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時誰為你哭泣:101則以終為始的人生智慧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7月

死時誰為你哭泣:101則以終為始的人生智慧

作者:羅賓.夏瑪
出版社:李茲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01日
ISBN:9789868614246
語言:繁體中文

你曾不曾想過,死時誰會為你哭泣?哪怕只是讀通一個道理,人生就會不一樣!
  偉人辭世,舉世同悲,巨星隕落,依然長久活在粉絲心中。你曾不曾想過,死時誰會為你哭泣?你又留給世人什麼?對死亡的警覺可以開啟大智慧,領導力大師羅賓.夏瑪因此選擇它作為深談人生智慧的主題:《死時誰為你哭泣》。
  夏瑪知道一般人可以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很有限,所以他的寫作風格都是「一槍中的」,本書的 101 條守則,篇篇簡短,但就像名言一樣,是作者花費多年才悟出的心得,只憑三言兩語就傳達完整了(請參考本書第 98 條:蒐集你喜歡的名言)。
  現代生活彷彿置身壓力鍋,要講求生活品質,首先得減壓,夏瑪要我們排定時間憂慮(第 12 條),就不會把醒著的時間全部拿去憂慮,終至戒除焦慮。或是列出你的問題(第 31 條),因為問題能說得清楚,事情就解決一半了,還能發現那些不是問題的問題。甚至還有更簡單的方法:笑逐顏開(第 20 條),忙到忘了要笑?就養成習慣定期去看《三個活寶》(Three Stooges) 這類的影集,一定能點到你的笑穴。
  為了進一步提高生活的品質,夏瑪分享他自己謹守的一些原則,第一個提出的就是愛深責切(第 4 條),人必須自我要求,有些事情該做就得去做,不論自己喜不喜歡,這是成功人生的基礎;另外,要花時間照顧你的「聖殿」(第 15 條),誘因是每運動一小時可以多活三小時,但要少睡一點(第 84 條),你的睡眠時間是不是超過實際所需?回想稱心如意的時候,你會浪費那麼多時間睡覺嗎?
  想讓生活更豐富,夏瑪教我們技巧也教我們態度,例如要學著發問(第 41 條),訓練自己的「發問二頭肌」,像是問問餐廳可不可以換個更好的位置?飲料可不可以免費續杯?練習過後,你就能體會到「只要開口,機會就是你的」。想與人深交,必須願意走出你的「舒適區」,主動與不太熟的人交談,設法去找到三個好朋友(第 60 條)。
  力行開卷有益的夏瑪鼓勵大家不要輕忽學習這件事,如果你有子女,就一定要當個好爸媽(第 66 條),千萬不能一廂情願希望自己的教養方式沒有錯,必須積極一點來增進教養能力,多讀幾本教養書或去上課聆聽專業意見,這是省不得的功夫。現在夏瑪以演說為業,但他坦承自己原本也怕死了要上台講話,既然很怕又避不掉,不如先去作好準備,他建議每個人要像他一樣:去修公開演講的課程(第 87 條)。 
  書中提供不少簡單有趣的小技巧,如果你希望增強自信心,要一直對自己說:我很慶幸自己充滿了信心(第 11 條:跟自己對談),缺乏動力,那就挑選可敬的對手(第 83 條),不斷為自己設定更具野心的目標,如此不但不愁缺乏動力,還能激發出自己最大的潛能。
  至於如何活出能感動最多人的有意義人生,夏瑪勸我們不要再小鼻子小眼睛(第 88 條),太多人只想過很渺小的人生,在二十歲時就形同死亡,只是等到八十歲才正式入土為安。夏瑪很有資格這麼說,因為很少會有人像他捨棄當個名律師的金錢與地位,找尋自己的天命(第 1 條)之後,夏瑪現在透過 11 本暢銷著作和演說影響著全球數百萬的人。敦促自己最有力的方式是用死亡來提醒自己光陰無價,為自己舉辦生前葬禮(第 63 條)就不會忘記:想活得轟轟烈烈要靠的不是明日,而是今日。
  夏瑪的書作簡潔流暢,書中道理簡單易行,他的許多讀者不是把書看一遍,而是看了不下十遍。基於養成一個習慣需要二十一天(第 49 條:牢記「二十一天」法則),要改寫人生,就是得像這樣不斷地提醒自己,才能將新好習慣內化。
本書特色
  偉人辭世、巨星隕落莫不令世人震驚哀痛!   你死了有誰會哭?  你在有生之年能感動多少人?  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後,你能留下什麼?
