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人才不足韻律體操發展受限 | 韻律體操訓練
各縣市會成立基層訓練站,再由各個訓練站跟選手所屬的學校去申請一些重點發展項目的補助。
中華民國體操協會秘書長周翠華表示,體育署提供的 ...運動 2019-06-18葉冠洵5692Views0Comments冷門運動,受限,發展,韻律體操記者葉冠洵、蔡于茵、蕭元媚、王鈺茹/採訪報導2017年台北世大運台灣韻律體操隊表現傑出,在各國強敵環伺下勇奪佳績,作為世大運最為吸睛的體育項目之一,韻律體操在台灣的發展卻仍缺乏關注。
2017台北世大運台灣韻律體操奪得兩面團體銀牌。
攝影/葉冠洵政府補助菁英化基層缺乏資源台灣的韻律體操一直以來都不是政府重點發展項目,能得到的資源有限,只能交由各縣市個別發展,全台更是只有台北、桃園、台中、彰化、台南、高雄、屏東幾座縣市的韻律體操發展比較完整。
各縣市會成立基層訓練站,再由各個訓練站跟選手所屬的學校去申請一些重點發展項目的補助。
中華民國體操協會秘書長周翠華表示,體育署提供的資源大多用在辦比賽或是送菁英選手出國,不管是競技、有氧,或是韻律,基層選手都是靠自己,成績亮眼的學校才有機會向政府申請經費。
「要有成績才會有補助」,新北市韻律體操隊教練陳湘琦表示,目前政府經費補助絕大部分仍落在菁英級的選手,以修德國小體操隊為例,學校僅提供場地練習,並沒有專任教練的經費,只能由學生家長自費找教練來做訓練。
然而,想要提高成績,專業的訓練刻不容緩,陳湘琦教練建議,政府應提供專任教練與專業器材兩大資源,減輕基層選手的負擔。
修德國小並無專任教練經費,僅提供場地練習。
攝影/王鈺茹體育署學校體育組林秀卿視察回應,目前通過審查的專任體育教練已經超過5,000人,國體法中也有明文規定,體育班一個班級至少要有一名專任教練,但台灣有近200所學校違反規定。
林秀卿認為,學校教練名額是足夠的,但部分學校不願意依規定聘請教練,主因為學校經費不足及學生人數變少,其他如成立體育班招生不穩定、還有學校規劃轉型退場、停止招生體育班及將體育班改為社團,也會影響到專任教練的聘用。
國外環境優國內發展堪憂國內缺少專業的培訓計畫,參與韻律體操訓練隊的孩子,未來若無法成為專業選手,只能當韻律體操項目的教練、裁判,或是進入健身房從事相關工作。
「有的家長沒想讓孩子選擇這條路的話,就不讓繼續練韻律體操」陳湘琦教練也提到,韻律體操須長期培育,如果想讓孩子繼續練習,勢必要犧牲很多上課時間,就讀的學校受條件限制,再加上訓練辛苦,多半家長望而卻步。
拉筋時痛得放聲大哭的小朋友。
攝影/葉冠洵體育署競技組科長盧淑姿表示,今(108)年經費申請通過的只有屏東縣,「我們很樂意提供資源,但很顯然參與人數還是不夠」並說明政府在提供資金時,會評估該縣市有無完整的層級發展,考慮到選手的生涯規劃,體育署努力推動縣市的校園內能夠有體操隊,一方面加強體操發展,一方面協助退休的選手能夠在家鄉就業。
曾赴美、日、韓移地訓練的選手宋語涵表示,以前出國訓練都是自費,直到近期才由桃園市政府補助,「不像日本、韓國,他們每年都會送選手出去國外練習。
」相較於台灣,韻律體操在國外環境發展具有優勢,除了地方會成立俱樂部,吸引種子選手們團聚練習,另外也會定時舉辦營隊,培養孩子興趣。
此外,國外小型比賽多,提供選手們許多相互切磋的機會,藉此不僅提高公眾關注度,亦提升選手們的專業水平。
代表台灣參與多項國際賽事的宋語涵。
攝影/蔡于茵政府與民間資源雙管齊下創造雙贏韻律體操專任教練高敬惠提到,韻律體操必須從幼稚園至國小時就開始訓練,足夠的師資與場地資源是培育種子選手的關鍵因素,而體育署、體操協會與大專院校體育總會三方政府機關的支持雖不可或缺,民間的力量亦不容小覷。
世大運後,韻律體操代表隊令人驚艷的表現大幅提高關注度,曾任烏克蘭韻律體操國手的藝人瑞莎,自願無酬擔任教練,親赴桃園市雙龍國小訓練所指導學生,給予選手們技術上的幫助,除此之外,亦在藝人的加持下增加媒體曝光度,盼有更多民間的資源贊助,助韻律體操的發展一臂之力。
成立中華隊 前進國際體壇國外韻律體操訓練普遍分為兩種型態,一種是從幼年時期獲選為國家代表隊,並支薪給予體技培訓,至成人為止都是國家資助,典型例子像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皆在此模式經營下獲得許多亮眼佳績;另一種則是像俱樂部,選手們各自參與不同的俱樂部,由家長們親自培養,面臨國際重大賽事時,國家會舉辦選拔賽,選擇代表國家參賽的選手,再由國家資助出賽。
