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鎖骨骨折術後復健?推薦回答

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團隊

  國內第一本『物理治療師團隊』設計的孕動書 一書解除從『準媽咪』升格為『媽咪』的4大煩惱: 【終結痠痛】【順利分娩】【乳腺順暢】【窈窕瘦身】 讓生兒育女之路將走更健康、更愉快、更有自信! *充實內容讓(準)媽咪一書在手希望無窮*   【孕期14招-改善不適】不再一痛未平一痛又起!   ‧小腿抽筋  ‧下肢水腫  ‧骨盆疼痛   ‧手腕疾病  ‧筋骨緊繃  ‧腰背不適   【產後17...

作者:布萊德.華克

110%的運動傷害處方,標靶式完全復健手冊   100%的完整復原   10%的患部補強再升級   14個身體分區,120種運動傷害的解決方案   從表皮、肌肉到骨骼傷害,全面解構;從預防、治療與復健動作,一步到位。全方位的運動傷害預防、治療與復健,我們要做的,不僅是消除運動傷害後遺症,還要補強弱點,強化身體的脆弱部位,要讓你比受傷前更強健、更健康。   《痠痛拉筋解剖書》作者最新力作...

作者:鈴木勇

專治頑強腰痛、久坐族最有效的腰痛處方, 日本復健治療師必學的「鈴木復健法」正式登台!   累積30年看診經驗、來自臨床治療20萬人次的心得技術,   獨創14式神奇伸展復健操,   只要矯正骶骨歪斜,   頑強腰痛就此消失無蹤,人生徹底改變!   【常年腰痛、一直找不出原因的痠痛一直困擾你?】   ●你是常年腰痛、遍尋名醫的資深患者?   ●你是必須久坐、盯著電腦螢幕的上班族?   ●...

作者:葉瑞珠

乳癌術後,請用規律運動來強化自我照護!   化療期間持續物理治療運動好處不少,不但提高病人對化療藥劑的承受力,會增進食慾,使病人心情開朗,並減少癌症的復發率。對於乳癌病人的醫療,目前臺灣與歐美先進國家相同,不再只侷限於癌症的對治,更顧及到病人日常生活品質等全方位照護,物理治療也是基於這原因,在癌症照護這方面,變得越來越重要。   但是物理治療運動是「病人自己」的事,別人無法取代,每天若只...

作者:楊躍王興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臨床治療超過50萬人的癌症權威,分享從醫35年的專業經驗。 ★以科學為本,闢除網路謠言,針對東方人的體質及飲食習慣設計,有效提升患者的體力與免疫力。 ★不僅癌症患者,本書更要幫助家屬,如何從飲食上給患者最好的照護。 ★涵蓋不同型癌症的手術前後、化放療前後,以及出院追蹤期,最全面的飲食及用藥建議。 ★除了治療,也重視預防,從生活習慣和飲食選擇,提供讀者實用的建議。   癌症...

作者:Sports Safety Japan

家家一本珍藏 實用且普及的運動傷害居家照護自療寶典 成人、青少年與小孩皆適用     跑步、跑馬拉松時腳底抽痛   打球時不小心吃了蘿蔔乾   騎腳踏車時常常造成大腿和小腿拉傷   做重力訓練時造成肩膀肌肉拉傷……   運動總是伴隨著傷害!   身為運動愛好者的你,一定也深受這樣的困擾許久,對運動傷害感到不安,無法盡情投入享受運動,甚至擔心舊疾復發……     不管平日多麼努力鍛鍊、訓練體能...

作者:鍾佩珍

  名醫傳授肌肉骨骼與神經疼痛的居家復健運動  徹底改善【頸∕背∕腰∕骨∕手∕足∕關節】肌肉骨骼神經痠麻疼痛  □?頸椎∕腰椎椎間盤突出□頸椎∕腰椎∕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骨刺□骨質疏鬆□骨折□肌腱炎  □五十肩□媽媽手□網球肘□高爾夫球肘□板機指□腱鞘囊腫□腕隧道症候群  □髖∕膝∕踝關節痛□顏面神經麻痺□斜頸或歪脖子□扁平足□內外八字  □O型腿□脊柱側彎...

