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來戰:憤青作家百年筆戰實錄 | 運動資訊第一站 - 2024年11月
不服來戰:憤青作家百年筆戰實錄
話不吐不快、理不辨不明。
不服於是要論要戰,這是臺灣文學的運動精神。
「你不服?那就來戰!」小至牙膏從哪一頭擠,大至國家政策,只要想的不一樣,戰事可以一觸即發,欲罷不能,市井廟堂如此,文壇江湖亦然。有一種論戰,戰的是價值、真理和信仰,抒的是民族之情,言的是文學之志,或許他們彼此所望向的遠方,並不是同一個遠方,但他們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承載著深刻的思想。
不同世代的臺灣文人,心繫文學的同一顆心
本書以「戰語言」、「戰身分」、「戰西化」、「戰鄉土」、「戰課綱」為主題,介紹從日治到戰後而至當代所發生過的大型文學論戰,邀請學者、作家撰稿專欄,深入介紹論戰脈絡與發展,並以「不服」與「來戰」作為一目瞭然的論戰現場呈現角度。
本書特色
★深入:邀請學者作家撰寫專欄,梳理文學論戰的社會脈絡,呈現不同立場各自據理之處與論辯經過。
★淺出:以「不服」與「來戰」為題,簡明清晰呈現多元的論戰立場。
★閱讀臺灣文學史的嶄新角度。
撰文者簡介(依文章順序)
林佩蓉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現為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典藏組組長。研究領域為臺灣日治時期至跨語世代知識分子思想系譜及其文學活動。長期梳理跨時代文學史、作家思想、文學創作,致力參與架設臺灣思想史的結構,呈現自臺灣文學主體而生的思想史及論述。
朱宥勳
清大臺文所碩士。現為專職作家,著有小說《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暗影》,文學評論《學校不敢教的小說》等。
楊傑銘
一九八二年生,曾任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現為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專業領域為:日治時期台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文學傳播、非虛構寫作。
鄭清鴻
師大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現為前衛出版社主編、捍衛臺灣文史青年組合成員,曾任永和社區大學臺灣文學課程講師。學術興趣為臺灣文學本土論、文學史研究及本土語文議題。
盛浩偉
臺大臺文所碩士。現任衛城出版社主編、作家。碩士論文:《多重文脈下的在台日人漢文學:關口隆正及其書寫與時代》,散文集:《名為我之物》。
蔡明諺
清大中文所博士。現為成大臺文所副教授。著有《一九五○年代台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從新批評到社會寫實:論七○年代的顏元叔〉等。
詹閔旭
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著有《認同與恥辱:華語語系脈絡下的當代臺灣文學生產》,譯作《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與施俊州、曾珍珍合譯)。
蔡林縉
成大現文所碩士,現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言文化系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包含臺灣現當代文學、電影研究、詩學等領域。目前專注華語語系、定居殖民主義的研究框架和臺灣文學與文化生產之間的關連。
廖玉蕙
東吳大學中文系博士,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曾獲吳三連文學獎、中山文藝獎、吳魯芹散文獎、五四文藝獎章等。著有:《像蝴蝶一樣款款飛走以後》、《送給妹妹的彩虹》、《教授別急!──廖玉蕙幽默散文選》、《廖玉蕙精選集》、《像我這樣的老師》等作品。
序|文學論戰,並不簡單 蘇碩斌
序|空想妄想,不如好好吵一場 林佩蓉
序|激戰的筆,燙手的心 朱宥勳
【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導言
一九四二–一九三四/戰語言
臺灣「新舊文學論爭」的語文改革與思想啟蒙/楊傑銘
【不服來戰】新舊文學論戰:要古典文學,還是要白話文學?
誰的語言?誰的文學?「臺灣話文論戰」的來龍去脈/楊傑銘
那些年,幾場「被消音」的文學爭論:「臺語文學論戰」的前世今生/鄭清鴻
【不服來戰】臺灣話文論戰:用臺灣話寫作,還是中國話?
一九四三–一九四九/戰身份
糞寫實主義論戰:殖民者如何佔領文壇/朱宥勳
【不服來戰】糞寫實主義如何「糞」?抵抗戰爭與皇民化的寫作策略
一場被遺忘的文學論戰:戰後初期與「橋」副刊論戰/盛浩偉
【不服來戰】橋副刊論戰「論」什麼?臺灣文學的定位與去向
一九五六–一九七四/戰西化
「現代詩」的誕生與確立:一九五○年代「新詩論戰」/蔡明諺
【不服來戰】現代詩論戰:詩能不能揚棄傳統、擁抱現代?
