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 | 桌球
桌上網球」(英語:Table tennis)简称桌球,又称乒乓球(英語:ping-pong),是一种由两名或四名运动员用小球拍(即乒乓球拍)在桌子上来回击打一个轻便的 ...桌球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2年4月10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桌球"—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乒乓」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其他用法,請見「桌球(消歧義)」。
關於與「桌球」名稱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桌球」。
「桌球」的各地常用別名中國大陸乒乓球臺灣桌球、乒乓球港澳乒乓球、乒乓波馬新乒乓球桌球一場桌球比賽最高管理機構ITTF暱稱Pingpong,wiffwaffwang,乒乓球起源1880年代特徵是否身體接觸否球員單打或雙打分類球拍運動,室內運動設備塑膠材質,直徑標示為40+,代表其直徑偏差由原來的39.50-40.50毫米上調至40.00-40.60毫米何時加入奧運會1988年「桌上網球」(英語:Tabletennis)簡稱桌球,又稱乒乓球(英語:ping-pong),是一種由兩名或四名運動員用小球拍(即桌球拍)在桌子上來回擊打一個輕便的球,或是用桌球拍拍打桌球的球類運動,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流行。
雙方球員手持球拍、隔著架有球網的球桌互相對打。
可作為單打或雙打,兩方互相擊球直至一方無法回球,另一方便能得分。
桌球與羽球、網球同為球拍運動的一種。
目錄1詞源2歷史3規則4商業相關5政治相關6比賽用具7場地設施7.1球拍(racket/bat)7.1.1材質規定7.1.2類型(依結構區分)7.1.3類型(依握法區分)7.2膠皮(rubber)7.2.1尺寸規定7.2.2類型8技術和戰術8.1技術種類8.2戰術種類9休閒或體育10比賽11桌球名人11.1中國大陸11.2香港11.3新加坡11.4臺灣11.5日本11.6韓國11.7瑞典11.8白俄羅斯11.9德國11.10法國11.11巴西11.12奧地利11.13丹麥11.14希臘11.15葡萄牙11.16英國12外部連結13參考文獻詞源[編輯]「乒乓球」一詞得名於其打擊時發出的「PingPong」聲音,該擬聲詞由英國製造商J.Jaques&SonLtd在1901年註冊為商標。
在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等地,就以「乒乓球」這一音譯作為它的官方名稱。
其中「乒乓」二字始見於明代[1],是一對變體表音字,即通過輕微改變「兵」的形體來標示與之相似的讀音[2]。
而在台灣、韓國和日本,則仍根據英文「tabletennis」將其稱為「桌球」(日語:卓球;韓語:탁구),意指桌上的球類運動。
歷史[編輯]中國山村中正在打桌球的孩子們桌球由網球(tennis)發展而來。
它起源於19世紀末的英國。
歐洲人熱愛網球運動,但因為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他們將網球運動搬到室內,以餐桌作為賽場,慢慢發展出桌球運動。
也有的說是1890年幾名在印度海軍官發覺在1張不大的台子上玩網球頗為刺激。
後來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彈性不大的實心球,並用木板代替了網拍。
最初稱為「桌面網球」(tabletennis),也有叫「室內網球」(Indoortennis)的。
1位美國製造商以桌球撞擊時所發出的聲音創造出ping-pong作為他製造的「桌球」專利註冊商標。
後來逐漸為桌球的正式名稱。
20世紀初,桌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
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桌球邀請賽,同時成立了國際桌球聯合會。
第一屆世桌賽譜寫了桌球早期運動的歷史新篇章,為今後的世界錦標賽奠定了基礎。
從1926年至1939年,世界桌球錦標賽每年都舉行1次。
從2003年第47屆世桌賽開始,國際桌總決定將把單項與團體比賽分開進行。
多年的發展也使桌球的球拍、比賽用球和規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最初的球拍是塊略經加工的木板,後來有人在球拍上貼一層羊皮。
再後來,歐洲人把帶有膠粒的橡皮貼在球拍上。