高敬惠認為前者訓練模式的成效較佳,具有系統
中華民國體操協會秘書長周翠華表示,體育署提供的 ...運動 2019-06-18葉冠洵5692Views0Comments冷門運動,受限,發展,韻律體操記者葉冠洵、蔡于茵、蕭元媚、王鈺茹/採訪報導2017年台北世大運台灣韻律體操隊表現傑出,在各國強敵環伺下勇奪佳績,作為世大運最為吸睛的體育項目之一,韻律體操在台灣的發展卻仍缺乏關注。
2017台北世大運台灣韻律體操奪得兩面團體銀牌。
攝影/葉冠洵政府補助菁英化基層缺乏資源台灣的韻律體操一直以來都不是政府重點發展項目,能得到的資源有限,只能交由各縣市個別發展,全台更是只有台北、桃園、台中、彰化、台南、高雄、屏東幾座縣市的韻律體操發展比較完整。
各縣市會成立基層訓練站,再由各個訓練站跟選手所屬的學校去申請一些重點發展項目的補助。
中華民國體操協會秘書長周翠華表示,體育署提供的資源大多用在辦比賽或是送菁英選手出國,不管是競技、有氧,或是韻律,基層選手都是靠自己,成績亮眼的學校才有機會向政府申請經費。
「要有成績才會有補助」,新北市韻律體操隊教練陳湘琦表示,目前政府經費補助絕大部分仍落在菁英級的選手,以修德國小體操隊為例,學校僅提供場地練習,並沒有專任教練的經費,只能由學生家長自費找教練來做訓練。
然而,想要提高成績,專業的訓練刻不容緩,陳湘琦教練建議,政府應提供專任教練與專業器材兩大資源,減輕基層選手的負擔。
修德國小並無專任教練經費,僅提供場地練習。
攝影/王鈺茹體育署學校體育組林秀卿視察回應,目前通過審查的專任體育教練已經超過5,000人,國體法中也有明文規定,體育班一個班級至少要有一名專任教練,但台灣有近200所學校違反規定。
林秀卿認為,學校教練名額是足夠的,但部分學校不願意依規定聘請教練,主因為學校經費不足及學生人數變少,其他如成立體育班招生不穩定、還有學校規劃轉型退場、停止招生體育班及將體育班改為社團,也會影響到專任教練的聘用。
國外環境優國內發展堪憂國內缺少專業的培訓計畫,參與韻律體操訓練隊的孩子,未來若無法成為專業選手,只能當韻律體操項目的教練、裁判,或是進入健身房從事相關工作。
「有的家長沒想讓孩子選擇這條路的話,就不讓繼續練韻律體操」陳湘琦教練也提到,韻律體操須長期培育,如果想讓孩子繼續練習,勢必要犧牲很多上課時間,就讀的學校受條件限制,再加上訓練辛苦,多半家長望而卻步。
拉筋時痛得放聲大哭的小朋友。
攝影/葉冠洵體育署競技組科長盧淑姿表示,今(108)年經費申請通過的只有屏東縣,「我們很樂意提供資源,但很顯然參與人數還是不夠」並說明政府在提供資金時,會評估該縣市有無完整的層級發展,考慮到選手的生涯規劃,體育署努力推動縣市的校園內能夠有體操隊,一方面加強體操發展,一方面協助退休的選手能夠在家鄉就業。
曾赴美、日、韓移地訓練的選手宋語涵表示,以前出國訓練都是自費,直到近期才由桃園市政府補助,「不像日本、韓國,他們每年都會送選手出去國外練習。
」相較於台灣,韻律體操在國外環境發展具有優勢,除了地方會成立俱樂部,吸引種子選手們團聚練習,另外也會定時舉辦營隊,培養孩子興趣。
此外,國外小型比賽多,提供選手們許多相互切磋的機會,藉此不僅提高公眾關注度,亦提升選手們的專業水平。
代表台灣參與多項國際賽事的宋語涵。
攝影/蔡于茵政府與民間資源雙管齊下創造雙贏韻律體操專任教練高敬惠提到,韻律體操必須從幼稚園至國小時就開始訓練,足夠的師資與場地資源是培育種子選手的關鍵因素,而體育署、體操協會與大專院校體育總會三方政府機關的支持雖不可或缺,民間的力量亦不容小覷。
世大運後,韻律體操代表隊令人驚艷的表現大幅提高關注度,曾任烏克蘭韻律體操國手的藝人瑞莎,自願無酬擔任教練,親赴桃園市雙龍國小訓練所指導學生,給予選手們技術上的幫助,除此之外,亦在藝人的加持下增加媒體曝光度,盼有更多民間的資源贊助,助韻律體操的發展一臂之力。
成立中華隊 前進國際體壇國外韻律體操訓練普遍分為兩種型態,一種是從幼年時期獲選為國家代表隊,並支薪給予體技培訓,至成人為止都是國家資助,典型例子像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皆在此模式經營下獲得許多亮眼佳績;另一種則是像俱樂部,選手們各自參與不同的俱樂部,由家長們親自培養,面臨國際重大賽事時,國家會舉辦選拔賽,選擇代表國家參賽的選手,再由國家資助出賽。
高敬惠認為前者訓練模式的成效較佳,具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