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訓練,自己來!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專注力訓練,自己來!

作者:楊文麗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07月10日
ISBN:9789576938184
語言:繁體中文

  專注力訓練不僅能協助孩子樂在學習
  完成兒童階段勤勉、自主且自信的發展任務
  更可為接下來青少年階段的自我統合做好準備

  專注力無法集中是時下孩童日益普遍的現象,如何找回孩子的專注力進而引發學習自信,是目前教育環節中必須重視的課題。

  本書以兒童發展與心理諮商理論與實務為基礎,融合德國近三十年來兒童專注力訓練的實務精華,以及作者個人在臺灣本土的實務經驗,以淺顯易懂且實用的概念、方法及練習範例,提供不假外求的方式,讓所有願意成為兒童專注力訓練教練的朋友,在協助孩子的過程中更為得心應手。

  ★本書可搭配「兒童專注力訓練教具」(CT教具)

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吳佑佑(宇寧身心診所院長)
  吳清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
  金樹人(澳門大學教授)
  張德聰(「張老師」基金會董事長)
  陳學聖(立法委員)
  黃心怡(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資深心理師)
  黃明福(臺中玉山高中校長)
  蔣偉寧(教育部長)

序文推薦:

  林家興(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作者簡介

楊文麗

  德國曼哈姆大學(Uni. Mannheim)心理學碩士。曾任臺北市國中國小駐區心理師、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講師、淡江大學心理諮商中心兼職輔導老師、臺北市家庭關係服務中心諮商心理師、教育部社教司臺灣區家庭教育中心研究員、臺北市復興高中德語教師、德語心理學相關書籍譯者。

  目前是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張老師」基金會臺北分事務所諮商心理師、親職教育講師、中國大陸特聘心理學講師;同時是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家長。

  譯作有《兒童注意力訓練手冊》(張老師文化)、《兒童注意力父母訓練手冊》(張老師文化)、《專注力》(天下雜誌)等書。


推薦序 專注力並非有無,而是多少林家興
自序 協助孩子專注學習 楊文麗

1 教練不可不知的事
專心是什麼
專注力不足是什麼模樣
陷入惡性循環的代價
改變是可能的

2 教練不可不做的事
重視父母教練的影響力
給孩子一帖預防心理困擾的良藥
陪孩子從「專注」到「實踐夢想」的行動路徑
提供專注力所需的基本元素

3 操練專注力基本功
玩也要專心
靜下來練功夫
專注在任務中

4 讓專注力無所不在
專注在時間管理上
專注在起床上學
專注在上課
專注在學習上
專注在寫作業上
專注在情緒掌控
專注在人際互動
專注在夢想之窗

5 讓專注力更上一層樓--提供適性的專注目標
專注力需要適性環境
實作範例一孩子創造的學習目標與方法
目標行動一:讓愛傳出去
目標行動二:自己做主的學習
目標行動三:英語即興創作社團
目標行動四:青少年世界論壇
實作範例二孩子創造的夢想目標與實踐方法
圓夢計畫:為自己出征

後記

附件一 兒童專注力訓練研習課程統計
附件二 自我評估壓力影響與因應方法
附件三 信心功課
附件四 DIY學習計畫
附件五 自製夢想之窗
附件六 再多也不怕
附件七 參考書籍
附件八 兒童專注力訓練(CT)教具清單


序文推薦

專注力並非有無,而是多少/林家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我認識楊文麗心理師很多年了,她是一位留學德國的心理學碩士,回國之後持續在兒童專注力訓練領域裡,長期專注從事兒童輔導和親職教育,這也是我對她很佩服的地方。在厚實的學識基礎上,長期耕耘兒童專注力訓練這個園地,協助兒童及其家長,她可以說是臺灣在兒童注意力訓練領域裡最有經驗的心理師了。本書便是她多年從事兒童專注力訓練和親職教育的經驗分享,內容精彩而豐富,取材很本土道地,而且也很有說服力。

  我很喜歡作者把家長形容為孩子的教練這種方式,畢竟父母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教練,只是很多家長從來沒有擔任過教練,缺少教練的經驗。本書像是寫給教練看的指南,有系統而廣泛地指引家長如何擔任孩子專注力訓練的教練。擔心孩子有專注力問題的家長,閱讀本書將可以獲得很多正確的知識、適當的教練態度,以及有效的訓練技巧。

  我很認同作者的許多觀點,像是:1.專注力是一切有效學習的基礎,專注力不僅影響各種學科的學習,甚至影響到人際關係和行為適應;2.影響專注力的原因是多元的,因此了解注意力不足的原因才能有效輔導;3.自信心是有效預防心理困擾的良藥,提升孩子自信心不僅可以改善專注力,更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

  到底兒童注意力是否可以訓練,還是需要藉助於精神藥物的幫忙?這是一個持續困擾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兒童家長的問題。然而,專注力並非有無的問題,而是多少的問題,專注力正常的孩子有時候會因為環境因素或對專注的對象沒興趣而分心。專注力不足的原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的因素,家長和老師知道原因後才能夠針對問題給予協助。不過典型的ADHD則會有較多而明顯的生理因素,多少需要藉助於精神藥物的幫忙,一般兒童的專注力問題則可以透過本書所建議的方法加以訓練。

  留美學者曾俊山教授最近使用「e青少光譜」測量臺灣國中生的自信力,結果發現國中生的自信力有隨著年級越高自信力越低的現象,這是有待學校教育工作者省思的地方,是否我們的國中教育帶給孩子的挫折太多、鼓勵太少?本書作者使用「信心功課」做為輔導兒童的方法,效果顯著,值得推廣。鼓勵兒童觀察自己的良好行為,有助於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專注的能力,只是多少的問題,以及在該專注的時候能否專注。期待孩子事事專心、時時注意,我想是不切實際的。如何幫助孩子選擇性地注意,以及注意在重要的事情上,才是我們要關心的地方。專注力是一個光譜的概念,從有專注力到沒有專注力是一個延續的光譜,那麼要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專注力不足的問題呢?判斷的標準是專注力不足的程度是否嚴重地影響學習和生活,只要沒有嚴重到影響學習和生活,家長和老師就可以不需要對孩子的專注力緊迫盯人。作者在書中提到,有放鬆的父母,才有放鬆的孩子,我深有同感。

  作者以專業而關懷的筆觸,向讀者細膩地說明專注力不足及其訓練的方方面面,書中並且引用許多兒童輔導案例,增加本書的閱讀趣味和學習效果。因為本書的可讀性高、針對性強,我很樂意向讀者推薦這本好書。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