在20世紀50年代初,日本人又發明了貼有厚海棉的球拍。
桌球運動於1988年夏季被首次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規則
(2012年4月10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桌球"—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乒乓」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其他用法,請見「桌球(消歧義)」。
關於與「桌球」名稱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桌球」。
「桌球」的各地常用別名中國大陸乒乓球臺灣桌球、乒乓球港澳乒乓球、乒乓波馬新乒乓球桌球一場桌球比賽最高管理機構ITTF暱稱Pingpong,wiffwaffwang,乒乓球起源1880年代特徵是否身體接觸否球員單打或雙打分類球拍運動,室內運動設備塑膠材質,直徑標示為40+,代表其直徑偏差由原來的39.50-40.50毫米上調至40.00-40.60毫米何時加入奧運會1988年「桌上網球」(英語:Tabletennis)簡稱桌球,又稱乒乓球(英語:ping-pong),是一種由兩名或四名運動員用小球拍(即桌球拍)在桌子上來回擊打一個輕便的球,或是用桌球拍拍打桌球的球類運動,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流行。
雙方球員手持球拍、隔著架有球網的球桌互相對打。
可作為單打或雙打,兩方互相擊球直至一方無法回球,另一方便能得分。
桌球與羽球、網球同為球拍運動的一種。
目錄1詞源2歷史3規則4商業相關5政治相關6比賽用具7場地設施7.1球拍(racket/bat)7.1.1材質規定7.1.2類型(依結構區分)7.1.3類型(依握法區分)7.2膠皮(rubber)7.2.1尺寸規定7.2.2類型8技術和戰術8.1技術種類8.2戰術種類9休閒或體育10比賽11桌球名人11.1中國大陸11.2香港11.3新加坡11.4臺灣11.5日本11.6韓國11.7瑞典11.8白俄羅斯11.9德國11.10法國11.11巴西11.12奧地利11.13丹麥11.14希臘11.15葡萄牙11.16英國12外部連結13參考文獻詞源[編輯]「乒乓球」一詞得名於其打擊時發出的「PingPong」聲音,該擬聲詞由英國製造商J.Jaques&SonLtd在1901年註冊為商標。
在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等地,就以「乒乓球」這一音譯作為它的官方名稱。
其中「乒乓」二字始見於明代[1],是一對變體表音字,即通過輕微改變「兵」的形體來標示與之相似的讀音[2]。
而在台灣、韓國和日本,則仍根據英文「tabletennis」將其稱為「桌球」(日語:卓球;韓語:탁구),意指桌上的球類運動。
歷史[編輯]中國山村中正在打桌球的孩子們桌球由網球(tennis)發展而來。
它起源於19世紀末的英國。
歐洲人熱愛網球運動,但因為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他們將網球運動搬到室內,以餐桌作為賽場,慢慢發展出桌球運動。
也有的說是1890年幾名在印度海軍官發覺在1張不大的台子上玩網球頗為刺激。
後來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彈性不大的實心球,並用木板代替了網拍。
最初稱為「桌面網球」(tabletennis),也有叫「室內網球」(Indoortennis)的。
1位美國製造商以桌球撞擊時所發出的聲音創造出ping-pong作為他製造的「桌球」專利註冊商標。
後來逐漸為桌球的正式名稱。
20世紀初,桌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
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桌球邀請賽,同時成立了國際桌球聯合會。
第一屆世桌賽譜寫了桌球早期運動的歷史新篇章,為今後的世界錦標賽奠定了基礎。
從1926年至1939年,世界桌球錦標賽每年都舉行1次。
從2003年第47屆世桌賽開始,國際桌總決定將把單項與團體比賽分開進行。
多年的發展也使桌球的球拍、比賽用球和規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最初的球拍是塊略經加工的木板,後來有人在球拍上貼一層羊皮。
再後來,歐洲人把帶有膠粒的橡皮貼在球拍上。
在20世紀50年代初,日本人又發明了貼有厚海棉的球拍。
桌球運動於1988年夏季被首次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