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這樣跪坐1分鐘,糾正脊椎不正,減輕膝關節疼痛,腰背越 ... | 跪坐脊椎

腰痛不一定是腰的問題,腰痛通常是因為「脊椎不正」、「用腳方式」、「血液循環不良」等三大原因,然而只要每天早上跪坐1分鐘,1個月左右 ...目录Home生活百科保健减肥美容命理旅游食谱教学资源国语英文华语PEREKODANPBSRPT/RPHSep6,2018每天這樣跪坐1分鐘,糾正脊椎不正,減輕膝關節疼痛,腰背越來越輕鬆Home»保健知识»每天這樣跪坐1分鐘,糾正脊椎不正,減輕膝關節疼痛,腰背越來越輕鬆人一步入老年,常常會步履蹣跚,腰酸膝痛,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同時高血壓、關節炎、糖尿病、心血管病、前列腺炎等疾病也會接踵而至。

老年病症多不勝數,防不勝防,以致我們無從下手。

其實,這些都是「上實下虛」之症,也就是氣血不足,氣血下不到腳了。

  跪坐,也叫正坐。

姿勢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端莊大氣,目不斜視。

 古代行武之人是在左側佩劍的,所以坐下來前,成單腿跪姿態;隨後再彎曲右腿,膝蓋距離一拳寬度;站起來時,先起右腿,再起左腿。

文人的坐法是先彎腰,成鞠躬姿態,身體重心降低,隨後雙膝著地。

坐後和女子一樣,是雙膝蓋併攏,雙手平壓在前面。

平日起居可以用前一種,但是祭祀、跪拜必須用後一種。

 早上跪坐1分鐘可治腰痛 腰痛不一定是腰的問題,腰痛通常是因為「脊椎不正」、「用腳方式」、「血液循環不良」等三大原因,然而只要每天早上跪坐1分鐘,1個月左右腰痛就會明顯改善。

    還有一種養生方法叫跪膝法,兩腿跪在比較厚實、柔軟的物體上,像沙發、床墊之類的東西上,然後用膝蓋走路。

膝蓋下面內側和外側各有一處凹陷,外側的凹陷就是犢鼻穴。

它是胃經上的穴位,此處氣血旺盛,是強壯身體的穴位。

   跪膝法正是因為打通膝蓋上的犢鼻穴,使體內的氣血下行,運輸到膝蓋處,膝蓋上的新鮮血液多了,自然就可以潤滑「生鏽」了的膝關節,減少膝關節的磨損。

 中醫常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而跪膝法打通氣血,就好像給膝蓋上了潤滑油,不但行動方便了,疼痛也就減輕了。

 從「跪坐」到「椅坐」,「立體」起居改變了中國人的心理和精神氣質。

宋之後跪坐被逐漸取代,但這種坐姿並沒有徹底消失。

跪坐在古代被流傳到日本,並被保留至今。

 跪坐可修身養性 「正坐」對自身內在是一種修養。

古人凡事講「正」,講中和之氣。

「故始有禮儀之正,方可有心氣之正也」。

當人們端坐著,也是對自身內在的一種修養。

跪坐講究的是通過坐姿達到一種修身養性,提升自身氣質,內外調合,和氣護身,尋求的是一種內心與身體的協調統一。

在古代,「君視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間很講究禮儀。

當臣下禮拜君王的時候,君王嚴肅恭謹的正坐,是一種最恰當的表達,端莊嚴肅,表現中華古人處世嚴謹。

若不跪坐,則是對大臣的不敬。

 先秦時期,不會坐或是亂坐都屬不懂禮儀的行為。

孔子的老朋友原壤就曾因亂坐而被孔子斥責。

一次,原壤張開兩腿,坐等孔子,被孔子批評,並用手杖輕敲其小腿,即「原壤夷俟」一說。

 (同學們在老師的導引下練習跪坐) 跪坐有益養生 跪坐不僅體現出修養,也是一種利大於弊的坐姿,是一種鍛練,對身體存在諸多好處。

習慣跪坐能減少駝背的發生,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也比較低。

 中醫上說,膝蓋是筋之府,也就是說,膝蓋是筋藏身的房子,是筋的匯聚點。

《黃帝內經》又說「肝主筋」,「肝開竅於目」,所以,跪膝法還具有養肝護目的效果。

 跪坐可以刺激人體的胃經脾經以及肝經,保持其通暢。

這幾條經絡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即便是身體虛弱的成年人,脾胃不好,以及肝火太旺,都可以通過跪坐來逐漸恢復健康。

 跪坐可以刺激到小腿胃經,使血液充盈到足三裡這個穴位。

足三裡堪稱人體第一要穴。

刺激這個穴位可以達到養生的效果。

很多人足三裡這個穴位並不敏感,這就是中醫上所說的「血不下行」造成的。

這個情況可以通過跪坐來解決。

 马上点这分享PostedbySharetifycomat9/06/201811:20:00PMEmailThisBlogThis!SharetoTwitterSharetoFacebookLabels:保健知识NewerPost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