一九七二年「現代詩論戰」/蔡明諺
【不服來戰】關唐事件:詩該不該離開幻境、回歸現實?
一九七七–一九八一/戰鄉土
轉動歷史的一場文學論戰:一九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詹閔旭
【不服來戰】鄉土文學論戰:「左、右、統、獨」大會戰
文學論戰的統獨之爭:「邊疆文學」論戰/朱宥勳
雙陳故事:陳映真與陳芳明的跨世紀論戰/蔡林縉
【不服來戰】「邊疆文學」論:臺灣可以不是中國嗎?
二○一七/戰課綱
高中課本裡文白比率拍版定案後的思考/廖玉蕙
【不服來戰】文白之爭:教育現場的文言文、白話文論戰
【不服來戰】結語:異中求同,同中存異
撰文者簡介
附錄一:策展團隊
附錄二:展品概覽
附錄三:延伸閱讀推薦
附錄四:相關年表
序
文學論戰,並不簡單
蘇碩斌(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文學論戰,並不簡單。臺灣歷史中,驚動到兩大票文學人扛筆相搏,都絕非賞析感覺之層次,而總是文字承載的思想、作品引領的實踐,以致挑動了對整個社會人民的訴求,而成為政治風暴的前哨星火。
國立臺灣文學館是一座博物館,負有典藏一手史料的責任,然後得以縱觀臺灣文學的潮起潮落。文學並非抽離時空的飄緲文字,文學論戰的吵架辯詞、作品範例,真的都是時代的感覺結構。雖然文學論戰多半只是在報紙副刊飄過而看似雲淡風輕,但其實一次又一次,臺灣人的腦袋總是先在文學顯露不願墨守窠臼,試著個別叫陣,繼而群起而鬥,然後戰了又戰,才走到今天思想自由奔放的樣子。
臺灣史上的首次文學大論戰,算來也將近一百年。共同居住在這塊島嶼之上的文學人,不斷在思考文字的社會作用,是否根著鄉土?能否貼近生命?要為大眾或菁英?心向中國或本地?有所不服,叫陣來戰,幾個類似的主題彷若封印臺灣的咒語,歷經將近百年,答案卻還在摸索。
這一本《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輯》,緣自國立臺灣文學館的特展,我們從史料摘取這些論戰的精髓呈現給思考臺灣內在心靈的人,當然也知道展覽有期限,但思考無止時,因此,出版這一本書,希望延伸特展的生命內涵。書中集結了展覽現場影像、典藏展品細部、論戰精彩摘句,再邀請專業學者深入每一個論戰的時空內涵。看著一百年來臺灣人無私的思辯勇氣,我們回望文學的過去、更能堅信臺灣的未來。
空想妄想,不如好好吵一場
林佩蓉(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典藏組組長.特展策展人)
為了一發心中塊壘,一吐心中不快,文人在報章雜誌上,你來我往的口沫橫飛,刀劍亂舞。這些文人都是「運動狂」,1910年代末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發展以來,在鄉土議題上爭論,表面上是語言的用法,用什麼文字呈現,骨子裡總有著「我是誰」、「臺灣何以是現在的臺灣」等質問。臺灣應該是什麼樣的臺灣,黃石輝等人企圖用文學來回答這個大哉問,只是他或許沒料到,這一題讓他成為鄉土文學論戰、白話文論爭的旗手。
在論爭往返的文章裡,他們稱乎對方為「先生」,在陷入漫罵、情緒宣洩之前,努力持守著理性,仔細的論辨對方的質疑。被對手稱為「運動狂」的石輝先生,從1930-1933年都圍繞著這樣的核心:「我們所著眼的,是臺灣的大眾,並不是單單替你們有錢人設想的,這點你總要明白才行。」,〈所謂「運動狂」的喊聲──給春榮克夫二先生〉,對著邱春榮、林克夫的批評,石輝兄直接打開他的階級意識,為左翼文學喊出幾聲。「臺灣語言多粗鄙」嗎?「難免失去美感之嫌」嗎?哈哈!我們正亦為著這一點,打算用臺灣話的文學來造成文學的臺灣話的啦。世間人為著自己的老父有時走錯路,便應該想方法去矯正其心理和行為,卻不應該因為己的老父不好,便去認別人做老父的啊!
