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美學與音樂評論:哲學路徑、批評方法與實踐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兼容美學與音樂評論:哲學路徑、批評方法與實踐
本書以《兼容美學與音樂評論 — 哲學路徑、批評方法與實踐》為名,顧名思義,全書撰寫的精神乃是從興起於二十世紀末、繼續在二十一世紀深化發展的兼容美學思維出發,而最終將落實於音樂的實踐。期望這部歷經歲月蘊化過程而誕生的美學專書,不但具現作者個人音樂思惟的縱橫阡陌,更能讓讀者在其中聽到時光中的樂音流瀉,看到生命的存在亮光。
作者簡介
曾毓芬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博士、美國紐約大學鋼琴演奏碩士,現任國立嘉義大學音樂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曾毓芬的音樂專業範疇跨越音樂學和鋼琴演奏兩個領域,並長年累積大量表演藝術行政實務經驗。學術著作甚豐,在各領域皆有代表作品,如《古典音樂賞析 ── 從中世紀至巴洛克時期之音樂風格探微》、《從音樂美學角度論音樂分析的可能性》、《兼容美學與音樂評論 ── 哲學路徑、批評方法與實踐》、《我用生命唱歌 ── 布農族的音樂故事》、《白石山下的傳說 ── 南投賽德克族與花蓮太魯閣族的口傳音樂紀實》、《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的歌樂即興系統研究》、《撒奇萊雅族樂舞》、《布農族樂舞》、《布農族人的歌·樂·與生命 ── 一部建立於音樂普查基礎之上的布農族音樂行為分析與文化詮釋》等。
自序
一趟兼容並蓄的音樂美學之旅
Preface
An“ Eclectic” Journey of Music Aesthetics
導論 概念鋪陳與章節架構/1
Introduction Conceptual Layout and Chapter Structure
第一章 西洋音樂美學在歷史長流中的發展軌跡/9
Chapter 1 Historical Paths of Western Music Aesthetic Views
音樂美學?音樂哲學? 10
Aesthetics of Music? Philosophy of Music?
定義「音樂美學」 13
Defini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Music
從希臘至當代:音樂美學觀點的遞變 16
Transformation of Music Aesthetic View from Hellenic Age to
Contemporary Era
希臘文化中的音樂觀 17
Hellenic and Hellenistic Thoughts
早期基督教和中世紀 20
Early Christian and Medieval Age
文藝復興 22
Renaissance
巴洛克二元美學 24
Baroque Dualism
啟蒙運動及美學學科的肇始 27
Enlightenment and the Initiating of Aesthetics Discipline
十九世紀美學觀點的分歧 30
Divergence of the Nineteenth-Century Aesthetic Perspectives
二十世紀音樂觀念的丕變 37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20th-Century Music Thoughts
學科的跨域交融 40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結論 49
Conclusion
第二章 「 自律」或「他律」?—西洋音樂史中的二元論美學觀點/51
Chapter 2 “Autonomy” or“ Heteronomy”? The Aesthetic Dichotomy
in Western Music History
「自律性」與「他律性」美學觀點在十九世紀的爭辯 52
Controversy between Musical Autonomy and Heteronom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自律性」與「他律性」美學觀點在二十世紀的發展 58
Development of Autonomy and Heteronomy Aesthetic Perspectiv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區辨音樂中的「指涉意義」和「結構意義」 59
Distinguishing the Referential & Syntactical Meaning in Music
二十世紀著重結構意義的音樂分析方法 61
Music Analytical Methods Focusing on Syntactical Meaning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二十世紀傾向指涉意義的音樂美學學說 68
Music Aesthetics Inclining to Referential Meaning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結論 85
Conclusion
第三章 二十世紀後葉知識探索的新路徑—「現象學」與「詮釋現象學」熱潮再起/87
Chapter 3 A New Path Exploring the Knowledge in the Late Twentieth-
The Reviving Trend of Phenomenology and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論「胡塞爾的現象學」 93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Edmund Husserl
胡塞爾現象學的基本精神 93
The Principles of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胡塞爾現象學的哲學根基 97
The Philosophical Ground of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胡塞爾「內在時間意識」學說 101
The Internal Time-Consciousness of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史匹格柏對於胡塞爾現象學的詮釋 103
The Interpretation on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by Spiegelberg
論「海德格的詮釋現象學」 106
On the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of Martin Heidegger
海德格生平 106
Martin Heidegger
海德格「詮釋現象學」的基本精神 108
The Principals of Heideggerian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海德格「基礎存在論」 109
The Fundamental Ontology of Heidegger
探討海德格學說的「轉向」 114
The “Turn” in Heideggerian Philosophy
海德格的藝術理論 116
The Theory of Art in Heideggerian Philosophy
結論 118
Conclusion
第四章 從「音樂現象」到「音樂詮釋」—「現象學」與「詮釋現象學」在音樂分析領域中的應用/123
Chapter 4 From Music Phenomena to Music Interpretation-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Phenomenology and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to the Analysis of Music
何謂「現象學取向的音樂分析」? 124
What is the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to Musical Analysis?
