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砸無畏:失敗中創造改變的30個處方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搞砸無畏:失敗中創造改變的30個處方

作者:黃國峯Impact Hub Taipei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21年02月05日
ISBN:9789869932929
語言:繁體中文

政大EMBA執行長黃國峯 + Impact Hub Taipei重磅新書!

司徒達賢、于卓民專文推薦!

血淚斑斑真實故事,「千金難買早知道」的珍貴啟發

 

  風靡全球的「搞砸之夜」(Fuckup Nights),是2012年在墨西哥發起、目前遍布全球逾150個城市的活動。創業家、藝術家、政治人物等各界菁英,在活動中透過7分鐘、10張投影片,分享自己搞砸的故事以及從中學習到的經驗。

 

  數年來「搞砸之夜」在台灣掀起熱潮,吸引數以千計聽眾與讀者。在「搞砸之夜」上,知名創業家、經營者與各界名人罕見地坦誠分享自己的失敗經驗──如何賠光股本、如何與合夥人鬧翻、產品如何滯銷、品牌如何搞砸等等。血淚斑斑的真實故事,為參與者帶來「千金難買早知道」的珍貴啟發。多位知名新創企業家所分享的失敗故事,更成為創業社群中常被提起的話題,並吸引管理學界的高度關注。

 

  「搞砸之夜」主辦者──全球知名組織Impact Hub 台北分部,特別與台灣知名管理學者黃國峯博士合作完成這本書。黃國峯博士為政大EMBA執行長,也是國內知名策略學者,多年來深入研究與撰寫的商業個案,備受肯定。黃博士以曾在「搞砸之夜」上分享失敗經驗創業家的故事為素材,並與創業家們進行多次訪談之後,完成這本書。

 

  在書中,除了梳理一個又一個充滿啟發的搞砸真實故事,黃博士更提出一套非常實用的系統性分析架構,供創業家、經營者思考關鍵策略與組織營運管理觀念,一一破解經常被創業者誤解的管理迷思,例如:

 

  ✔ 關於「市場分析」:「市場需求量」不等於你的「產品實際銷量」

  ✔ 關於,「流量」:人流量很重要,但別錯把人流當成金流。

  ✔ 關於「MVP」產品:最受歡迎的「MVP」產品,不等於可被「規模化」的產品

  ✔ 關於「領先市場」:率先進入市場,不等於先佔優勢。

  ✔ 關於「先佔優勢」:先佔優勢的先決條件,在於產品卓越性、不可被模仿與替代的商業模式。

  ✔ 關於「複製成功」:成功是無法複製的,不要試圖去模仿或複製他人。

  ✔ 關於「平損點」:訂價大於成本,不等於公司賺錢;就算公司賺錢,也不等於不會倒閉。

  ✔ 關於「貴人」:你要先準備好,貴人才會從天而降。

  ✔ 關於「品牌」:別有虛榮心,追求光鮮亮麗的B2C品牌夢。

  ✔ 關於「新市場」:別誤以為教育消費者很容易。

  ✔ 關於「多角化」:別偏離本業,投入自己不擅長的事業。

  ✔ 關於「知名度」:聲譽膨脹,是新創公司偏離正途的元兇。

  ✔ 關於「夢想」:有獲利模式的夢想,才是永續經營的保證。

 

  國際商場上的成功故事你聽多了,來看看台灣創業搞砸者的搞砸心得吧。踏上失敗陷阱、搞砸了自己的事業之後回頭看,他們從中吸取什麼樣的教訓,供讀者引以為戒?

 

本書特色

 

  V依據創業家搞砸真實故事

  V來自台灣創業家的提醒

  V政大EMBA執行長的「3S分析架構」+成功「情理法」

  V搞砸無畏精神:成功不是永遠,失敗從不致命!


