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腳跟痛(足底筋膜炎) @ 白雲長在天:: 隨意窩Xuite日誌 | 足底筋膜炎六味地黃丸
治療上,以六味地黃丸為主體外,需要仔細分辨發炎部位為骨腱交界或是肌腱發炎。
若是骨腱交界則需加入鹿茸、龜板等二仙膠成份;若是肌腱發炎,合併有口乾舌燥 ...白雲長在天白雲長在天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305191000摘錄腳跟痛(足底筋膜炎)?健康養生足底筋膜炎別來「腳」局 許多中年人在清晨起床之後,都必須經過一番錐心刺骨之痛才能夠下得了床,因為足底筋膜發炎的問題,著實困擾人。
足底筋膜是人體重要的避震器,共有4層軟組織,其強度幾居人體之冠,平常不易受傷。
但在人體年齡漸長之後,彈性與潤滑隨之下降,一旦受傷則不易痊癒。
部份的患者在走過健康步道或山路等不平道路之後發作,也有部份需要長期久站的患者漸漸發作,其共通的症狀皆為無法久站,清晨足跟劇痛,活動約30分鐘之後疼痛減緩,但若加長活動時間,則再經短時間休息之後更加腫脹,嚴重者甚至會影響行走能力。
在中醫的觀點,足底筋膜炎除了外來創傷之外,還需注意有無腎精不足、髓海空虛的問題。
當然,這並不代表腎臟與骨髓出了問題,而是足少陰腎經的源頭就在足底的「湧泉穴」,而腎主骨、肝主筋,肝腎陰虛便會引起腰膝痠軟及足跟作痛,久而久之就演變成足底筋膜炎。
治療上,以六味地黃丸為主體外,需要仔細分辨發炎部位為骨腱交界或是肌腱發炎。
若是骨腱交界則需加入鹿茸、龜板等二仙膠成份;若是肌腱發炎,合併有口乾舌燥、小便黃赤等症狀,則重用四妙散,即黃柏、牛膝、蒼朮、薏苡仁以加強清熱利溼,以達消炎止痛之功。
疼痛日久者,則需加強活血養血之品,如當歸、紅花、川七,加以益氣之藥如黃耆、玄參等,以防久病耗氣,致使不易痊癒。
不論中西醫,在足底筋膜炎的治療上,減重都是必要的。
過重的體重都會加重足底筋膜炎,並且足跟的疼痛會妨礙運動,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減重必須與藥物和復健治療同步,以免影響療效。
一般而言,體重減至BMI(身體質量指數)值介於18.5至24之間即可。
盲目的揉捏與敲打,絕對是足底筋膜炎的禁忌,這樣只會使發炎更嚴重。
在疼痛發作時,可以適度的冰敷,或是接受復健科的超音波治療,能夠減緩疼痛。
在家中的自我復健重點有二: 第一是要穿合腳的軟墊鞋,減少足跟痛點與堅硬地面或突起點接觸刺激,以免加重發炎。
第二是足底筋膜伸展運動(如圖),患者背靠牆坐於硬板床上,施術者以雙手分持足掌兩側往患者身體方向緩慢而穩定的施力,患者在施術初期也許會感到足底筋膜被動伸展不適,但很快會緩解。
此術可一日數次,能夠有效降低疼痛,改善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http://tw.myblog.yahoo.com/hrliaw/article?mid=2777小腿後側拉筋緩解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常見的原因是使用過度,例如:體重過重、站立太久、走太多路、慢跑,或是有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的因素,例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過短等。
這些都會使足底筋膜受傷,反覆踩地的動作,也增加對足底筋膜的刺激,進一步造成急性或慢性發炎。
通常患者會在早晨下床著地時,足跟產生劇痛,但不適症狀在起床30至45分鐘後漸漸緩解,因為足跟肌腱在經過一夜休息後,維持較短長度,當腳下床踩地時,就會對足底筋膜造成快速而強的拉力,導致劇烈疼痛,但經過一段時間行走後,足底筋膜會逐漸放鬆,症狀也獲得緩解。
對於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建議先以物理治療,包括伸展運動、超音波、冰敷、腳弓支撐墊等保守治療,需久站工作者,得減少站立時間;此外,體重過重者必須減重、不要赤腳走健康步道,避免過度刺激足底筋膜,才能避免發炎更嚴重。
另外,選擇柔軟、寬鬆的鞋,避免高跟、太緊或太硬的鞋。
急性發作時,盡量冰敷,以減輕疼痛與發炎。
平時可以做一些小腿後側肌肉的輕度拉筋運動,慢慢回復足底筋膜柔軟度,減緩疼痛症狀。
例如:踩弓箭步前弓後箭站立,雙腳腳跟著地,身體重心往前移停留10秒,雙腳輪流前後練習數次;或面牆而立,雙手打直扶牆面,然後雙手彎曲,身體往前傾,腳跟不可離地(如圖),這樣也能感受到兩腳小腿後側肌肉同時被拉扯的力量。
足部感到不適時,應儘早就醫,且耐心和醫師合作,才能獲得最大的治療效果。
【預防足底筋膜炎 物理治療】:1.足底筋膜牽拉:坐在椅子上,將患腳跨在好腳膝上,用手將腳趾頭往上牽拉,停留15秒,重覆10次,1天3回。