湯姆斯.克利夫頓的理論 125
The Theory of Thomas Clifton
其餘參考著作 129
Some other References
何謂「詮釋現象學取向的音樂分析」? 130
What is the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to Musical
Analysis?
大衛.葛林的馬勒音樂詮釋 131
David B. Greene’s Interpretation on Mahler’s Music
約瑟夫.史密斯的著作 134
Joseph Smith’s Works
有關詮釋現象學的其餘著作 135
Some Other References
羅曼.英加爾登的「多層次」文學評論方法 136
Roman Ingarden’s Multi-layered Method of Literature Critique
羅倫斯.費拉拉的「兼容式」音樂評論方法 138
Lawrence Ferrara’s Eclectic Method of Music Critique
結論 139
Conclusion
第五章 多元觀點的新紀元—兼容式音樂美學及其評論方法/141
Chapter 5 A New Phase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Eclectic Aesthetics of Music & Its Critical Method
兼容式音樂美學思維的緣起 142
The Rising of the Eclectic Approach to Music Aesthetics
闡釋「兼容式音樂分析法」 144
An Eclectic Method for Musical Analysis-Method for Sound, Form,
and Reference
第一步驟:歷史背景 144
Historical Background
第二步驟:敞開的聆聽 146
Open Listenings
第三步驟:音樂結構 146
Musical Syntax
第四步驟:時間中的聲音 147
The Sound-in-Time
第五步驟:音樂表徵 148
Musical Representation
第六步驟:實質情感 148
Virtual Feeling
第七步驟:存在-歷史的世界 149
Onto-historical World
第八步驟:敞開的聆聽 150
Open Listenings
第九步驟:演奏的指引 152
Performance Guide
第十步驟:後設評論 152
Meta-Critique
結論 152
Conclusion
第六章 評論實踐(一):在那個高處—評馬勒《悼亡兒》,〈當妳親愛的母親〉/155
Chapter 6 Critique Practice One: At that Highest Place – A Critiqueon Gustav Mahler’s Kindertotenlieder, “Wenn dein Mütterlein”
步驟一:歷史背景(Historical Background) 156
馬勒生平簡述 157
Brief Biography of Gustav Mahler
世紀之交的歐洲社會 158
European Society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ies
頹廢思潮與維也納分離畫派的影響 162
The Influence of Dekadenz & Vienna Secession
後浪漫主義的絕美終止 164
The Gorgeous Ending of Post-romanticism
源自馬勒精神世界的創作風格 173
The Creative Style Stemming from Mahler’s Spiritual World
《悼亡兒》音樂特色 176
The Musical Traits of Kindertotenlieder
步驟二:敞開的聆聽(Open Listenings) 179
步驟三:音樂結構(Syntax) 180
曲式分析 180
Formal Analysis
和聲分析 182
Roman Numeral Analysis
申克分析 182
Schenkerian Analysis
步驟四:時間中的聲音(The Sound-in-Time) 198
步驟五:音樂表徵(Musical Representation) 219
步驟六:實質情感(Virtual Feeling) 221
步驟七:存在—歷史世界(Onto-historical World) 226
