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作發展-Dr.方の幼兒學園-安安婦幼中心 | 幼兒跳躍動作
豆豆醫師理念安安婦幼中心選單Dr.方の幼兒學園-安安婦幼中心朱醫師專欄幼兒物理刺激育兒迷思非疾病疾病動作智能發展零歲教育親子教養關係發展問題QUICKLINK豆豆醫師理念安安婦幼中心動作智能發展返回首頁> 動作智能發展 > 大動作發展大動作發展淺談大動作Q:什麼是大動作呢?A:大動作又叫做粗動作;大動作的發展著重於大肌肉群力量的進步與張力的恰到好處。
力量是一種主動意念的呈現,張力則是強調整體肌肉群的靈活與協調度。
Q:大動作的里程碑為何呢?A:一般而言,在3~4個月大以內可以達到頭頸部的控制、5個月大可以由仰臥翻成趴臥、6個月大由趴臥翻成仰臥、6~7個月大就能串成一氣形成翻身滾動的動作、7個月大會坐、8個月大會匍匐前進、9個月大會用膝蓋來爬行、10個月大會扶著東西站起來、12個月大會扶著走(藉由支撐)並且放手原地站、15個月大則是會獨立行走、18個月大會上樓梯、24個月大會下樓梯、兩歲時就可以雙腳跳離地面、三歲時可以單腳站立、四歲時可以單腳跳。
Q:大動作的發展需要經過特別訓練嗎?A:大動作的發展是與生俱來的,所以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Q:既然大動作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發展出來,是否完全不用特別去注意這方面的發展呢?A:原則上是不需刻意去訓練大動作的發展,但如果過度限制則會影響大動作的發展,譬如:老是抱在手上、或是睡覺時把身體包的緊緊的,這樣會妨害大動作發展的。
Q:大動作發展既然有一定的里程碑,如果到了該年齡層應有的大動作還沒有發展出來,是否一定有問題呢?A:任何一個發展項目通常會有個體上的差異。
簡單而言,用2~3個月的延遲來做一個可接受的極限;譬如一般8個月要會爬行,如果到11個月還不會爬行,那就一定要求助於小兒科醫師;一歲三個月要能獨立行走,如果到了一歲六個月仍然不會獨立行走,那也跟兒科醫師討論了。
影響動作發展的因素Q:常見影響兒童動作發展的因素有哪些?A:影響兒童動作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1.遺傳因素:男女性先天不同的心理、生理特質及體能差異,這都是遺傳因素。
2.環境因素:分為先天及後天因素。
先天因素最主要是來自於母親的身心狀況、營養、年齡及藥物的服用;而後天因素則要看後天的營養、是否有完善的健康保護及自由隨意的動作發展機會。
Q:除了環境因素及遺傳因素以外,還有什麼是重要的因素呢?A:神經、肌肉骨骼、知覺系統之生理成熟是動作發展的基礎。
各項動作的簡易程度不同,所以學習的關鍵時機也有差異。
當幼兒開始對每個動作表現出一定的興趣時,父母親為主要照顧者的角色,應該要多提供幼兒學習的機會並給予適時的讚美與鼓勵,可以激發其強烈學習及練習的興趣。
Q:成人指導嬰幼兒做一些動作技能的發展時,常會犯了哪些錯誤的觀念呢?A:常見錯誤觀念有: 1.剝奪學習機會:例如幫他穿鞋子或衣物,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應該要讓幼兒有獨立的練習機會。
2.過度保護:因為擔心幼兒遇到事故傷害,所以過度限制幼兒動作能力的表現,也會影響動作能力的發展。
3.抱持著年齡到了就會的心態:忽略了訓練及學習的重要。
4.過度強調智能發展,反而忽視了動作技能發展的重要性。
頭頸部的控制Q:新生兒寶寶頭頸部的控制力道如何?A:新生兒寶寶的頸部力道小。
如果將剛出生的嬰兒放在趴臥的姿勢,通常全身會蜷曲在一起,頭偶爾可以擡個幾秒或轉到一邊。
到了滿月時,小寶寶在很清醒的狀態下,趴臥時可稍微抬離平面5秒以上。
Q:出生兩個月的寶寶頭頸部的控制力道如何?A:出生兩個月的寶寶,抱著直立時,頭頸部就可以自行轉來轉去。
針對仰躺的嬰兒拉起他的手臂,兩個月以內的嬰兒頭會垂在後面,到3個月以上就可以漸漸的可與身體成一直線;趴臥時頭頸部就可以抬起45度以上了。
Q:嬰幼兒什麼時候的頭頸部力道就會控制得很好呢?A:一般直立抱著四個月的嬰幼兒,就不用特別去支撐他的頭頸部,因為這時候頭頸部的控制就會發展得非常好了;在趴臥時頭頸部也可以抬到與平面垂直成90度了。
仰臥、趴臥、翻身Q:嬰幼兒仰臥姿勢的發展為何呢?A:新生兒以平躺時四肢略彎曲、頭常偏一邊的不對稱姿勢為主,四肢會自發性的隨意揮動。
