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蜥蜴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斯文豪氏攀蜥

台灣龍蜥(学名:Diploderma swinhonis),又名斯文豪氏攀蜥、台灣攀蜥、箕作氏攀蜥,俗稱竹虎、山狗大,为飛蜥科龙蜥属下的物種。

僅分布于台灣(包含 ...斯文豪氏攀蜥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斯文豪氏攀蜥雄性斯文豪氏攀蜥保護狀況NE科學分類界:動物界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綱:爬行綱Reptilia目:有鱗目Squamata亞目:鬣蜥亞目Iguania科:飛蜥科Agamidae屬:龍蜥屬Diploderma種:斯文豪氏攀蜥D.swinhonis二名法Diplodermaswinhonis(Günther,1864)異名JapaluramitsukuriiStejneger,1892JapaluramitsukuriiformosensisChen,1984JapaluramitsukuriimitsukuriiChen,1984JapalurapolyhonatamitsukuriiNakamura,1963JapaluraswinhoeiBoettger,1885JapalurayunnanensispopeiWettstein,1938斯文豪氏攀蜥(學名:Diplodermaswinhonis),又名台灣龍蜥、台灣攀蜥、箕作氏攀蜥,俗稱竹虎、山狗大,為飛蜥科龍蜥屬下的物種。

僅分布於台灣(包含本島、蘭嶼、綠島及琉球嶼),也是臺灣所有攀蜥當中體型最大的,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500公尺以下山區。

目錄1辨識特徵2生活習性3外來侵害4參考文獻5擴展閱讀辨識特徵[編輯]雖然是台灣的特有種,但斯文豪氏攀蜥對環境適應力強,是臺灣最常見的龍蜥體長8~25公分,最大可達31公分。

體色會因個體而有所差異,大多是以褐色或黃褐色為主,並會隨環境做出小幅度的改變,體側各有一條由菱斑連貫形成的黃色(或黃綠色)縱帶(雌性較黯淡且不明顯)。

雌雄體色差異甚大,雄性體型較大,背部的縱斑比雌性明顯,體色也較鮮明;喉部黑色(雌性較接近褐色),並有明顯的白斑。

嘴白色,口腔內呈灰白色或略帶黑色[1]。

此外,斯文豪氏攀蜥也有所謂的「棕背型」,這種個體背上深褐色的範圍大部分都被紅褐色所覆蓋,並帶有淺黃色斑紋;在頭部、四肢與尾部也都有深褐色斑紋。

生活習性[編輯]為樹棲性生物,日行性,白天常在森林邊緣空曠處活動,在大樹樹幹上常能見到其蹤跡。

領域性強,雄蜥遇驚擾時會張口威嚇,同時喉部會擴張,喉部白斑也會更加顯著,並做出類似伏地挺身的姿勢,多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4~9月為主要活動季節,其餘時間進行冬眠[1]。

對環境的要求不高,除了樹林外,活動範圍也包含果園,住家庭園甚至大馬路邊緣。

外來侵害[編輯]2006年,日本靜岡縣磐田市的天龍川東部被證實有斯文豪氏攀蜥的蹤跡,推測可能是由從台灣運輸至當地的植物中「偷渡」入境的,可能造成的影響仍有待調查[2][3]。

2016年9月,日本宮崎縣也確認有斯文豪氏攀蜥出現的紀錄。

[4]參考文獻[編輯]^1.01.1台灣大百科全書.斯文豪氏攀蜥.[2009-09-09]. ^斯文豪氏攀蜥(日文)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外來入侵物種資料庫^加藤英明・細田昭博・大庭俊司・衛藤英男.静岡県で記録されたスインホーキノボリトカゲJapaluraswinhonisGunther(Squamata,Agamidae).日本生物地理學會會報.2010,65:9–12. ^台灣特有種蜥蜴宮崎出沒家貓叼回家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9-20.朝日新聞呂光洋,杜銘章&向高世.臺灣兩棲爬行動物圖鑑.大自然雜誌社.1999. 向高世.台灣蜥蜴自然誌.天下文化.2001/2008.ISBN 978-986-2162-18-7.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向高世,李鵬翔&楊懿如.台灣兩棲爬行類圖鑑.貓頭鷹出版社.2009.ISBN 978-986-6651-95-3. 擴展閱讀[編輯]維基物種中有關斯文豪氏攀蜥的數據分類單元識別碼維基數據:Q716320ADW:Japalura_swinhonisGBIF:2465986iNaturalist:31588IRMNG:10366481ITIS:1056699RD:swinhonisuBio:195483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斯文豪氏攀蜥&oldid=62373060」分類:龍蜥屬台灣爬行動物台灣特有種隱藏分類:Webarchive模板wayback連結物種微格式條目含有拉丁語的條目引文格式1



