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什麼,又凸槌了?! :如何拯救壓力下的失常表現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搞什麼,又凸槌了?! :如何拯救壓力下的失常表現

作者:翔恩.貝洛克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1年09月04日
ISBN:978986272016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60元

  腦袋一片混亂、心跳失速狂飆、手心冒汗、雙腿無力……  明明準備好了,但是──沒錯,你,又,凸,槌,了!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  考試時,因為太過緊張,記過的全都忘光光!  報告時,原本信心滿滿,臨場表現卻荒腔走板!  上臺表演或出場比賽時,最熟練的動作偏偏就出錯!  你彈錯音符、填錯答案、失手掉球、被簡單的問題難倒……
  為什麼我們面臨重大關頭,往往都要捅出婁子?  當我們感受到駭人的成就焦慮,如何才能擺脫束縛,不亂了方寸?
  最具科學根據、最有效改善臨場表現失常的致勝祕訣,首度揭露!
  我們全都有這種經歷:花了幾天、幾週,甚至好幾年時間做準備,期望最後到了成敗關鍵的大日子,能夠在學業、事業、體育上一展長才,結果到了重要時刻,卻似乎沒有一件事順心。你彈錯音符、填錯答案、失手掉球、被簡單的問題難倒。換句話說:你,凸,槌,了。
  國際傑出青年科學家獎得主,同時是知名心理學、腦科學專家的翔恩.貝洛克,開門見山地問:為什麼當你面對壓力時,會緊張到手足無措,甚至腦袋一片空白?
  鑽研成就表現的祥恩.貝洛克博士在本書中揭露了驚人的科學新發現,闡明為什麼我們面臨重大關頭,往往都要捅出婁子。當我們感受到駭人的成就焦慮之時,大腦和身體會出現什麼狀況?怎麼有時候彷彿一切都像變魔術般水到渠成?我們是採行了哪種不同做法,才輕鬆地解決棘手的測驗題目,或完成緊迫的業務簡報?
  作者解釋,這是「身體」與「精神」在唱反調。若你想在考場、會議室、比賽場地、表演舞臺上達到完美演出,就必須讓身體與精神產生合而為一的「靈光一現」。她根據最新的腦科學動態與對臨床研究的洞察,清楚解釋注意力和記憶力如何指導人類行為,經驗與練習、先天因素、腦部發育如何形成互動,並探討壓力如何影響所有這些因素,從中解答了你困擾許久的問題。
  很多書千篇一律教你如何提升表現,但只有這本書告訴你:為什麼你會遇到「瓶頸」?!唯有先瞭解瓶頸的病因,才能針對提升自我來對症下藥。
  貝洛克以活潑的文采,巡禮腦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披露學生、運動員、職場人士和演藝人員凸槌舉止的出奇雷同現象,闡明如何在至關重要的場合成就亮麗表現,頁頁均是精彩洞見。
  為什麼成就表現最高的人,最容易受壓力影響而表現凸槌?為什麼我們學外語時,不專心注意才能學得最好?為什麼童年早期的體育訓練,會帶來反效果?不論你身處考場、會議室甚或運動賽場,參照貝洛克明晰的處方指引,你就能知道在壓力下該如何保持冷靜──而這,就是在成敗一線間表現出眾的關鍵。
本書特色