  哪怕只是讀通一個道理,人生就會不一樣。
  「和尚賣了法拉利」系列三書銷售已逾 1,000,000 冊!分別為:  1.《和尚賣了法拉利》  2.《和尚賣了法拉利之領導智慧》  3.《死時誰為你哭泣》
作者簡介
羅賓.夏瑪(Robin Sharma)
  全美領導學與自我超越領域的首席權威,夏瑪領導國際公司 (Sharma Leadership International) 的執行長,提供訓練及輔導服務,協助企業培訓員工的無頭銜領導力,並邁向世界水準。
  曾出版《和尚賣了法拉利》、《你喜歡怎樣的自己》等十一本著作,其中多本攻佔暢銷排行榜第一名,並在四十餘國發行。
  羅賓是非常搶手的講師與領導力教練,客戶包括許多財星 500 大企業,包括微軟、奇異、Nike、聯邦快遞、IBM,以及美國太空總署、耶魯大學、哈佛商學院、青年總裁協會 (Young Presidents’ Organization) 等。
  擁有法學學士與碩士學位,羅賓.夏瑪曾是一位傑出的訴訟律師,現今是家喻戶曉的名人,眾多報章媒體都曾對他做過特別報導。
  根據 leadershipgurus.net 2007 年的調查,在全球頂尖領導大師排序中,羅賓.夏瑪名列第二。
  更多訊息請見www.robinsharma.com。
譯者簡介
鄭煥昇
  師大英語系畢,師大翻譯研究所口譯組碩士。通過教育部中英翻譯能力檢定考試,取得一般文件雙向與逐步口譯證書。曾任中學教師、電視台編譯,現為券商內部譯者。譯作有《UP學2魔勁》、《誰殺了麥可傑克森》(合譯)。
蜜蠍兒
  熱愛文學及動物,師大國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現從事小說翻譯。

1、 找尋自己的天命2、 每一天,對一個陌生人好一點3、 調整看事情的角度4、 愛深責切5、 用日記記錄生活6、 學習誠實7、 尊重自己的過去8、 一日之計在於晨9、 學習說「不」,但不失風度10、 每週抽時間安頓身心11、 跟自己對談12、 排定時間憂慮13、 向孩子看齊14、 記住:天才是九十九分的靈感15、 照顧你的「聖殿」16、 學習靜默獨處17、 夢中芳鄰18、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19、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20、 笑逐顏開21、 一天不戴錶22、 多一點點冒險23、 活得精采24、 看好電影學東西25、 花錢時把愛傳出去26、 專注在有意義的事物上27、 P.S. 謝謝你28、 出門都要帶本書29、 開個愛的帳戶30、 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31、 列出你的問題32、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33、 孩子是禮物34、 享受過程,甚於看重結果35、 注意到問題,才能去解決問題36、 讀《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37、 做時間的主人38、 保持冷靜39、 組一個董事會40、 治好你的三心兩意41、 學著發問42、 賦予工作更高的意義43、 給聖賢在書架上留個位子44、 開發你的潛能45、 接觸大自然46、 善用通勤的空檔47、 戒掉新聞48、 認真設定目標49、 牢記「二十一天」法則50、 試著原諒51、 果汁新鮮喝52、 創造美好的環境53、 林中漫步54、 找到人生教練55、 度個迷你假期56、 去當志工57、 找到你的六度分離關係58、 每天聽音樂59、 精神財富清單60、 找到三個好朋友61、 閱讀《藝術家之路》62、 學習冥想63、 舉辦生前葬禮64、 停止抱怨,好好過活65、 為自己加值66、 當個好爸媽67、 離經叛道68、 隨身攜帶目標卡69、 戰勝你的情緒70、 品嚐平淡滋味71、 停止指責別人72、 一天就是一輩子73、 籌組智囊團74、 制定每日行動原則75、 把現實想像得比實際上更好76、 成為你自己的執行長77、 要謙卑78、 不必讀完每本翻開的書79、 別對自己太嚴苛80、 立誓沉默81、 不要每回鈴響時都去接電話82、 休息時的活動必須具有「生息」功能83、 挑選可敬的對手84、 少睡一點85、 全家一起用餐86、 弄假成真87、 去修公開演講的課程88、 不要再小鼻子小眼睛89、 不能改變的事不要理會90、 學習如何散步91、 改寫你的人生故事92、 種棵樹93、 找到你的靜心之地94、 多拍一些照片95、 當個冒險家96、 進家門前先解壓97、 重視你的直覺98、 蒐集你喜歡的名言99、 愛你的工作100、 無私奉獻101、 活得圓滿,死時心安

推薦序1
  走在岸邊,撿起一塊石頭往水裡丟去,霎時濺起陣陣水花。丟一顆大石頭,濺起大波浪;投一顆小石頭,引起小漣漪。
  做任何事情都有回饋,和發球力道與彈球力量是一樣的道理。正如行善結善緣,施惡造惡果,漣漪效應會餘波蕩漾,既廣且久。
  書中所提出的種種生活態度,就是要讓人活時有意義、讓良善的事情有所循環、讓生命沒有白走一遭,就如內容所言「活時圓滿、死時安心」的人生臻至境界!
