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信即所見:觀看之道,論攝影的神祕現象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所信即所見:觀看之道,論攝影的神祕現象
=《紐約時報書評》評選為年度最佳書籍=
Believing Is Seeing. 所信即所見,信念決定我們所看見的一切。
那究竟是真相,抑或自身的幻想?
此書將永遠改變你觀看的方式。
自廢墟中,被搶救出的敘利亞受傷男童身影;太陽花學運期間,占領立院議場學生的嬉鬧照片;一張名為「攝影師在我眼前,翻倒垃圾桶要拍暴動假象」的照片;香港旺角騷亂中,警察為一名長髮市民止血的照片……看著照片,我們以為它提供了一條通往真相的神奇路徑。
「人們很容易根據照片做出錯誤的推論。
攝影呈現出事物的樣貌,
卻也在同一時間將它從我們眼前隱去,
而攝影和語言聯手,則提供我們一輛通往錯誤的特快車。」──埃洛‧莫里斯,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導演
一本高度原創性的攝影探索和感知研究。
做為一名導演,莫里斯深諳如何捕捉精采的瞬間,以及拆解影像的構成元素。他以獨特的風格,解開隱藏在各色紀實攝影背後的謎團,包括疑似造假的克里米亞戰爭照片、美國大蕭條時期的照片,甚至是那些從阿布格萊布監獄流出的可怕影像。
書裡的每篇文章,都帶有偵探故事的成分與哲學思考面向;每篇文章都為讀者提出一道謎題,並對照片以及人們假定照片所記錄的真實之間有何關聯進行調查。探討的議題廣泛,像是如何定奪攝影為報導證據、純藝術或政治宣傳工具?觀者所看見的,究竟是真相抑或既定成見?莫里斯以他敏銳的諷刺、懷疑與幽默告訴讀者,照片揭露真相的能力就跟模糊事實的本領一樣強,以及我們眼睛所看到的,往往是由我們相信的東西所決定。
本書特色
書中討論攝影無可奉告的神祕學,評斷攝影師欲隱藏的動機與無處可循的真相,為極少見的主題。
【名人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李惠仁 紀錄片導演
姚瑞中 攝影家、師大美術系副教授
張世倫 藝評人
章光和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系教授
郭力昕 影像評論者、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楊力州 紀錄片導演
簡永彬 攝影文化工作者 一致好評!!
「攝影鏡頭就像一把刺向現實的兩面刃,能揭露被遮蔽的表象,也可能被表象所矇蔽。在媒體勢力主宰認知世界的當下,攝影倫理經常讓位給讓人迷惑的幻術,甚至犧牲正義以服務人性的權力欲念。本書鑑往知今,閱者能不慎乎。」--姚瑞中(攝影家、師大美術系副教授)
「執導風格向來專注固執、且從不輕易鬆手的埃洛・莫里斯,在本書中對諸多照片常見的紀實性宣稱,逐一做出解剖刀式的個案拆解與推理重構。一如在其紀錄片經典《正義難伸》裡的追根究柢、大膽假設、反覆驗證與再三思量,此種高度理性的懷疑態度,最終構成了一種迷人的嚴謹,反向證成了攝影術那歷久彌新、且總能發人深省的視覺魅力。」──張世倫(藝評人)
「《所信即所見》一語道破攝影觀看的本質。一般人認為攝影不說假話,但是攝影的真話有時也經不起考驗。作者抽絲剝繭有如偵探辦案讓我們看到觀看的奧妙。」──章光和(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系教授)
「如同偵探辦案般地追索細節,著名紀錄片導演莫里斯對幾幅西方新聞/紀實攝影經典,進行了攝影、真實、造假之複雜關係的討論。莫里斯挖掘出英美攝影名家在其紀實現場動過手腳的事實,也追問美軍虐囚照片背後的醜陋語境,進而提出攝影在認識論上的重要問題。作者的調查與辯證,再次有力地說明了『照片揭露,也隱匿事實』的雙重性。對懷疑『有圖有真相』、尤其是還信奉這個迷思的讀者,都應該仔細閱讀此書。」--郭力昕(影像評論者、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在莫里斯的導引下,不管你是相機的操作者或一般大眾的觀看者,在觀閱的同時,所有力場,將隨探究攝影本質與真相裡不斷迴旋……」──簡永彬(攝影文化工作者)
【媒體讚譽】
《紐約時報書評》、《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科克斯書評》、《出版人週刊》、《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書單》、《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美國線上文學雜誌《The Millions》等各大媒體一致強力推薦!!
