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作者:上月正博
出版社:大樹林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27日
ISBN:9789869915427
語言:繁體中文

全日本第一個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打造「腎臟復健運動療法」

多人已改善,蛋白尿減少、血清肌酸酐指數下降、遠離透析、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輕鬆運動就能防止病況惡化,扭轉腎臟病!

 

  實踐腎臟復健運動療法後,驚人的改善案例

  【案例一】腎功能恢復到正常值,還成功減重12公斤!血壓也正常了(69歲男性)

  【案例二】不再排出尿蛋白,對於透析的不安也消失了!(71歲女性)

  【案例三】雖然我有糖尿病腎病變,但血糖值和血壓都降到正常值以下了!(65歲男性)

  【案例四】開始透析至今已25年,體力還是好到能騎腳踏車去醫院(70歲男性)

  以及在醫療現場,實際讓患者使用腎臟復健法後,所帶來的各種正面轉變。

 

  本書適合以下狀況的人

  ‧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會引發慢性腎臟病的生活習慣病患者

  ‧健康檢查時被檢查出腎功能衰退或蛋白尿的人

  ‧被醫生宣告「再這樣下去要做透析(洗腎)了」的人

  ‧目前正在做人工透析,希望盡可能保持最佳狀態的人

  ‧家族中有罹患腎臟病的人

 

  從限制運動→鼓勵運動。顛覆傳統腎臟病患者「必須靜養」的觀念

  以前醫生都會告訴腎臟病患者,腎臟病的治療原則就是「靜養第一」,那是因為過去認為如果運動的話,人體會產生對腎臟病患者有害的尿蛋白(尿蛋白是顯示腎絲球發生障礙的重要徵兆,也是慢性腎臟病的診斷標準之一)另外,也有報告指出進行馬拉松等激烈運動後,腎臟功能會惡化。因此,在過去運動被認為是讓慢性腎臟病惡化的主要原因。

 

  作者經過20多年的研究,醫界已經發現造成患者被限制運動原因的尿蛋白是暫時性的產物。此外靜養一天,身體就會老化兩歲,肌力減少身體也會變得虛弱和憂鬱,還會讓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惡化,罹患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提高,也是因為有這麼多因素交互作用,所以才會讓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死亡率升高。

 

  作者舉例多種實驗證明,運動能預防腎功能衰退,甚至還能提高原本已經降低的腎功能。以長期的角度來看,輕度到中度的運動不僅不會讓腎功能惡化,甚至可以改善腎功能,也發現還能改善透析效率,反而可以為患者帶來顯著的健康效果。

 

  本書將帶大家了解多年來腎臟治療方針巨大的改變,以及腎臟復健運動療法的起源和機制。

 

  詳細圖解腎臟復健運動療法三大運動:

  【1.腎臟復健體操】半蹲、抬腳等能溫暖身體的簡單體操,能讓新鮮血液和營養到達腎臟,是慢性腎臟病、透析患者也可以安心進行的運動。

  【2.腎臟復健運動】健走等,可以悠閒且長時間進行的有氧運動,能改善腎臟機能。

  【3.腎臟復健肌力訓練】單腳站、抬臀等,針對慢性腎臟病患肌肉量容易下降,此訓練可以增加肌肉量,防止腎功能持續下降。
 

  這套運動是特別為慢性腎臟病患者設計,以不會造成腎臟負擔的輕度到「稍微有點辛苦」的強度運動為主,即使是有氧運動也不會到喘不過氣的程度。
 

  也適合「不想做太多運動」、「沒有時間」和「體力只能做一種運動」的人,既能持之以恆,又能達到顯著的改善效果。

 

  結合體操、運動、肌力,能出現各種的加乘效果:

  ‧改善腎功能

  ‧提升肌力和體力

  ‧預防動脈硬化的惡化 

  ‧改善生活習慣病 

  ‧增強心肺功能

 

  如果認真做腎臟復健,消除運動不足的問題,有增強心肺功能、減少體脂肪、消除肥胖、降低血壓、改善糖耐受性(增強胰島素的功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弱血小板的凝集功能(讓血塊組成的血栓不易形成)、增強免疫力和延長壽命等許多效果。

 

  運動還會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產生NO(一氧化氮)。NO的作用是讓血管擴張以降低血壓。因此這是降低心肌梗塞(心臟血管堵塞的疾病)和腦中風風險的一個因素。