  1.鎖定兩大核心社群:

  ‧管理社群:政大EMBA執行長親自執筆的第一本書,管理學界重視

  ‧新創社群:「搞砸之夜」已有上千人參與,多位知名創業家、政治人物都是座上賓。

  內容言簡意賅,一目了然,非常適合忙碌的管理者

  2. 多位財經KOL推薦,例如司徒達賢、唐鳳、謝馨慧、蘇小真等等

熱血背書!


  王俊凱、李安妮、洪健庭、唐鳳、陳威光、曾正忠、楊家彥、趙文豪、鄭涵睿、謝馨慧、蘇小真

 

好評推薦

 

  ‧RC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王俊凱

  感佩所有追夢者及執刀剖析的黃國峯教授,讓我們在邁向成功的方位上有「悲苦同乾」的伙伴。

 

  ‧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李安妮

  本書讓讀者能勇敢面對失敗,讓失敗真正成為成功之母。

 

  ‧財團法人台灣公益組織教育基金會董事 洪健庭

  看完此書後,充滿驚奇與感動,只能說每一位青年創業魂:The mission is impossible, the bright future is necessary!

 

  ‧行政院政務委員 唐鳳

  我最喜歡的詩人 Leonard Cohen 說:「萬事萬物都有缺口,缺口就是光的入口。」只有勇於分享搞砸的經驗,才能捲動更多的力量,進而帶來改變。

 

  ‧我傳媒(Walker Media)總經理 陳威光

  我們都知道「失敗為成功之母」,但是很少人知道當失敗來臨時,應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

 

  ‧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 曾正忠

  很高興這些「失敗」案例能呈現在創新創業者面前,相較成功案例,「失敗」案例的創辦人會花許多時間找出各方面的原因,讓我們學習更多。

 

  ‧樹冠影響力投資執行長 楊家彥

  感謝這麼多勇者現身說法!

 

  ‧茶籽堂品牌創辦人 趙文豪

  創業無懼,搞砸無畏。學會看見別人的「需要」,才能得到自己的「想要」,讓我們無懼無畏、大步向前!

 

  ‧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鄭涵睿

  謝謝黃國峯教授與 Impact Hub Taipei,彙整台灣創業現場的「搞砸」故事,這本書有著令我相見恨晚的觀點與處方。

 

  ‧台灣奧美集團董事總經理 謝馨慧

  本書有系統地整理了創業過程的點滴辛酸及學習,更有實戰經驗的無私分享,非常適合校園學子,熱血的年輕朋友,青年創業家及新創圈的夥伴研讀,為大有為的未來做好作戰準備。

 

  ‧財團法人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蘇小真

  在市場變化快速的時代,沒有標準方法可以確保成功,所以具有解構失敗與真的從失敗中學習才能讓大家未來都能搞砸無畏。


作者簡介

 

黃國峯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系專任教授、政大商學院EMBA執行長、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商管學門召集人。專業領域為策略管理、組織管理、科技管理、國際企業管理、創業管理,基於對個案教學之熱衷,曾撰寫多個台灣知名企業個案,包括鼎泰豐、桂冠實業、王品集團(中國)、鮮乳坊……等。在企業實務方面,黃教授曾輔導及培訓多家海內外企業,協助企業轉型與成長。近幾年,更為不同產業提供顧問咨詢服務與企業培訓,具豐富的專業知識及教學經驗。

 

Impact Hub Taipei

 

  Impact Hub是全球最大的社會創新網絡,更是一個提供會員各種資源、靈感、合作機會與擴大社會影響力的獨特生態系統。Impact Hub Taipei於2015年成立,是華語世界第一間Impact Hub,也是亞洲第一間獲得B型企業認證的Impact Hub、台灣第一間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共同工作空間與影響力孵化器。在台灣以「老屋新生與空間營運」、「社會創新加速與孵化」、「SDGs創新教育與策展」、「全球社群網絡與計畫」為主要服務面向,並將成功經驗複製至「台北NPO聚落」,持續創造對全球永續發展的正面影響。