3~4個月大的嬰兒會有側身的動作,頭頸部也可以抬離平面數分鐘;到了5~6個月大時頭頸部的控制就十分的穩定,連胸部都可以抬離平面了。
這個年齡層的小寶貝有目的的動作增多且複雜,譬如3~4個月大的小寶貝就可以精準的把手伸
力量是一種主動意念的呈現,張力則是強調整體肌肉群的靈活與協調度。
Q:大動作的里程碑為何呢?A:一般而言,在3~4個月大以內可以達到頭頸部的控制、5個月大可以由仰臥翻成趴臥、6個月大由趴臥翻成仰臥、6~7個月大就能串成一氣形成翻身滾動的動作、7個月大會坐、8個月大會匍匐前進、9個月大會用膝蓋來爬行、10個月大會扶著東西站起來、12個月大會扶著走(藉由支撐)並且放手原地站、15個月大則是會獨立行走、18個月大會上樓梯、24個月大會下樓梯、兩歲時就可以雙腳跳離地面、三歲時可以單腳站立、四歲時可以單腳跳。
Q:大動作的發展需要經過特別訓練嗎?A:大動作的發展是與生俱來的,所以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Q:既然大動作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發展出來,是否完全不用特別去注意這方面的發展呢?A:原則上是不需刻意去訓練大動作的發展,但如果過度限制則會影響大動作的發展,譬如:老是抱在手上、或是睡覺時把身體包的緊緊的,這樣會妨害大動作發展的。
Q:大動作發展既然有一定的里程碑,如果到了該年齡層應有的大動作還沒有發展出來,是否一定有問題呢?A:任何一個發展項目通常會有個體上的差異。
簡單而言,用2~3個月的延遲來做一個可接受的極限;譬如一般8個月要會爬行,如果到11個月還不會爬行,那就一定要求助於小兒科醫師;一歲三個月要能獨立行走,如果到了一歲六個月仍然不會獨立行走,那也跟兒科醫師討論了。
影響動作發展的因素Q:常見影響兒童動作發展的因素有哪些?A:影響兒童動作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1.遺傳因素:男女性先天不同的心理、生理特質及體能差異,這都是遺傳因素。
2.環境因素:分為先天及後天因素。
先天因素最主要是來自於母親的身心狀況、營養、年齡及藥物的服用;而後天因素則要看後天的營養、是否有完善的健康保護及自由隨意的動作發展機會。
Q:除了環境因素及遺傳因素以外,還有什麼是重要的因素呢?A:神經、肌肉骨骼、知覺系統之生理成熟是動作發展的基礎。
各項動作的簡易程度不同,所以學習的關鍵時機也有差異。
當幼兒開始對每個動作表現出一定的興趣時,父母親為主要照顧者的角色,應該要多提供幼兒學習的機會並給予適時的讚美與鼓勵,可以激發其強烈學習及練習的興趣。
Q:成人指導嬰幼兒做一些動作技能的發展時,常會犯了哪些錯誤的觀念呢?A:常見錯誤觀念有: 1.剝奪學習機會:例如幫他穿鞋子或衣物,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應該要讓幼兒有獨立的練習機會。
2.過度保護:因為擔心幼兒遇到事故傷害,所以過度限制幼兒動作能力的表現,也會影響動作能力的發展。
3.抱持著年齡到了就會的心態:忽略了訓練及學習的重要。
4.過度強調智能發展,反而忽視了動作技能發展的重要性。
頭頸部的控制Q:新生兒寶寶頭頸部的控制力道如何?A:新生兒寶寶的頸部力道小。
如果將剛出生的嬰兒放在趴臥的姿勢,通常全身會蜷曲在一起,頭偶爾可以擡個幾秒或轉到一邊。
到了滿月時,小寶寶在很清醒的狀態下,趴臥時可稍微抬離平面5秒以上。
Q:出生兩個月的寶寶頭頸部的控制力道如何?A:出生兩個月的寶寶,抱著直立時,頭頸部就可以自行轉來轉去。
針對仰躺的嬰兒拉起他的手臂,兩個月以內的嬰兒頭會垂在後面,到3個月以上就可以漸漸的可與身體成一直線;趴臥時頭頸部就可以抬起45度以上了。
Q:嬰幼兒什麼時候的頭頸部力道就會控制得很好呢?A:一般直立抱著四個月的嬰幼兒,就不用特別去支撐他的頭頸部,因為這時候頭頸部的控制就會發展得非常好了;在趴臥時頭頸部也可以抬到與平面垂直成90度了。
仰臥、趴臥、翻身Q:嬰幼兒仰臥姿勢的發展為何呢?A:新生兒以平躺時四肢略彎曲、頭常偏一邊的不對稱姿勢為主,四肢會自發性的隨意揮動。
3~4個月大的嬰兒會有側身的動作,頭頸部也可以抬離平面數分鐘;到了5~6個月大時頭頸部的控制就十分的穩定,連胸部都可以抬離平面了。
這個年齡層的小寶貝有目的的動作增多且複雜,譬如3~4個月大的小寶貝就可以精準的把手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