作者:袁方

  作者是陜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骨傷科醫師。這是全中國目前骨傷科第一部大型彩色圖譜。本社出版者為獨家修訂增補版,較原版加了很多篇幅。  全書包括總論及各論兩大部分內容。總論為第1~4章,分別介紹了古今整骨手法及辨證施治、骨折外觀畸形、骨折合併損傷、檢查與治療原則等。第5~17章為各論,主要分述了四肢各部位骨折和關節脫位的治療方法、整復標準、手法整復要點、固定方法、術後處理、預後及典型病例,還介...

作者:王海玲楊躍王興

  每天清除癌細胞!防癌食物+術前術後【飲食解析雙書】,套書共二冊,含:   1.《每天清除癌細胞:防癌食物營養大揭祕,22種關鍵營養素解析╳65種特效食材大全╳9種常見癌症預防食療,營養師教你輕鬆預防癌症》   2.《癌症病人怎麼吃: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治醫師的術前、術後、化療、放療、預防全方位飲食處方箋》   ◆《每天清除癌細胞》   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最強防癌藥就是「日常飲食」!...

作者:王孟祺

人老有三壞:眼睛壞、消化壞、體力壞   人老勇建,除了要會走,會吃、會排。還一件非常重要的,就是眼睛不能壞,否則失明,看不見,徒有健康的身軀,也沒啥意義。   而白內障是眼睛老化最常見的症狀,也是最容易被疏忽導致失明的疾病。   如用相機做比喻,眼睛的水晶體就是我們的鏡頭。而白內障就是鏡頭模糊的疾病。也就是水晶體混濁,透明度下降的疾病。所以任何一位想活得健康長壽的人,都不能輕忽白內障這...

作者:羅永武

  「守護健康的運動,有時也可能成為毒藥!」   40歲以後的運動不一樣!   請找出符合自身年紀與病症的「最佳強度」運動,別讓運動變成傷害。   ■ 從體能狀態推測預期壽命CHECK!   ■依年紀與病症選擇最佳運動與強度CHECK!   40歲的你,請理解並接受:   ‧身體的肌肉量每年都以1%比例減少。   ‧體力每年都在以10%的程度老化。   活到100歲已是趨勢,想將身體機...

作者:蔡東翰

列居2016十大死因第四名 好發於50歲以上的年長者   本書以最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圖表,一步步帶你明白腦中風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從腦部的基本構造、發病的因素與導火線到發病的緊急處理、治療方式,再到病後的護理與復健……讓你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狀況,都能冷靜以對!   關於腦中風,你一定要知道:   ‧腦部的構造   ‧腦中風的成因   ‧治療腦中風的方式   ‧罹患腦中風的危險因素   ‧如何預...

作者:小田瑞恵

從檢查到診斷、後續治療與術後生活的必備知識   提到婦科疾病,你一定會想到乳癌跟子宮頸癌。   這兩種疾病堪稱婦女疾病殺手,特別是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為好發於35-39歲的婦科癌症   台灣平均一年約有3,000名婦女罹患此病,其中約有1,000人會死於子宮頸癌。   三分之一的女性難逃子宮頸癌的魔爪,你還能再忽視嗎?   提到子宮頸癌,一定得提到子宮頸癌的成因「人類乳突病毒(HPV)...

作者:華人健康網編輯團隊

針對現代人的疼痛徵狀,依照身體的部位依序分類,告訴讀者 要擺脫疼痛,得先找出原因在哪裡!   你是否有這些無法根治的困擾呢?   落枕、閃到腰、關節扭傷等局部的急性疼痛   或是媽媽手、板機指、五十肩等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所導致的反覆慢性痛   甚至從後背痛到前胸、頸椎運轉不良造成手腳腫麻等多種轉位痛……   疼痛,不是痛過了就好,      根據統計,長期疼痛患者是憂鬱症、焦慮症的高危險群...

作者:陳進茂

出院後的重度燒燙傷患者正要邁出其浴火重生後的第一步, 結果如何,往往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有人調適得宜,有人卻歷經坎坷…… 這復健過程中所展現的是什麼樣的生命故事?   身為一名職能治療師&復健諮商師,本書作者從病人意外燒傷住院開始,到出院回家休養,以及之後數年的復健治療,全程參與、照料,也與病患及其家屬建立起一定程度的革命情感。就身為臨床工作者且全程參與病患的治療過程來說,幾乎沒有比本書...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