2. 台灣蜥蜴名錄

◇台灣蜥蜴名錄. 向高世19991223. 雙星號【**】台灣特有種;單星號【*】台灣特有亞種。

粗體字者為保育類. 壁虎科(Family Gekkonidae). 1. 裂足虎(Gehyra​ ...◆台灣蜥蜴名錄向高世19991223雙星號【**】台灣特有種;單星號【*】台灣特有亞種。

粗體字者為保育類壁虎科(FamilyGekkonidae)1.裂足虎(Gehyramutilata)*又名截趾虎2.鉛山壁虎(Gekkohokouensis)3.**菊池氏壁虎(Gekkokikuchii)(僅於蘭嶼有記錄)4.無疣蝎(蜥)虎(Hemidactylusbowringii)5.蝎(蜥)虎(Hemidactylusfrenatus)6.史丹吉氏蝎(蜥)虎(Hemidactylusstejnegeri)7.半葉趾虎(Hemiphyllodactylustypustypus)8.鱗趾虎(Lepidodactyluslugubris)9.**雅美鱗趾虎(Lepidodactylusyami)(僅於蘭嶼有記錄)註:保育類名錄上所列之大壁虎(Gekkogecko),於台灣之記錄疑點甚多,故在此並未列出。

飛蜥科(FamilyAgamidae)1.**短肢攀蜥(Japalurabrevipes)2.**呂氏攀蜥(Japaluraluei)3.**牧氏攀蜥(Japaluramakii)4.*黃口攀蜥(Japalurapolygonataxanthostoma)5.**斯文豪氏攀蜥(Japaluraswinhonis)正蜥科(FamilyLacertidae)1.**台灣草蜥(Takydromusformosanus)2.**雪山草蜥(Takydromushsueshanesis)3.古氏草蜥(Takydromuskuehnei)4.**梭德氏草蜥(Takydromussauteri)5.北草蜥(Takydromusseptentrionalis)(馬祖有記錄)6.**蓬萊草蜥(Takydromusstejnegeri)石龍子科(FamilyScincidae)1.中國光蜥(Ateuchosauruschinensis)(馬祖有記錄)2.沿岸島蜥(Emoiaatrocostataatrocostata)3.*台灣中國石龍子(Eumeceschinensisformosensis)4.*白斑中國石龍子(Eumeceschinensisleucosticus)(僅於綠島有記錄)5.麗紋石龍子(Eumeceselegans)6.長尾南蜥(Mabuyalongicaudata)7.多稜南蜥(Mabuyamulticarinataborealis)(蘭嶼有記錄)8.多線南蜥(Mabuyamultifasciata)9.**臺灣滑蜥(Scincellaformosensis)10.股鱗蜓蜥(Sphenomorphusincognitus)11.印度蜓蜥(Sphenomorphusindicus)12.**臺灣蜓蜥(Sphenomorphustaiwanensis)FamilyAnguidae蛇蜥科1.**臺灣蛇蜥(Ophisaurusformosensis)2.蛇蜥(Ophisaurusharti)BACK



3. 台灣蜥蜴簡介

什麼是蜥蜴?在大多數的印象中常會認為牠們是一群外型和蛇相近, 全身被鱗並長著長長的身體、長長的尾巴,但卻擁有四肢的動物,也因為如此,牠們得到了一些 ...WETLANDSINTAIWAN17台灣蜥蜴簡介向高世什麼是蜥蜴?在大多數的印象中常會認為牠們是一群外型和蛇相近,全身被鱗並長著長長的身體、長長的尾巴,但卻擁有四肢的動物,也因為如此,牠們得到了一些與「蛇」有關的稱號,如:「蛇舅母」、「四腳蛇」、「蛇醫」、「蛇師」、「蛇子」…等,實際上以親緣及演化的關係來看,這兩類動物也的確是非常相近的。

