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腳底問題專家一次解惑 | 腳大拇指底部痛

是最常見的足底疼痛疾患,發生原因是腳底或後腳跟受力過多,導致足部結締組織鬆軟、筋膜張力太大。

許多人睡醒後下床,腳一踩地時最痛,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願景工程橘世代有設計售票網有行旅我的新聞udn/元氣網/科別/骨科.復健8大腳底問題專家一次解惑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7-06-1110:15聯合報記者鄧桂芬/報導足底承載我們全身的重量,當它罷工抗議的時候,真是動輒得咎、動彈不得。

足底也藏著玄機,對應著身體的各種健康狀態。

想要行走江湖、健步如飛,你得先學會保護雙足。

足底承載我們全身的重量,當它罷工抗議的時候,真是動輒得咎、動彈不得。

足底也藏著玄機,對應著身體的各種健康狀態。

想要行走江湖、健步如飛,你得先學會保護雙足。

1足底筋膜炎【發生原因】是最常見的足底疼痛疾患,發生原因是腳底或後腳跟受力過多,導致足部結締組織鬆軟、筋膜張力太大。

許多人睡醒後下床,腳一踩地時最痛,疼痛部位在後腳跟、足弓內側或足弓中間,得踮腳尖才能繼續走動,以冬天疼痛最明顯。

通常是單腳痛,但也可能雙腳一起痛。

常見族群包括扁平足、肥胖者、長輩、久站或久走的人等,常穿太硬或太軟的鞋也容易「中獎」,例如高跟鞋、皮鞋、厚底工作鞋、平底娃娃鞋或平底涼鞋等,臨床常見專櫃小姐、護理人員及業務員因此所苦而求診。

【處置方式】可到復健科求診,醫師會依病人需求,開立止痛藥或運動處方,再由物理治療師協助利用儀器治療,包括熱敷、電療、超音波等,改善循環、加速患部癒合。

若求助中醫,醫師則會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手法等治療,或建議病人在家踩玻璃瓶或網球按摩腳底。

因有患者可能走一步會痛,但走幾步路疼痛就緩解,導致初期出現疼痛時不以為意,甚至誤認為只是腳底痠痛或輕微發炎造成,拖到痛得難以行走、影響到日常生活,才會願意看醫師。

因此,只要一有疼痛出現,就應多加留意。

【如何預防】治療只能治標而非治本,若沒改掉壞習慣,疼痛緩解後仍可能復發。

建議改善腳的狀態,包括改穿布鞋,或穿厚一點的襪子,少穿鞋底太薄的鞋子或涼拖鞋等,扁平足者則建議在鞋底放「足弓墊」或厚一點的軟墊。

患者若無法避免站太久的工作,回家可多動動後腳跟,並予以熱敷,放鬆足底肌肉與小腿後肌肉、改善循環,都有降低筋膜張力之功效。

2小腿筋膜炎【發生原因】小腿部的腓腸肌、脛骨長肌或脛骨短肌筋膜發炎,會造成肌纖維及神經沾黏。

因筋膜發炎沾黏會產生結節與激痛點,進而刺激末梢足底神經,導致足底隱隱疼痛,尤其是壓到小腿肌痛點,足底會特別疼痛,甚至有患者會痛得大叫,屬「轉移痛」的一種。

常見族群包括經常爬山、慢跑、跑馬拉松或常久站的人,可能造成小腿肌肉拉傷、痙攣而發炎。

【處置方式】由於是神經痛,吃止痛藥效果不彰,建議多按摩小腿肌肉,可徒手在肌痛點持續「壓放」,有充血效果,可降低神經敏感度,放鬆小腿筋膜。

【如何預防】平時可多按摩小腿肌肉,也可熱敷或泡熱水澡放鬆緊張肌肉。

最重要的是平時要多做肌力訓練,降低肌肉受傷機會。

3蹠痛症候群【發生原因】蹠骨位於前腳掌,是腳趾與腳掌相接處的部位,發生疼痛的常見原因是運動傷害造成發炎,例如扭傷腳等,臨床常見愛打籃球的學生及運動員為此而苦。

若腳趾排列不平均、足底肌肉不發達,當足弓壓力被改變,也可能常使腳拇趾外翻而過度勞損,進而導致蹠骨疼痛。

【處置方式】中醫師通常會使用活血化瘀、舒筋理氣的外敷內服藥物,再搭配針灸及熱敷治療。

若蹠痛較輕微,建議暫停運動多休息,使用痠痛貼布緩解疼痛。

【如何預防】建議平時多訓練足底肌肉的穩定性,讓肌肉能「Hold(挺)」住蹠骨,避免受傷。

4足跟墊疼痛症候群【發生原因】腳底的厚脂肪組織會隨年紀退化而變薄,走路時就可能發生足底疼痛,常見族群是老人家及體重過輕者,若是因疾病導致足部肌肉退化的人也可能發生。

【處置方式】中醫師通常會使用補養氣血的外敷內服藥物,再搭配針灸、推拿手法、熱敷或熏蒸治療等。

【如何預防】足部不宜過度使用或同角度壓迫太久,也就是別久站、久走,可降低足底疼痛出現頻率。

5坐骨神經痛【發生原因】臀部深處的梨狀肌因為太緊而拉傷,促使坐骨神經張力變大,會放射到足底或後小腳而疼痛,屬於「放射痛」的一種。

常見運動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