 

  腎臟病的基礎知識

  解說腎臟功能和機制、各種腎臟病種類(IgA腎炎、膜性腎炎、慢性間質性腎炎、腎病症候群…等)、每一期的標準和應對方法,簡單易懂,讓你從淺入深了解腎臟疾病,以及治療方向,以及早期發現的自我檢查重點。 

例如:

 

  ‧每次排尿,尿液都有泡沫,而且泡沫不會消失(蛋白尿)

  ‧尿液顏色偏棕色像可樂的顏色,或像紅酒一樣的紅棕色(血尿)

  ‧沒有攝取大量水分,但是卻一直想要上廁所

  ‧明明有喝水,但是尿量非常少(一天400毫升以下)

  ‧總是很容易累,覺得全身無力

  ……等,可當做參考的標準,若出現這些可疑的徵兆,就應趕快去醫院接受檢查。

 

  提高腎功能的飲食療法、生活習慣重點Q&A

  收錄各分期的蛋白質和鹽分等營養素的攝取標準,雖然腎臟病患者必須限制鹽分和蛋白質,不過蛋白質限制過多也不行,書中教大家如何聰明攝取,搭配生活習慣上的重點和腎臟復健運動療法並行,在改善慢性腎臟病方面將會成為一大助力。

 

  ‧減少蛋白質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為了補充不足的能量,我能做什麼?

  ‧低蛋白飲食有什麼推薦的食材?

  ‧不能吃水果嗎?

  ‧水分也需要限制嗎?

  ‧洗澡時要注意什麼?

  ‧藥物也有可能讓腎功能衰退是真的嗎?

  ‧去其他科看診時要注意什麼?

  ‧如果必須要做透析了怎麼辦?

 

本書特色

 

  ‧全日本第一個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打造的改善計劃、日本亞馬遜腎臟醫學類第一名、日本NHK電視節目「老師沒教的事」、「今日的健康」介紹後獲得廣大熱烈迴響!

  ‧腎臟復健運動療法的三種運動皆是低風險、低成本、高回報,只要持續下去就有可能看見巨大的效果。

  ‧顛覆一般腎臟病患應靜養並限制運動的觀念,解說正確的運動能幫助腎臟恢復,防止惡化。

  ‧收錄多種實踐腎臟復健運動療法後好轉的案例,以及在日本醫療現場實際使用後的迴響。

  ‧附腎臟復健紀錄表,藉由各項紀錄能讓腎臟復健變成生活習慣,並幫助患者自行健康管理。


好評推薦
 

  1.尤雄淞(內科與腎臟科醫師)    

  2.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共同推薦



作者簡介

 

上月正博

 

  1956年出生於山形縣。198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醫學系。曾任墨爾本大學內科招聘研究員、東北大學醫學系附設醫院助手和同系講師,2000年成為東北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障礙科學,專攻內部障礙學領域教授,02年成為東北大學醫院復健部長(兼任),08年成為同系障礙科學專攻長(兼任),10年成為同系先進綜合腎臟科學教授(兼任)。歷年來擔任過日本腎臟復健學會理事長、亞洲公眾服務學會理事長、日本復健醫學會副理事長、日本心臟復健學會理事、日本運動療法學會理事和東北大學醫師會副會長等等。擁有醫學博士、復健科專科醫師、腎臟專科醫師、綜合內科專科醫師和高血壓專科醫師等頭銜。提倡「腎臟復健」這個新的概念,致力於各種活動,目的在於減輕腎臟疾病和透析醫療給身體和精神帶來的影響。也上過許多電視節目。著有《『靜養』很危險!一天就會老化兩歲!》等書。

 

譯者簡介

 

蘇珽詡

 

  台南人,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系畢業,熱愛外語和書籍,自學日文15年,日文N1合格,現為SOHO翻譯者,目前翻譯作品有《不靠藥物疾病自癒的真相!》、《連醫師都驚訝!醋洋蔥的救命奇蹟》、《90秒揉臉操,老化神經也能變年輕》、《不靠藥物也能治好憂鬱症》。


前言

第1章 慢性腎臟病是怎樣的疾病呢?

已知患者人數超過1300萬人!

