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中興盛的馬球運動,究竟起源於何處? | 古代馬球

「趣杖」 為擊鞠,也就是中國古代馬球所用的器具,「擊拂」、「懷協」這些詞語都是擊鞠的術語。

這幾句詩文,生動地通過描寫了季布打氈及舞槍 ...搜索首頁歷史正文2019年07月21日20:49:31336views摘要可以說,馬球運動在唐代的全民普及程度,堪比如今的足球之於巴西,籃球之於美國。

唐代的皇帝大多喜愛這項運動,據考證,唐朝的21位皇帝,就有11位皇帝是馬球迷,有的是馬球高手,有的甚至為之付出了生命。

《長安十二時辰》一劇如今熱播,受到一致好評。

劇中有一場馬球戲,還原了唐朝馬球運動的盛況。

可以說,馬球運動在唐代的全民普及程度,堪比如今的足球之於巴西,籃球之於美國。

馬球,亦稱打毯、擊鞠、馬鞠、波羅球(Polo),是一項騎在馬上揮杖擊球的運動,後人又稱之為馬球。

它與早期的蹴鞠不同,蹴鞠只是用腳踢,但是馬球「須騎馬以杖擊之,故云打毯或擊鞠也」。

唐代的皇帝大多喜愛這項運動,據考證,唐朝的21位皇帝,就有11位皇帝是馬球迷,有的是馬球高手,有的甚至為之付出了生命。

唐玄宗就是一個馬球愛好者,《太平廣記》中記載:「玄宗好擊毯,內廄所養馬,猶未甚適。

」唐僖宗曾對優人石野獵說過:「朕若應擊毯進士舉,須為狀元。

」因為馬球這項運動,唐穆宗因傷致死,唐敬宗因迷戀馬球而死於謀殺。

《資治通鑒》記載:「上好擊球,由此,通俗相尚。

」在皇帝的倡導下,馬球從一種貴族運動,逐漸演變為全民運動。

五代時期的花蕊夫人在《宮詞》中寫道:自教宮娥學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

上棚知是官家認,遍遍長贏第一籌。

在馬球場上,巾幗不讓鬚眉,漂亮的宮女們,騎上駿馬打著球,別有一番情趣。

唐代長安每當科舉考試後,榮登金榜的進士們,都要去著名球場月光閣比試球藝。

在選拔軍事人才時,也很看重馬球技術。

《新唐書》中說:「與高駢皆隸右神策軍,歷良原鎮使,以善擊球,俱備軍將,駢以兄事寶......官不進,自請以毯見,武宗稱其能,擢金吾將軍。

以球喪一目。

進檢校工部尚書、涇原節度使。

」周寶和高駢以神策打球軍將起家,可見唐代對武將的馬球技術十分看重。

那麼,風靡唐朝的馬球究竟起源於何時何地呢?筆者進行了總結,關於馬球的起源地,有波斯、吐蕃、西北地區、中原等多種說法。

第一種觀點認為馬球起源於中原,春秋戰國時期或已出現,至漢唐發展時期,明清時期沒落;第二種觀點認為馬球起源於波斯(今伊朗),並通過粟特等西域民族傳入中國,並在中原地區發展興盛。

《世界古代發明》一書記述:「馬球可能是公元前500年在古波斯(伊朗)發明的。

」第三種觀點認為馬球起源於吐蕃,在唐代傳入中原,他們的主要依據是英語「polo」一詞源於藏語借詞;第四種觀點認為馬球起源於突厥語類的民族,並通過突厥語類的民族和蒙古游牧民族傳入中原。

關於起源地,筆者傾向於第四種觀點,認為馬球最早可能出現在新疆和中亞一帶。

筆者認為,要探究馬球的起源,需要從三個方面考慮。

第一,需要在基本邏輯上站得住腳;第二,需要有大量文獻資料的支持;第三,要有考古發現的實物證明。

馬球不同於只用腳來踢的蹴鞠,它的出現是以「馬」的文化為基礎的。

優良的馬匹、嫻熟的馬術技藝是馬球開展的最基本要素,是馬球產生的內因。

在廣袤的亞洲的溫帶草原上,生活著大量以游牧為生的民族,「馬」對他們來說是最寶貴的財富,長年累月的養馬生涯,良好的育馬環境,讓他們培育了很多優良品種的馬匹。

比如新疆和中亞地區,這些地方在歷史上分別出現過著名的胡馬、烏孫馬、汗血馬和安息馬。

《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初天子發書《易》,雲『神馬當從西北來』。

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

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名大宛馬曰『天馬』雲。

」漢武帝將西域烏孫國和大宛國的好馬,都命名為「天馬」。

後用來為詠駿馬良種之典,或以「天馬東來」喻指塞外部族入貢。

由此可見,漢代西域一帶是優良馬匹的出場地,為馬術、馬球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質基礎。

從考古發現來看,2014年,吐魯番學研究院對外公布,考古人員通過對吐魯番洋海墓地出土的三件皮囊進行分析,發現這些皮囊與1979年在敦煌馬圈灣漢代烽隧遺址中發現的馬球基本一致,和2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