★莫里斯的作品讀起來不像傳統的攝影評論,反而比較類似瑟巴爾特(W.G. Sebald)的小說,兩人都對真相、記憶與戰爭非常著迷。我們在書中看到一些引人入勝的奇特照片,這些照片就像教科書裡的額外習題,讓我們有附加的機會去練習觀看的藝術,同時也為「Mysteries of Photography」這個副書名增添了數倍的神祕性。──《紐約時報書評》
★在這個影像變造極其容易,而且日常生活被愈來愈多影像淹沒的時代,我們得時時詢問:「我們看到的,究竟是什麼?」──《華爾街日報》
★莫里斯是一位博學偵探……這本書是一部構思優雅、結構巧妙的文化心理人類學,主旨是要警告我們,根據攝影師抓拍的快照來推斷攝影師的動機,是一件危險的事。今日,我們愈來愈常根據在眼前舞動的閃爍魅影來決定自身對真相的看法,想要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遊走航行,這本書也是很好的警示指南。──《洛杉磯時報》
★這本由影像製作者撰寫的傑出著作一再提出強烈抨擊,反對我們太過輕易將影像視為證據,它懇求我們,應該把影像視為人為製造出來的產物。──《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如果能有更多檢察官和警政調查人員像他這樣嚴格,死囚之中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無辜者;若能有更多記者和編輯像他這般徹底,我們的新聞就不會受到那麼多錯誤事實和蓄意欺瞞的汙染。──美國線上文學雜誌《The Millions》
★莫里斯用細膩狡猾的文化批評編織出這本調查詢問的傑作,這本書無疑是嚴謹的非文學巨著,但卻像最棒的推理小說一般引人入勝。──Brainpickings.org
★人們經常從照片證據裡為自身的說法找到完全肯定的支持,想要戳破這類「證據」的搖擺性質,有誰比深諳影像滑溜魔力的大師更適合呢?──線上雜誌Salon.com
【Amazon讀者五星評論】
★這是我讀過最讓人迷戀上癮的文集之一……埃洛‧莫里斯先對攝影的本質做出看似簡單的觀察,接著讓這些觀察帶領他(和我們)鑽進哲學的兔子洞,深入到我們無法預期的程度。他那種強迫症般、一發不可收拾的偵查行動,有時會創造出一種奇特的懸疑感,足以與和他最精采、最有趣的電影作品媲美。──Bix B-Roll
★比桑塔格和巴特對攝影的沉思更加精采,這本書採取違反直覺的觀點,認為攝影隱匿的就和揭露的部分一樣多,而藝術除了精於如實模仿也同樣擅於不實呈現。對談、挑釁、機智、深入,這本書一次又一次地正中目標。──shamrock
★很少有一本書能讓我重新整理思緒,學到觀看真相的新方法。作者並未搬弄一些老生常談,而是用照片來解構真相。答案永遠不明,但我覺得自己變得更有能力,可以嘗試去破解現實。──Peter Son
★凡是對真相的扭曲、真相的難以捉摸,以及感知與現實的差異有興趣的人,都會愛上這本書。書中充滿了各種照片、精采註釋,以及得到大獎認證的寫作風格。──M. Zierler
★身為一名攝影師,我在好幾個層次上相當欣賞莫里斯。他仔細檢視了幾個案例研究和一些特定照片,因為攝影的出現以某種方式影響了歷史的感知,他挑選的這些案例和照片非常吸引人。莫里斯的書寫風格結合了學院和個人,並善加利用所有能取得的研究選項,包括人類及非人類的。他的中心主旨是,藝術家和觀看大眾都有可能對影像進行變造與操弄,這點可以套用在所有現代媒體之上。──L. Leeder
作者簡介
埃洛‧莫里斯Errol Morris
世界知名電影導演,曾獲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這個獎通常肯定以活躍、激勵人心的方式追求公平正義、力求更和平社會之人,並以《戰爭迷霧》(The Fog of War)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其他電影作品包括《小報》(Tabloid)、《標準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死亡先生》(Mr. Death)、《又快又賤又失控》(Fast Cheap & Out of Control)、《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正義難伸》(The Thin Blue Line)和最新的《非真實告白》(The Unknown Known)。著有《錯誤荒原:傑佛瑞‧麥唐諾謀殺案》(A Wilderness of Error: The Trials of Jeffrey MacDonald)。
譯者簡介
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攝影的異義》、《觀看的方式》、《持續進行的瞬間》、《班托的素描簿》等書。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前言
●克里米亞戰爭(攝影師的意圖)
第一章 哪個先,雞或蛋?