步驟八:敞開的聆聽(Open Listenings) 229
步驟九:演奏的指引(Performance Guide) 236
步驟十:後設評論(Meta-Critique) 236
第七章 評論實踐(二):隱沒中的傳統與現代主義的交融—論朱踐耳第十交響曲《江雪》/239
Chapter 7 Critique Practice Two: The Fusion between Declining Traditions
and Modernism - An Essay on Zhu Jian-er’s Tenth
Symphony “Fishing in Snow”
前言(Preface) 240
歷史背景(Historical Background) 242
音樂構成(Musical Syntax) 244
聲音素材格式 244
樂曲形式 252
時間現象(Temporal Phenomena) 263
指涉意義(Referential Meaning) 267
演奏詮釋(Performance Interpretation) 271
人聲吟唱的詮釋探討 272
古琴演奏的詮釋探討 286
後設評論(Meta-Critique) 290
附錄一 古典精神與浪漫精神的比較/295
Appendix I Classical Thoughts vs. Romantic Thoughts
附錄二 朱踐耳十首交響曲在形式表現及精神意涵上的演變
/299
Appendix II The Evolution of Zhu Jian-er's Ten Symphonies in Formal Expression and Spiritual Meaning
參考文獻/303
Bibliography__
自序
一趟兼容並蓄的音樂美學之旅
本書以《兼容美學與音樂評論—哲學路徑、批評方法與實踐》為名,顧名思義,全書撰寫的精神乃是從興起於二十世紀末、繼續在二十一世紀深化發展的兼容美學思維出發,而最終落實於音樂的實踐。
為了讓這部著作所欲闡釋的兼容美學能夠扎根於豐饒的歷史沃土,獲得充足的音樂養分供給,而非流於哲學空談,我個人在撰寫這本書的過程中,不斷以「理論」與「實踐」的往返辯證來自我檢視,期望這部歷經歲月蘊化過程而誕生的美學專書,不但具現我個人音樂思維的縱橫阡陌,更能讓讀者在其中聽到時光中的樂音流瀉,看到生命的存在亮光。
在上述理念引導下,本書的章節架構漸次成形。首先,以西洋音樂美學思維的歷史軌跡鋪陳出歷史人文的基礎,而後將討論範圍聚焦於音樂的「自律性」與「他律性」意義。這兩種音樂美學思維在十九世紀後半逐漸尖銳化,形成二元對立的局面,復又在二十世紀呈現出多面向發展的趨勢,其中符號學的各家各派扮演著重要角色。再來,引介入1980年代再度捲土重來的現象學熱潮,為本書的美學探討注入哲學的眼光和洞見,其中,當先驗現象學的解放者姿態又不免陷入學術研究死胡同時,詮釋現象學的存在思維又進一步為音樂美學研究帶來更寬容及人性的視野。而幾乎與此同步,1970年代末期興起的後現代思潮對多元性的重視以及對差異性的覺察,柔軟了西洋音樂美學自古以來鮮明的二元對立性,豐富了音樂感知的光譜,也進一步觸動兼容式美學思維的興起。最後,當音樂的解讀不再被局限於特定思想派別,而能將關注焦點放置在作品本身時,音樂作品終能如其所是地「做它自己」。
在兼容主義的視角下,「音樂作品」(文本,text)和「作品的存在」(作品創生的環境,context)是主體,而分析和詮釋的方法則是客體,是賴以達成目的的工具,而非目的。至於我在美學旅程將近終點時所引薦的「兼容式音樂分析法」,與其說是分析方法,倒不如將其解讀為一個思想藍圖。它像是一個美學思維的極大化網絡,引導分析者去體驗音樂的多層次意義,探索作品存在的各種可能性—從音樂文本出發,感知時光推移中的各式音樂現象,而後融入音樂中無以名狀的情感,進而跨出音樂的聲響範疇,觸及音樂以外的表徵意義,甚至探索作品所賴以創生的個人生命存在(作曲家)和集體文化存在(時代舞台及其中所上演著的鮮活故事)!而馬勒《悼亡兒》以及朱踐耳第十交響曲《江雪》的兼容式音樂評論,則是整個美學之旅的里程碑,也是整體思想藍圖的具體實踐成果。
這一趟兼容並蓄的音樂美學之旅,我走了將近三十年,期間伴隨著個人無數次出死入生的生命經歷,而在此同時,美學思維也隨之成熟通達。回首來時路,這個歷程不只是學術包袱的卸載、音樂觀念的解放,更是我個人對於生命存在的昇華體悟。盼望這本書的問世,也能在有緣閱讀到它的每一位讀者心中擦撞出生命的亮光—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而每一次相遇,必然會產生不同的意義,相信這部作品和閱聽人之間的交會,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