於動物分類的階層上,蜥蜴和蛇類一樣同樣是爬行綱(Reptilia),有鱗目(Squamata)之下的一個大家族,其分類階層簡示如下:動物界(AnimalKingdom)脊椎動物門(PhylumChordata)爬行綱(ClassReptilia)(註1)有鱗目(OrderSquamata)(註2)蜥蜴亞目(sub-OrderSauria;sub-OrderLacertilia)《註1》爬行綱(ClassReptilia)下現生者共分為四目:分別為鱷目(OrderCrocodylia)、喙頭目(OrderSphenodonta)、龜鱉目(OrderChelonia)及有鱗目(OrderSquamata);而現今生存在台灣僅有龜鱉目及有鱗目兩大類,至於鱷目(OrderCrocodylia)在台灣僅有化石記錄。

《註2》有鱗目(OrderSquamata)之下分為:蜥蜴亞目(Lacertilia)、蚓蜥亞目(Amphisbaenia)及蛇亞目(Serpentes;orOphidia)。

因蜥蜴通常體型小,其肉或皮對於人類多無太大之利用價值,另外亦不如部分蛇在毒性上有所威脅,是故在中國,自古以來除少數可入藥之種類(如:蛤蚧、脆蛇等)所受到的關注較不若蛇類一般;另外由於其全身被鱗,在形態上與中華民族共尊的圖騰—即所謂的「龍」有不少相似之處,故有不少相關的稱呼,如:「龍子」便是指某類的蜥蜴,而在分類上將蜥蜴和龍同列一起亦有之,如:明朝李時珍之「本草綱目」,其內便將石龍子、蛤蚧及壁虎列於鱗部「龍類」之下。

然而各古藉上所載之蜥蜴名稱流傳沿用至近代,與各地方言融合後,不少新的用詞開始出現,在台灣亦是如此,而現代分類學興起後又更增加相關名稱之多樣性。

至於在適應上,蜥蜴的皮膚不像兩棲類一樣溼潤且富含腺體及微血管,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些角質的衍生物(鱗片),可用以防止水份的散失,所以它們身體的表面是乾燥的,另外它們也開始具有功能較發達的肺,來適應在陸地上的生活,至於它們的生殖方式則大多是行體內受精(雄性具有交接器)的有性生殖,少數的種類則可以無性的孤雌生殖方式產生下一代(如:部分的壁虎科蜥蜴);而產生幼體的方式則有卵生及胎生兩大類,卵生種類所生的蛋已經具有卵殼,殼內並且有被稱為「羊膜」以及「尿囊」的胚膜,讓它們的胚胎能夠受到較好之保護而能脫離水域在較乾燥的陸地環境下進行發育;並由於這些對陸地生活的適應,使得它們能夠出現的環境相對於兩棲類來說就更廣泛而且更多樣,目前世界上除了南極及歐、亞、美三洲之北部(近北極)之區域外幾乎到處都可見到牠們的蹤跡。

根據化石的記錄,地球上最早的爬行動物大約是在3億4千萬年前就已出現,當時這類所有爬行動物的老祖宗,在外型和體型大小上與現今常見之蜥蜴很類似;至於全世界現今生之爬行動物,已記錄者,約有7400種(其中,龜鱉類:250種;蜥蜴類:4300種,蛇類:2700種;蚓蜥類:152種;喙頭類:2種;鱷類:23種),其中蜥蜴跟蛇就佔了約95%,而相關之證據皆指出蛇及蚓蜥類也是由較早期之蜥蜴所演化出來的,因此我們可以說現存的爬行動物多是「遠古蜥蜴之後裔」。

在台灣及離島(包含蘭嶼、綠島、澎湖、金門及馬祖),目前確認記錄的蜥蜴約有32種(含亞種則計有33種)分屬5科:1.夜行性,腳趾具吸附性皮瓣,並常於住家附近出現的壁虎科:共5屬(截趾虎屬、壁虎屬、蜥虎屬、半葉趾虎、屬鱗趾虎屬)9種。

2.長得像小恐龍般,雄蜥又常會作伏地挺身示威的飛蜥科:共1屬(攀蜥屬)5種。

3.身體修長並常於灌叢或其它植物上攀爬的正蜥科:共1屬(草蜥屬)6種。

4.外表鱗片光滑常在地面上活動的石龍子科:共5屬(島蜥屬、石龍子屬、南蜥屬、滑蜥屬、蜓蜥屬)10種(不含亞種)。

5.像蛇一般不具四肢的蛇蜥科:共1屬(蛇蜥屬)2種。

除了偶有因原木進口或水族寵物飼養逃逸之巨蜥類,以全長(含尾巴)來說,台灣並無產大於一公尺以上之蜥蜴,至於本島最長的蜥蜴則要算是蛇蜥類了,最長約可達60多公分;最小的則是壁虎的某些種