戴勝益  王品集團董事長
推薦序2
  這類書不應該只有一本書出版,可是偏偏就這麼一本書這麼專心地談。步向死亡,就好像我們到SOGO買東西,一排排站立的人一層一層地往下層走,我們的腳沒動,而時間就如滑動的墊板,自動地把我們一層層地往下送。我們的死亡不就是這樣的一批批走?可是我們甚少知覺。但要覺悟自己終有一天要死亡並不困難,而且對逐漸步向死亡的生活當為如何,卻很少人想過。我們大腦的知性有種惰性,總是以為我們不會那麼快死掉。這個惰性使得我們很少願意去經營「死亡前的生活經營」。
  這本書提出一百種死亡前的生活態度。其實,我們也可以想出更多的人生最後階段的生活藝術,只要我們願意承認死亡已經是我「個人」需要面對的課題。朝向死亡前的生活經營,並非要去趕著做「未完成的心願」,而是踏踏實實的生活。例如,「對陌生人好一點」(本書第2條),讓我們有餘緒地看著我們不認識的人,對他好,不就像張愛玲一篇短文談到,一對男女彼此經常看到對方,但從未打招呼,時間流逝,忽然又看到彼此,忍不住啊地說「妳也在這裡?」人生在世,看到陌生人就是個大緣分,千百億的人,何幸我們能在一處看見彼此。從此,也許就是各人流入宇宙的再循環洪流裡。在死亡之前,生出這種心情,有著奇妙的宇宙感。
  我們人生最後階段的生活大致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另一部分是我們的內在生活。通常我們會開始放鬆對世界的掌握,對關係的要求不再嚴苛,反而透露出那麼一點「寬容」,你不想再追究恩怨,也不太想記仇,使自己輕鬆地解開自己與世界的鎖鏈。另一部份是反歸自己的內心世界,這部分會逐漸擴大,如果可能,在臨終時能全然處在內心狀態,可能是最好的臨終方式。內在生活有「坐看雲起」的怔忡,有獨坐靜默的「無為」,有給自己遐想的空間,以及深刻地感受存有的經驗,當下的充實。這些內在性,世界是不會給的,甚至自己的哀傷也必須自己度過。
  記得《奇蹟》的作者吉兒.泰勒說,人非常需要他人的護持。我相信死前的生活最大的幸福就是「與人和樂」,與世界重新和好,那麼我們的內在性也會獲得資糧,含笑而終。所以,這兩大部分都無法偏廢,而唯一能同時涵攝兩者的,大概就是「宗教感」。這與信仰什麼宗教沒什麼關係,而是對世界發出祥和、安寧、慈悲、靜心與簡約等自覺性的態度。這本書從非常基礎的地方下手,簡單易行。這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但是我還是要提醒讀者,你可以有自己的方法,無須拘泥於本書的百種方法。
余德慧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3
  一直很喜歡羅賓.夏瑪的《和尚賣了法拉利》系列,在這第三本書中,他用101 個看法分享他的人生經驗。從找尋自己的天命、尊重自己的過去、調整看事情的角度、用一天就是一輩子的態度,到無私奉獻和幸福是一種心境等。一路讀來如沐春風,像是一位大師給予我對人生的選擇與態度做了清楚的指引。
  過去在大學演講常遇到學生問到畢業後職涯的選擇,許多的年輕學子不了解自己的志向與興趣,面對父母與社會的期待,不知道該進入職場或是繼續升學。在職場上我也看到許多人總是苦於時間不夠用,處於追尋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困境。
  人生就像跑馬拉松一樣,我們要學習著調整呼吸,才能跑完全程。在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免遇到困惑,不論你目前正處於人生顛峰或正面臨挑戰,羅賓.夏瑪的這些觀點能幫你更上一層樓或是提供了一些新的啟示,幫助我們追求更美好的人生。他不僅提出看法,更教大家起身力行,例如善用名人的哲言、接觸大自然、向孩子學習、和自己對談和排定時間憂慮等等,都是我們立刻可以行動的好方法。
  這是書架中必備的一本好書,祝福你──作為自己的 CEO,有個圓滿、富足的人生!
