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玩物理治療動作靈活好協調 | 粗大動作物理治療

亞東院訊電子報第197期(2016年4月)  在家玩物理治療動作靈活好協調兒童發展中心梁少穎物理治療師     在孩子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家」是孩子們最常待的場所,也是他們在玩耍中獲取各種動作經驗與重複嘗試不同動作能力的地方。

如果家長能讓各種有趣的大動作活動融入孩子日常的遊戲與生活,便時時刻刻都能讓孩子在自然的情境與環境裡學會、練習不同的動作經驗。

    接下來將介紹在家玩物理治療的重要性,以及提供設計居家大動作遊戲所需準備或注意的元素,並提供居家大動作活動的範例,讓家長可以在家帶著孩子一起開心玩物理治療!將大動作活動融入居家生活與遊戲的重要性*延續效果   若孩子有在醫療院所接受物理治療療育,大部份是每次30分鐘、一週約1-3次的訓練量,此訓練頻率與練習量對動作的學習並非有效且足夠。

家長可與治療師討論相關居家運動,將療育課所需練習的動作融入居家生活,提高訓練的頻率。

如此一來,在家的時間也能加強、並且延續療育課的效果。

*融入生活   家長有時會抱怨「孩子平常在家都在看電視,或是佔據著平板、手機滑不停。

帶到戶外要運動時,都不太愛動,走沒多久就喊累、喊著要回家」。

這表示孩子因為習慣在家就是從事靜態的遊戲活動,而且體能下降便會更不想運動,只要回家就能繼續玩平板遊戲。

家長若能慢慢將大動作活動融入孩子的生活,首先能讓孩子學會「在家也會有動態活動」,能改變孩子固有的習慣與想法,並慢慢提升體能,就能提高孩子對運動的動機。

*觀察改變   家長在家便能觀察孩子的動作表現,並且比對在家中與在醫療院所的表現是否一致、有無需要相互調整的地方?家長就能更瞭解孩子的能力,並與孩子的治療師做更深入的討論或分享,找到孩子動作或學習中的優勢與弱勢,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方式,使得治療效果加乘。

設計居家大動作遊戲所需準備或注意的元素*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   大動作活動的環境不一定要很大、很空曠,但此環境必須是明亮而安全的空間。

明亮的環境有利於孩子觀察整體動作以及及動作的細節,並可利用視覺回饋來調整身體、將動作控制得更好。

因此最好是採光佳、或光源充足的環境。

另一個重要考量是安全性,比如在動作訓練尚未熟練時難免會不穩或跌倒,此時就必須排除掉有尖銳物品、桌腳,或者地面容易滑倒、有易碎品的環境*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   有時家長會覺得「要訓練某些動作是否就必須買相對應的玩具或物品才行?」其實不然。

家中有許多常見的物品或孩子的玩具都很適合拿來在遊戲中進行訓練,例如:巧拼可以拿來擺放成跳跳前進的目標、膠帶能夠在地面貼成直線或曲線拿來練習行走平衡、喝完的寶特瓶能夠拿來當作保齡球瓶練習擲球準確度、衛生紙可以用來吹高高訓練肺活量……等。

其實只要發揮創意,或與孩子一起討論,常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點子。

*設計恰當的訓練遊戲   在設計訓練以前,首先必須瞭解孩子目前的能力如何?哪些還需要加強?哪些是代償的動作,需要額外幫忙調整?粗大動作的表現約能粗分為以下幾類因素影響,並簡單舉例:*肌力:如無法做出仰臥起坐→腹肌肌力不足。

*肌耐力:如爬樓梯時喊腳酸→下肢肌耐力不足。

*心肺耐力:如跑步容易喘→心肺耐力不佳。

*協調性:如丟接球失誤率高→手眼協調不佳;踢球踢不準→腳眼協調不佳;跟著帶動唱跳舞時肢體僵硬→肢體協調不佳。

*平衡控制:如無法單腳站或者單腳站時身體扭來扭去→單腳平衡控制不佳。

     瞭解以上內容,或者與孩子的治療師討論後,便能針對孩子不足的表現而加強練習所需的相對應能力。

而訓練的設計為從簡單開始,待能力進步後才將難度逐漸提升。

而訓練內容以及難度必須對孩子的發展年齡是合理的設計,否則難度過高可能造成孩子挫折感過重而更加排斥此類活動。

建議其中一種方式為將訓練遊戲設計成「闖關」模式,設定從簡到難的不同關卡,讓孩子有想要繼續破關的動力、提升參與動機。

 五個居家可行的大動作遊戲範例*仰臥起坐    讓孩子屈膝平躺於穩固平面,擺放玩具(如:小球或車子)於孩子頭附近,家長拿著一個容器面對著孩子,請孩子拿一顆球或車做出仰臥起坐把玩具成功投入家長手中容器裡,看能連續放入幾個玩具。

 *雙腳跳    於地面連續擺放數片巧拼,依孩子能力決定兩兩巧拼的間隔距離,讓孩子雙腳向前跳於巧拼上。

若孩子容易雙腳不同時跳起或落地,可讓孩子於雙腳間夾一小枕頭或一包衛生紙,鼓勵孩子過程中別讓物品掉落。


常見運動問答