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活的資本論--從《資本論》到中國道路(第二版)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5月

鮮活的資本論--從《資本論》到中國道路(第二版)

作者:魯品越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01日
ISBN:9787208137851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將哲學靈魂與經濟學理論融為一體、《資本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融為一體、理論與當代鮮活的實踐融為一體,由此呈現對《資本論》的全新的鮮活的話語解釋系統。主要學術貢獻是:第一,揭示了《資本論》的主線是扎根於勞動二重性的社會經濟雙層結構:深層的市場權力結構和表層的自然物質結構,從而使社會歷史過程成為自然史過程。第二,分析了資本推動生產發展的巨大動力作用及其機制。第三,用嚴密的理論與鮮活的現實證明了:吸收三種自然力而實現的資本積累,產生了全社會的經濟貧困、生態貧困和人的社會關系的貧困的積累及其危機,它們通過全球化而展示為國際矛盾與危機,形成錯綜復雜的當代世界。第四,揭示了商品價格與價值相偏離的現象及其背后的社會權力結構,以及由此產生的對立統一運動,有力地回應了對《資本論》的種種挑戰與詰難,展示了西方經濟學未能觸及的深層經濟權力結構圖景及其規律。第五,揭示了《資本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的血脈聯系,邏輯地論證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國現代化,中國要在確保社會主義力量占據優勢地位的前提下,通過不斷克服資本主義危機的過程來逐步生成具有歷史必然性的社會主義制度。第六,在全面繼承《資本論》根本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一系列創新觀點:物化價值與人化價值;價值創造率、創新型勞動與常規型勞動創造價值的途徑;資本權力放大器;經濟空間的生產,各種資本形態的轉化形成經濟波動,等等。魯品越,上海財經大學首批資深教授,國務院有特殊貢獻的專家津貼享受者。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副會長。現任上海財經大學現代經濟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歷任東南大學、南京大學教授。2011年入選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先后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13年)、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著作獎(2015年)、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2002年),上海市文教衛系統優秀共產黨員、上海財經大學首屆學術獎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等數十項獎項。主持「《資本論》哲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等五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多項教育部和省市社科基金項目。

