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用有故事的圖表
看懂無垠的宇宙
一眼秒懂全宇宙的視覺懶人包
◆
INFOGRAPHIC=有故事的圖表
簡潔、有趣、易懂的故事線
縱向與橫向的資訊整合
橫跨美感和理解力的設計
超越圖解!整合+理解龐大知識體系的最新利器
◎「視覺資訊」新顯學,帶你飛越銀河、丈量宇宙
想了解複雜的宇宙和太空,至少要讀過100本書?有了「視覺資訊圖表」(infographic)這個新工具,艱澀如宇宙的知識,只要看一本就能完全吸收!
◎重力透鏡效應、地球傳訊解碼、星系極化現象,都能用視覺資訊圖表畫出來、看明白!
本書要挑戰知識吸收的上限,一眼就讓你了解重要的宇宙學理論與太空知識!翻開本書,你將在一張圖內就看懂:
●太陽到各行星的距離?用世界地圖模擬你就懂!
如果太陽在巴黎,土星的軌道會穿越布魯塞爾和倫敦,天王星會經過慕尼黑和利物浦,海王星可在哥本哈根附近找到。
●宇宙裡最多的竟然是暗能量?一張圖看懂宇宙組成的懸殊比例
抬頭看夜空,總是看到繁星點點,似乎宇宙裡滿是星星。你可知道,恆星其實只占了宇宙的0.5%?而神祕的「暗能量」,居然占了宇宙的68.3%!
●在月球上能跳多高?24顆星星跳高排行榜,體驗星際彈跳的滋味
在天體上跳高的高度,取決於天體質量和大小。如果你在地球上能跳0.5公尺,在月球上就能跳3公尺,但在冥王星,你可以跳7.42公尺!
●太陽其實並不在太陽系中央,而是會畫圈規律移動?
你以為太陽總是固定待在太陽系的正中央嗎?誤會大了,太陽可沒這麼文靜,它受到眾多行星夥伴的重力影響,在太陽系舞池裡繞著複雜的環圈舞動,還不時變換著舞步呢!
●太陽黑子和太陽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竟會定期形成蝴蝶狀的軌跡?
太陽黑子可不是隨意出現在太陽表面的任何部位,它的出現時間與位置和太陽活動週期有關,每隔22年就會形成規律的蝴蝶形圖樣。原來,太陽黑子是一種跟太陽有關的「磁現象」。
●真的有外星人嗎?不明飛行物小測驗來判定
有時天空會出現古怪的不明飛行物體,但通常問幾個問題、用一點推理和消去法,就能提出合理的解釋。花多久才越過天際?是否規律閃爍?真相可能只是一架剛起飛的飛機,或者是,你喝醉了。
●傳給外星人的訊息,解碼出來是什麼樣子?
電波天文學家曾經朝梅西爾13球狀星團方向,放送了一幅由二進制碼構成的圖像,裡頭有太陽系圖示、DNA雙螺旋圖像,以及氫、碳、氮、氧、磷等重要元素符號。
●為什麼美國太空總署要追蹤地球軌道上超過10公分大小的物體?
沒掉下來的太空垃圾,會在地球周圍以時速28000公里的高速移動!至今美國航太總署仍持續追蹤低空地球軌道上超過10公分大小的物體,因為這小垃圾很可能會讓整座太空站停擺!
◎第一本宇宙視覺資訊圖表專書
本書是第一本宇宙視覺資訊圖表專書,由兩位專業天體物理學家執筆寫成,集結最新天文研究成果,以令人驚歎的圖解資訊,讓抽象的宇宙尺度變得清晰易懂、陌生的太空知識變得趣味橫生,展現最前沿的太空發現!
宇宙擁有比太陽大一千七百倍的恆星,還有成千上萬星系和數不清的大自然最壯闊尺度之展現。在這片浩瀚無垠的暗物質當中,一切都有可能成真:
那裡有能夠看到南極最深層的望遠鏡;有機器人探險家英勇前行,著手探勘火星;有熔岩湖泊和碳氫化合物湖泊,甚至還有能夠支持其他文明的行星!
視覺資訊圖表的強大資訊整合力,讓這難以想像的一切,以撼動人心的獨到新視角呈現:從宇宙大爆炸、所有星系與星星的祕密生活,到最近發現的新星球,逐步踏入太陽系以外的世界……
一起透過前衛的視覺表現和創意的思考方式,來探究太空的祕密吧!
