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與人:胡塞爾的現象學心理學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世界與人:胡塞爾的現象學心理學

作者:游淙祺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中心
出版日期:2021年08月23日
ISBN:978986350470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69元

  為了探討存活於世界者的心理意識,對之進行本質研究,胡塞爾指出,若缺乏世界作為心理相關的部分,將難以達到目的。既然預設世界的存在,不免導致該項研究帶有某種程度的含混性。一方面通過還原的操作,世界被懸擱起來,但另一方面它卻又被保留下來。現象學心理學的還原顯示了該還原本身與自然態度之間存在既相離又相即的情況,然而也正是此一含混性使得現象學心理學取得了不同於超越論現象學的特質。

  現象學心理學的任務在於闡明世間人的世界生活是如何構造的,並對此進行本質描述。本書第一部分討論心理學與現象學的心理學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探討胡塞爾對於哲學與超越論現象學的看法,第三部分處理胡塞爾晚年對現象學心理學的相關論述,並透過討論繼承胡塞爾現象學心理學思想的舒茨,闡述現象學如何為人文社會科學奠基。

 

作者簡介

游淙祺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教授。曾任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研究領域為現象學、文化社會理論、宗教哲學以及倫理學。主要著作有《信不信由你:從哲學看宗教》、《哲學,要怎麼說》、《社會世界與文化差異:現象學的考察》、Lifeworld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Husserl、Schutz and Waldenfels等,主編《網路傳媒與文化:意象、圖像與虛擬影像》,譯有《社會世界的意義構成》、《現象學的心理學:1925年夏季學期講稿》,以及發表多篇學術期刊論文。

 

編輯凡例
導論
 
第一部分:心理學與現象學心理學
第一章 胡塞爾思想發展脈絡中的心理學與現象學:從對立到調和
前言
第一節 《邏輯研究》對心理主義的批判
第二節 《現象學的觀念》對心理學與現象學的區分
第三節 《觀念》第一卷對心理學與現象學的區分
第四節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對於心理現象的探討
第五節 《第一哲學》論現象學心理學
結論
第二章 現象學心理學的特質:經驗的世界之本質結構描述
前言
第一節 有別於超越論現象學的現象學心理學
第二節 意向性
第三節 經驗的世界
結論
第三章 「世界之子」的雙重面貌:既脫離又不脫離自然態度的現象學心理學還原
前言
第一節 心理學家的任務
第二節 現象學心理學與不徹底的還原
第三節 還原與自然態度的關係
結論
 
第二部分:哲學與超越論現象學
第四章 現象學心理學作為超越論現象學的預備
前言
第一節 現象學心理學還原與超越論現象學還原
第二節 現象學心理學只是超越論現象學的預備嗎?從《觀念》第二卷的「人格態度」談起
結論
第五章 超越論現象學及其還原
前言
第一節 笛卡兒的啟發
第二節 絕然確定的明見性
第三節 超越論的經驗領域
第四節 意向性與先驗性
結論
第六章 德里達論超越論現象學與現象學心理學的平行關係
前言
第一節 胡塞爾論含義與表達
第二節 德里達論指號與含義的觀念性
結論
第七章 哲學家與世界:從胡塞爾到梅洛龐蒂
前言
第一節 人的主體性的弔詭
第二節 胡塞爾論哲學的嚴格性
第三節 梅洛龐蒂論哲學家及其身影
第四節 新的哲學或哲學的反面
結論
 
第三部分:現象學心理學、生活世界與人文社會科學
第八章 現象學與生活:胡塞爾的方案
前言
第一節 現象學態度與自然態度
第二節 意向性與原初被經驗的世界
第三節 作為邁向超越論現象學的現象學心理學之路
結論
第九章 胡塞爾在《危機》一書關於現象學心理學的論述
前言
第一節 傳統心理學預設心物二元論對於內經驗與外經驗的區分
第二節 原初的生活世界經驗與心理學經驗:具身化問題
第三節 超越論心理學與世界化問題
結論
第十章 舒茨的開展:為人文社會科學奠基的現象學心理學
前言
第一節 現象學心理學
第二節 《社會世界的意義構成》
第三節 生活世界之結構
結論
第十一章 相互調音關係與現象學心理學
前言
第一節 舒茨的自我定位與現象學心理學
第二節 胡塞爾的現象學心理學
第三節 舒茨論社會世界結構與相互調音關係
結論
總結
 
徵引書目
索引
 

導論(摘錄) 關於知識基礎的問題,我們可否採用作為經驗科學的心理學來加以面對?年輕的胡塞爾(Edmund Husserl)受到當時知識氛圍的影響對這項作法抱持肯定的態度。在自然科學擁有輝煌成就的時代,人們普遍相信追問知識基礎的問題要不是沒有必要,就是這個問題可以藉助於自然科學的研究來加以回答,對於自然科學的高度信心導致人們以為人類的知識本身也無異於自然事實,亦即所謂心理學事實,是以理所當然可以用心理學的方式加以處理。 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到十九世紀末,學術界一般認為,只有實證科學才有資格被當作嚴格的科學,哲學被迫向實證科學看齊。這項看法一路延伸下來就形成了心理主義,試圖透過經驗心理學來替哲學奠定基礎。這時,經驗心理學變成了哲學的最高標準,哲學只是經驗心理學的進一步延伸而已,德國學者諸如弗利士(Jakob Friedrich Fries)、利普士(Theodor Lipps),或是英國學者穆勒(John Stuart Mill)、斯賓塞(Herbert Spencer)等人都是典型代表。胡塞爾於1887年完成的博士論文《算術哲學》(Philosophie der Arithmetik)正是根據十九世紀下半葉流行的觀念—實證科學比思辯性思考更具有正當性—為數字尋找理論基礎。 雖然心理學這門學問自柏拉圖(Plato)以來就早已存在,隨著時代的演進,來到近代心理學也有嶄新的發展,但是近代學者都未能使心理學成為一門基礎穩固的學科,原因是他們把物理學當作典範去做研究。一味仿效物理學模式的後果是,心理學不能為自己的研究找到真正的起點,其成就當然也遠遠落後於自然科學(Hua IX: 3ff.)。從十九世紀開始心理學有了新的進展,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等人發展了一種與生理學密切相關的研究取向。這個學派頗受歡迎,逐漸也取得心理學的正統地位,因為它們確實做出一些成果來,甚至發展出一些研究心理現象的技巧,藉此獲得與嚴格的物理學平起平坐的機會(Hua IX: 5)。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