洪小玲  Amazon.com 副總裁
推薦序4
  我建議你用一種自我測驗的方式來讀這本條列式的書。我的做法是把這 101 件事情和自己的思想行為逐一做比較,於是就可以把每個項目區分成:一、不認同。二、認同,但認為不重要。三、重要,但目前做不到。四、重要,且已在做。
  我猜想你列入一或二的項目一定不多,否則也不會看這本書了。如果大部分在四,你更該讀的是這本書中多次提到像是梭羅,愛默生這些大哲學家所寫的書。但如果你發現許多項目都落在三的話,那麼這本書能夠對你眼前的生活,甚至整個人生產生許多立即幫助。
田臨斌  《從 CEO 到樂活家》作者

(一)第 4 條:愛深責切  成功又有意義的人生是由自律的金線織成,紀律讓你能夠去做知道該做但總是懶得去做的事。沒有了自律,你就不會訂下明確目標、不會善用時間、不會注意待人接物、沒辦法堅忍不拔度過低潮、不會去照顧自己的身體、沒辦法有正面的想法。  我之所以說遵循紀律是一種「愛深責切」,是因為對自己嚴格要求,其實才是真正的自愛;嚴以律己,你才更能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你才能照自己的想法去過日子,而不只是隨波逐流。我在一門講座上都這麼分享:你越是對自己嚴格,日子就會過得益發輕鬆。生活的品質最終是決定在你所做的每項抉擇——大到從事什麼行業,小到要看哪一本書,或是早上想要幾點起床,還有醒著的時候該把心思放在何處。當你能夠持之以恆地展現意志力,做出你知道是正確的選擇,而不是遇難則便宜行事,你便拾回了生活的方向盤。有效率、生活充實的人絕不會把日子花在做那些方便、輕鬆的事情上,他們會有勇氣傾聽自己的心聲,而做出有智慧的選擇,憑此他們才得以出類拔萃。  「成功的人有個習慣,就是會去做失敗者不愛做的事情,」作家暨思想家葛雷 (E. M. Gray) 如是說,「他們確實也不喜歡做某些事情,這無可厚非,但他們的偏好還是會屈從在目標的指揮之下。」十九世紀英國作家赫胥黎英雄所見略同,也說過:「任何教育所能教給我們最寶貴的一課,或許就是,有些時候有些事情該做就得去做,我們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哲人亞里斯多德的版本則是:「我們只能從做中學到東西;例如,建築師學會建築房屋,是透過敲槌;豎琴師學會演奏豎琴,是透過彈撥。同樣的道理,透過行事正直,我們才得以學得正直;透過行事自制,我們才得以長成自制;透過行事勇敢,我們才得以蛻變勇敢。」(二)第 35 條:注意到問題,才能去解決問題  要消除自己的弱點,首先你要先能發掘自己的弱點在哪裡;要剔除壞習慣,第一步就是要先知道自己有哪些壞習慣。一旦你發展出這樣的自知,你就在改過向善的路上踏出了完美的第一步。  身為一個作家,我常常受邀上廣播或電視的談話性節目。一開始上節目的時候我以為自己天生就是要吃這行飯。我樂於跟主持人碰頭,分享看法,還有跟打電話進來的聽眾或觀眾討論我書中的觀念。一直到我開始給自己錄音,回去聽自己講話,我才發現有些問題自己並沒有注意到。比方說我發現我講話太快,把太多想講的話擠在連珠炮裡頭,以至於聽眾可能根本沒辦法掌握我話裡的重點。而了解到問題所在,我就踏出了改善這情形的第一步。  我到我最喜歡的書店買了五本教人有效溝通的書,還訂了一套有聲書,裡頭有一系列演講,講者都是全球最頂尖的;我參加了美國國家專業講師協會 (National Speakers Association);最後我拿起電話,撥給幾位我想請益的媒體朋友,約他們午餐吃個便飯。結果每一個都欣然接受。就這樣過沒幾個星期,我已經成功教育自己如何改善我在電視與廣播節目上的口條,讓我能夠更有效地去分享所知。  我還發現了解自己的缺點,去注意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可以讓我們更懂得如何去解決問題。比方說,當我了解到我說話得慢一點才能提升溝通的效果,我便開始注意到報紙裡其實有很多廣告,都是有關這類研討會的消息,書店裡架子上陳列了很多相關的書籍,同時我身邊也有很多相關領域的專家可以給我指點。所以未來幾週,請你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有哪些缺點,下定決心把這些短處變成長處,你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多采多姿,更不可限量。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