【審訂人】曾耀寰(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推薦人
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李家維(《科學人雜誌》總編輯)、辜雅穗(《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總編輯)
作者簡介
斯圖爾特.樓(Stuart Lowe)
曾在Jodrell Bank Observatory幫忙建設在英國與波蘭使用的外太空工具。他在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參與了European Space Agency衛星的工作,這台衛星在2009年開啟,主要為了研究宇宙大爆炸理論。他創辦了英國最長久、關於天文學的播客:The Jodcast。他最近還創辦了一個網路平台,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所有人,從研究員到小學生都能夠觀察Las Cumbres Observatory的國際望遠鏡網路系統。
克里斯.諾斯(Chris North)
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的天體物理學家。他參與過許多實驗及外太空任務,現在是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的團隊成員。他們主要專門透過遠距離的紅外光觀察我們宇宙的恆星形成過程。他時常到學校演講,也上 過BBC策畫的天文學電視節目《仰望夜空》(The Sky at Night)。
譯者簡介
蔡承志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全職科普類書譯者。一九九四年起業餘投入翻譯,一九九九年轉任全職迄今,累計作品出版者近七十本。譯著《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漫遊者出版)榮獲第七屆吳大猷科普書翻譯金籤獎。
相關翻譯作品包括《星際效應: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好奇號帶你上火星》、《無中生有的宇宙》、《時空旅行的夢想家:史蒂芬.霍金》、《一本就通:宇宙史》、《無限大的祕密》、《如何幫地球量體重》、《約翰.惠勒自傳》和《穿梭超時空》等。
緒論
第一章/太空探索
第二章/太陽系
第三章/望遠鏡
第四章/太陽
第五章/恆星
第六章/星系
第七章/宇宙學
第八章/其他世界
第九章/雜項課題
附錄/天體名詞中英對照
前言
太空和天文學是真正能夠激發想像力的題材──在筆者的早年時代,這些學問都產生了這樣的作用。許多細部解釋看來都顯得很複雜,有時還相當難以捉摸,不過就某種程度而言,這當中的基本理念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其實都算耳熟能詳。宇宙的尺度和距離,大概只能形容成浩瀚無比,難以想像,而且單只是寫出巨大的數值,也不見得有幫助。
本書嘗試以視覺方式來展現這些進程和概念,讓讀者能夠輕鬆看出這些理念,確保細節無所遁形。若有可能,我們都盡量依比例尺寸來顯示資料。舉例來說,在「奔向月球」一文中,地球、月球和月球軌道的大小都依比例尺呈現。然而,由於天文學所涉尺寸和理念的範圍廣闊無比,頁面大小卻有局限,所以也不見得都能這樣做。因此有時我們用上對數尺度,遇到最極端情況時,還完全以抽象形式來呈現比例。
我們的課題涵括從人類對地球和月球的探勘,到星系如何散置全宇宙,遍布數十億光年幅員;從製造望遠鏡來觀測天空,到人類如何嘗試與外星文明接觸。不論你對太空和天文有什麼認識,肯定有某些事項能引發各位的興趣。
書中圖解都盡可能以最新近的知識和研究為本。多數資料組合到二○一四年年尾都依然有效。就本質而論,凡是積極研究蓬勃發展的學科,都會不斷成就新發現,一本書付印之時,我們的知識非常可能已經過時,這門學科也是如此。我們會持續關注最新現況,並針對部分圖解資料提供互動版本,網址:cosmos-book.github.io。
由於我們兩人都是天文學家,從事的專業研究相對局限,所以書中某些領域起初對我們來說相當新鮮。然而,我們都非常喜愛大眾領域的天文學交流訊息,從網路播客和網頁,到收音機和電視節目。這種延伸論述幾乎遍及天文學領域的所有範疇,不過儘管有這種經歷,我們兩人在編纂本書期間,仍然學到許許多多事情。撰寫本書為我們帶來喜悅,希望各位閱讀時也能享受同等的喜悅!
◎牠們的一小步…… 人類並不是唯一冒險上太空的物種,甚至連第一個都不是。第一次有紀錄的太空飛行是在一九四七年進行。當時的先驅宇航員是果蠅,而且牠們還活著回來了。到了一九四九年,頭一批太空猴也尾隨升空,不過直到一九五九年,艾伯兒(Able)和蓓克(Baker)才成為第一批從太空飛行生還的猴子。第一批熬過真正太空飛行情境的哺乳動物是一九五一年升空的小鼠。緊接其後是狗,牠們在一九五一年成功上了太空,接著在一九五七年完成第一趟繞軌飛行。一九六一年三月,一群小鼠(加上青蛙、天竺鼠和昆蟲)領先人類數週,成為第一批成功繞行地球軌道的動物。 一九六八年九月,阿波羅8號升空前三個月,探測器5號頭一次搭載地球生靈繞月飛行並平安返回地球。船員包括一隻陸龜、一些酪蠅與黃粉蟲。 ◎太空求生術 電視和電影中若有人突然曝露於太空真空情境,往往就會爆炸或瞬間凍死。這些情節都不會發生,而且人也不會瞬間死亡。根據動物(包括人類)試驗,還有在地面壓力艙和太空飛行時發生的事故,我們對於可能發生什麼現象已經有些許認識。 *你不會凍死/你不會馬上凍結。太空是相當好的絕緣體,完全沒有傳導/對流。在陽光下循軌道繞行地球時,你的能量放射有可能比在室溫下稍快。你會慢慢冷卻。 *血液不會沸騰/除非你陷入深度昏迷,否則血壓仍會夠高,所以不會沸騰。 *曬傷/倘若你沒有防護裝具,陽光紫外輻射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曬傷。 *局部曝露/倘若只有部分身體曝露,你的活命機會就多一些。一九六○年,小約瑟夫.基廷格(Joe Kittinger Jr)在高空氣球飛行時右手曝露於低壓狀況,右手腫脹至兩倍大,不過幾個小時之後就恢復正常。 *聲音/空氣一開始流失,你就聽不到任何聲音。 *腹部窘迫/腹內氣體膨脹有可能引發疼痛。建議有多餘空氣就排放出來。 *太空船穿孔/假定你的太空船容積為十立方米,船身出現一平方公分的破口,氣壓有可能在約六分鐘內就降到半個大氣壓,這時就會引發嚴重缺氧狀況。 從爆炸性失壓瞬間開始,你必須在約六十至九十秒內回到加壓大氣環境才能活命。時間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