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部】骨折治療健保鋼板與互鎖式鋼板的選擇 | 骨折手術費用

您是否有聽聞過,發生骨折時,在手術開刀前,考慮需不需要自費幾萬元不等的自費骨材?難道健保沒有給付這些骨材嗎? ... 費用, 健保支付, 自費 ...文/骨科部高世文主治醫師您是否有聽聞過,發生骨折時,在手術開刀前,考慮需不需要自費幾萬元不等的自費骨材?難道健保沒有給付這些骨材嗎?到底健保鋼板與自費互鎖式鋼板怎麼選擇,其差異性有哪些呢?傳統鋼板治療是靠鋼板提供復位,然後經由螺絲將鋼板固定於骨頭上。

如為年輕的骨折患者,在骨質良好且骨折又單純的情況下,的確可以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

但若為老年的骨折患者或有骨質疏鬆的患者,螺絲可能無法牢釘於骨折處而產生鋼板鬆脫或骨折位移的情況。

甚至遇到粉碎或複雜型的骨折,傳統鋼板在固定上就不盡理想。

現今醫療進步與醫療材質日新月異,發展出材質更佳、固定性更穩定、更適合人體的骨材,以提供骨折病患最適合的尺寸,來確保植入物有最佳的固定效果。

雖然健保受成本的考量,無法提供這些先進鋼板作為使用,但患者可以選擇自費的方式,在與醫師討論後,多些治療的選擇。

以下整理健保鋼板和互鎖式鋼板之比較,提供大家參考:健保(傳統)鋼板互鎖式鋼板材質不銹鋼材質鈦合金材質(較高的生物相容性,避免植入物的排斥)螺絲螺絲粗,螺紋寬螺絲細,螺紋窄,咬合力佳固定方式固定於骨頭上(較不適合粉碎性/骨質疏鬆骨折)除了固定於骨頭上,並與鋼板互鎖,增加更大的穩定度(適合粉碎性/骨質疏鬆骨折使用)骨折固定穩定度較弱(尤其是骨質疏鬆病患)強(四倍以上固定力)異物感較易有異物感較不易感到異物感,因採取生理解剖性設計,較服貼於骨頭,鋼板比較薄對骨膜的影響壓迫骨膜,影響血流的供應,進而影響骨頭癒合的速度鋼板和骨頭間有很小的間隙,避免壓迫影響血液的供應骨折癒合時間較長較短傷口大小傳統手術,對軟組織破壞較大視骨折狀況,可採用微創手術方式,減少對軟組織的破壞植入物是否移除建議拔除可不必拔除費用健保支付自費本院案例一:45歲女性,因車禍意外,導致身體多處的擦傷、挫傷和左手肘腫脹疼痛,經影像學檢查,發現遠端肱骨粉碎性骨折(圖一),建議手術治療。

又因患者洗腎多年骨質較疏鬆,與病患及家屬討論同意使用互鎖式鋼板來固定骨折處,術後拍攝X光片(圖二),有良好的復位和骨折固定,持續復健中且可回復到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動。

圖一、遠端肱骨粉碎性骨折術前X光片與電腦斷層3D影像圖二、術後X光片案例二,年輕女性,因摩托車車禍意外,造成多處擦傷及右側鎖骨粉碎性骨折(圖三),經醫師手術風險及開刀處理方式的說明後,患者選擇使用解剖型互鎖式鋼板固定,術後X光片如圖四,開刀處癒合良好,無疼痛或異物感,右上肢有很好的活動性,已恢復原來日常生活的功能。

圖三、術前:右側鎖骨粉碎性骨折 圖四、術後:解剖型互鎖式鋼板固定關於骨折後利用鋼板螺絲固定,何時可以拔除植入物?需要再開刀拔除植入物嗎?都是病患及家屬常常詢問的問題。

手術鋼板打進去復位完成,讓骨頭長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在國外,骨折癒合後,鋼板螺絲的拔除通常都不是常規。

然而,在台灣,依據民情就有不同的思考邏輯。

不同部位的骨折,正常來說會有不同骨折癒合時間;一般來說,上肢、脛骨骨折需一年以上,大腿骨折需一年半以上。

基本上,所有骨折的植入物並不會生鏽,因此永久放置不會有問題,所以絕大多數都是安全的,產生金屬成分的過敏是相當罕見的。

因此要不要移除骨內固定器,得視自身的情況,與醫師妥善討論,絕不能一概而論。

大致來說,骨內固定器移除與否,有幾點考量:糖尿病、洗腎患者、肝臟疾病開刀的病患,雖然開刀風險比一般人高,但因有外來植入物,發生感染的風險或其他風險,會比一般人來的高,因此建議移除。

如果植入的部位在骨頭表面或接近關節的地方,可能會形成局部軟組織的擠壓刺激,易產生不適感,有時甚至會卡到關節附近的肌腱韌帶,造成關節活動障礙,因此拿掉會比較舒適。

以年紀來區分,年紀>60歲骨頭癒合後,可以考慮不拔除植入物,因年紀越大開刀風險也越大。

若年紀<60歲骨頭癒合後則可考慮拔除植入物,因為應力遮蔽的效應,會使鋼板及螺絲固定處骨質漸漸流失,骨頭便相對脆弱,尤其下肢遮蔽效應大,一般偏向拿掉。

再加上萬一同處因意外造成骨折,骨折的型態會使手術困難度增加許多。

健保鋼板與互鎖式鋼板並非有哪種絕對好、哪種絕對不好的區別。

透過專業骨科醫師的評估,單純的骨折且骨質又不錯,使用健保鋼板/鋼釘也能達到最高療效。

但若遇上複雜型或粉碎性骨折,或骨質狀況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