推薦序  有時「少犯錯」比「多得分」更重要 / 司徒達賢

推薦序  從他人失敗中學習 / 于卓民

各界推薦

自序  向搞砸學習,向創業家致敬 / 黃國峯

導論  成功實屬偶然,失敗卻為常態

 

PART 1  商業項目

1  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分析結果」,不等於你的「產品銷售量」

2  人流量

流量很重要,但「能賺錢的流量」才是生存之鑰

3  夢想和熱情

賺錢,靠的是有獲利模式的夢想和熱情

4  MVP

有MVP只算成功一半,「能規模化的MVP」才能大成功

5  獨特性

獨特性是優勢,但也可能是劣勢

6  先占優勢

先占優勢的前提是產品要卓越,口袋要夠深

7  平台策略

平台很迷人,但要弄清楚用戶的真正需求

8  複製成功

聽起來可行,可惜複製成功沒那麼容易

9  財務報表

數字交給會計看就好?你麻煩大了

10 貴人

遇到貴人不是你運氣好,而是「計畫」出來的

11 商業計畫書

計畫不是死的,要一邊實踐一邊修正

12 B to B或B to C

沒有絕對好壞,但要量力而為

 

PART 2  創辦人

13 口才要好

好口才不是口若懸河,而是能精準表達

14 專業分工

創業期盡可能親力親為,穩定後再考慮分工

15 交際應酬

好人脈不靠交際應酬,而是靠真材實料的內涵

16 斜槓人生

先專注做好一件事,再來斜槓

17 業績達標

符合你核心事業的是商機,否則可能是「傷機」

18 資源合作

慎選合作對象,必要時要懂得拒絕

19 募資高手

記住:你是創辦人,不是金融家

20 連續創業

可以連續創業,但別離自己專長太遠

21 高成長

想飛得更高?很好,但要用不一樣的方法

 

PART 3  組織與團隊

22 共同創辦人

價值觀不同,絕不能成為共同創辦人

23 情同手足

別讓好友情誼成為決策絆腳石

24 志同道合

除了專業,其實個性互補也很重要

25 組織文化

要先跟應徵者說清楚:為什麼一起奮鬥?

26 股權結構

遇到重大議案,你需要三分之二股權

27 技術股

技術股要給真正有﹁技術﹂的成員

28 靠理念留住員工

別光講理念,要有好的薪資與獎勵制度

29 制度化迷思

別老想建立制度,你更需要的是彈性

30 IPO要不要

IPO?看你對資源的需求程度與急迫性

 

結語  接下來呢?無畏啦!

致謝


推薦序

 

有時「少犯錯」比「多得分」更重要

 

  經營企業、競技活動,甚至個人立身處世,彼此間都有許多頗為相似之處,例如在過程中不僅要多「得分」,而且必須盡量少「犯錯」。

 

  在籃球比賽中,進攻和防守都很重要,但一次失誤,通常可以用一次得分來彌補,所以失誤與得分在相對比重上相差有限。然而有些競技活動,例如高爾夫球,少犯錯比努力「得分」重要得多。

 

  一場球賽下來,某人的總桿數高於「標準桿」幾桿,大致代表了他在這次球局中,犯了幾次錯誤。如果你技術好加上運氣,打一個「Birdie」(低於標準桿一桿)已經很不容易,卻只可以使總桿數減少一桿,但是,只要一次失誤(打出界外、打進水池或砂坑)就可能讓你多打很多桿,需要很多「Birdie」才補得回來。因此專心於「不要犯錯」,是打高爾夫球的重要守則。

 

  其實,企業經營也一樣:「少犯錯」比「多得分」重要。多年苦心經營所得到的成就與資源,往往在一次錯誤之後,造成企業元氣大傷,甚至消失殆盡。這也正是為什麼在商場上,「一代拳王」(在短時期內光芒耀眼,但很快就歸於平淡或銷聲匿跡的企業)很多,能持續成長或至少可以持盈保泰的百年企業,非常少見。

 

  對新創企業而言,由於資源有限,生存空間也十分狹窄,若欲存活並維持正常成長,就務必「少犯錯誤」。

 