  不僅告訴你怎麼做,更要說出為什麼  緊要關頭「深呼吸、平常心」,以求完美表現,這大家都知道。  但為什麼緊要關頭表現偏偏失常?這本書要告訴你。  兼具知識性和實用性  從腦科學、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中,瞭解失常表現從何而來,同時提出私密絕技,教導人們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出奇致勝。  學業、事業、運動等多領域表現適用  披露各領域人士失常舉止的雷同現象,闡明如何在重要場合成就亮麗表現。
作者簡介
Sian Beilock 翔恩.貝洛克
  國際傑出青年科學家獎得主暨心理學家、腦科學專家。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認知科學學士,密西根州立大學人體運動學和心理學雙博士,現為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貝洛克是認知科學的權威,專門研究影響種種成就表現的因素。她的腦科學研究皆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教育部贊助;同時,她更憑藉在運動心理學和運動領域的驚人研究成果,榮獲二○○五年運動心理學協會頒發的「國際傑出青年科學家獎」。本書是作者的第一本著作。
譯者簡介
蔡承志
  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全職科普書籍專業譯者,譯作包括《社會組也學得好的數學十堂課》、《大腦比天空更遼闊》、《掉在地上的餅乾還能吃嗎?:有關細菌、病毒和黴菌的必要知識與常識》、《大氣:萬物的起源》(以上皆為商周出版)、《重返人類演化現場》、《史上最美的十項科學實驗》、《食物與廚藝II:蔬、果、香料、穀物》、《食物與廚藝III:麵食、醬料、甜點、飲料》等書。

緒 論第一章 專業學養魔咒第二章 邁向成功的訓練之道第三章 別太努力反而好:為什麼盡力施展前額皮質不見得都有好處第四章 男女大腦有別:這是不是種自我應驗的預言?第五章 考試一敗塗地:為什麼有壓力時我們的課業表現就會凸槌第六章 讓你不再凸槌第七章 壓力下的凸槌現象:從生手到上臺演出第八章 亡羊補牢:體育競技等領域的反凸槌技術第九章 職場的凸槌現象
尾聲:羅馬抱憾永生難忘注釋致謝詞

推薦序
輕鬆說出您的影響力--上台別再凸槌了!──謝文憲
  我做了十二年的業務工作,加上六年的專業講師,幾乎三天兩頭面對客戶做簡報,以及面對各種學生上課,這種場景,在我的生命中並不陌生。
  然而,很多人都問我:「憲哥,您是天生口才就這麼好嗎?」我都回答說:「沒有人是天生的,人人都是媽生的!因為,我也失敗過,我也凸槌過……」
  當我在面對客戶公司高階主管做簡報的時候,也曾經有過手足無措、被對方問倒,甚至緊張到胡言亂語、近乎凸槌的表現。第一次當講師時,甚至還發生手心冒汗,前五分鐘腦筋一片空白,甚至不知所云的狀況。近五年我在教授簡報技巧、或內部講師訓練課程的時候,也看過不少學員因為壓力過大,前一晚雖然準備充分,臨場卻荒腔走板的尷尬場面。
  您有以上的問題嗎?
  現在,解藥來了,國際傑出青年科學家獎得主暨心理學家、腦科學專家翔恩.貝洛克的著作《搞什麼,又凸槌了?!》,將上述的問題,透過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明,剖析因壓力過大造成失敗的原因,並且輔以實例及保持冷靜的秘訣與小撇步,清楚而簡單地讓讀者了解如何克服壓力、呈現完美表現的具體方法。