腎臟的構造與功能

為什麼慢性腎臟病很可怕:

①沒有自覺症狀

②與生活習慣病的關聯

③會引來心血管疾病

各式各樣的腎臟病種類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點

從尿液檢查能知道什麼?

從血液檢查能知道什麼?

每一期的應對方法

治療的四個切入點

 

第2章 腎臟復健的效果

「限制運動」變成「鼓勵運動」的原因

只要靜養一天,身體就會老化兩歲!

走路速度變慢的話就要注意了

已知運動療法能延後透析治療

什麼是腎臟復健?

體操、運動和肌力訓練的加乘效果

透析患者也在做腎臟復健

引進腎臟復健法的醫療現場的聲音

如果碰到了信奉限制運動的醫師

 

第3章 腎臟復健的做法

「腎臟復健體操」的做法:

①腳跟上下運動

②抬腳

③萬歲

④半蹲

「腎臟復健運動」的做法

「腎臟復健肌力訓練」的做法:

①單腳站

②深蹲

③抬臀

④膝靠胸

關於做復健的時間點和組合

做復健時的注意點

為了讓腎臟復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第4章 提高腎功能的生活Q&A

飲食療法需要注意什麼?

減少蛋白質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為了補充不足的能量,我能做什麼?

低蛋白飲食有什麼推薦的食材?

不能吃水果嗎?

不要喝酒比較好嗎?

水分也需要限制嗎?

一定要戒菸嗎?

洗澡時要注意什麼?

藥物也有可能讓腎功能衰退是真的嗎?

去其他科看診時要注意什麼?

如果必須要做透析了怎麼辦?

 

第5章 有在做腎臟復健的人們的聲音

經驗談1腎功能恢復到正常值,還成功減重12kg!血壓也正常了

經驗談2不再排出尿蛋白,對於透析的不安也消失了!

經驗談3雖然我有糖尿病腎病變,但血糖值和血壓都降到正常值以下了!

經驗談4開始透析至今已25年,體力還是好到能騎腳踏車去醫院

 

後記

腎臟復健紀錄表


前言

 

  近年來,「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的治療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所謂慢性腎臟病,是指腎臟慢性且持續發生障礙的狀態,日本國內患者數大約是1330萬人。糖尿病患者數大約是1000萬人,所以慢性腎臟病的患者人數比糖尿病患者還多,而且成人當中每8人就有1人罹患此疾病。

 

  對我們而言,慢性腎臟病是極度貼近生活的疾病,已經可以稱為「國民病」了。

 

  在過去,腎臟病被認為是「不治之症」或「到最後會讓人死亡的疾病」。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觀念,所以只要被檢查出腎功能衰退或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當事人都會感到備受打擊。

 

  不過,這種思考方式現在已經改變了。

  慢性腎臟病正在變成「能夠改善的疾病」或「能夠減緩惡化的疾病」。

 

  這個現象的背後有一項原因是關於腎臟病的研究有所進展。腎臟病治療方法本身有了很大的變化。然後,在這些不斷變化的治療方法當中,有個方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那就是本書將要介紹的「東北大學式腎臟復健法」。

  以前,腎臟病患者的治病原則是「靜養第一」。

 

  那是因為我們知道如果運動的話,人體會產生對腎臟病患者有害的蛋白尿。另外,也有報告指出進行馬拉松等激烈運動後,腎臟功能會惡化。

 

  因此,運動被認為是讓慢性腎臟病惡化的主要原因,被當作診療指標的腎臟病診療指引當中也有一條「限制運動」。

 

  但是,現在已經發現靜養第一和限制運動這些過去的常識是不正確的。
 

  那是20幾年前的事了。我在研究慢性腎臟病的過程中,逐漸開始懷疑,靜養第一這個常識真的是正確的嗎?
 