4. 攀木蜥蜴、台灣草蜥、翠斑草蜥@ Lin(西瓜皮)的部落格:: 痞客邦::

攀木蜥蜴、台灣草蜥、翠斑草蜥翠斑草蜥~(正蜥科)中小型別名:蛇舅母。

體型明顯大於台灣草蜥,體側黃色的縱紋發達,台灣特有種。

(資料來自網 ...Lin(西瓜皮)的部落格跳到主文西瓜皮的小天地歡迎一起分享生態的美妙〜^_−☆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Jul17Sun201622:32攀木蜥蜴、台灣草蜥、翠斑草蜥攀木蜥蜴、台灣草蜥、翠斑草蜥翠斑草蜥~(正蜥科)中小型別名:蛇舅母。

 體型明顯大於台灣草蜥,體側黃色的縱紋發達,台灣特有種。

(資料來自網路)以前在野外,偶最常見到攀木蜥蜴和麗紋石龍子,但這段時間,居然偶而會見到一些草蜥,牠們體型不大,可是尾巴卻特別滴長耶~爬行速度蠻快,所以想拍,遇到時就快拿起相機,快快拍下,之後就可以隨時用相片~來慢慢觀賞喽~ 台灣草蜥~小小隻的草蜥尾巴紅紅滴~超獨特耶~翠斑草蜥~眼下方有一條寬型的黃綠色縱紋延伸至後腳基部。

攀木蜥蜴~紅褐色第一次見到,真特別耶~翠斑草蜥 台灣草蜥攀木蜥蜴 攀木蜥蜴 攀木蜥蜴攀木蜥蜴  攀木蜥蜴 攀木蜥蜴 攀木蜥蜴~雄蜥喉部較大且有明顯的白斑。

  攀木蜥蜴 攀木蜥蜴       謝謝觀賞~     文章標籤攀木蜥蜴、台灣草蜥、翠斑草蜥全站熱搜創作者介紹LinLin(西瓜皮)的部落格Lin發表在痞客邦留言(20)人氣()E-mail轉寄全站分類:攝影寫真個人分類:可愛的動物此分類上一篇:白犀牛&賞楓此分類下一篇:攀木蜥蜴(拍攝地點~坪林)上一篇:南美蟛蜞菊、大葉合歡、楓香、羅浮橋、楓情大道、蟬下一篇:卡利撒、陽明山~風櫃嘴步道歷史上的今天2016:南美蟛蜞菊、大葉合歡、楓香、羅浮橋、楓情大道、蟬2014:紅毛猩猩~(小妞莉一家三口)2013:黑鳳蝶的幼蟲(下集)~牠正在休息喔!2013:電線上可愛的~小鳥▲top留言列表發表留言站方公告[公告]MIB廣告分潤計劃、PIXwallet錢包帳戶條款異動通知[公告]2021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公告]新版部落格預設樣式上線活動快報一人一文挺餐飲!過往,部落客的文章為餐廳店家帶來許多生意。

現在,...看更多活動好康我的好友熱門文章文章分類生活日記(7)隨意拍拍~植物篇(235)秘密花園(104)旅遊(257)我的料理(125)我的料理(3)爸爸的拿手菜(13)最愛的點心之一(9)美食介紹(2)可愛的動物(42)可愛小貓(6)禽鳥類〜隨意拍拍(26)昆蟲篇~隨意拍拍(50)可愛昆蟲寫真(5)花系列~隨意拍拍(35)我的作品(22)可愛變裝造型(1)對孩子們的分享(9)生活法寶(2)我的寶貝收藏(4)文章(13)文章(2)未分類文章(2)最新文章最新留言動態訂閱文章精選文章精選2019十二月(1)2019十月(1)2019九月(1)2019八月(2)2019七月(1)2019六月(1)2019四月(1)2019三月(4)2019二月(3)2019一月(1)2018十二月(2)2018十一月(2)2018九月(1)2018八月(2)2018七月(3)2018六月(4)2018五月(3)2018四月(2)2018三月(3)2018二月(3)2018一月(3)2017十二月(4)2017十一月(3)2017十月(3)2017九月(5)2017八月(1)2017七月(4)2017六月(6)2017五月(6)2017四月(9)2017三月(5)2017二月(6)2017一月(4)2016十二月(6)2016十一月(3)2016十月(6)2016九月(7)2016八月(4)2016七月(9)2016六月(7)2016五月(8)2016四月(6)2016三月(7)2016二月(1)2016一月(9)2015十二月(11)2015十一月(6)2015十月(9)2015九月(8)2015八月(8)2015七月(10)2015六月(11)2015五月(10)2015四月(12)2015三月(12)2015二月(12)2015一月(9)2014十二月(14)2014十一月(14)2014十月(21)2014九月(22)2014八月(26)2014七月(18)2014六月(20)2014五月(26)2014四月(26)2014三月(21)2014二月(17)2014一月(19)2013十二月(17)2013十一月(17)2013十月(25)2013九月(17)2013八月(38)2013七月(31)2013六月(38)2013五月(39)2013四月(35)2013三月(51)2013二月(32)2013一月(32)2012十二月(40)2012十一月(26)2012十月(1)所有文章列表文章搜尋新聞交換(RSS)誰來我家參觀人氣本



