會」予業界、議員等參與 / 立場報道【專訪】蕭傑恒料疫情已暫截斷 倡專家審視改善外判化驗所 「假陽性拖累成件事」 / 立場報道【海外醫生免試】10名審核院校名單委員4人特首委任 馬仲儀料民選醫生難入局 / 立場報道【引入非本地醫生】無專科資格須6年培訓 馬仲儀:霸佔本地醫生培訓位置 林志釉:遠水難救近火 / 立場報道【蔡展鵬受查】O記稱沒違法仍交律政司跟進 消息:研究是否涉公職人員行為失當 / 立場報道大台刻薄員工的背後—論香港政府的國師芝加哥學派(五十二) / Y.t.Chan瑪麗醫院爆醫療事故 6歲女童血管遺留「縫合器碎片」 手術後17日覆診始發現 / 立場報道醫生錯誤處方致病人中毒亡 醫委會判「停牌緩刑」 家屬要求覆核被拒 / 立場報道把喜歡的事變成工作 建築畢業生的裸職追夢路 / TrialandErrorLab周守仁神父與九龍華仁的老師們 / DavidTang政府擬引入非本地醫生 免試任職公院 最快5年可轉私人執業 / 立場報道平機廿五—回顧與前瞻 / 朱敏健移民唔賣樓okay嗎? / 胡.說樓市【武漢肺炎】本港增1輸入個案 由印度抵港 連續兩日本地零確診 / 立場報道【司徒華獎】紅斑狼瘡症少女出版繪本勉病友 三考DSE終圓大學夢:不怕遲起步、過好自己人生 / 立場報道林鄭:區內多處疫情反彈 香港力保不失 內地「來港易」如期五月推出 / 立場報道【11.10荃灣】遭搜出打火槍士巴拿 18歲男生罪成還押 官:意圖居心昭然若揭 / 立場報道【12.22聲援維族集會】被指圖撲倒警員 22歲無業男認暴動襲警兩罪 判囚28個月 / 立場報道【9.6九龍遊行】新巴司機不小心駕駛罪成 官稱考慮停牌不判罰款 「將乘客安全擺去邊」 / 立場報道【梁凌杰死因研訊】遺物有綠色殯葬表格 已填寫選海葬:不想留任何東西在香港 / 立場報道【梁凌杰死因研訊】官問警方消防如何配合 警:各自有工作 無暇為他人設想 / 立場報道【10.1未經批准集結案】法官撤保釋 被告須還押5.28判刑 陳皓桓:香港人頂硬上! / 立場報道【12港人】李宇軒違國安法案再提訊 改由大狀沈仲平代表 被問及何時接手:Nocomment / 立場報道非法集結蒙面罪成還押 前中大學生會會長區倬僖求情信:生而為人,最大價值就是命運自主 / 全文轉載染變種病毒印度裔男被控暪報行蹤 還押逾1周獲准保釋 / 立場報道【梁凌杰死因研訊】醫護指送院前已死亡 未知曾否服藥 / 立場報道【6.12一周年】大學研究員認公眾妨擾 盼到外國研究疫情貢獻社會 獲判緩刑兩年 /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