  因為我們進行的實驗顯示出了「運動會改善慢性腎臟病」的結果(詳細內容會在文章內介紹)。
 

  那個時候,每個人都相信著靜養第一的原則,所以我們的研究成果並沒有獲得認可。

 

  不過,在持續做研究的期間,我們的研究漸漸地被世界各國看到,進入21世紀後,美國官方率先認可了針對慢性腎臟病的運動療法的健康效果。

 

  醫界也已經發現造成患者被限制運動原因的蛋白尿其實是暫時性的產物。

 

  現在,從長期的角度來看,輕度到中度的運動與其說是對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有害,不如說反而可以為患者帶來顯著的健康效果。

 

  從「限制運動」到「鼓勵運動」──。

  可以說是發生了哥白尼式的轉變。
 

  在文章內會詳細說明,這項發現首先已經利用動物實驗確定了效果,臨床現場也正在不斷地持續收集到更多證據。
 

  另外,跟腎臟復健有關的診療報酬也正在升高。這無非是代表著,我們提出來的腎臟復健法被公共機關評定為一種治療方法了。
 

  東北大學式腎臟復健法是在這20多年間的研究成果之上建立起來的,是全日本第一個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打造的改善計畫。
 

  靠著這個復健法,我們已經能夠改善衰退的腎臟功能或者減緩慢性腎臟病的惡化了。
 

  另外,我們也發現不只還不需要透析的保守治療期患者受惠,對於有在做人工透析(以人工機器代替腎臟功能的治療,台灣俗稱「洗腎」)的患者來說,腎臟復健法也有為他們帶來好的影響。

 

  本書將會詳細解說和介紹我們實際推薦給患者並獲得顯著成果的東北大學式腎臟復健法。
 

  與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善並行,把適當的運動也當作自我照護的一環,在改善慢性腎臟病方面將會成為一大助力。
 

  「如果沒有做腎臟復健,我現在就不會在這裡了。」說出這句話的是大沼明先生(86歲)。

 

  大沼先生在35歲左右罹患了糖尿病。空腹血糖值大約是180mg/dl(正常值為110mg/dl以下)。因為工作繁忙,所以他把疾病放著不管,結果在71歲時因為心肌梗塞(心臟血管堵塞的疾病)而倒下了。

 

  同時,大沼先生也被告知他的腎臟變得非常衰弱,是糖尿病惡化造成的糖尿病腎病變。他在2006年開始做人工透析,到現在已經持續了10年以上的透析治療。

 

  大沼先生是跟我們在東北大學的復健教室合作的附設醫院患者之一,他跟其他患者一樣非常努力地在做腎臟復健。
 

  支撐著大沼先生身心的支柱,就是腎臟復健。
 

  開始透析後,在透析的這段時間內,大沼先生會在床上持續做踩腳踏車運動(手足健身車),這是「腎臟復健運動」(第3章會詳述)的其中一個項目。

 

  不用做透析的日子,大沼先生也會提醒自己做「腎臟復健運動」的代表性運動,也就是健走。他出門購物或辦事的時候,一定都用走的。來回的路程大約可以走40分鐘。

 

  然後他在家裡也會每天做20分鐘的「腎臟復健肌力訓練」(第3章會詳述)。

 

  長期持續做透析的話,體力會漸漸衰退,不少患者到最後都必須依賴輪椅,不過大沼先生雖然已經做了10年以上的人工透析,還是非常有精神。

 

  大沼先生過去曾經超過10%的糖化血色素(能知道過去一到兩個月的血糖狀態的數值。6.5%以上就是糖尿病)現在降到了6.6%。

 

  血壓也降得比以前更低,收縮壓維持在130mmHg左右,舒張壓則是維持在70mmHg左右(高血壓是收縮壓140mmHg以上,或舒張壓90mmHg以上)。

 

  就連腎功能衰退時很明顯的水腫狀態也在做了腎臟復健之後消失了。

 

  其他還有以下這些例子。

 

  「我曾經腎功能衰退還差點要做人工透析,不過做了腎臟復健之後,腎功能指數就回升了,甚至還恢復到了不用擔心要做透析的數值。」(69歲,男性)

 

  「我從年輕時就有腎臟病,但開始做腎臟復健之後,連續幾十年都過高的尿蛋白終於回到了正常值。不用擔心要做透析了。」(71歲,女性)

 

  「糖尿病惡化之後引發了糖尿病腎病變,然後我開始接受透析治療。不過,現在血糖值和血壓都降到了正常值以下而且很穩定。我看過很多人因為做透析而精疲力盡,但是我現在每天都很有精神,這都是腎臟復健的功勞。」(65歲,男性)

 

  「因為遺傳疾病的關係,我40幾歲就開始做透析了。那之後雖然已經過了25年,但因為我有持續在做腎臟復健,所以我體力好到能自己騎腳踏車去醫院做透析。降血壓藥的劑量也減少了。」(70歲,男性)