2.小腿牽拉運動:弓箭步,後腳膝蓋彎曲直到
若是骨腱交界則需加入鹿茸、龜板等二仙膠成份;若是肌腱發炎,合併有口乾舌燥 ...白雲長在天白雲長在天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305191000摘錄腳跟痛(足底筋膜炎)?健康養生足底筋膜炎別來「腳」局 許多中年人在清晨起床之後,都必須經過一番錐心刺骨之痛才能夠下得了床,因為足底筋膜發炎的問題,著實困擾人。
足底筋膜是人體重要的避震器,共有4層軟組織,其強度幾居人體之冠,平常不易受傷。
但在人體年齡漸長之後,彈性與潤滑隨之下降,一旦受傷則不易痊癒。
部份的患者在走過健康步道或山路等不平道路之後發作,也有部份需要長期久站的患者漸漸發作,其共通的症狀皆為無法久站,清晨足跟劇痛,活動約30分鐘之後疼痛減緩,但若加長活動時間,則再經短時間休息之後更加腫脹,嚴重者甚至會影響行走能力。
在中醫的觀點,足底筋膜炎除了外來創傷之外,還需注意有無腎精不足、髓海空虛的問題。
當然,這並不代表腎臟與骨髓出了問題,而是足少陰腎經的源頭就在足底的「湧泉穴」,而腎主骨、肝主筋,肝腎陰虛便會引起腰膝痠軟及足跟作痛,久而久之就演變成足底筋膜炎。
治療上,以六味地黃丸為主體外,需要仔細分辨發炎部位為骨腱交界或是肌腱發炎。
若是骨腱交界則需加入鹿茸、龜板等二仙膠成份;若是肌腱發炎,合併有口乾舌燥、小便黃赤等症狀,則重用四妙散,即黃柏、牛膝、蒼朮、薏苡仁以加強清熱利溼,以達消炎止痛之功。
疼痛日久者,則需加強活血養血之品,如當歸、紅花、川七,加以益氣之藥如黃耆、玄參等,以防久病耗氣,致使不易痊癒。
不論中西醫,在足底筋膜炎的治療上,減重都是必要的。
過重的體重都會加重足底筋膜炎,並且足跟的疼痛會妨礙運動,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減重必須與藥物和復健治療同步,以免影響療效。
一般而言,體重減至BMI(身體質量指數)值介於18.5至24之間即可。
盲目的揉捏與敲打,絕對是足底筋膜炎的禁忌,這樣只會使發炎更嚴重。
在疼痛發作時,可以適度的冰敷,或是接受復健科的超音波治療,能夠減緩疼痛。
在家中的自我復健重點有二: 第一是要穿合腳的軟墊鞋,減少足跟痛點與堅硬地面或突起點接觸刺激,以免加重發炎。
第二是足底筋膜伸展運動(如圖),患者背靠牆坐於硬板床上,施術者以雙手分持足掌兩側往患者身體方向緩慢而穩定的施力,患者在施術初期也許會感到足底筋膜被動伸展不適,但很快會緩解。
此術可一日數次,能夠有效降低疼痛,改善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http://tw.myblog.yahoo.com/hrliaw/article?mid=2777小腿後側拉筋緩解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常見的原因是使用過度,例如:體重過重、站立太久、走太多路、慢跑,或是有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的因素,例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過短等。
這些都會使足底筋膜受傷,反覆踩地的動作,也增加對足底筋膜的刺激,進一步造成急性或慢性發炎。
通常患者會在早晨下床著地時,足跟產生劇痛,但不適症狀在起床30至45分鐘後漸漸緩解,因為足跟肌腱在經過一夜休息後,維持較短長度,當腳下床踩地時,就會對足底筋膜造成快速而強的拉力,導致劇烈疼痛,但經過一段時間行走後,足底筋膜會逐漸放鬆,症狀也獲得緩解。
對於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建議先以物理治療,包括伸展運動、超音波、冰敷、腳弓支撐墊等保守治療,需久站工作者,得減少站立時間;此外,體重過重者必須減重、不要赤腳走健康步道,避免過度刺激足底筋膜,才能避免發炎更嚴重。
另外,選擇柔軟、寬鬆的鞋,避免高跟、太緊或太硬的鞋。
急性發作時,盡量冰敷,以減輕疼痛與發炎。
平時可以做一些小腿後側肌肉的輕度拉筋運動,慢慢回復足底筋膜柔軟度,減緩疼痛症狀。
例如:踩弓箭步前弓後箭站立,雙腳腳跟著地,身體重心往前移停留10秒,雙腳輪流前後練習數次;或面牆而立,雙手打直扶牆面,然後雙手彎曲,身體往前傾,腳跟不可離地(如圖),這樣也能感受到兩腳小腿後側肌肉同時被拉扯的力量。
足部感到不適時,應儘早就醫,且耐心和醫師合作,才能獲得最大的治療效果。
【預防足底筋膜炎 物理治療】:1.足底筋膜牽拉:坐在椅子上,將患腳跨在好腳膝上,用手將腳趾頭往上牽拉,停留15秒,重覆10次,1天3回。
2.小腿牽拉運動:弓箭步,後腳膝蓋彎曲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