●阿布格萊布虐囚事件(攝影的揭露與隱匿)
第二章 真正的頭罩人請起立?
第三章 最奇怪的事
●攝影和現實(圖說、宣傳和騙局)
第四章 不該出現的鬧鐘
第五章 一切始於一隻老鼠
●內戰(攝影與記憶)
第六章 他是誰的父親?
結語
致謝
作者註
chapter 1哪個先,雞或蛋?Which Came First,the Chicken or the Egg?Part 1在念頭與現實之間在動機與行動之間陰影落下⋯⋯⋯──艾略特(T. S. Eliot),〈空心人〉(The Hollow Men)「你是說,你千里迢迢跑去克里米亞,只是因為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寫的一句話?」我朋友隆.羅森鮑姆(Ron Rosenbaum)用不太相信的口吻說道。我告訴他:「錯,事實上是兩句話。」那出自於桑塔格的《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她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書。這就是那兩句話:事實證明,許多早期戰爭攝影的經典影像都經過擺設,或是照片中的景物曾遭到竄改更動,這點並不令人驚訝。當芬頓(Fenton)帶著他的暗房馬車抵達塞凡堡(Sabastopol)附近滿目瘡痍的山谷時,他從同一個三腳架的位置拍了兩張照片:在那張膾炙人口、名為「死蔭幽谷」(〔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儘管冠上這個標題,但那支輕騎兵在發動那場死亡出擊時,並未越過此地)的第一版照片裡,有許多砲彈堆在道路左邊的地面上,但是在他拍攝第二幀─也就是經常轉印複製的那幅─照片之前,他監督別人把砲彈散置在道路上。先做一點背景介紹。1855年,英國出版商阿格紐父子公司(Thomas Agnew & Sons)派英國知名攝影師羅傑.芬頓(Roger Fenton)前往克里米亞拍攝正在進行的戰爭,交戰雙方一邊是英國、法國和土耳其組成的聯軍,另一邊是俄羅斯。芬頓和他的助手約翰.史巴林(John Sparling)從1855年3月8日到6月26日,花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在英軍戰線後方一輛改裝成暗房的馬車裡工作。他們生產出360張照片,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以「死蔭幽谷」為名的那兩張。雖然這兩張照片具有經典地位,但是桑塔格的書裡並未附上插圖。事實上,桑塔格的書裡沒有附上任何照片,只有照片的相關資料。[1] 我幫讀者省點事。這就是芬頓拍的那兩張照片,根據桑塔格的說法,是「從同一個三腳架的位置」拍攝。我幫它們各取了名字:「路旁」(OFF)和「路上」(ON)。「路旁」是指砲彈出現在路旁邊那張,「路上」則是砲彈出現在路中間那張。我花了不少時間細看這兩張照片,還有思考桑塔格的那兩句話。桑塔格指的當然不是芬頓在照片拍攝之後做了變造,只是說他在被拍攝的風景裡做了一些更動,藉此改變或「擺設」(staged)了第二張照片。但是桑塔格怎麼知道芬頓在風景裡動了手腳,或者說得更明白點,她從何得知他「監督別人把砲彈散置在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