 

  拿起這本書閱讀的人當中,應該有人是在健康檢查等情況下被檢查出腎功能衰退而受到了強烈的打擊吧。如果是被診斷出有「慢性腎臟病」的人,那打擊又更大了。

 

  「我的人生從今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想應該很多人心裡都懷抱著這樣的不安與擔憂。
 

  但就像前面提過的例子一樣,如果腎功能衰退還沒到很嚴重的狀態,只要有技巧地將腎臟復健和治療結合在一起,就能得到充分治癒的機會。

 

  另外,觀察有在做透析的患者的例子也能明白,就算是腎功能已經惡化到無法改善的患者,一樣能夠在跟腎臟病共存的同時活得有精神又長壽。

 

  這本書我想要推薦給有以下狀況的人:

  ‧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這種會引發慢性腎臟病的生活習慣病患者

  ‧健康檢查時被檢查出腎功能衰退或蛋白尿的人

  ‧被醫生宣告「再這樣下去要做透析了」的人

  ‧目前正在做人工透析,希望盡可能保持最佳狀態的人

  ‧家族中有罹患腎臟病的人

 

  而且這項名為復建的療法有著「低風險、低成本、高回報」的優點。

  也就是說,副作用之類的風險很少,不用花錢,只要持續下去就有可能看見巨大的效果。

  「想先了解腎臟復健法的效果」的人可以直接先看第2章,「想要快點確認做法」的人則是可以直接看第3章。

  當然,從慢性腎臟病的基本說明到檢查方式和分期都想好好了解的人,就請從第1章開始看起。

  那麼,各位,請開始吧!

 

東北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教授‧腎臟專科醫師 

上月正博

已知患者人數超過1300萬人! 在提到「從限制運動到鼓勵運動」這個發生在慢性腎臟病治療法上的巨大變化之前,我們先來了解慢性腎臟病到底是怎樣的疾病。首先是病名。 慢性腎臟病這個病名,是進入21世紀後才出現的新名詞。慢性腎臟病是從英文的Chronic Kidney Disease翻譯過來的(經常簡稱為CKD)。各位,在聽到這個熟悉的名詞後,你們可能會認為「慢性腎臟病是從很久以前就存在的疾病」,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在20世紀,並沒有這個名字的疾病。 腎臟病的治療正在產生變化,被賦予這個新的名字也是變化之一。 如果在20世紀時還沒有慢性腎臟病,那現在這個叫作慢性腎臟病的疾病是從哪裡來的呢? 以前腎臟病有許多種類,各自都被當成獨立的疾病來治療。是在進入21世紀後,美國人才開始提倡將各種腎臟病全部整合成一種疾病。這是發生在2002年的事情。 世界各國都接受了這項提案,日本也不例外。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被當成許多分散的疾病個別處理的各種腎臟病,全部被整合起來之後就是所謂的慢性腎臟病。 當然,會出現這樣想法上的改變是有理由的。 以前,腎臟專科醫生會分別單獨處理每一種不同的腎臟病。還有很多是腎臟專科醫生以外的人很難立即發現的腎臟病。 這種情況下,一般的醫生很容易忽略掉腎功能衰退的警訊,所以經常看到讓患者的病情惡化,或者讓患者的死亡風險升高的案例。 醫界逐漸發現,個別處理許多種類的腎臟病其實沒有辦法確實拯救到眾多患者當中的每一個人。 於是,醫生們為種類眾多的腎臟病設置了簡單易懂的指標,把這些腎臟病囊為一種「症候群」,並且將此症候群視為治療的對象。 「慢性腎臟病」這個病名不只是為了腎臟專科醫生取的,也是為了一般的內科醫生和患者們。 像這樣將許多腎臟疾病全部整合起來之後,我們也發現在日本有1330萬個慢性腎臟病患者,比糖尿病患者的1000萬人多出300萬人以上。 如果沒有用新病名將腎臟病整合,我們一定不會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的患者。 換句話說,做了統計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疾病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龐大的危害。 慢性腎臟病的診斷標準為「因為蛋白尿、血尿或影像診斷的結果,而被判斷為有腎功能障礙」、「腎臟功能衰退」的狀態持續三個月以上。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