5. 台灣蜥蜴介紹:印度蜓蜥

生存於霧社山區的蜥蜴除了印度蜒蜥外,麗紋石龍子、短肢攀蜥、箕氏攀蜥、台灣​草蜥、蛇蜥等都是卵生,這些蜥蜴在相同生存環境下為何採取不同的生殖模式? |回首頁|ENGLISH|兒童館|CHILDREN|MyMuseum|進階檢索現在位置: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一般大眾 » 數位典藏 » 動物學 » 爬蟲類 » 學習資源:::相關連結學習資源多媒體主題展示標本庫瀏覽知識庫瀏覽台灣蜥蜴介紹:印度蜓蜥Path::蜥蜴類學習資源->台灣的蜥蜴->台灣蜥蜴各論->台灣蜥蜴介紹:印度蜓蜥生活型態歷史與演化文化傳說與神話台灣的蜥蜴台灣蜥蜴的特色台灣蜥蜴各論台灣蜥蜴介紹:白斑石龍子台灣蜥蜴介紹:雪山草蜥台灣蜥蜴介紹:台灣蜓蜥台灣蜥蜴介紹:短肢攀蜥台灣蜥蜴介紹:蝎虎台灣蜥蜴介紹:麗紋石龍子台灣蜥蜴介紹:印度蜓蜥台灣蜥蜴介紹:蓬萊草蜥台灣蜥蜴介紹:脆蛇蜥台灣蜥蜴介紹:印度蜓蜥*台灣蜥蜴介紹:印度蜓蜥  動物的生殖模式,依胚胎養分的供給及出生形態可分為三類:1.胎生:胚胎所需養分由母體胎盤供給,受精卵留在母體內成長至幼體才生出(如牛);2.卵胎生:養分由胚胎自己供給,但受精卵留在母體內成長至幼體才生出(如印度蜓蜥);3.卵生:養分由胚胎自己供給,以蛋生出,藉溫度孵化(如短肢攀蜥)。

現今研究蜥蜴生殖的學者,不再以此為分類依據,而以出生形態分類,以蛋生出就稱為卵生,以幼體生出就稱為胎生。

印度蜓蜥的生殖模式屬於後者。

為什麼有的蜥蜴是卵生,有的是胎生呢?是不是與溫度有關?生存於熱帶或亞熱帶的蜓蜥是否皆卵生?而生存於寒帶的蜥蜴採胎生?或者與吃牠們的掠食者有關?生存於霧社山區的蜥蜴除了印度蜒蜥外,麗紋石龍子、短肢攀蜥、箕氏攀蜥、台灣草蜥、蛇蜥等都是卵生,這些蜥蜴在相同生存環境下為何採取不同的生殖模式?諸如上述演化上的課題,將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印度蜓蜥首先於1912年被美國人VanDenburgh發表,其模式標本採集地位於台灣台南的關仔嶺,現保存於美國加州科學院。