  關於新創公司成功實例、解釋它們成功原因的文章或書籍很多,這些書籍對創業家及新創事業都有相當程度的啟發與鼓舞。然而對於創業過程中可能犯下哪些錯誤,以及如何避免犯錯,學者們似乎較少深入研究。本書有系統地整理過去幾年台灣新創事業失敗的經驗,並為不同階段的新創企業,提出極為中肯又有實證支持的提醒與建議,對有心創業或在創業初期的企業家,十分有參考價值。

 

  本書作者黃國峯教授在策略管理的教學與研究,都下過極深的功夫,備受推崇。本人與黃教授相識十餘年,深知他學養深厚又不斷追求進步,在行政工作上也充滿了服務的熱忱。這次有幸拜讀他的這本新作,深感受益良多。特以此序言來向讀者推薦。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名譽講座教授)
 

司徒達賢

 

從他人失敗中學習

 

  「主講人以十張圖片、七分鐘的時間,分享的不是成功而是搞砸的故事,然後談他從搞砸中學到什麼教訓,或是下次重來他會怎麼做。」這就是頗受歡迎的「搞砸之夜」場景。

 

  搞砸或失敗經驗的分享,何以如此重要?

 

  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二○一九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與德國、美國及瑞士並列四大創新國。然而,觀察創新的構面之一創業,台灣的表現就稍弱。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之二○二○年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台灣雖排名全球第十一名,但「經營管理」退步二名,主要因早期創業活動排名較為落後所致。

 

  又根據全球創業觀察(GEM)二○一九/二○二○報告,以評估個人創業精神的感知機會(Perceived Opportunities)、感知能力(Perceived Capabilities)及對失敗的恐懼(Fear of Failure Rate)等三項指標而言,台灣均劣於日本和韓國。媒體報導如「新創公司五年內存活率只有一%?」或「新創陣亡率超過九○%,失敗是創業必修課」等標題,都反映出在台灣成立新事業和維持新創企業存活之挑戰。

 

  成功難以複製,但失敗可以避免。媒體中多數是報導創業成功的故事,看來一切都好像是水到渠成,但創業者都知道,創業過程中的挫折、衝突、打擊、危機及決策錯誤,是經常遇到的事。即使新創企業的產品受到顧客肯定,也可能因員工離職或夥伴衝突等內部問題而黯然停業。

 

  因此,對創業者而言,如能了解其他創業者失敗的經驗 (尤其是如何避免或處理問題),此種經驗的分享可能比知道他人如何成功更重要。無怪乎由Impact Hub Taipei主辦、讓創業者以坦然的態度分享自己經驗的「搞砸之夜」,會受到創業圈人士的重視。

 

  由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黃國峯教授與Impact Hub Taipei共同創辦人陳昱築、張士庭所撰寫的這本書,以系統化的方式整理了「搞砸之夜」活動中多位主講人的經驗,真是一本值得有創業意圖的人、正在努力的創業家及已創業有成的企業家一讀的好書。

 

  本書雖以實務整理為主,但導論中提出一套獨特的創業理論。這反映了作者黃國峯教授的理論學養,他依據新創事業成長歷程的「三S 架構」(包含存活期、成功期及永續期三個策略階段),然後探討在每個策略階段中,商業項目、創辦人及團隊與組織等三個關鍵因素如何相互配合,才能掌握事業持續發展的契機。

 

  全書提出的處方,就環繞這三個關鍵因素。其中,十二個處方與商業項目有關,創辦人和組織與團隊各有九個處方。本書內容展現作者出色的資料整理和分析能力,每章的結構相似,都包括概念或理論介紹、相關個案描述、引言、「搞砸了!為什麼…」、「無畏! 因為…」等等,使讀者能輕易地了解問題和掌握處方,足見作者的用心。

 

  走筆至此,聽到跨年晚會中伍佰的歌聲唱到──

 