想像著黃石輝扶案在桌,澎湃的心催逼他一字一句將熱情、憂慮、渴望、理念都傾倒在稿紙上,振筆疾書,想著他自己曾經說過的「你的那枝如椽的健筆,生花的彩筆,亦應該去寫臺灣的文學了。」這是黃石輝在歷經臺灣新文學運動興起,新舊文學論戰後,所發起的感嘆,在1930-1933的時間裡,他迎對邱春榮、朱點人、林克夫、廖漢臣等人的批評,心裡在意的究竟是什麼?撰寫展覽文案時忍不住這樣揣測,發起了一篇〈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揭開臺灣人在這塊殖民地上的痛處,從此掀起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鄉土文學論戰」,影響所及恐非石輝兄當下所料想到的。但不可否認,文學與土地、身份、階級與認同,是如此緊密相連,臺灣文學自開展以來,無論古典或是新文學,都用創作驗證了這樣的關聯。那麼,石輝伯提問的「你是要寫會感動激發廣大群眾的文藝嗎?你是要廣大群眾的心理發生和你同樣的感覺嗎?」,如此振奮人心的語彙,像極了左翼運動者的怒吼,階級!資本!我們的大眾在哪裡?想必任何關心文學的人,都會受到激勵。然後被石輝兄接下來提出的用「用臺灣話寫成各種文藝、增讀臺灣音、描寫臺灣的事物」而大受刺激,贊同、不贊成,都非得好好說一說不可。接下來關於語言的表音、表義、結構,文字的發展、變化、建構,以及串流在語言、文字底層的民族情感、主義思潮、身份認同在論爭的雙方開始被論述,臺灣文學得以在這樣的情況底下,發展特有的本質,獨特的風格。
那是一個大多數文人都不想迴避社會責任的時代,1930年代,繼狂飆的文協年代之後,再一個風起雲湧,由臺灣本土所燃起的運動之火,以論爭的方式,開展下一個建設。
臺灣文人一直都知道,若要空想妄想,還不如好好吵一場,這場「不服來戰」特展文案就是在這些運動狂的精神感召下,逐步完成。如今為這場圖錄再說幾句,就搬出石輝兄,寫寫幾句。論爭沒有結論,結束有其侷限與苦衷,走進博物館看文人的吵架,同時也一定可以看見,文人以文學之筆記錄地土上的痛、糾結、掙脫而作的一切努力。
激戰的筆,燙手的心
朱宥勳(作家,特展文字統籌)
生活在社群網路極為活躍的當代的我們,對於「筆戰」絕不陌生。你或許也曾一時因為什麼議題而激憤,在網路上與某個不知名的網友大打出手;或就算你天性溫柔,也一定多少旁觀過別人的鍵盤火花。在這樣的時代,來重溫台灣文學史上的「筆戰」,正是最「著時」(tio̍h-sî)的議題。
因此,當我知道國立台灣文學館要籌畫「不服來戰:台灣文學論爭特展」時,心底不禁暗喊了一聲:幹得好啊!也正因為有這樣的激動,所以當台文館邀請我參與展場的文案潤飾,以及「展覽圖錄」(也就是你手上的這本書)的邀稿編寫時,我也就無法以能力不足推辭,戰兢接下了。
「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以「戰語言」、「戰身份」、「戰西化」、「戰鄉土」、「戰課綱」等五大核心議題,將百年以來的重要臺灣文學論爭事件化為各式具體場景展出。受限於展場展示手法及空間的天然限制,展場中勢必僅能對各個論戰提綱挈領,略微陳述,而無法深入介紹各個論戰的脈絡及意義。
因此,這本「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的圖錄,便在展場文案的基礎之上,邀請學者、作家針對各個重要論戰進行評介。全書分成兩大主軸,其一為展場文案及展出文物之圖像;其二則為學者、作家所撰寫的專論。原則上各篇專論以四千字至五千字的篇幅,每篇介紹一個或一小群彼此關聯的文學論戰。由於此一圖錄以「面向普通讀者推廣文學觀念」為核心,因此除了學術的正確性之外,也力求文字清晰易讀,盡可能避免過多艱澀的理論鋪陳。
上述文章與「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所提及的各個論爭大致重疊。不過因為篇幅較為廣闊,因此也特別加強補充了幾個論戰,補足更完整的文學史視野。如蔡林縉所撰之〈雙陳故事:陳映真與陳芳明的跨世紀論戰〉和鄭清鴻所撰之〈那些年,幾場「被消音」的文學爭論:「台語文學論戰」的前世今生〉,在展場上都沒能有太多表現,但幸有台文館規劃出版之本書,而能有更廣闊的篇幅來探討。
