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歲的我,人生不勉強:阿嬤醫師的心靈雞湯,看似不方便的事,其實對自己正好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100歲的我,人生不勉強:阿嬤醫師的心靈雞湯,看似不方便的事,其實對自己正好

作者:高橋幸枝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15日
ISBN:9789863428701
語言:繁體中文

  人生的好壞評價,就在你的「方寸拿捏」而已。
  
  日本銷售21萬本突破!讓日本網友不怕老後的到來!
  ★高橋醫師越老越快樂,我也想和她一樣!
  ★好喜歡阿嬤醫師的人生態度,馬上買一本和爸媽分享。

  想像過自己60歲時的樣子嗎?而60歲的你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有人想的是:終於退休啦、可以享清福啦!
  有人想的是:年紀大了,不行了,我只是個包袱。
  更有人想的是:終於可以不用為爸媽、為孩子、為另一半忙,可以好好過自己的日子了。

  百歲精神科醫師想說的是:
  讓自己有「想為誰做點事」的想法,
  一如我96歲的母親,年邁不便仍想做頓飯給我吃。
  最重要的是,她能做到的盡可能讓她做。
  
  人生有高有低,面對各種狀況,內心總是有些波動起伏。
  就像做菜調味:太辣就加點水、太鹹就撒點糖……心靈也需要加減調適。
  舉凡人生百事,關鍵點就在「方寸拿捏」而已。
  我現在告訴你的事,不過是我從過往看診,和病患接觸時慢慢累積體悟到的感觸。
  唯一的重點就是,生活安穩、心情安定。

  高橋醫師的40個心靈守則
  ★生存方式》>
  92歲時曾經受傷骨折,之後一直不敢走樓梯,但若不跨出這一步,對我的生活、工作都大有影響。我只好硬著頭皮去做,在踏出第一步,身體往上移動後,第二步、第三步……,我順利地踏入家門。原來大家都只是恐懼那第一步。

  ★生活態度》>
  對周遭事物越來越沒興趣,是變老的最大危機。因為這樣只會令思考僵化、世界變小,即使是上了年紀,也要隨時保有好奇心。

  ★健康原則》>
  100歲的我,至今仍是個愛吃鬼。常有人問我到底該怎麼吃才能養生,甚至是有人會特別教老人家該怎麼吃,但我想享受每一口進入口中的食物,那才是真正的健康法。

  ★人際往來》>
  很多人在討論「孤獨死」,但我想那人人生的最後時間想必是寂寞的吧。對「心」來說更是危險,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還是和鄰居為持良好關係,至少購物時要和店員打招呼。

  ★溫柔心靈》>
  媽媽的晚年是和我一起生活的,但因為擔心媽媽的記性,我總是不讓她進廚房用火、甚至會直接關上瓦斯。某次,我忘了關上瓦斯,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一桌菜,我嘴裡忍著想讚美媽媽的手藝,但媽媽的表情是「我煮菜給女兒吃了」的滿足感。即使是年邁的老人也有他認為重要的事。

  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不用太努力、不用太忍耐、不用太依賴、甚至也不用對自己太好。
  剛剛好的健康、剛剛好的平安,就好!

本書特色

  1。 日本最資深的精神科女醫‧高橋幸枝的首本中文著作。帶你迎接無憂的知足老後。
  2。 集結醫師多年看診經驗的心得,變老是件開心的事
  3。 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練習有個剛剛好的老後生活。
  

作者簡介

高橋幸枝
 
  1916年出生於日本新潟縣。新潟縣立高田高等女校畢業後,於東京的海軍省擔任打字員。辭職後曾在中國北京擔任日本牧師的祕書。而後決心報考醫科,回日本就讀福島縣立女子醫學專科學校,畢業後在新潟縣立高田中央醫院服務。

  1953年於東京都町田市的櫻美林學園內開設診所,1966年在神奈川縣秦野市開設「秦野醫院」並擔任院長。現為「秦野醫院」「秦野林間診所」「兒童身心診所」「秦野之家」「就業輔導支援事業所」等營運之醫療法人社團秦和會理事長。

譯者簡介

卓惠娟
 
  任職出版相關工作十餘年,於不惑之年重啟人生,旅居日本三年返台後,逐步實踐二十歲時曾立下的夢想,專職翻譯工作。譯有《夫妻這種病》、《遺體》、《三星內幕》、《佛陀教你不生氣》、《超譯佛經》等。

  FB:卓見.拙見
 

作者序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靈法則
 
第一章 關於生存方式
人生就是一場發現自我的旅程
美麗的事物總是摻雜著痛苦
過度在意他人只會讓自己吃虧
一切的不幸都從和別人比較開始
過度執著將迷失真正重要的事
對於自身的使命,要有貫徹到底的決心
大家都只是害怕「跨出第一步」
置身陰暗的隧道中,也要抱持期待
畏懼死亡的心情,人皆有之
 
第二章 關於生活態度
試著自己操作家電用品
八十歲也可以投入全新的興趣
讓一切更順利的「清晨儀式」
電視是「最貼心的伴侶」
覺得寂寞,那就來栽種植物吧!
只需和他人說話,心情就會溫暖
為了更幸福,要和周遭保持良好關係
只有夢想不需要「分寸拿捏」
 