  「提出著我的力量 展開著我的笑容

  失敗是普通平常 一枝草一點的露……

  衝衝衝  走找著我的心中

  最美麗  當初堅持的理想……」

 

  創業的理想或初衷,是讓創業者勇敢面對挑戰的理由,這應是創業者心境的寫照吧!期望在創業者向前衝時,本書有助於顧好商業項目、創辦人及團隊與組織三個關鍵因素,在三者相輔相成下邁向創業成功之路!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特聘教授)


于卓民

 

作者序

 

向搞砸學習,向創業家致敬

 

  從事策略管理學術研究與實務,已近二十年。自從加入政大企管系以來,我跟隨司徒達賢教授學習個案教學與個案撰寫,政大商學院亦曾派我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學習個案教學,我一直希望,能將過去學習心得整理出來。

 

  只是年復一年,一直無法付諸實現,直到遇到Impact Hub Taipei的共同創辦人陳昱築(Rich Chen)及張士庭(Oliver Chang)兩位優秀年輕人,才讓我有此機會藉由這本書,將過去的研究心得與創業家們分享。

 

  Rich是于卓民教授擔任總導師的政大EMBA校友會「創業主班」優秀學員,他與夥伴共同經營的Impact Hub Taipei是國內相當活躍的團體,從國外引進並定期舉辦的「搞砸之夜」(Fuck Up Nights)深受好評。多年來,台灣創業家們在「搞砸之夜」上分享失敗與搞砸經驗,讓許多與會者一生受益無窮。因此,當他向我提議將這些經驗撰寫成個案、以供後進者學習時,我當下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我們都知道,經營事業失敗者眾,尤其是新創事業,失敗機率極高,但實際上願意公開分享自己搞砸經驗的經營者少之又少。也因此,我過去所撰寫的個案中絕大多數是成功企業,平常課堂上採用的哈佛大學商學院企業個案,也大多是成功案例,非常少有失敗案例供我們學習。

 

  十餘年來,我已撰寫超過二十家企業、逾五十個個案。在這本書中,我將過去在策略與組織管理領域的學習心得,整合至新創事業的營運策略與組織管理,將過去企業管理的專業知識,套用到新創事業的經營上,以冀望補足過往鮮少在新創事業中探討策略與組織管理之缺口。希望透過這些個案,能幫助創業家更正確地理解創業與經營。撰寫過程中,亦非常感謝出版社與工作夥伴們的協助,讓此書呈現的方式更適合廣大讀者閱讀。

 

  本書有三個主要特色:首先,書中所依據的商業個案,都不是一般媒體上風光的成功事件,而是曾在「搞砸之夜」上分享的失敗、搞砸經驗。我依據創業家們分享時的內容,加上後續訪談,歸納與分析這些新創事業曾經搞砸的事件或失敗故事,供創業家們參考。

 

  其次,書中案例不是一般媒體與商管課堂上大家所熟悉的國際大企業,而是在台灣創立與經營的事業。他們的規模可能相對較小,創立時間也較短,但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面臨的挑戰、所遭遇的鳥事,我相信台灣的創業者一定不會陌生,無論創業成敗,看到他們分享的搞砸心得,都會心有戚戚焉。

 

  再者,我在書中特別針對「新創事業」,提出一個系統性分析架構,供創業家們思考在創業初期應該關注的策略與組織營運管理,希望能協助大家將新創事業帶向成功大道。我深信,無論是新創事業或現有企業,不論是創業家或管理者,都可以從書中個案獲取寶貴經驗。

 

  最後,我要向書中所有願意分享搞砸故事的創辦人與創業家們,致上我誠摯的敬意,因為有你們的分享,才能讓讀者從你們過去的失敗或搞砸經驗中學習。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EMBA 執行長

 

黃國峯

 

於2020年10月4日



導論(節錄)

 

成功不是永遠,搞砸從不致命

 

  這是一本為創業家、經營者所寫的書。

 

  我們知道,每一家新創事業都會經歷三大策略階段:存活期(Survive)、成功期(Succeed)、與永續期(Sustain),我稱之新創事業「3S架構」。

 

  今天的新創企業在成為獨角獸、邁向上市上櫃前,在不同的策略階段,都必須仰賴三個關鍵因素的相互配合,才能掌握發展成為獨角獸企業的契機。這三個因素分別是:商業項目、創辦人、與創辦團隊/組織。

 

  你看到的是真商機、還是假商機?

