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棍球 | 板棍球

板棍球或卡莫基(Camogie,一種女性玩的板棍球)是有2,000年歷史的兩隊競爭的球賽,在愛爾蘭神話,特別是在秋楚萊恩(Cú, Chulainn)的史詩中,有很多記載。

今日瀏覽人次:448累計瀏覽人次:2855624/2021年8月31日星期二作者名稱:Evergreen版權宣言:板棍球Hurling國家:北愛爾蘭所在地區:歐洲方位:北緯53.25度西經8度入選年分:2018遺產類別: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國家:北愛爾蘭板棍球或卡莫基(Camogie,一種女性玩的板棍球)是有2,000年歷史的兩隊競爭的球賽,在愛爾蘭神話,特別是在秋楚萊恩(Cú,Chulainn)的史詩中,有很多記載。

愛爾蘭各地都玩這種球,尤其是比較肥沃的農業區和海外。

傳統上,球員人數沒有限制,而且在空曠的地方玩。

現在成人隊每隊有15人,而且在標記清楚的球場上玩.球員使用像曲棍球棒,但頂端扁平的木棍(赫利hurley)和一個小球(斯里奧達sliotar),目的是用木棍把球打進對方球門。

主要的保存者是稱為",赫勒hurlers",的男球員和",卡莫格camó,gs",女球員。

板棍球被視為愛爾蘭固有的文化,在促進健康,包容和團隊精神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今天推廣和傳承這種技能是透過教練教導以及在學校和俱樂部舉行比賽。

志工組成的蓋爾運動協會和卡莫基協會,以板棍球立場,在傳承有關技巧和價值觀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馬祖列島位於臺灣海峽西側,由36座島礁組成,星羅棋佈於閩江口外,串連為一海上明珠。

堅硬的花崗岩是大地天賦的素材,丘陵起伏、岩岸蜿蜒,構成馬祖的基礎地形特色。

而遠從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史前人類的島嶼生活遺跡、漢朝閩越族避走海外形成海洋民族、清初閩東沿海漁民和少數泉州人蜂湧移居,就地取材、打石砌牆、圍牆築屋,在各個澳口沿等高線形成依山的聚落,構成了現在馬祖獨特的聚落型態;至國共內戰,馬祖成為軍事重地,銘刻上坑道、碉堡、標語、砲臺等戰地烙印,在山陵起伏下,是一條條坑道的交織,密度為全世界之冠。

馬祖戰地文化是全世界從「熱戰」到「冷戰」,以致於邁向目前「和平共處」階段,保存最完整、最佳的示範點,更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戰爭文化遺址。

德國柏林圍牆只留小段供人憑弔;南北韓38度線處於準戰爭狀態;越南前南、北越鴻溝消滅殆盡;馬祖對岸的馬尾對峙期間設施也已幾無保存。

加上馬祖閩東文化之搭配,更是獨步全球的優勢。

另外,原被生態界以為已經絕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2000年再度在馬祖被發現,迄今統計全世界僅存50多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其中有20多隻出現於馬祖,是目前全世界最多者。

馬祖1949年,閩江、舟山群島相繼失守,美軍見留守大陳島後勤線將會過長不易長期防守,建議國民政府放棄大陳島等地,轉進金門、馬祖,對於大陸福建沿海任何軍事行動皆可提前掌控,扼守其要點,馬祖列島便成為國共抗戰的最北端防線,次年成立「馬祖行政公署」,實行軍事管制,但在這期間,行政組織相當不穩,軍事部隊事權也不統一,因此,為減少權力機關層級繁複,使權力集中,於1956年設立了「戰地政務委員會」,簡化行政層級,事權統一,軍方強勢的控管著一切事務,居民生活嚴重受到監控,管制其人口外流,並將居民納入軍事管理,建立民防組織,遂由原先安平樂業的漁村,一躍成為冷戰時期反共前哨堡壘,作為民主世界與共產政權的最前哨,馬祖實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馬祖雖未經歷重大砲火摧殘,但歷史留下的軍事遺跡,卻成為我們最珍貴的文化資產。

金馬戰地文化於2009年獲遴選為臺灣17處潛力點之一。

回溯馬祖列島開發歷史,遠至六千年前約當新石器時代,就有史前人類在島嶼上過著漁獵和採集的生活。

從東莒島大坪隴考古遺址出土文物研究,證實與福州地區的曇石山遺址同屬一個文化層,跟後來的閩越文化圈,又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

至今馬祖人仍舊保留著蛇和青蛙的圖騰信仰,濃濃的閩越文化遺風,已經沈潛於島民生活的底層,常顯現於祭典上,表露出馬祖人報本原始的情結和質樸的一面。

漢武帝剿滅閩越國後,一批不願歸降的閩越族遁走海上,成為最早的海洋民族,這樣偉業卻被歷代皇朝貶為「蜑民」階級。

馬祖人稱呼蜑民為「曲蹄仔」,馬祖有許多曲蹄仔開發和出沒的澳口,因此有「曲蹄澳」的地名。

史載馬祖曾有兩次海禁,進行封島焦土並將島民內徙:一次在1387年,因防制倭人為禍;另一次在1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