第三章 關於健康原則
病從口入,不能放鬆大意
控制脂肪,魚、肉都可享受
調節室內溫度,把開關門窗當運動
挑選適當衣著是老後的健康關鍵
些許的不便,更有益身體健康
睡不著時,不必勉強自己
不是每個人都會得失智症
用藥的分寸拿捏,相信醫師是鐵則
急病或住院是休息的最好機會
一個人獨自煩惱才會生病
 
第四章 關於人際往來
不要以「一個人生活」為目標
世上不可能有價值觀完全相同的人
有話直說比悶聲不響,更受歡迎
大聲唱歌,就算音痴也無所謂
懂得聆聽才能受人歡迎
不要隨意侵犯他人的領域
拒絕也是一種愛情表現
 
第五章 關於溫柔心靈
即使微不足道,那也是愛
只說「溫暖人心的話」
不要奢望付出一定要有回報
別忘記「奉獻的喜悅」
用言語與行動,傳達心意
突然的來電,可能是「告別」前的問候?

結語 心靈調適是成熟大人必要的能力
 

作者序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靈法則

  很幸運的,我在去年的十一月滿一百歲了。

  周遭對我說:「您真長壽呢!」的機會也日益增加。每每聽到,都讓我深深感慨「我已經活一百年了」,為此感謝過去的種種緣分。

  我在三十三歲時成為醫生,之後經歷了日本的高度經濟成長期,因為個人判斷「精神過敏的人將隨著經濟富裕而逐漸增加」,因此四十歲的時候,在日本神奈川縣秦野市設立「秦野醫院」,還增加精神科的診療項目,並擔任院長。

  目前我擔任「秦和會」醫療法人社團的理事長,秦和會除了是醫院,也是協助病患共同生活的設施。諸如,以精神科、心理內科的病患為對象而設置的復健設施、就業輔導設施、到府服務等,這些設施不僅限於在診療室的治療病患,更是抱著「進一步陪伴患者的人生」的期望而設置。當然,透過經營這樣的事業,我也從其中學習良多。

  雖然說不上「回饋」,但是基本上我是因為「自己擔任精神科醫師已半世紀之久,希望我從患者身上學到的事,能夠成為更多人的心靈法則」的想法,而提筆寫下本書。雖然我用了「心靈法則」來形容,但並不是很困難的內容,都是多數人實際付諸執行的經驗。

  本書介紹的四十項原則,每一項都是只要你想做,就可以簡單達成的事。相反地,因為太簡單了,也有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半途而廢。

  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會給自己十秒鐘來思考「做」或「不做」。如果思考的瞬間心神不寧,連十秒間的問答也變得很困難。所以,平時保持心情穩定是很重要的。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做到「平時就保持心情穩定」呢?

  我認為關鍵在於「不要過度猶豫不決」。

  因此,平時就要了解自身「恰到好處的分寸拿捏」。

  希望能藉由本書,找出你自己的「心靈分寸」。
 
二○一六年八月
高橋幸枝

過度執著將迷失真正重要的事物 昨天還是「黑」的東西,一夕之間變「白」了。社會上,經常發生這樣無理可尋的事情。何不放下執著,盡可能珍惜現在,愉快地活下去? 附設精神科的秦野醫院已經有五十年的歷史,也就是努力經營了半世紀。五十年是一段極為漫長的時間。所以,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在這段歲月中得到的教訓。 那就是世上沒有所謂的「絕對」。 人類活在世上,是依循社會及時代活下去。對於特定的事情太過「執著」,很容易身心俱疲。應該盡可能保持有彈性、臨機應變的態度。 醫院原本就是個規矩繁瑣,行事嚴謹的地方。站在經營者的角度,我們有理想、理念,希望提供患者最佳的醫療及服務,其中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須遵守「規定」。但實際上,光是遵守規定就耗費了極大的心力。 麻煩的是這些規定,往往隨著時代而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變化。比方說,在秦野醫院開設之初,當時大眾觀念都認為「重度精神病患最佳的治療方法就是隔離」。因此,醫院建築採取封閉型的設計,就是為了把患者做謹慎的隔離。 然而,當時患者的「逃走事件」頻頻發生,尋找消失的病患,也是我們主要工作之一。當然,避免讓患者產生一味「想逃」的心情,如何與病患的關係更緊密也成為我們的重要課題。 經過歲月流逝,精神藥物的研究開發也有飛躍性的進展,用藥治療效果良好的案例增加,過往的精神科治療型式幡然一變。因此,國家也開始推動「精神科病房應當更開放」、「不需要長期住院」、「以門診治療代替住院」,醫院也跟著配合國家的政策。 當政策方針有極大轉變時,醫療現場也受到不少影響。比方說過去判斷必須住院的病患,在改為定期門診治療後,卻發生意外事故的情況。 目睹這類的情況發生,不禁令我深深體悟世上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 另外,對於「以往是正確的」而執行到現在的事情,突然被蓋上「錯誤」的烙印,不得不轉變方向時,絕對會給人極大的壓力。為了維護心理的安定,「不要過度執著」的心態也更顯重要。 對我而言,「讓醫院持續下去」是人生的首要目的,因此不論法規怎麼改變,只能上行下效。因為醫院經營不下去,恐怕會是最困擾的事。 「對於某件事是會無緣由堅持」的人,不妨確認看看「是否有其他更優先的目的」。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