 

  這裡所謂的商業項目,是指創業發想與創意發想的項目,可以是產品、服務,也可以是某種創新的商業模式。基本上與策略有關,涉及到「機會判斷」與「資源能力」。

 

  對任何一位創業家來說,「機會判斷」包含了「商業項目是否有市場需求」、「競爭狀況為何」、「供應鏈與相關支援產業等生態系統是否到位」等等外部條件前提;「資源能力」則是包括企業或創辦人「是否具有獨特的、有價值的、不可被模仿的、不可被替代的資源與知能」等內部條件前提,創業家必須思考,自己所具備的資源與知能,是否足以實現商業機會?

 

  分析一個商業項目的合理與否,能協助創業家們判斷該事業是否可以成功。而要分析商業項目,就必須務實地透過事實證據、以理服人,所以我稱之為影響新創事業成功之「理」。

 

  在分析商業項目是否可行時,創業者應驗證前面提到的兩大關鍵「假設前提」,包括:環境(外部)前提與條件(內部)前提。環境前提,指的是客戶需求、供應商與競爭環境;條件前提則是指公司內部的資源與知能。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要經營外送餐點服務,你要確認的「環境前提」包括:是否存在市場需求?生態系統(例如供應鏈、基礎設施、或支援性合作夥伴)是否已經健全與完整、足以支援你的產品或服務?產業競爭是否嚴峻?競爭者是否容易進入?

 

  接下來,你應該評估的「條件前提」包括:為什麼你的公司能做這件事?你的公司擁有哪些競爭資源與優勢?最後,你應該問問自己:倘若這個商機成立,為何你來做會比別人更有機會成功? 

 

  除了熱情,創辦人還需要三大能力

 

  其次,創辦人之於新創事業成功之重要性,當然不在話下。國內外過去創業成功的案例,都不斷提醒我們創辦人的重要性。

 

  身為創辦人,除了應具備一般人熟知的興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外,創辦人的人格特質與能力,也是影響新創事業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因素。

 

  過去許多研究曾經發現,成功創業家具備多種特定的人格特質,包括:喜歡發掘商機、高成就動機、行動力強、努力學習、願意承受高風險、追求高報酬、喜歡親力親為等。不過,雖然這些人格特質是從成功的創業家歸納出來的,卻不代表沒有這些特質就不能創業。最主要的原因是:即使創辦人自己不具備這些特質,但只要創業團隊內有其他成員具備這些特質,一樣有機會可以創業成功。

 

  大體而言,創辦人應具備下列三大能力:(1)概念化能力(conceptualize capability),亦即邏輯思考力、整合能力;(2)人際關係能力(relationship capability),包括與供應商、客戶、利害關係人互動往來之能力;(3)技術能力(technical capability),包括專業領域的相關知識與技術等。

 

  一家新創事業是否能成功、創業團隊的熱情能否持續下去,創辦人扮演重要角色,由於創辦人通常對於新創事業投入深厚情感,因此我稱之為影響新創事業成功的「情」。

 

  站穩腳步,你需要好團隊

 

  最後,在執行層面上,商業項目是否可以被有效落實,創辦團隊與組織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正所謂「馬上得天下,焉可馬上治之乎?」 一個國家開國建立功業可以透過個人或一群人的努力共同開疆闢土,但一旦建國後,還是要用典章制度來管理國家、治理天下才行。

 

  創業也是如此,新創事業剛成立時,可以透過創辦人與創辦團隊的熱情來開拓市場,然而,當新創事業逐漸站穩腳步後,要持續成長擴大時,組織架構與制度設計就會成為關乎成敗的因素。因此,我稱「創辦團隊與組織」為新創事業成功之「法」──一切規範與法制,都是為了讓企業能持續成長壯大。