序 第二版自序 引言對《資本論》的當代挑戰與呼喚 一、對《資本論》的挑戰與詰難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應對挑戰的理論力量之根 三、時代呼喚對《資本論》的新的理解與發展 四、本書的基本內容與總體結構 第一篇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一從表層既成事物的哲學到深層內在聯系的哲學 第一章舊世界觀及其困境 一、英法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世界觀及其悖論 二、德國唯心主義世界觀及其困境 第二章以實踐為出發點的新世界觀 一、新世界觀的誕生地:物質生產實踐 二、新物質觀:從自我存在到對象性存在 三、新認識論:從原像一鏡像說到實踐生成論 四、新規律觀:辯證法的基本規律與本體論圖景 第三章舊歷史觀及其困境 一、從「君權神授」到「社會契約」 二、英法社會契約論及其悖論 三、德國歷史哲學及其悖論 四、空想社會主義歷史觀及其悖論 五、舊歷史觀的歷史地位與出路 第四章唯物史觀:物化勞動及其歷史邏輯 一、異化勞動說:通向唯物史觀的過渡理論 二、物化勞動與「社會物質」的發現 三、「社會物質」的二重性:唯物史觀的基本觀念 四、物化勞動的客觀邏輯與歷史發展 五、物化勞動與唯物史觀的基本規律 第五章哲學基因與經濟學理論 一、新古典經濟學的哲學基因 二、凱恩斯經濟學的哲學基因 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哲學基因 第二篇勞動價值——市場力量本體論 第六章交換價值之謎 一、交換價值:商品世界中物與物的關系 二、西方經濟學對「交換價值」的解釋及其誤區 三、舊勞動價值論的失誤——兼論馬克思、恩格斯為何是舊勞動價值論的反對者 四、交換價值背后:對社會勞動的支配權 第七章勞動二重性的哲學密碼與經濟學量度 一、唯物史觀主線:總體性與實踐活動及其產物的二重性 二、分工與「社會人集體生命」的生成 三、社會總勞動的二重性: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 四、社會總勞動的物質化:從商品到資本的二重性 五、價值實體的歷史發展及其量度 六、勞動價值的各種表現與交換價值的形成 第八章勞動價值的市場表現與價值規律及其偏離——兼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為何駁不倒 一、簡單商品經濟的價值規律 二、簡單商品經濟在《資本論》中的意義 三、價值與貨幣:從價值實體到市場權力 四、社會權力結構對價值的分割,市場現象對價值規律的偏離 第九章勞動價值的物化形態與人化形態 一、產值悖論:勞動價值論的當代理論困境 二、產生根源:自然時間與社會時間的混淆 三、勞動價值的「物化形態」與「人化形態」 四、價值創造率:不同社會的不同質的抽象勞動 五、勞動價值的貨幣表現 第十章創新勞動與常規勞動的價值創造 一、兩種層次的勞動及其根本差異 二、兩種本質不同的勞動及其創造價值方式 三、價值創造率和創新勞動的價值創造 第三篇資本邏輯——資本本質論 第十一章資本的本質:剩余價值的生產與市場權力放大機制 一、生產力系統與社會關系力量 二、資本的二重性與物化勞動 三、資本權力:市場權力的放大器 四、勞動力價值的轉化與剩余價值的產生 五、作為市場權力放大器的資本的結構 六、資本的「市場權力放大率」的決定因素 第十二章資本與資本邏輯的生成 一、物化勞動新形態:資本及其生成條件 二、資本邏輯的內涵與產生根源 三、資本邏輯的兩個方面:資本擴張動力及其自我否定 四、資本邏輯的三大層次:物化資本、貨幣資本和虛擬資本 附:資本邏輯與符號邏輯:回應鮑德里亞的詰難 第十三章驅動生產力系統的社會動力體系 一、資本的擴張驅動力結構 二、市場空間的吸引拉動力結構 三、資本擴張方式:絕對與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四、資本擴張對象:自然力及其「空間」 五、當代市場空間的創造機制 第十四章資本邏輯與經濟危機 一、危機根源:資本積累導致貧困積累 二、發生機制:無序競爭導致資本循環鏈斷裂 三、擴散機制:產品過剩產生的正反饋回路 四、晚期資本主義:危機應對與危機新形態 第十五章資本邏輯與生態危機 一、五位一體:社會關系與生態環境的對立統一體 二、《資本論》的生態環境內涵:外環境與內環境 三、資本積累與自然資源環境的「貧困積累」 四、資本邏輯的時空展現對生態邏輯循環圈的撕裂 五、《資本論》中的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觀念的萌芽 第十六章資本邏輯與社會關系的貧困化和人的發展危機 一、西方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發展危機的誤區 二「人的自然力」及其自由發展空間 三、「社會勞動的自然力」的來源與發生機制 四、人的發展空間的「貧困積累」:人的發展危機以及 資本擴張悖論的總體圖景 第四篇從資本邏輯到剩余價值形態——資本現象學 第十七章市場權力體系對剩余價值的分割 一、社會權力體系及其貨幣化表現 二、勞動力價值與剩余價值的分離及其當代形式 三、剩余價值分割的社會正負功能 四、分割剩余價值的社會系統 第十八章微觀流通過程與流通空間的生產 一、流通領域的勞動分析:生產性勞動與流通費用 二、流通性勞動的產物:「流通機器」與流通空間 三、流通費用生產的流通空間的內在矛盾 四、經濟空間的內在矛盾與「諾思第二悖論」 五、結論:對幾個理論誤區的矯正 第十九章宏觀流通過程與經濟體系的非均衡運動 一、供需均衡模型與兩部類模型:兩種經濟學理論與兩種哲學 二、兩種再生產的均衡態及其產業結構 三、擴張與蕭條:資本流通過程的兩種非均衡現象 第二十章資本利潤與產權租金的對立統一:遠離平衡態的均衡 一、社會總勞動的分配和利潤平均化趨勢 二、平衡與非平衡:三類超額利潤及其「地租」 三、產業資本與「產權游資」 四、國際產業鏈的「微笑曲線」 五、資本—地租理論與耗散結構理論 第二十一章經濟虛擬化與金融網絡權力結構 一、貨幣資本與利息現象的秘密 二、實體資產的虛擬化:虛擬資本的誕生 三、金融資產的再虛擬化:資本權力的再度分離 四、動力與危機:凌駕實體經濟的虛擬經濟網絡系統 五、虛擬經濟體與當代經濟危機新形態 第二十二章利潤率下降規律與資本高積累的矛盾統一——《資本論》與《21世紀資本論》的矛盾及其解決 一、矛盾:資本收益率高企與一般利潤率下降 二、互動:一般利潤率下降規律成為驅使資本積累與轉移的動力439 三、結果:資本積累與貧困積累的兩極分化 第二十三章資本邏輯與資本主義歷史趨勢 一、勞動價值:驅動生產力系統的市場力量的本體 二、資本邏輯:資本權力體系的自我擴張與自我否定 三、資本現象:各種產權的價格表現 四、當代資本主義發展趨勢及其歷史命運——資本主義的福利化、金融化、經濟全球化及其危機 第五篇中國道路 ——《資本論》的偉大續篇 第二十四章中國道路:國際資本主義體系內在矛盾的必然結果 一、並非跨越「卡夫丁峽谷」: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二、中國現代化的兩大歷史階段的歷史必然性 三、中國現代化道路:兩個歷史階段的辯證統一 第二十五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實踐 一、《資本論》的啟示與兩種市場經濟的本質區別 二、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偉大創新 三、「五位一體」總布局:開拓未來發展空間之路 參考文獻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