  藉由本書,可以讓面對大考的學生、時常做簡報的職場工作者、參加重要賽事的運動員、甚或是時常上台表演的表演者,以及一般社會大眾,能有清晰且明確的指引。看完本書,您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在關鍵時刻的表現能夠異軍突起,鶴立雞群,在成敗一線間有出眾演出,我向大家推薦本書。
  (本文作者為兩岸知名企管講師與暢銷書作者)
推薦序
凸槌?!不用大驚小怪!──黃永猛
  讀完由祥恩.貝洛克(Sian Beilock)著作的《搞什麼,又凸槌了?!》──如何拯救壓力下的失常表現一書後,讓我想到近年來坊間出版的各式激勵書籍,詮釋一般人在面對競爭壓力,如運動競賽、升學考試、考證照、應徵或開發客戶時,如何抗壓獲得成功的修練並不特殊。
  與此類書籍不同,本書反而以更專業的角度切入,探討高手在面對高度壓力時,卻表現失常的原因,並以問題分析方式,導入理論並結合各種學術研究,協助讀者發現為何會敗下陣來的癥結,並提出解決之道,做為馬失前蹄再三凸槌的改善建議。
  曾經任職於廣告界時,時常帶領團隊參加品牌簡報比稿,尤其對於書中提到面對客戶做簡報時,有些業界高手因為過度緊張影響演出,特別是當客戶提問時,不能答得漂亮,一凸槌,說錯一句話就無法贏得這個客戶,導致收入、客戶和未來的機會跟著泡湯。更難過的是,廣告這一行,只要表現失常就很少出現第二次機會。
  書中同時提到同樣是求好心切,有些衛冕者顯得患得患失,一不小心就凸槌。相反的,挑戰者基於輸了無足輕重、贏了卻可以大有斬獲的最壞打算,卻在無心理負擔下,輕鬆贏得勝利。
  除此,書中也提及無論你是支持柏拉圖「天才都是由上天預先決定」的「先天論」,還是身為柏拉圖弟子的亞里斯多德堅信「成功是藉由學習和訓練得來」的「後天論」,高手面對壓力如果無法有效控制失誤,就算獲得兩次機會,依然沒辦法完全展現實力。
 尤其,書中提到大家耳熟能詳的灌籃高手喬丹雖然能在籃壇上發光發亮,卻在棒球場上難以伸展,以及美籍華人花式溜冰選手關穎珊(Michelle Kwan)在關鍵時刻連續凸槌,而與奧運金牌擦身而過的遺憾經歷,都有深入的探討與剖析。
  有趣的是,書中更提到不斷練習可以增加面對壓力不致於凸槌的有趣實驗。研究團隊找來大學生測試,結果發現大學生每天玩《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電動遊戲一個小時,接連十天之後,他們在幾項不同作業的記憶力和注意力表現上都進步了。更重要的是,受試者連他們不曾直接練習過的作業上,表現也都進步了。受試者玩《榮譽勳章》表現愈好,他們在遊戲之外的專注、記憶技能表現也竄升得愈高。
  因此,書中也建議家長,在決定關閉孩子們的電玩遊戲之前,最好先想想某些電玩遊戲的潛在效益。當然書中也提醒,這是學生每天只玩一小時得到的效益。倘若每天都玩八小時,面對壓力解決問題的效益,則有可能跟著遞減。
  除此,書中還以男女性別、居住地、各種行業別的角度切入,並以實證方式運用各種大腦開發與神經心理分析技巧,引領我們建立正確心態以應付日漸競爭的世界。它不但教我們如何快速橫渡壓力區,也教我們如何突破自我的障礙,不再凸槌,有效贏得最後的勝利。
  雖然終日沉浸於全國各地授課與分享的天地,讀完本書後,卻讓我有「心領神會」的驚喜。書中內容豐富,文筆生動,務實的案例分析,啟發我更多教學的創新好點子,對日後教學上多有助益。本書適合為人父母、學生、各行各業專業人士與上班族閱讀,是面對壓力避免凸槌的最佳選擇,也是一本值得再三咀嚼的好書!