 

  創辦團隊與組織涉及的課題,可以分為三大類:(1)合夥成員,包括成員間的互補性與共同創辦人間股權分配;(2)團隊組織,包括水平專業分工與垂直決策分工之設計;(3)規模化,亦即公司各種制度化之建立。在新創事業從存活期邁向成功期的過程中,後兩者尤其關鍵。

 

  一個新創事業要能渡過存活期邁入成功期,一定要在前述「情」、「理」、「法」三個圈圈的交集中產生,也就是說,這家新創事業必須同時具備合理的商業項目、全力以赴的創辦人、以及完整的團隊與組織,才有機會成功。反之,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節沒有搭配好,就會很容易搞砸!

 

  一個搞砸故事,七分鐘,十張投影片

 

  說到「搞砸」,正是本書的出發點。

 

  故事要從二○一二年說起。當時墨西哥有一群年輕好友經常相約喝啤酒,就像你我的日常聚會,話題總是天南地北,有時風花雪月,有時傾吐心情。有一天他們發現,其實有一個話題總是會三不五時地冒出,就是:搞砸。有時,是搞砸了愛情,有時,是搞砸了事業。

 

  於是他們心想,何不找更多人一起來分享自己的搞砸故事呢?畢竟,搞砸又怎樣?人生這條漫漫長路,誰沒有搞砸過?相反的,搞砸、失敗、挫折,事後看來都是人生絕佳導師。或許,經由別人的搞砸故事,還能幫助我們自己不需重蹈覆轍。

 

  於是,他們在墨西哥發起了第一場活動,邀請曾經創業失敗的好友,一邊喝啤酒、一邊分享自己的搞砸故事。剛開始,有些人對這活動冷眼以對,認為這不過是一群魯蛇(looser)自我安慰的活動罷了。

 

  沒想到,「搞砸之夜」不但大受歡迎,而且隨後獲得全球其他許多城市群起響應,有些城市甚至每月舉辦各種分享失敗故事並搭配啤酒的活動。Impact Hub Taipei於二○一五年十二月獲得授權,正式將搞砸之夜引入台灣,於二○一六年二月開始舉辦每月的聚會。

 

  每一場搞砸之夜活動,會邀請不同的講者──有時是藝術家、建築師,有時候是創業家、經營者──以十張圖片、七分鐘的時間,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是如何搞砸的?他們從搞砸中學到什麼教訓?下次重來,他們會怎麼做?講者分享完後,通常會有問答互動,以及與會者小酌交流的時間。

 

  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一百五十個城市,響應「搞砸之夜」活動。與會者樂觀地相信:成功不是永遠,失敗從不致命(Success is never final, failure is never fatal)。他們鼓勵大家,不要害怕「失敗」二字,失敗是每個人前往成功之路必經的歷程,應以正面角度向大眾傳達這個想法。許多參與搞砸之夜的主講者也的確身體力行,他們沒有被曾經的失敗擊倒,而是從中吸取寶貴的經驗,繼續勇敢(也更強大)地邁向人生成功的下一步。

 

  截至本書出版,共有上百位創業家、經營者等各界菁英,曾經在台北「搞砸之夜」上大方分享自己的搞砸故事。其中,許多創業家所分享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借鏡。雖然限於篇幅,我們無法將這些故事一一收錄於這本書中,但我們嘗試梳理這些故事,並從故事中歸納出創業家常犯的共同錯誤,導致了失敗的結果,供創業者、經營者一起來思考。

 

  接下來,我將從商業項目、創辦人、創辦團隊三個面向,從這些搞砸經驗中整理了三十個創業圈中常被朗朗上口、但未必正確的觀念與迷思,希望能讓創業家們從前人的寶貴經驗中,提醒自己避開可以避開的陷阱,為自己的事業找到更理想的路徑。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