此外,展覽文案設計了「由新舊文學論戰開始、國文課本的文白之爭結束」的結構,顯示過去一百年來文學議題的「進展」與「未竟」,指向未來的文學議題。為了呈現這樣的「指向未來」之結構,我們特別邀請了參與「文白之爭」的代表性作家廖玉蕙,以親臨論戰現場之作家的身份,撰寫了〈高中課本裡文白比率拍版定案後的思考〉。以全書結構而言,此前十篇專論均為後設性的文學史陳述,第十一篇的〈高中課本裡文白比率拍版定案後的思考〉則轉以「事件發生中 / 參與者發聲中」的視角來鋪陳。
「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以「論戰」來呈現台灣文學史,本身即饒富意義。本書的出版,不但是為了留下展覽紀錄,也具有盤整百年以來文學發展,進而以此展望未來的意義。此刻出版「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圖錄至少有三個意義:
一、「文學論戰」呈現了過去作家們思辨的軌跡,而就在這些軌跡的延長線上,我們可以看見「今日之台灣文學何以是台灣文學」,甚至「今日之台灣何以是今日的台灣」。我們此刻的榮景與困境,都可在歷史中找到線索,也或許能因此指向未來。
二、過去一百年的「文學論戰」,在「事件」的層次上雖然已經「過去」,但作家們所爭辯的問題,都仍能成為未來文學發展的參考座標;他們的暫時性結論,很可能正是下一代文學發展的問題化起點,「過去」卻並不「過時」。
三、面對新媒體時代更加活躍 / 更加激烈的輿論環境,「文學論戰」的過往,可以提醒我們「筆戰」改變思想、乃至推進歷史的可能性,也可讓我們從「筆戰」及其後果的思辨中,反省它的局限性。
台灣社會有東亞文化的遺風,常有「以和為貴」的風氣。然而,即便在這樣的氛圍下,作家們仍然有不得不揮筆迎戰的時刻,而連綴成了百年的文學論戰史。他們激動的筆端,其實蘊含的是跳動的心:正是因為對文學有所信仰,所以有所堅持;正是因為對文學的熱愛熾烈,所以難免互相燒灼。
或許借用郭松棻的小說〈向陽〉中的名句,更可以狀摹這種熱切:「他們吵架時,不時出現某種刀鋒般的智慧,精華異常,然而卻只能用來傷害彼此。」這話原文說的是伴侶之間的相愛相殺,但我在編潤「不服來戰」相關文字,重溫前人的激戰、重讀本書作家、學者們深刻評介論戰的文字時,腦中不斷縈繞的,卻是郭松棻的斷語:「他們就固守自己的陣營,絲毫不相讓。他們還太年輕。他們要活得像一場暴政。他們都有一顆滾燙的心。他們對自己,就像對對方,都亮出了法西斯蒂。現在你在台北很難找到這樣燙手的心了。」
最後,感謝所有參與之作家、學者戮力協助。台灣文學的論戰仍有許多議題和細節值得探索,限於篇幅,難免掛一漏萬。希望此次階段性的成果能夠拋磚引玉,繼續深化大眾讀者對台灣文學的理解與支持。
臺灣「新舊文學論爭」的語文改革與思想啟蒙/楊傑銘(節錄) 《臺灣青年》創刊號,陳炘以〈文學與職務〉一篇,說明了文學對啟蒙人心與改造民族性之重要。「文學者,乃文化之先驅也。文學之道廢,民族無不與之俱衰;文學之道興,民族無不俱盛。故文學者,不可不以啟發文化、振興民族為其職務。」陳炘作為新一代知識份子的代表,他認為,文學的興衰等同民族的興衰,文學在社會現實中肩負著啟蒙與改革之任務。文學之用是用來改善社會、建構理想世界,並於創作中表現個人個體的解放,展現以人為主體的價值觀。 陳炘的觀點,已透露出新一代知識份子對於文學、文化看法﹕文學不能僅是濃麗之外觀,還須具備傳播文明、教化世人之功用,是改革社會的重要工具。而對於傳統文學中「有濃麗之外觀,而無靈魂腦筋」的創作,認為這是「死的文學」。而真正提出使用中國白話文的,為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臺灣青年》中,陳端明於〈日用文鼓吹論〉一文,認為白話文有助於臺灣學習世界最新思潮之知識,擺脫傳統文化之窠臼,以及日本殖民體制的收編。這些論點一直為新文學陣營所承襲,也成為新舊文學論爭時,新文學陣營的立論基礎。 而處於如此的新舊變動階段,已有文化人詹炎錄看到新舊文學水火不容的情況,遲早會有衝突發生。「當今臺灣為新舊學過渡時代。以舊學而攻擊新學。新學剌謬舊學。往往若水火不相容者。是由二者各執著門戶。不知我外有物。」詹炎錄認為新舊文學的衝突是種門戶之見,反映了在立論基礎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