印度蜓蜥分佈於中國南部、中南半島等地。

在臺灣,其分佈極為廣泛,從平地至海拔1,200公尺皆可見到牠的蹤跡;成熟個體的體重介於22克(雌蜥,含胚胎)至5克之間,吻肛長約60-90公釐。

食:  印度蜓蜥的食性甚廣,由環節動物至昆蟲都有發現。

由於在森林底層活動,因此腐植土內的無脊椎動物都有可能成為其佳餚;曾經見到印度蜒蜥鑽入腐葉中,口含蚯蚓,破土而出,通常對於口含佳餚的動物或人,我都會任其揚長而去。

山壁上長了許多匐匐帶刺的刺蓼,春夏之季,枝頭上開滿了粉紅色的小花,蝴蝶和蛾常在野花間飛舞採蜜,此時印度蜒蜥會出現在剌蓼叢中,不時探出頭來,偶而可見小飛蝶遭其吞噬。

所吃的東西皆以能量儲存起來,其貯存方式,並不像其他蜥蜴貯存於體背內側的兩塊黃色脂肪體(如雪山草蜥),而是貯存於肝臟;印度蜓蜥的肝臟重量,不論雌、雄,於每年冬眠季前的8、9月達到高峰,而生殖活動季的3-7月都很低,尤其是雌蜥的生產期-6月,更降到全年的最低點。

衣:  印度蜓蜥體背呈褐色,這有利於在枯黃的落葉堆中活動。

若不是牠對外物入侵異常敏感,我們很難在落葉堆中找到牠。

這種高度敏感性,是印度蜓蜥求生存的一種手段,可閃避掠食者(如蛇)的捕食;但同樣的方法卻是我們發現牠蹤跡的契機,是福是禍很雖判定。

只要一靠近牠出沒的地方,印度蜒蜥就會立刻反應,不是躲入樹葉堆中就是往山壁上鑽,若屬前者則被捕獲的機會大增,雖然機會較大,但也不會超過一半,明明看到牠躲進去,卻遍尋不著。

若屬後者,只能望蜥興嘆,除了牠速度快外,滿佈的刺蓼也是我們考慮要不要追牠的原因之一。

因此每次在2-3公里長的山壁間能捕獲到的數目有限。

3月印度蜓蜥冬眠初醒,9-10月溫度漸漸降低,此時很難找到牠們的蹤跡。

住:  印度蜒蜥居住在樹林邊緣森林底層,尤其是腐爛倒臥的樹幹更是牠們棲身的好地方,不僅食物豐富,且是最佳藏身之處;我們常在路旁和湖邊倒下的樹幹上發現印度蜒蜥活動其間。

森林間溫暖潮濕,孕育各式各樣的動物,尤其是位於食物網較底層的碎食者,由樹木落下的枯葉,任其腐爛後能量回流至食物網所需的時間甚長,若由碎食者先食用枯葉,印度蜓蜥再捕食碎食者,蛇或鳥捕食印度蜓蜥,則能量流入食物網的速度快了很多。

因此印度蜓蜥在森林的動植物中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在森林底層的棲地中尚有少數的麗紋石龍子生活其間,因為族群不大,所以此地仍以印度蜓蜥為主。

行:  前面述及,印度蜓蜥對異物的入侵相當敏感,



6. 斯文豪氏攀木蜥蜴

走在森林的步道上,常常會看到樹幹上有矯健的身軀穿梭著,背部兩條黃色條紋特別醒目,嬌小的身軀拖著長長的尾巴。

雖說嬌小,牠可是台灣最常見且體型最大的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台灣地球日中文|EN認識自然谷緣起與組織架構資訊公開活動資訊自然谷之星山中記事Menu認識自然谷緣起與組織架構資訊公開活動資訊自然谷之星山中記事SearchClose捐款支持中文|EN|日本語捐款支持SearchClose斯文豪氏攀木蜥蜴作者羅崇峻日期2016.08.16中文名斯文豪氏攀木蜥蜴別名肚定、竹虎、箕氏攀蜥、箕作氏攀蜥、斯氏攀蜥科名飛蜥科學名JapaluraswinhonisGunther分佈平地至1500公尺以下低海拔山區,以及離島蘭嶼、綠島、小琉球。

生態棲息環境以樹林邊緣為主,或是樹叢旁的小徑、大樹樹幹上都不難發現其蹤跡。

斯文豪氏攀蜥領域行為明顯,當發現有動物接近時,便會將喉部擴張,同時喉部的白斑也因喉部顏色變暗而更加顯著,並藉由持續做出伏地挺身的威嚇動作來宣示領域。

斯文豪氏攀蜥為日行性,夜晚時會趴於葉面上休息。

主要以昆蟲或是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特徵體長約8公分,最大全長可達31公分的蜥蜴。

