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傷害急救處理P、R、I、C、E | mice原則
在急性運動傷害後之PRICE 處理原則,適用時機於急性拉傷、挫傷、扭傷後立即實施,若是已經脫臼、骨折或有嚴重出血的情況,當然是要馬上送醫急救。
運動生活,飲食與生活運動傷害急救處理P、R、I、C、Eby小小|9月6,2016愛運動風潮吸引愈來愈多人,以運動為主題的坊間社團或社群網站,召喚三五好友一起來,如路跑、騎單車之廣受歡迎,已成為生活中熱門話題,每到假日各類球場更是人滿為患,然而伴隨運動而來的運動傷害是生命的絆腳石,能享受運動的果實得必須事先做好預防之措施。
若不幸還是發生了,則要正確的加以處置,也惟有如此,才能有效減緩運動傷害帶來的不便。
在急性運動傷害後之PRICE處理原則,適用時機於急性拉傷、挫傷、扭傷後立即實施,若是已經脫臼、骨折或有嚴重出血的情況,當然是要馬上送醫急救。
急性傷害的最佳處理時間是在24到48小時內,其主要的目的是要減少體內出血和紅腫、疼痛的身體狀況,五大步驟包括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及抬高(Elevation)。
Protection(保護)在急性運動傷害發生時,檢查傷勢以後,馬上保護受傷組織或部位,使用安全的護具,避免受到二次傷害。
Rest(休息)馬上停止所有運動、任何會影響到患部的活動,讓患部安靜、休息。
主要是為了減少由活動所引起的疼痛、出血或腫脹現象,並預防傷勢惡化。
Ice(冰敷)冰敷的運用在於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因而降低了組織的新陳代謝速度,達到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生理上,當肌肉溫度降低到20度左右時,肌肉張力會減弱,低到10度時,痛覺神經的傳導也會變慢或暫時阻斷,產生有效的止痛效果。
每次以15至20分鐘為限,勿超過30分鐘,每1至2小時一次,冰敷的階段長短,要看傷勢的嚴重性而定,並非制式的說法:「前三天冰敷、三天後熱敷」,若是患部仍持續腫脹,冰敷就要繼續進行。
以冰敷袋或是塑膠袋裝置冰塊,加入些許水,再以毛巾包覆,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如用冰袋便應放在室溫1至2分鐘後才使用,要不斷留意傷處有否因過度受冷卻而產生凍傷的情況。
Compression(壓迫)目的在止血及消除腫脹,並固定患部,通常使用彈性繃帶或運動護套,包紮的原則:選擇適當的繃帶尺寸。
由遠端往近端或易固定之處包紮,從患處之下開始往上包,繃帶壓力應平均、鬆緊應適中。
肢體遠端要露出以利觀察血液循環,以便隨時觀察腳趾或手指有無冷、腫、發紺和麻木感,若有以上情況表示包紮太緊,應解開彈性繃帶重新包紮避免腫脹。
Elevation(抬高)儘可能在傷害後24小時內,抬高患部高於心臟,目的是減緩血液循環至患部傷口的速度,幫助血液回流心臟,避免腫脹、協助止血。
喜愛運動的人們,希望都能夠好好保養身體,才能縮短康復時間,早日回到運動場上再展雄風! 主題圖片:GraphicstockH2ULiFE編輯部。
寫健康文章、協助其他專家上稿、其他媒體合作…等,都是我們的負責進行的範圍。
若你有什麼合作的想法,請來到粉絲專頁留訊息喔!好日編編輯分享此文:分享到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按一下以分享至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發表迴響取消回覆ShareThisFacebookGoogle+Twitter
運動生活,飲食與生活運動傷害急救處理P、R、I、C、Eby小小|9月6,2016愛運動風潮吸引愈來愈多人,以運動為主題的坊間社團或社群網站,召喚三五好友一起來,如路跑、騎單車之廣受歡迎,已成為生活中熱門話題,每到假日各類球場更是人滿為患,然而伴隨運動而來的運動傷害是生命的絆腳石,能享受運動的果實得必須事先做好預防之措施。
若不幸還是發生了,則要正確的加以處置,也惟有如此,才能有效減緩運動傷害帶來的不便。
在急性運動傷害後之PRICE處理原則,適用時機於急性拉傷、挫傷、扭傷後立即實施,若是已經脫臼、骨折或有嚴重出血的情況,當然是要馬上送醫急救。
急性傷害的最佳處理時間是在24到48小時內,其主要的目的是要減少體內出血和紅腫、疼痛的身體狀況,五大步驟包括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及抬高(Elevation)。
Protection(保護)在急性運動傷害發生時,檢查傷勢以後,馬上保護受傷組織或部位,使用安全的護具,避免受到二次傷害。
Rest(休息)馬上停止所有運動、任何會影響到患部的活動,讓患部安靜、休息。
主要是為了減少由活動所引起的疼痛、出血或腫脹現象,並預防傷勢惡化。
Ice(冰敷)冰敷的運用在於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因而降低了組織的新陳代謝速度,達到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生理上,當肌肉溫度降低到20度左右時,肌肉張力會減弱,低到10度時,痛覺神經的傳導也會變慢或暫時阻斷,產生有效的止痛效果。
每次以15至20分鐘為限,勿超過30分鐘,每1至2小時一次,冰敷的階段長短,要看傷勢的嚴重性而定,並非制式的說法:「前三天冰敷、三天後熱敷」,若是患部仍持續腫脹,冰敷就要繼續進行。
以冰敷袋或是塑膠袋裝置冰塊,加入些許水,再以毛巾包覆,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如用冰袋便應放在室溫1至2分鐘後才使用,要不斷留意傷處有否因過度受冷卻而產生凍傷的情況。
Compression(壓迫)目的在止血及消除腫脹,並固定患部,通常使用彈性繃帶或運動護套,包紮的原則:選擇適當的繃帶尺寸。
由遠端往近端或易固定之處包紮,從患處之下開始往上包,繃帶壓力應平均、鬆緊應適中。
肢體遠端要露出以利觀察血液循環,以便隨時觀察腳趾或手指有無冷、腫、發紺和麻木感,若有以上情況表示包紮太緊,應解開彈性繃帶重新包紮避免腫脹。
Elevation(抬高)儘可能在傷害後24小時內,抬高患部高於心臟,目的是減緩血液循環至患部傷口的速度,幫助血液回流心臟,避免腫脹、協助止血。
喜愛運動的人們,希望都能夠好好保養身體,才能縮短康復時間,早日回到運動場上再展雄風! 主題圖片:GraphicstockH2ULiFE編輯部。
寫健康文章、協助其他專家上稿、其他媒體合作…等,都是我們的負責進行的範圍。
若你有什麼合作的想法,請來到粉絲專頁留訊息喔!好日編編輯分享此文:分享到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按一下以分享至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發表迴響取消回覆ShareThisFacebookGoogle+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