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的歷史:施叔青小說的癥狀式逆讀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逆光的歷史:施叔青小說的癥狀式逆讀
閱讀是一種逆光的檢驗,能從中看出歷史不同的輪廓
本書從「時間」、「空間」與「敘事學」的視角,重新解讀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回溯解嚴後台灣本土文化的發展,與當代文學中鄉土風景的建構。
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行過洛津》、《風前塵埃》與《三世人》,企圖追尋鄉土風景與歷史脈絡的建構,容納了許多文獻資料。本書以「癥狀式閱讀」(symptomatic reading)法則,重新審閱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文學意涵,窺探文字表象下的真實意境。
小說中因為大量的史料而淹沒了原有的故事性,使人物流於「道具化」?戀愛情節的描寫僅是批判殖民的手段?作者以「逆讀」的策略進行反思、解構小說文本,探索施叔青作品中讀者從未發現的潛在語言。
本書特色
★台灣新銳作家何敬堯對鄉土文學的再詮釋!
★以「癥狀式閱讀」重新審閱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文學意涵!
★解構鄉土文學背景脈絡,探索施叔青作品中讀者從未發現的潛在語言!
作者簡介
何敬堯
1985年生,台中人,台大外國語文學系、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現就讀清大台文博士班。作品獲得全國學生文學獎、台大文學獎、台北縣文學獎、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清大文學獎、磺溪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文化部藝術新秀等獎項。曾任職電影工作室、網路記者、紙藝教師、音樂會編導、漫畫腳本撰寫,著有小說集《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創作風格多變,近年耕耘於歷史小說、奇幻小說、推理小說等文類。
館長序/翁誌聰
作者序/何敬堯
第壹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名詞解釋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前人研究文獻回顧
第四節 研究範疇與書籍章節架構
第貳章 論《行過洛津》的遷移史、洛津鄉土與敘事傾斜
第一節 時間的癥狀:探究《行過洛津》的歷史構層
第二節 空間的癥狀:《行過洛津》之鄉土拼貼畫
第三節 敘事的癥狀:《行過洛津》中敘事美學之分析
第四節 小結
第參章 論《風前塵埃》的族群史、移民村風景與戀愛敘事
第一節 時間的癥狀:《風前塵埃》對於歷史情結的解構
第二節 空間的癥狀:丈量《風前塵埃》的東台灣地圖集
第三節 敘事的癥狀:睌視《風前塵埃》中橫山月姬的戀愛敘事
第四節 小結
第肆章 論《三世人》的台灣史觀、台北城與敘事裂縫
第一節 時間的癥狀:《三世人》中歷史殿堂的再建
第二節 空間的癥狀:《三世人》裡城市文化的「現代性」博物館
第三節 敘事的癥狀:觀測《三世人》的敘事美學功能與障礙
第四節 小結
第伍章 結論
附錄 施叔青作品一覽表
參考書目
作者序
台灣的歷史小說存在什麼問題?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我帶著這樣的質疑,寫起了這一本由碩士論文發展的專書。在詮釋學理論上,德國思想家Hans-Georg Gadamer認為「提問」在文本的詮釋意義上扮演重要角色,文本應隨時處於「開放」的詮釋狀態,否則提問只是提出一個「虛假」的問題,畢竟答案是「封閉的」或是「已被決定的」。借鏡Hans-Georg Gadamer的研究態度,我在閱讀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相關的歷史、文化論述後,也希望能以「提問」的態度開啟進一步討論:在台灣的歷史小說的脈絡上,是否發生了什麼疑慮?在文學史的發展中,台灣的歷史小說的寫作形式是否面臨了僵化的危機?
歷史的閱讀,可以是一種逆光的檢驗。本書便希望以「癥狀式閱讀」(symptomatic reading)的法則,重新觀測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文學意涵。「癥狀式閱讀」為法國學者阿圖塞(Althusser)所提出,其論點認為在文本的可見表層下隱藏另一層的沉默話語,因此,文本閱讀中除了可以進行表層理解之外,在深層的閱讀上更可以嘗試去挖掘文本中所存在的失誤、錯置、扭曲、斷裂或是缺席的元件。
我冀望在逆光的閱讀中,能剪影出歷史不同的輪廓。
本書原名為「論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之時空敘事與文本疑慮―『癥狀式閱讀』的逆讀策略」,則說明了我將會以「時間」、「空間」、「敘事學」三種不同的觀察視角,來重讀「台灣三部曲」的文學位置。我的關懷點,是希望能經由施叔青的歷史小說作為一種實際的案例檢驗,省思在台灣文學中「歷史文類」的演進與發展,釐清當代的歷史小說可能面臨的敘述危機,觀測出台灣當代歷史書寫上可能出現的各種癥狀。
不過,反省不能只停由在反省,我最大的目標則在於:鼓勵更多的創作者投入歷史小說創作,並對舊有的歷史寫作模式有所改革,進而創造出新型態的歷史小說,吸引更多讀者對台灣歷史小說的閱讀興趣。
萬分期望這一本書能拋磚引玉,共勉未來。
第肆章 論《三世人》的台灣史觀、台北城與敘事裂縫 第一節 時間的癥狀:《三世人》中歷史殿堂的再建 一、歷史意識的調查:台灣史觀的「認同」演變 施叔青在2003年出版了台灣三部曲的首篇《行過洛津》,小說以洛津鄉土風情為經緯,2008年完成了敘述日治時期台灣東部移民村歷史的《風前塵埃》,終於在2010年完成了第三部曲《三世人》,文本則以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的台灣時空背景下的男女身影進行概括式的掃描,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之文學地圖於焉完成。 作為從六○年代時期以現代主義派創作者之姿進入文壇之女作家,施叔青每有新作,其小說便因蘊含豐沛的想像力與藝術性而引發廣大討論,而「台灣三部曲」的系列歷史小說更受學者們所矚目。若探究小說家對於鄉土、歷史的興趣,可以回溯到小說家從「現代主義」起步的文學歷程。根據劉依潔的分類爬梳施叔青的文學歷程,在「鹿港時期」中小說家便開始具備濃厚的鄉土氣味,其小說生涯自鹿城伊始,十七歲以描寫鹿港幽閉鄉土的〈壁虎〉躍登台灣文壇,之後作品大多以鹿港小鎮風情為書寫主體,並且擅長將現代主義式的心理分析術融入小說創作,「鹿港作品時期」展現出故鄉文化的幽微以及女性潛意識中的特異世界。白先勇評論施叔青早期作品〈約伯的末裔〉時認為:「施叔青的小說世界,是透過她自己特有的折射鏡所投射出來的一個扭曲、怪異、夢魘似的世界。」在青春洋溢的「文學少女」眼中怪異而夢魘的古城鹿港,是經過現代主義的心理所剖析的原鄉,更是一種「詭異的鄉土符碼,透露的卻更可能是面對現代化、可望透過西化真正進入『現代』的台灣對傳統『鄉土』生活情境的複雜情緒。」施叔青的創作風格扣合當時的文藝生態,自從五○年代開始,西方存在主義等哲學新思潮經由《文學雜誌》相關文藝雜誌翻譯引介,進入台灣文藝者閱讀眼界,形成流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