尾部不會自割,體背以黃褐色為主,背部兩側有菱斑連貫成黃綠色縱帶。

嘴的外緣為白色,口腔內為灰白色或與黑色,喉部有白斑。

體色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做小幅度的變色,以增加隱蔽的效果。

遇到危險時,會鼓起身體做伏地挺身的姿勢以嚇唬敵人。

補充-走在森林的步道上,常常會看到樹幹上有矯健的身軀穿梭著,背部兩條黃色條紋特別醒目,嬌小的身軀拖著長長的尾巴。

雖說嬌小,牠可是台灣最常見且體型最大的蜥蜴-斯文豪氏攀蜥。

通常在草叢綠地、農田、公園、校園或郊區,只要有幾棵樹或是樹叢,都有機會看到斯文豪氏攀蜥的身影。

因為能夠非常適應環境,斯文豪氏攀蜥在台灣具有非常穩定的數量。

小時候還是小鬼頭在校園時,常常看到樹上有隻攀蜥,就靜靜的靠近牠朝牠尾巴出手,就抓到了,然後向其他小鬼頭們炫耀。

而第一次認識到斯文豪氏攀蜥是小學時,拿到的生物介紹卡上面是一隻趴在蕨類植物上、鱗片分明、頭型如恐龍般的蜥蜴。

如此特殊的特徵讓我之後在森林看到這類形狀的蜥蜴都稱牠「斯文豪氏攀蜥」,殊不知台灣共有5種攀蜥,其他分別為黃口攀蜥、短肢攀蜥、呂氏攀蜥和牧氏攀蜥。

(圖說:攀蜥是野外常見的生物之一。

)台灣低海拔地區比較常見的是斯文豪氏攀蜥與黃口攀蜥。

比較好分辨的方式是看牠背後的兩條黃縱斑,再來就是看牠的口腔外緣的顏色是否為灰白色及下顎是否有白斑。

有機會看到牠張口,看看口腔內是灰灰白白還是黃澄澄的,黃色的話就必定不是斯文豪氏攀蜥而是黃口攀蜥。

(圖說:斯文豪氏攀蜥的公蜥,體側會有兩條黃色的條紋。

)來到自然谷已經有一個月了,每一次走入步道時,都一定會有攀蜥陪伴。

常常走著走著,猛然一抬頭,一隻攀蜥就趴在樹枝上動也不動,圓潤的眼珠子轉呀轉著打量著這個龐然大物。

試著靠近牠時,牠依舊不動如山,可能還認為沒有人注意到牠,直到伸手接近時,才如同觸電一般彈了起來,一溜煙跑到樹上,在沒有人碰的到的地方做起了伏地挺身的姿勢,彷彿在嘲笑敵人的笨拙。

       即使攀蜥在台灣數量非常豐富,為了繼續能夠看到如此的生態風景,並能讓後代子孫能夠一起共享,保護棲地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及義務,愛護地球就從今天開始做起。

小知識催眠攀蜥假死,是生物遇到敵人時的本能反應,並趁敵人不注意時趁機溜走。

只要把把攀蜥四肢離地並將其眼睛遮住約10~20秒,在不驚動它的情況下,攀蜥有可能會像被催眠一樣進入假死狀態。

贊助參考資料網站 臺灣大百科書籍台灣蜥蜴自然誌。

向高世。

天下文化。

相關文章動物鉤盲蛇2021-02-26野生動物觀察中,除了較難遇見的哺乳類動物外,其他如節肢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動物斑蠍蛉2020-12-29進入秋冬的新竹,迎來東北季風的強風,騎機車在馬路上讓人著實體驗何謂壓車騎直線,...動物白梅花蛇2020-10-16自然界中有許多不同種生物外型卻長得很像,常常讓人誤會。

這些看似相仿的生物,有些...兩棲爬蟲鉤盲蛇2021-02-26野生動物觀察中,除了較難遇見的哺乳類動物外,其他如節肢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兩棲爬蟲



7. 博客來-台灣蜥蜴自然誌

書名:台灣蜥蜴自然誌,原文名稱:A Field Guide to Lizards in Taiwan,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2162187,頁數:176,出版社:天下文化,作者:向高 ...ErrorErrorThispagecan'tbedisplayed.Contactsupportforadditionalinformation.TheEventIDis:6862205497924075543.TheSessionIDis:N/A.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