  (本文作者為資深廣告人及超人氣講師)

第五章 考試一敗塗地:為什麼有壓力時我們的課業表現就會凸槌(節錄)傑瑞德讀九年級,對數學向來不曾多想。從英文到歷史等科,每門成績他都拿優等,自信能攀登全校頂尖排名,這點他從不太過擔心。數學也不例外,不過當他開始溫書打算考SAT預備測驗(供學生練習,為幾年後實際應試考SAT預做準備),情況就不同了。考SAT預備測驗得到高分是個好兆頭,預示應考正式SAT時也能夠得到高分。考SAT預備測驗表現亮麗,還能讓你登上「全國優秀入圍」(National Merit Finalist)名單,從而大幅提升你錄取進入最優異大學的機會。約在SAT預備測驗大考日前兩個月,傑瑞德(他是非裔美國人)到教室上他的第一堂測驗備考課。他在教室後排找到一個空位坐下,這時老師也安步走進教室,那人年近三十,看來就像個白人世家子弟。那位老師一副趾高氣揚的學者模樣,唯有家學淵源深厚(從只收白人的寄宿學校一路讀到常春藤盟校)的傢伙才會那麼自負,他還自我介紹是個數學博士候選人。他告訴傑瑞德和班上同學,應考關鍵就在懂得基本原理,還要能完美無瑕地快速運算,這樣才能把數學單元考好。一道題目先解決簡單部分,你就能有更多時間和精神專心對付潛藏在表面之下的棘手部分。傑瑞德的老師這樣表示,並暗自竊笑這些棘手部分會把同學區分成兩群——一群會落腳州立學校,另一群最後能進入常春藤盟校。老師在教室前方白板上寫了一道題目,接著開始點名,要學生一個個上臺儘速解題。當傑瑞德聽到自己名字時,他走到全班面前,還提醒自己是基本運算的高手。「小意思。」他這麼說,接著他注意到老師正看著他,而他的同學(還剛好全都是白人)也都盯著他看。那些傢伙是不是見到黑人而感到驚訝?傑瑞德想到這點便一股氣惱。難道說他們根本就是在想我懂不懂加減運算?突然之間,傑瑞德的氣惱感受變成了恐慌,他心中湧起了完全不同的想法:萬一我搞砸了,到時該怎麼辦呢?萬一連這種簡單的題目我都想不出該怎麼解呢?萬一我在這位數學奇才老師和全體白人同學面前出醜,該怎麼辦呢?萬一我下個月的測驗考不好,或者明年的正式SAT考壞了,到時該怎麼辦呢?萬一我進不了普林斯頓呢?這時他的老師不客氣地出聲咳嗽,打斷傑瑞德這陣恐慌。他回神發現自己站在白板前面,手中握著筆,眼前有一道題目:32-18÷3=?。他完全想不出該先減或先除,心中能想到的只有,啊,慘了……※壓力外溢※憂慮是學業成績不如理想的一大禍首,這類憂慮有好些起因,比方對數學的習慣性焦慮、不希望應驗某種負面刻板印象,或甚至於你因為旁人仰賴你的表現,怕自己壞事所致。這類焦思帶來的問題,比我的同事和我當初的預想還更嚴重,因為當壓力緊繃的情況移除之後,這類憂慮並不會立刻消退。※你在壓力下是大放異采或功敗垂成?※有些人比旁人擁有更多工作記憶(又稱為認知馬力),因此在解答問題、推理和閱讀理解等學校課業上的表現都比較好。然而,儘管工作記憶能力最高強的人,通常確實都非常有本事成就頂尖表現,然而就實際而言,那群人卻最有可能在壓力下出錯。我們已經知道對數學焦慮過頭的人,遇上數學測驗情境很可能就會緊張得喘不過氣。畢竟,對數學非常焦慮的人,之所以被歸入這個類群,完全是由於他們眼看要開始做數學時,便會掌心冒汗、反胃,皮質醇水平也急速飆高。數學焦慮程度低的學生在測驗情境下,同樣也有皮質醇水平高漲伴隨產生身體反應的情況,不過他們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詮釋自己的生理反應。關鍵或許就在於你詮釋所處情境和身體反應時,不從負面來想,而是改採正面觀點,這樣你在緊要關頭就能成就良好表現。這是個好消息,尤其當一個學生就要上臺在課堂黑板前解題,甚至當你發現自己身處高度緊張情況,好比當你預做準備,打算發表一場重要演講,或者協商重大商業交易之時。倘若你有辦法從正面角度來詮釋你身體對情境的反應,把它看成一種行動號令,你就很可能大放異采。不過若是你把自己的身體反應解釋成自己身處不利局勢,眼前無路可走,這樣滋生的憂慮和耽溺懷想,就可能把你推上「凸槌困境」。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